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及计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7185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3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及计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属于跆拳道护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及计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排除人为因素以及裁判的主观性干扰,使跆拳道比赛更加公平公正,跆拳道电子护具应运而生,比赛过程中,佩戴电子护具的运动员之间只要击打力度达到赛前所设定的数值便会计分,裁判相较过去只需负责裁定旋转踢以及击头动作。

(1)目前已有的电子护具只能感应击打力度,击中头部以及直拳攻击、旋转踢无法通过电子护具识别,依旧需要裁判进行裁定,在跆拳道这样的激烈比赛中,仍是难免主观性及产生比赛结果的争议。

(2)目前已有的电子护具内装置了许多电子感应芯片,护具自身的重量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节奏,同时增加了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运动员无法表现出自身最好的竞技状态,而电子感应芯片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有效得分区域,也影响了比赛的公正。

(3)除了跆拳道比赛和实战训练以外,踢靶训练是跆拳道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而目前的踢靶缺少必要、客观的技术统计,使跆拳道练习者、运动员等无法得知自己的各个腿法的力量、踢击速度的薄弱或进步,难以作更加针对性的训练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主观干扰,保证比赛公平性的跆拳道电子护具及计分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包括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所述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上分别设有用于电子感应力度的动态应变传感器,所述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上分别还设有数据整合装置,所述动态应变传感器与所述数据整合装置电连接,所述数据整合装置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脚套和所述拳套上的数据整合装置分别设有用于识别空间运动轨迹的姿态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应变传感器为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为九轴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头套包括护头、护耳和气孔,所述护头和护耳一体加工成型,形成头套主体,该头套主体包括发泡层和包覆于所述发泡层外的保护层,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所述发泡层的外侧面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数据整合装置嵌设于所述护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护甲为层状结构,依次为外层、缓冲层和内层,所述护甲包括甲身和颈套,所述甲身设有甲翼,所述颈套设于所述甲身的上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所述甲身的外层与所述缓冲层之间的夹层中,所述数据整合装置设于所述护甲上。

进一步地,所述脚套包括脚套主体,该脚套主体对应于脚后跟部位和除足弓外的脚前掌部位采用空漏设计,形成后跟开口和前掌开口,所述前掌开口位于所述脚套主体的底部;

所述脚套还包括护脚背,该护脚背设置于所述脚套主体的上表面对应于脚踝至脚趾的位置,所述护脚背为层状结构,包括填充于其内部的减震层和包覆于该减震层外的包覆层,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护脚背的该减震层和包覆层之间,并且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所述脚套主体内,所述数据整合装置设于所述脚套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拳套包括拳套主体和护手背,所述护手背设置于所述拳套主体上对应于手腕以下至除大拇指外的四指长指节的位置,所述护手背为层状结构,包括填充于其内部的减震层和包覆于减震层外的包覆层,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所述护手背的减震层和包覆层之间,所述数据整合装置设于所述拳套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整合装置包括壳体、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压电薄膜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整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九轴传感器,所述九轴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九轴传感器均集成于pcb板上,该pcb板位于所述壳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脚套与拳套内的姿态检测传感器在踢击或拳击击中前若干时间(如两秒)内的脚部空间运动轨迹来判别是否为旋转踢、手部空间运动轨迹来判别是否为直拳,并实时传输至外界设备(如计分装置)进行区别计分,更好地减小了人为因素以及裁判的主观性干扰。

进一步地,压电薄膜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电子感应芯片更加轻盈,能够完整覆盖有效得分区域,不会明显增加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也保证了比赛的公正。

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使用上述电子护具,包括如下步骤:

(1)比赛或实战训练的双方将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分别穿戴,并且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分别通过数据整合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计分装置电连接;

(2)当一方的头套感应到压力时,压电薄膜传感器感将压力感应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压力感应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计分装置,同时,计分装置判断另一方的脚套是否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若同时感应,九轴传感器将识别到的脚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内置腿法数据判别是否为旋转踢,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

(3)旋转踢击中头套则计设定分数,非旋转踢击中头套则计设定分数;

