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172发布日期:2018-09-28 18:4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球球棒,尤其是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场销售的棒球棒均为重量固定的帮体,由此在实际使用时,不同人对棒球棒的重量要求不同,因为需要对棒球棒进行调重。但现有的棒球棒重量为固定的,因而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有时过重有时过轻,不可灵活调整重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结构简单、调重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击球部、握持部及连接在击球部与握持部之间的斜段部,斜段部的大直径端连接击球部的一端,斜段部的小直径端连接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另一端径向延伸有凸缘,所述击球部的另一端具有结合座,所述结合座选择式的与不同重量的端帽结合,用于调整球棒的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结合座为所述击球部内侧轴向延伸的圆柱状容室,容室周围具有环形侧壁,所述侧壁上还设有内沟槽,且侧壁上轴向形成有两相对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于所述击球部顶端及内沟槽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端帽一端为与所述容室相对应的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上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自所述缺口嵌入至所述内沟槽。

作为优选,所述斜段部的外壁面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减震圈。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圈选用泡棉或PU或EVA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供不同重量的端帽,端帽可拆卸式地与球棒结合,球棒选择式地与不同重量的端帽结合,进而调整球棒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的示意图;

图2是端帽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量可调的碳纤维球棒,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击球部1、握持部2及连接在击球部1与握持部2之间的斜段部3,斜段部3的大直径端连接击球部1的一端,斜段部3的小直径端连接握持部2,握持部2的另一端径向延伸有凸缘4,击球部1的另一端具有结合座5,结合座5选择式的与不同重量的端帽6结合,调整球棒的重量。

结合座5与不同端帽6结合后,具有相同的的总长度。本申请的击球部1、握持部2、斜段部3及端帽6均采用碳纤维材质。

结合座5为击球部1内侧轴向延伸的圆柱状容室,容室周围具有环形侧壁,侧壁上还设有内沟槽7,且侧壁上轴向形成有两相对的缺口8,缺口8延伸于击球部顶端及内沟槽7之间。端帽6一端为与容室相对应的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上设有与缺口8相对应的凸部9,端帽6的凸部9可自缺口8嵌入至内沟槽7,当端帽6相对球棒主体旋转适当角度后,凸部9与缺口8即可呈错位状,令端帽6结合于结合座5上。

斜段部3的外壁面凹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减震圈10,减震圈10的形状与环形凹槽吻合,击球时所产生的震荡波则由打击部传递至减震圈10而被减震圈10所吸收,减震圈10由减震材质制成,例如泡棉、PU、EVA等。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