一种可折叠轮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174发布日期:2018-09-01 03:1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代步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折叠轮滑。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提升生活质量,健身、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器械层出不穷,操作方便的平衡车成为现代年轻人代步的潮流,轮滑通过其体型小、造型美观、操作灵活的特点博得大家的喜爱。但对使用者来说,轮滑运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使用者常因意外而扭伤脚部,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5850186U公开的一种带绑腿调节装置的轮滑鞋,包括鞋身上的鞋筒,所述鞋筒的前端开有绑绳口,所述鞋身内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鞋舌片,所述固定鞋舌片连接有位于鞋身外侧的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上开有扣带孔环,该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滑鞋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鞋筒左右两侧的固定鞋舌片和旋转片相配合,使原来的紧箍式是绑腿结构可以微调节,不但结构更加轻便,而且在不影响防扭伤的前提下提高脚步动作空间;但是这种轮滑鞋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轮滑体积大,存储时易倾倒,不方便储藏运输,且轮滑鞋的整体呈L型,转移运输时占据空间大。

2、轮滑的稳定性差,单排的支撑轮易倾倒,轮滑运动过程中,容易摔倒,安全性低。

3、轮滑鞋的鞋体固定,冬天冷,夏天热,鞋子的舒适度低,影响轮滑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储藏运输、稳定性好、方便拆卸维修且使用寿命长的可折叠轮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轮滑,包括踏板和设置在踏板一侧的支撑轮,踏板可绕支撑轮翻转折叠,踏板下转动设置有若干小车轮,

支撑轮包括固定架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大车轮,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三组滚轮,滚轮沿大车轮内圈间隔设置,并抵紧大车轮内圈,使大车轮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

踏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脚/鞋的绑脚带,固定架靠近踏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小腿绑带,

踏板下设置有用于轮滑刹车的刹车装置。

所述踏板翻转折叠后,支撑轮位于踏板下方。

所述大车轮内圈固定设置有钢圈,滚轮抵紧钢圈,并与钢圈相对转动。

所述滚轮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部与钢圈内圈相切,环形凹槽侧壁与钢圈滑动设置。

所述固定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紧固件穿过所述滚轮,并将滚轮固定在固定架上。

所述固定架与踏板之间设置有折叠销,固定架与踏板通过折叠销转动连接。

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配合的抵紧壁,可折叠轮滑使用时定位凸起抵紧抵紧壁,限制支撑轮与踏板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

所述踏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孔,踏板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辅助孔,绑脚带一端通过固定孔固定在踏板上,绑脚带另一端设置有尼龙搭扣。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灯条,灯条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护灯条的灯壳,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安装灯壳的安装槽,灯壳卡接设置在安装槽中。

所述灯条卡接设置在灯壳上。

所述固定架上可拆卸设置有尾灯,尾灯上设置有环形凸沿,尾灯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轮滑,包括踏板和设置在踏板一侧的支撑轮,踏板下转动设置有若干小车轮,通过支撑轮及小车轮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面,提高了轮滑鞋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固定架与踏板通过销连接,方便了支撑轮与踏板的转动折叠,折叠后轮滑体积减小,方便包装存储,有利于减少包装运输成本;

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配合的抵紧壁,可折叠轮滑使用时定位凸起抵紧抵紧壁,并限制支撑轮与踏板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通过定位凸起与抵紧壁的配合,限定了支撑轮与踏板的转动范围,避免使用轮滑时脚扭伤。

2、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轮设置在踏板一侧,支撑轮包括固定架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大车轮,该结构有利于增大大车轮的直径,增强轮滑对场地的适应性,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三组滚轮,滚轮沿大车轮内圈间隔设置,并抵紧大车轮内圈,使大车轮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通过滚轮将大车轮与固定架连接,该结构取消了传统轮毂中的轮辐结构,有利于降低轮滑重心,提高轮滑的稳定性,使用时滚轮与大车轮相对转动,减小了滚轮与大车轮之间的相对摩擦,且该结构避免了传统轮毂与固定架接触处应力集中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轮滑的使用寿命;