(4)当一方的护甲感应到压力时,压电薄膜传感器感将压力感应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压力感应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计分装置,计分装置判断另一方的脚套或者拳套是否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

若脚套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则九轴传感器将识别到的脚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内置腿法数据判别是否为旋转踢,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

若拳套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则九轴传感器将识别到的手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内置拳法数据判别是否为直拳,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

(5)若踢击击中护甲,旋转踢击中护甲分别计设定分数,非旋转踢击中护甲计设定分数;若拳击击中护甲,直拳击中护甲分别计设定分数;

(6)比赛或实战训练结束后,通过计分装置将双方的头套、护甲、脚套和拳套与计分装置的连接断开,计分结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适用于比赛或者实战训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a脚套与拳套内设置九轴传感器,通过九轴传感器检测踢击与拳击的运动轨迹来识别腿法与拳法;b旋转踢比较其他踢击具有额外得分,通过不同腿法的识别,电子护具和计分装置无线通信连接,则无须裁判判断即可自动分类计分;拳法中只有直拳能够得分,通过对直拳的识别,则无须裁判判断即可自动计分;c与现有电子护具感应方式不同,头套与脚套内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同时感应压力才进行接下来的计分判断,护甲与脚套或拳套内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同时感应压力才进行接下来的计分判断;d通过头套、护甲与脚套、拳套内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同时感应作为踢击或拳击的击中判断标准,压电薄膜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电子感应芯片更加轻盈,能够完整覆盖有效得分区域,不会明显增加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也保证了比赛的公正。

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使用上述电子护具,包括如下步骤:

(1)踢靶练习时,将脚套与终端设备连接;

(2)踢击击中腿靶后,脚套上的压电薄膜传感器感应踢击力量,数据整合装置包括九轴传感器,九轴传感器感应踢击瞬间速度并将识别到的脚部空间运动轨迹发送至微处理器;

(3)微处理器通过内置腿法数据识别腿法类型,并将每次的踢击腿法类型、踢击力量、踢击速度发送至终端设备;

(4)终端设备以不同腿法为单位整合数据并显示相关数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适用于踢靶训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踢靶训练中,脚套内的压电薄膜传感器能够识别踢击力度,而九轴传感器可以识别踢击速度以及通过脚部空间运动轨迹识别腿法,使跆拳道练习者、运动员等能够在每次训练后得知自己的各个腿法的力量、踢击速度的薄弱或进步,作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护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数据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头套、护甲运行系统与计分装置、手机app互联的电路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数据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脚套、拳套运行系统与计分装置、手机app互联的电路框图;

图9为本发明跆拳道计分流程框图。

图中:

1-头套;11-护头;

12-护耳;13-粘带;

14-气孔;15-贴脸部;

2-护甲;21-甲身;

22-颈套;23-固定带;

3-脚套;31-护脚背;

32-粘带;33-脚套主体;

34-后跟开口;4-拳套;

41-护手背;42-粘带;

43-拳套主体;5-第一数据整合装置;

51-壳体;52-微处理器;

53-电源模块;54-无线通信模块;

6-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1-壳体;

62-微处理器;63-电源模块;

64-无线通信模块;65-九轴传感器;

