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680发布日期:2019-01-14 20:1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



背景技术:

仰卧起坐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仰卧,两腿并拢,两手上举,利用腹肌收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如此连续进行。

仰卧起坐,一直以来的误区就是锻炼腹肌的,而腹肌只是参与工工作的肌肉之一,它真正强化的不止是腹肌,它强化的还有练习者的髂腰肌和最强大的曲髋肌肉以及背侧的腰方肌。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加强锻炼身体,仰卧起坐就是一种难度低、老少皆宜、随时可进行的运动,因此,仰卧起坐器也越来越普及。

现有的仰卧起坐器,当训练人员训练时,训练人员背部与仰卧起坐器接触时,背部的汗液容易粘接在仰卧起坐器的表面,不仅影响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仰卧起坐器发生腐蚀会产生异味,导致仰卧起坐器损坏,尤其是爱好光膀子健身的男士。所以需要清理训练人员背部的汗液和仰卧起坐器表面的汗液,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仰卧起坐器,当训练人员训练时,训练人员背部与仰卧起坐器接触时,背部的汗液容易粘接在仰卧起坐器的表面,不仅影响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仰卧起坐器发生腐蚀会产生异味,尤其是爱好光膀子健身的男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包括前端支架和仰卧背板,所述前端支架的左侧与仰卧背板的右侧焊接,所述仰卧背板顶部的左侧贴合有伸缩网格带,所述仰卧背板的顶部开设有顺滑孔,所述顺滑孔内部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定位滑轮,所述顺滑孔倾斜开设,所述仰卧背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顺线滑轮,所述前端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绕盘滑轮,所述前端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位于绕盘滑轮上方,所述限位座的内部开设有线孔,所述伸缩网格带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依次贯穿顺滑孔、定位滑轮、顺线滑轮、绕盘滑轮和线孔并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仰卧背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位于伸缩网格带的正下方,所述溢流孔内部的底壁开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槽底连通有排管,所述排管的底端贯穿仰卧背板并延伸至仰卧背板的外部,所述前端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提腿机构。

优选的,所述提腿机构包括横板、减压弹性组件和束缚腿筒,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前端支架的右侧,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弹性组件,所述减压弹性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束缚腿筒。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部粘接有饱和气囊体,所述饱和气囊体的底部与束缚腿筒的顶部粘接,所述饱和气囊体的左侧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饱和气囊体的一端贯穿仰卧背板并连通有瘪气囊体,所述瘪气囊体粘接在溢流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瘪气囊体和饱和气囊体均呈椭圆形,所述瘪气囊体的尺寸比饱和气囊体的直径小,且瘪气囊体长轴的长度与溢流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仰卧背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集液皿,所述集液皿位于排管的正下方,所述排管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前端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位筒,所述定位筒的直径比束缚腿筒的直径小,且定位筒与束缚腿筒位于不同竖直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网格带的孔径为零点五毫米,且伸缩网格带阔伸后的孔径为一点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仰卧背板顶部的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拆卸滑条,两个拆卸滑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更换滑槽,且伸缩网格带滑动连接在更换滑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清洁型仰卧起坐器,通过设置伸缩网格带、顺滑孔、定位滑轮、顺线滑轮、绕盘滑轮、限位座、拉绳和手柄,当训练人员坐在仰卧背板上并开始做仰卧起坐时,手握住手柄,训练人员向左倾斜时,手拉动手柄向左移动,手柄拉动拉绳,使得拉绳顺着绕盘滑轮、顺线滑轮和定位滑轮拉动伸缩网格带,伸缩网格带被拉伸并在仰卧背板的顶部向右阔伸,使得伸缩网格带的孔隙被拉大,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接触时,从而加强了伸缩网格带吸附背部汗液的吸附力和附着力,松掉手柄,伸缩网格带要恢复原状态,使得孔隙逐渐变小,孔隙对背部的汗液进行夹落,从而除出了训练人员背部的汗液,有效的避免了背部汗液过多黏在仰卧背板上,影响训练人员训练,从而使得训练人员训练更加舒畅。

2、该清洁型仰卧起坐器,通过设置提腿机构、横板、减压弹性组件和束缚腿筒,训练人员的腿部抵触束缚腿筒的底部,开始做仰卧起坐时,训练人员的腿部向上抬起并挤压束缚腿筒,束缚腿筒挤压减压弹性组件,减压弹性组件被压缩,减压弹性组件对训练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并减缓压力,避免腿部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训练人员感到不适。