大车轮内圈固定设置有钢圈,钢圈与滚轮滑动连接,使用钢圈与滚轮连接有利于减小摩擦,使轮滑更省力,所述滚轮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部与钢圈内圈相切,环形凹槽侧壁与钢圈滑动设置,利用滚轮上的环形凹槽对大车轮进行限位固定,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固定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可拆卸的结构有利于轮滑的拆卸维修,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紧固件穿过所述滚轮,并将滚轮固定在固定架上,该结构简化了支撑轮的连接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轮滑的快速拆卸维修。

3、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脚/鞋的绑脚带,该结构方便使用者使用轮滑,利用绑脚带将脚/鞋固定在,有利于提高脚部的舒适度,避免由于气温变化影响轮滑的使用;绑脚带上设置有尼龙搭扣,便于轮滑的使用,且有利于快递轮滑的适用范围,不同款式、不同尺码的鞋都可以固定到踏板上;固定架靠近踏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小腿绑带,由于支撑轮与踏板转动范围杯限定,通过小腿绑带与绑脚带的设置,可以避免使用者脚部扭伤,提高轮滑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灯条,灯条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护灯条的灯壳,灯条的设置有利于轮滑的照明,且灯条的设置可以增加轮滑的美感,增强娱乐性;固定架上可拆卸设置有尾灯,尾灯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尾灯的设置提高了轮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轮;2-左壳体;3-右壳体;4-踏板;5-大车轮;6-钢圈;

7-滚轮;8-固定架;10-紧固件;11-销螺栓;12-轴套;13-销;18-灯壳;

19-灯条;21-小车轮;22-折叠销;23-车轮轴;24-刹车装置;25-绑脚带;

27-小腿绑带;28-尾灯;41-固定孔;42-辅助孔;43-第二连接孔;

44-小车轮安装孔;45-定位凸起;71-环形凹槽;111-抵紧部;

112-第一连接孔;113-抵紧壁;114-卡槽;115-定位块;116-环形定位块;

117-第一安装槽;118-第二安装槽;119-安装槽;281-环形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折叠轮滑,包括踏板4和设置在踏板4一侧的支撑轮1,为了不影响使用者的操作,优选将支撑轮1设置在脚部外侧,即穿在左脚的轮滑,支撑轮1设置在左侧,穿在右脚的轮滑,支撑轮1设置在右侧,踏板4下转动设置有若干小车轮21,踏板4下部设置有小车轮安装孔44,小车轮21通过车轮轴23与小车轮安装孔44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优选在踏板4下设置两个小车轮21,两个小车轮21与支撑轮1同时与地面接触,形成三角形的支撑面,提高了轮滑鞋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踏板4可绕支撑轮1翻转折叠,且优选踏板4翻转折叠后,支撑轮1位于踏板4下方,支撑轮1包括固定架8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架8上的大车轮5,优选在固定架8与踏板4之间设置折叠销22,固定架8与踏板4通过折叠销22转动连接,固定架8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2,所述踏板4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3,折叠销22穿过第一连接孔112和第二连接孔43,并将固定架8与踏板4转动连接。

为了避免支撑轮1翻转到踏板4上方,导致使用者扭伤脚部,优选在踏板4上设置定位凸起45,并在固定架8上设置与定位凸起45配合的抵紧壁113,可折叠轮滑使用时,定位凸起45抵紧抵紧壁113,且优选定位凸起45与抵紧壁113抵紧时,支撑轮1与地面垂直。

所述踏板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使用者脚/鞋的绑脚带25,避免了传统轮滑使用时需要脱掉鞋子的情况,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穿着不同的鞋子进行轮滑运动,且该结构避免了传统轮滑鞋对脚大小的限制,使轮滑鞋可以供不同的人使用;所述绑脚带25可以利用活结将脚/鞋固定,也可以使用尼龙搭扣进行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使用尼龙搭扣辅助固定,踏板4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孔41,踏板4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辅助孔42,绑脚带25一端通过固定孔41固定在踏板4上,绑脚带25另一端设置有尼龙搭扣,使用时,绑脚带25将使用者的脚/鞋固定在踏板4上,尼龙搭扣将绑脚带25的活动端固定。