7-压电薄膜传感器;8-计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电子护具,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头套1、护甲2、脚套3和拳套4。头套1、护甲2、脚套3和拳套4上分别设有用于电子感应力度的动态应变传感器。头套1、护甲2、脚套3和拳套4上分别设有数据整合装置。动态应变传感器与数据整合装置电连接,数据整合装置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脚套3和拳套4上的数据整合装置分别设有用于识别空间运动轨迹的姿态检测传感器。本实施例中,所述姿态检测传感器为下述九轴传感器65。动态应变传感器优选为压电薄膜传感器7,压电薄膜具有动态应变片的特性,轻薄,可完整覆盖有效得分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动态应变传感器还可为市面上除压电薄膜传感器7外的电子感应芯片。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头套1包括护头11、护耳12、粘带13和气孔14。护头11和护耳12一体发泡成型,形成头套主体,该头套主体包括发泡层和包覆于所述发泡层外的保护层。保护层为pu涂层或者皮质层,保护层与发泡层之间黏贴在一起。这样,头套主体(即护头11和护耳12)柔软舒适,可实现软性防护,减少头部冲击。头套主体用于保护人体头部,头套主体的形状与人体头部脸部的结构特征相匹配,可参考常规的用于跆拳道的头部护具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头套主体预留有与人体面部相对应的空漏部分,护头11于空漏部分的周侧形成有贴脸部15,贴脸部15对应于人体的脸颊,主要用于保护脸颊。护耳12对应头部的双耳设置。粘带13的一端固定于头套主体上,另一端粘扣于头套主体上,并且,粘带13对应于人体的下巴位置设置。具体地,粘带13包括粘带主体和子魔术贴,粘带主体为宽面的弹性带,子魔术贴固定于弹性带的一端,头套主体上设有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扣在一起,因此,粘带13固定于头套主体上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头套1掉落。以头套主体与人体头部相接触的一侧的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护头11顶部和护耳2位置分别设有气孔14,气孔14分别贯穿于所述头套主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护头11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两气孔14。护耳2对应于左右耳分别设有一个气孔14。

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所述发泡层的外侧面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夹层中,用于感应头部是否受击打。

以设置于头套1的数据整合装置为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呈盒状,设置于护头11内。优选地,在护头11的贴脸部15上设置一定体积大小的空腔,将等体积大小的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嵌设于空腔内,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用于处理头套1受击打信息,并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护甲2为层状结构。以与身体接触的一侧为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护甲2由外而内依次为外层、缓冲层和内层,外层及内层为pu涂层或者皮质层,缓冲层为发泡层,对身体起保护作用。护甲2包括甲身21、颈套22和固定带23。甲身21两侧设有甲翼(图中未示出)。颈套22设于甲身21上部。固定带23设于颈套22上。甲身21通过绑带绑定,可调节松紧。固定带23可为普通的可调节松紧的绑带,以能实现稳定穿套即可。

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甲身21的外层和缓冲层之间的夹层中,用于感应护甲2受击打力度。

设置于护甲2的数据整合装置与设置于头套1的数据整合装置结构相同,为另一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该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为盒状,设于护甲2的外表面,具体地,该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设于颈套22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于颈套22的左肩或右肩部位的外表面。空间允许的话,该第二数据整合装置5还可设置于颈套22的外层与缓冲层之间。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用于处理护甲2受击打信息并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脚套3包括脚套主体33、护脚背31和粘带32,该脚套主体的材质为双层弹性棉布。以与足部相接触的一侧为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该双层弹性棉布分别为内棉布层和外棉布层,并且,内棉布层与外棉布层的周边缝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夹层。脚套主体33与足部的形状相匹配,脚套主体33的脚趾端采用漏指设计。脚套主体33的后跟部位和除足弓外的脚前掌部位采用空漏设计,形成后跟开口34和前掌开口(图中未示出),前掌开口设置于脚套主体33的底部,后跟开口34和前掌开口在增强透气的同时保证了脚的触感不受脚套3的影响。

护脚背31设置于脚套主体33的上表面对应于脚踝至脚趾的位置。护脚背31为层状结构,包括填充于其内部的减震层和包覆于减震层外的包覆层。该包覆层包括周沿缝合在一起的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护脚背31的减震层的材质为eva,eva材料填充于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之间形成的夹层内,减震层可弹力防震以保护脚背。优选地,护脚背31的外包覆层为pu层,脚套主体33的外棉布层充当护脚背31的内包覆层,该pu层的周沿与脚套主体33的外棉布层缝合在一起。粘带32包括粘带主体和子魔术贴,该粘带主体为宽面弹性带。脚套主体33的设计高度延伸到脚踝高度,粘带32一端缝合在脚套主体33的脚踝处。子魔术贴固定于粘带32的另一端上,脚套主体33的脚踝处设有与子魔术贴相配合粘扣的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扣在一起。因此,粘带32起到固定作用。

脚套3设有两个压电薄膜传感器7、其中一个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护脚背31的减震层和包覆层之间的夹层内,具体地粘设于上述外包覆层的内表面(即与填充材料eva相接触的一面)上。另一个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脚套主体33的足弓部内,具体的粘设于脚套主体33的足弓部的双层弹性棉布夹层内,用于感应踢击力度。

