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573发布日期:2019-01-04 23:48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妇幼医院基本设立儿童训练的康复科室,婴幼儿从出生到行走要经过重要的爬行阶段,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医院,儿童爬行训练的方法只有人工辅助和爬行器两种,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人工辅助:当正常儿童及脑瘫、发育迟缓等儿童开始学习、训练爬行时,常需要专人辅助,医疗工作人员或者家长用手将儿童的腹部及骨盆抬起脱离地面使其达到四点支撑,由于四点支撑爬行耗费辅助人员大量体力和精力,使得医疗工作人员和家长不能同时进行其他作业。

爬行器:传统爬行器由一块平板及四个轮子组成,儿童趴在平板上,任由儿童四肢触碰地面向前爬行,但由于轮子处在平板下方,不可避免儿童不经意间将手或脚等部位放到轮在前方,容易挤伤,且儿童可能通过爬行器四处爬动,存在潜在危险。

授权公告号为:CN 207429614 U的专利,一种婴幼儿辅助爬行训练器械,通过两端设置有开口的爬行箱和诱导装置训练婴儿爬行,提高婴儿的积极性,激发婴儿潜能;距离感应装置能够检测到婴儿与夹持机构的距离,在控制系统控制下,玩具从夹持机构上掉下来,婴儿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使婴儿在锻炼中获得了成就感,加强了锻炼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另外,婴儿只能在爬行箱内爬行,爬行路线单一,不能按照婴儿的喜好四处爬行,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不仅解放辅助人员的双手,节约人力,还能将婴儿的四肢固定在固定带内,对脑瘫孩子以及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均能有效起到减重保护的作用。

本专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包括滑轨和吊环,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可沿所述滑轨来回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底端安装有挂钩,所述吊环套接在所述挂钩内,所述吊环上设置有用于将孩子身体固定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侧端设置有吊带,所述吊带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吊环上,所述支撑件的两侧端还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端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侧端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吊带连接在所述吊环上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能有效将需要进行爬行训练的孩子的身体固定在支撑件上,而容纳四肢的通孔进一步将胸部、腹部以及髋部这几个部分固定在支撑件上,固定带的设置避免训练过程中孩子的前后左右滑动,整个固定装置在保障能将孩子固定在支撑件上的同时起到减重保护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帮助正常儿童及脑瘫、发育迟缓等孩子训练爬行,而滑轨、滑块以及弹力绳的设置提高了孩子爬行的范围,解放辅助人员,缓解辅助人员的压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粘接可以调整固定带的固定长度,将孩子的腹部以及附近位置固定在支撑件上,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体格的孩子,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滑轨;2-滑块;3-连接杆;4-弹力绳;5-挂钩;6-吊环;7-固定装置;71-吊带;72-第一通孔;73-第二通孔;74-固定带;75-魔术贴毛面;76-魔术贴勾面;77-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辅助儿童爬行的训练装置,包括滑轨1和吊环6,所述滑轨1上安装有可沿所述滑轨1来回滑动的滑块2,所述滑块2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底端固定有弹力绳4,所述弹力绳4的底端安装有挂钩5,所述吊环6套接在所述挂钩5内,所述吊环6上设置有用于将孩子身体固定的固定装置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支撑件77,所述支撑件77的两侧端设置有吊带71,所述吊带71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吊环6上,所述支撑件77的两侧端还设置有固定带74,所述固定带74的一侧端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75,另一侧端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76。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77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72,所述支撑件77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7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孔7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7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73,由于上肢一般都细于下肢,所以此设定符合人体力学。

进一步地,所述吊带71连接在所述吊环6上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

具体工作原理为:在天花板上安装滑轨,将需要做爬行训练的孩子放置在固定装置的支撑件上,上肢放于第一通孔内,下肢放于第二通孔内,然后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接将孩子的腹部以及附近位置固定在支撑件上,避免爬行训练过程中出现前后左右滑动的情况,而通孔的设置进一步将孩子的腹部位置固定在腹部固件件上,固定好后,通过滑块来回滑动完成孩子的爬行训练,弹力绳的使用提高了孩子的爬行范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作用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