传统轮滑使用时,常因意外导致小腿与脚部突然猛烈的扭转,造成脚部扭伤,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固定架8靠近踏板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小腿绑带27,通过小腿绑带27将小腿与固定架8相对固定,避免小腿与脚的猛烈扭转,从而避免扭伤,且该结构避免了轮滑使用过程中,踏板4与支撑轮1相对转动,可以简化轮滑的折叠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固定架8上设置有至少三组滚轮7,滚轮7沿大车轮5内圈间隔设置,并抵紧大车轮5内圈,使大车轮5转动设置在固定架8上,滚轮7与大车轮5相对滑动,或滚轮7与大车轮5内圈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优选滚轮7与大车轮5内圈相对转动,有利于减少滚轮7与大车轮5之间的摩擦,使轮滑的操作更轻便灵活;为了提高轮滑的稳定性,轮滑的重心较低,固定架8下部与滚轮7连接处应力较大,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四组滚轮7,包括两组大滚轮和两组小滚轮,大滚轮对称设置在固定架8下部,该结构有利于提高滚轮7与大车轮5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延长轮滑的使用寿命;

利用四组滚轮7与大车轮5内圈接触,限定大车轮5内圈的位置,使大车轮5绕车轮中心转动,该结构取消了传统轮毂中的轮辐结构,有利于降低轮滑重心,提高轮滑的稳定性,使用时滚轮7与大车轮5相对转动,减小了滚轮7与大车轮5之间的相对摩擦,且该结构避免了传统轮毂与固定架8接触处应力集中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轮滑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大车轮5内圈固定设置钢圈6,滚轮7抵紧钢圈6,并与钢圈6相对转动,优选为大车轮5与钢圈6同步转动,利用钢圈6与滚轮7接触,有利于减小滚轮7与大车轮5之间的摩擦,所述滚轮7上设置有环形凹槽71,环形凹槽71底部与钢圈6内圈相切,环形凹槽71侧壁与钢圈6滑动设置,避免钢圈6在滚轮7上轴向滑动,影响轮滑正常使用。

所述固定架8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体2和右壳体3,可拆卸的结构有利于轮滑的拆卸维修,左壳体2和右壳体3通过紧固件10固定连接,且紧固件10穿过所述滚轮7,并将滚轮7固定在固定架8上,该结构简化了支撑轮1的连接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轮滑的快速拆卸维修,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紧固件10包括销13、销螺栓11,通过销13和销螺栓11将左壳体2和右壳体3固定连接,并将滚轮7转动设置在固定架8上,且优选在滚轮7两侧设置轴套12,利用轴套12避免滚轮7沿销13轴向运动。

所述固定架8上设置有灯条19,灯条19的设置有利于轮滑的照明,且灯条19的设置可以增加轮滑的美感,增强娱乐性,灯条19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护灯条19的灯壳18,所述固定架8上设置有安装灯壳18的安装槽119,灯壳18卡接设置在安装槽119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槽119包括第一安装槽117和第二安装槽118,本实用新型中灯条19为圆弧形,并设置在固定架8中部,灯壳18为圆弧形,且灯壳18两端插入固定架8上的第一安装槽117中,所述左壳体2与右壳体3上均设置有向固定架8内部延伸的抵紧部111,两抵紧部111与固定架8组合形成圆弧型的第二安装槽118,且左壳体2与右壳体3分别抵紧灯壳18左右两侧,抵紧部111抵紧灯壳18外周,使灯壳18固定在固定架8上,本实用新型中灯条19与灯壳18均为圆弧形,且灯条19的套设在灯壳18外周,并卡接在灯壳18上,该结构简化了灯条19的固定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固定架8上可拆卸设置有尾灯28,尾灯28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架8上,尾灯28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的环形凸沿281,所述左壳体2和右壳体3上均设置有与环形凸沿281配合的卡槽114,通过凸沿与卡槽114的配合将尾灯28固定在固定架8上,且优选在固定架8上设置定位块115和环形定位块116,环形定位块116抵紧尾灯28侧面,定位块115抵紧尾灯28后部,优选在尾灯28上设置喷雾装置,轮滑使用时,尾灯28与喷雾装置可以单独开启,也可以同时卡其,尾灯28与喷雾装置同时开启时,可以形成类似于推进器尾焰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增强轮滑的娱乐性,使轮滑运动更加炫酷。

所述踏板4下设置有用于轮滑刹车的刹车装置24,本实用新型中的刹车装置24优选为刹车柱,刹车柱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使用,刹车柱可以固定在踏板4前部也可以固定在踏板4后部,本实用新型优选固定在踏板4前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