数据整合装置设于脚套主体33上。以设置于脚套3的数据整合装置为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呈盒状,设于脚套3的表面上。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用于处理足部踢击力度以及踢击运动轨迹等信息,并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优选地,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设于脚踝处的粘带32的外表面,并且与护脚背31外表面正对应,由于下述九轴传感器65包含着陀螺仪的功能,在检测足部运动轨迹的时候,需要将检测元件的基础平面与脚背向下绷紧时的平面基本持平。鉴于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的位置设计,在检测的时候,校测到的角度变化和足部本身线条特点是一样的。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拳套4为漏指拳套,包括拳套主体43、护手背41和粘带42。拳套主体43为双层弹性棉布,以与手部相接触的一侧为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该双层弹性棉布分别为内棉布层和外棉布层,并且,内棉布层与外棉布层之间周边缝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夹层。拳套主体43的形状与手部的形状相匹配。护手背41设置于拳套主体43上对应于手腕以下至除大拇指外的四指长指节的位置,护手背41为层状结构,其包括填充于内部的减震层和包覆于减震层外的包覆层。该包覆层包括周沿缝合在一起的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护手背41的减震层的材质为eva,eva材料填充于内包覆层和外包覆层之间形成的夹层内。减震层可弹力防震以保护手背,护手背41的外包覆层为pu层,拳套主体43的外棉布层充当护手背41的内包覆层,该pu层与护手背41的内包覆层缝合在一起。粘带42包括粘带主体和子魔术贴,该粘带主体为宽面弹性带,拳套主体43的设计高度延伸到手腕高度,粘带42一端缝合在拳套主体43的手腕处,子魔术贴固定于粘带42的另一端上,拳套主体43的手腕处设有与子魔术贴相配合粘扣的母魔术贴,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扣在一起。因此,粘带42起到固定作用。

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护手背41的减震层和包覆层之间的夹层内。具体地,压电薄膜传感器7设于护手背41除大拇指外的四指长指节的夹层内,并且压电薄膜传感器7位于拳面上,优选粘设于外包覆层的内表面(即与填充材料eva相接触的一面)。

数据整合装置设于拳套主体33上。设置于拳套4的数据整合装置与设置于脚套3的数据整合装置结构相同,为另一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该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为盒状,设于拳套4的表面,具体地,设于护手背41的外表面,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用于处理手部拳击力度以及拳击运动轨迹等信息,并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包括盖体(图中未示出)、壳体51、微处理器52、电源模块53、无线通信模块54和pcb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和壳体51共同组成第一数据整合装置5的外壳。微处理器52、电源模块53和无线通信模块54集成设计于pcb板上,电源模块53与微处理器52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4与微处理器52双向电连接。此外,头套1或者护甲2的压电薄膜传感器7与其相应的微处理器52电连接。pcb板(即微处理器52、电源模块53和无线通信模块54)设置于壳体51内。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块54分别与终端设备(比如手机app等)和计分装置8无线通信连接。计分装置8为外界设备,采用现有的跆拳道计分装置。

微处理器53为公知微处理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型号atf16v8b-15ju。电源模块53为系统运作供电,可充电。无线通信模块54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型号为si4432,用于接收开关信号、阈值数据录入信号以及发送检测数据信号,可与计分装置或手机app蓝牙连接,通过计分装置8上的开关或手机app控制系统开启运作或关闭,并可将检测数据结果实时整理发送至计分装置8或手机app,在计分装置8显示计分情况,在手机app整合汇总并分析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包括盖体(图中未示出)、壳体61、微处理器62、电源模块63、无线通信模块64、九轴传感器65和pcb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和壳体61共同组成第二数据整合装置6的外壳。微处理器62、电源模块63、无线通信模块64和九轴传感器65集成设计于pcb板上,电源模块63和九轴传感器65分别与微处理器62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64与微处理器62双向电连接。此外,脚套3或者拳套4的压电薄膜传感器7与其相应的微处理器62电连接。pcb板(即微处理器62、电源模块63、无线通信模块64和九轴传感器65)设置于壳体61内。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块54分别与终端设备(比如手机app等)和计分装置8无线通信连接。