3、该清洁型仰卧起坐器,通过设置饱和气囊体、气管、瘪气囊体,开始做仰卧起坐时,减压弹性组件被压缩,束缚腿筒挤压饱和气囊体,饱和气囊体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导入瘪气囊体,使得瘪气囊体处于充气状态,瘪气囊体填充了溢流孔,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接触时,腿部会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减压弹性组件复位,瘪气囊体收缩,使得溢流孔内部的气压发生短暂的变化,从而使得伸缩网格带上残留的汗液吸入集液槽,溢流孔内部的气流流动加快,使得汗液的风干、蒸发加快,从而使得汗液的除出更加迅速。

4、该清洁型仰卧起坐器,通过设置拆卸滑条和更换滑槽,安装伸缩网格带,将伸缩网格带的侧边延伸进更换滑槽的内部,并使得伸缩网格带贯穿更换滑槽,使得伸缩网格带得到固定,不仅达到了便于固定伸缩网格带,而且使得伸缩网格带便于拆卸,便于更换伸缩网格带,便于对伸缩网格带进行清洗,避免长时间使用,伸缩网格带发生腐蚀、产生异味,从而使得仰卧起坐器更加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伸缩网格带阔伸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拆卸滑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溢流孔与瘪气囊体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前端支架、2仰卧背板、3伸缩网格带、4顺滑孔、5定位滑轮、6顺线滑轮、7绕盘滑轮、8限位座、9拉绳、10手柄、11更换滑槽、12溢流孔、13集液槽、14排管、15提腿机构、150横板、151减压弹性组件、152束缚腿筒、16饱和气囊体、17气管、18瘪气囊体、19集液皿、20顶位筒、21拆卸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清洁型仰卧起坐器,包括前端支架1和仰卧背板2,前端支架1的左侧与仰卧背板2的右侧焊接,仰卧背板2顶部的左侧贴合有伸缩网格带3,仰卧背板2的顶部开设有顺滑孔4,顺滑孔4内部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定位滑轮5,顺滑孔4倾斜开设,仰卧背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顺线滑轮6,前端支架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绕盘滑轮7,前端支架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8,限位座8位于绕盘滑轮7上方,限位座8的内部开设有线孔,伸缩网格带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绳9,拉绳9依次贯穿顺滑孔4、定位滑轮5、顺线滑轮6、绕盘滑轮7和线孔并固定连接有手柄10,当训练人员坐在仰卧背板2上并开始做仰卧起坐时,手握住手柄10,训练人员向左倾斜时,手拉动手柄10向左移动,手柄10拉动拉绳9,使得拉绳9顺着绕盘滑轮7、顺线滑轮6和定位滑轮5拉动伸缩网格带3,伸缩网格带3被拉伸并在仰卧背板2的顶部向右阔伸,使得伸缩网格带3的孔隙被拉大,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3接触时,从而加强了伸缩网格带3吸附背部汗液的吸附力和附着力,松掉手柄10,伸缩网格带3要恢复原状态,使得孔隙逐渐变小,孔隙对背部的汗液进行夹落,从而除出了训练人员背部的汗液,有效的避免了背部汗液过多黏在仰卧背板2上,影响训练人员训练,从而使得训练人员训练更加舒畅,仰卧背板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溢流孔12,溢流孔12位于伸缩网格带3的正下方,溢流孔12内部的底壁开设有集液槽13,集液槽13的槽底连通有排管14,排管14的底端贯穿仰卧背板2并延伸至仰卧背板2的外部,前端支架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提腿机构15,提腿机构15包括横板150、减压弹性组件151和束缚腿筒152,横板150固定连接在前端支架1的右侧,横板15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弹性组件151,减压弹性组件1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束缚腿筒152,训练人员的腿部抵触束缚腿筒152的底部,开始做仰卧起坐时,训练人员的腿部向上抬起并挤压束缚腿筒152,束缚腿筒152挤压减压弹性组件151,减压弹性组件151被压缩,减压弹性组件151对训练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并减缓压力,避免腿部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训练人员感到不适,横板150的底部粘接有饱和气囊体16,饱和气囊体16的底部与束缚腿筒152的顶部粘接,饱和气囊体16的左侧连通有气管17,气管17远离饱和气囊体16的一端贯穿仰卧背板2并连通有瘪气囊体18,瘪气囊体18粘接在溢流孔12的内壁,瘪气囊体18和饱和气囊体16均呈椭圆形,瘪气囊体18的尺寸比饱和气囊体16的直径小,且瘪气囊体18长轴的长度与溢流孔12的直径相同,开始做仰卧起坐时,减压弹性组件151被压缩,束缚腿筒152挤压饱和气囊体16,饱和气囊体16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17导入瘪气囊体18,使得瘪气囊体18处于充气状态,瘪气囊体18填充了溢流孔12,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3接触时,腿部会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减压弹性组件151复位,瘪气囊体18收缩,使得溢流孔12内部的气压发生短暂的变化,从而使得伸缩网格带3上残留的汗液吸入集液槽13,溢流孔12内部的气流流动加快,使得汗液的风干、蒸发加快,从而使得汗液的除出更加迅速,仰卧背板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集液皿19,集液皿19位于排管14的正下方,排管14倾斜设置,前端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位筒20,定位筒的直径比束缚腿筒152的直径小,且定位筒与束缚腿筒152位于不同竖直面,伸缩网格带3的孔径为零点五毫米,且伸缩网格带3阔伸后的孔径为一点五毫米,仰卧背板2顶部的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拆卸滑条21,两个拆卸滑条2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更换滑槽11,且伸缩网格带3滑动连接在更换滑槽11的内部,安装伸缩网格带3,将伸缩网格带3的侧边延伸进更换滑槽11的内部,并使得伸缩网格带3贯穿更换滑槽11,使得伸缩网格带3得到固定,不仅达到了便于固定伸缩网格带3,而且使得伸缩网格带3便于拆卸,便于更换伸缩网格带3,便于对伸缩网格带3进行清洗,避免长时间使用,伸缩网格带3发生腐蚀、产生异味,从而使得仰卧起坐器更加清洁。

