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4650发布日期:2018-11-23 19:00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舞蹈训练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



背景技术: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柔软、控制力等高难度的身体技巧能力,由此,舞蹈培训中需要使用多种器械进行拉筋训练、形体矫正等。拉筋训练中通常采用拉筋板进行拉筋,现有拉筋板的结构稳定差,功能比较单一,无法锻炼身体的其他部位,实用性差,鉴于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以解决现有拉筋板结构稳定性差、功能单一,实用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包括底座和脚板,所述脚板一端与所述底座一端铰接,所述脚板另一端背面铰接有一支撑板,所述底座另一端顶面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板配合顶持,所述底座一端还铰接有一翻转架,所述翻转架上设有一滚棍,所述滚棍上可拆卸地套设有一棍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支撑板与半圆形凹槽接触的底边的一侧呈直角,另一侧呈圆角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棍套上横向间隔布置有若干条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棍套上间隔布置有若干块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呈有序等距排列或者无序交错排列地布置于所述棍套圆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棍套上设有一弧形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脚板铰接端顶面设有一挡条,脚板顶面还布置有若干个按摩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挡条上包裹有一层脚跟垫。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作为拉筋板使用时,翻下翻转架,脚板的倾斜高度通过支撑板和凹槽的配合进行调节,人站在脚板上进行拉筋训练;作为形体矫正训练时,翻上翻转架,使得滚棍放置在脚板上,滚棍的高度由脚板倾斜度调节,从而进行人体形体矫正训练,一器多用,功能多样化,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与脚板铰接,脚板与支撑板铰接,支撑板与凹槽顶持,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为锐角,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支撑板与半圆形凹槽接触的底边的一侧呈直角,另一侧呈圆角布置,呈直角的一侧与半圆形凹槽顶持,用于提供支撑力,呈圆角的一侧与半圆形凹槽抵触,用于增加支撑板底边和凹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支撑板和凹槽支撑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棍套可拆卸更换,棍套包括多种棍套,如凸条形棍套或凸块形棍套,凸块形棍套又包括有序间隔排列和无序交错排列,人体矫正训练时,可根据训练的部位不同,更换不同的棍套,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和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棍套还设有弧形凹陷部,在横跨、爬跨等形体训练时,该弧形凹陷部可用于辅助搁置腿部,以增加训练姿态的舒适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高脚板调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低脚板调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结构稳定的多功能拉筋板,包括底座1和脚板2,脚板2一端通过合页3与底座1一端铰接,脚板2另一端背面通过合页3铰接有一支撑板4,底座1另一端顶面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凹槽11,凹槽11与支撑板4配合顶持。底座1、脚板2和支撑板4构成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均为锐角,结构稳定,支撑力度强。凹槽11为半圆形凹槽11,支撑板4与半圆形凹槽11接触的底边一侧呈直角,另一侧呈圆角布置,呈直角的一侧与半圆形凹槽11顶持,用于提供支撑力,呈圆角的一侧与半圆形凹槽11抵触,用于增加支撑板4底边和凹槽1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支撑板4和凹槽11支撑稳定性。

参照图1至图3,脚板2铰接端顶面设有一挡条21,挡条21上包裹有一层脚跟垫22,脚跟垫2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脚板2顶面还布置有若干个按摩突起23。

参照图1至图3,底座1一端还铰接有一翻转架5,翻转架5上设有一滚棍6,滚棍6上可拆卸地套设有一棍套7,棍套7上横向间隔布置有若干条凸条71。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作为拉筋板使用时,翻下翻转架5,脚板2的倾斜高度通过支撑板4和凹槽11的配合进行调节,人站在脚板2上进行拉筋训练;作为形体矫正训练时,翻上翻转架5,使得滚棍6放置在脚板2上,滚棍6的高度由脚板2倾斜度调节,从而进行人体形体矫正训练。此外,人体矫正训练时,可根据训练的部位不同,更换不同的棍套7,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和舒适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棍套7间隔布置有若干块凸块72,凸块72呈有序等距排列或者无序交错排列地布置于棍套7圆周面上。

实施例三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不同支撑在于:棍套7中部的凸条71上设有一弧形凹陷部73,在横跨、爬跨等形体训练时,该弧形凹陷部73可用于辅助搁置腿部,以增加训练姿态的舒适性及稳定性。此外,本弧形凹陷部73也可与实施例二中的凸块72配合设置。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