微处理器63为公知微处理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型号atf16v8b-15ju。电源模块63为系统运作供电,可充电。无线通信模块64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型号为si4432,用于接收开关信号、阈值数据录入信号以及发送检测数据信号,可与计分装置8或手机app蓝牙连接,通过计分装置8上的开关或手机app控制系统开启运作或关闭,并可将检测数据结果实时整理发送至计分装置8或手机app,在计分装置8显示计分情况,在手机app整合汇总并分析数据。

九轴传感器65是三种三轴传感器的组合:三轴加速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电子罗盘,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天线云台、聚光太阳能、地面及水下设备、虚拟现实、人体运动分析等需要低成本、高动态三维姿态测量的产品设备中。在本实施例中用以检测踢击或拳击在击中头套1或护甲2的瞬间速度及足部或手部空间运动轨迹,具体的,在踢击或拳击击中时,九轴传感器65通过击中前若干时间(如两秒)内的足部空间运动轨迹来判别是否为旋转踢、手部空间运动轨迹来判别是否为直拳,本实施例中九轴传感器65型号为bmf055。需要说明的是,九轴传感器65为市面上的常规产品,其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和空间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878443,专利名称为“一种足球鞋”中的九轴传感器相关内容。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电子护具,该计分方法可用于比赛或实战训练。按现有的国际惯例,下面将对战双方分成红方和蓝方,此亦为护具颜色。此外,计分标准按现有最新的国际跆拳道比赛计分规则进行。

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比赛或实战训练前,红蓝双方的头套1、护甲2、脚套3和拳套4通过各自数据整合装置的各无线通信模块与计分装置8无线通信连接,并通过计分装置8设置有效击打力度,此力度即为脚套3和拳套4上压电薄膜传感器7的有效压力数据阈值,有效击打力度按组委会讨论决定;

(2)当一方头套1感应到压力时,压电薄膜传感器7将压力感应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将压力感应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计分装置8,同时,计分装置8判断另一方的脚套3是否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若同时感应,九轴传感器65将识别到的足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62内置腿法数据判别是否为旋转踢,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8;

(3)旋转踢击中头套1则计4分,非旋转踢击中头套1计3分;

(4)当一方的护甲2感应到压力时,压电薄膜传感器7感将压力感应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52,微处理器52将压力感应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计分装置8,计分装置8判断另一方的脚套3或者拳套4是否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

若脚套3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则九轴传感器65将识别到的足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内置腿法数据判别是否为旋转踢,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8;

若拳套4同时感应到压力感应信息并且压力达到有效击打力度,则九轴传感器65将识别到的手部空间运动轨迹经由微处理器内置拳法数据判别是否为直拳,将识别信息发送至计分装置8;

(5)若踢击击中护甲2,旋转踢击中护甲2计2分,非旋转踢击中护甲2计1分;若拳击击中护甲2,直拳击中护甲2计1分,非直拳击中护甲2不计分;

(6)比赛或实战训练结束后,通过计分装置8将红蓝双方的头套1、护甲2、脚套3和拳套4与计分装置的连接断开,计分结束。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电子护具,该计分方法可用于踢靶练习。

一种跆拳道的计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脚套3与手机app连接;

(2)踢击击中腿靶后,脚套3上的压电薄膜传感器7感应踢击力量,九轴传感器65感应踢击瞬间速度并将识别到的足部空间运动轨迹发送至微处理器62;

(3)微处理器62通过内置腿法数据识别腿法类型,并将每次的踢击腿法类型、踢击力量、踢击速度发送至手机app;

(4)手机app以不同腿法为单位整合数据并显示,具体为不同腿法的训练次数、平均力量与最大力量、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实施例是基于实施击打的部位检测的压力数值作为有效性的判断依据,如果要以被击打部位上检测到的压力值为准,则阈值的判定针对被击打部位上检测到的压力值进行设置,即阈值的判断对象调换,也是一种设置方式。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