综上所述:该清洁型仰卧起坐器,通过设置伸缩网格带3、顺滑孔4、定位滑轮5、顺线滑轮6、绕盘滑轮7、限位座8、拉绳9和手柄10,当训练人员坐在仰卧背板2上并开始做仰卧起坐时,手握住手柄10,训练人员向左倾斜时,手拉动手柄10向左移动,手柄10拉动拉绳9,使得拉绳9顺着绕盘滑轮7、顺线滑轮6和定位滑轮5拉动伸缩网格带3,伸缩网格带3被拉伸并在仰卧背板2的顶部向右阔伸,使得伸缩网格带3的孔隙被拉大,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3接触时,从而加强了伸缩网格带3吸附背部汗液的吸附力和附着力,松掉手柄10,伸缩网格带3要恢复原状态,使得孔隙逐渐变小,孔隙对背部的汗液进行夹落,从而除出了训练人员背部的汗液,有效的避免了背部汗液过多黏在仰卧背板2上,影响训练人员训练,从而使得训练人员训练更加舒畅。

同时,通过设置提腿机构15、横板150、减压弹性组件151和束缚腿筒152,训练人员的腿部抵触束缚腿筒152的底部,开始做仰卧起坐时,训练人员的腿部向上抬起并挤压束缚腿筒152,束缚腿筒152挤压减压弹性组件151,减压弹性组件151被压缩,减压弹性组件151对训练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并减缓压力,避免腿部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训练人员感到不适。

并且,通过设置饱和气囊体16、气管17和瘪气囊体18,开始做仰卧起坐时,减压弹性组件151被压缩,束缚腿筒152挤压饱和气囊体16,饱和气囊体16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17导入瘪气囊体18,使得瘪气囊体18处于充气状态,瘪气囊体18填充了溢流孔12,当背部与伸缩网格带3接触时,腿部会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减压弹性组件151复位,瘪气囊体18收缩,使得溢流孔12内部的气压发生短暂的变化,从而使得伸缩网格带3上残留的汗液吸入集液槽13,溢流孔12内部的气流流动加快,使得汗液的风干、蒸发加快,从而使得汗液的除出更加迅速。

并且,通过设置拆卸滑条21和更换滑槽11,安装伸缩网格带3,将伸缩网格带3的侧边延伸进更换滑槽11的内部,并使得伸缩网格带3贯穿更换滑槽11,使得伸缩网格带3得到固定,不仅达到了便于固定伸缩网格带3,而且使得伸缩网格带3便于拆卸,便于更换伸缩网格带3,便于对伸缩网格带3进行清洗,避免长时间使用,伸缩网格带3发生腐蚀、产生异味,从而使得仰卧起坐器更加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