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便携式镜像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855发布日期:2019-03-05 18:2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便携式镜像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折叠便携式镜像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脑卒中后75%的患者都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除脑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外,肩痛、肩手综合症、痉挛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其上肢功能尤其重要,它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回归社会。目前,上肢康复训练多采用镜像治疗法,也称为镜像视觉反馈疗法。镜像治疗法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患者将双上肢置于镜子的两侧,患侧肢体完全被镜子覆盖,健侧肢体的反射镜像可以在镜子上完全呈现,让患者控制双手同时做同样的动作,患者目光注视健侧肢体和健侧肢体在镜子中的镜像,将看到的健侧肢体镜像想象成自己的患侧肢体镜像,利用幻想提供的视觉反馈让大脑误以为在同时控制双侧肢体,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刺激人脑主要运动皮质,影响皮质的电活性及兴奋性,激活支配患侧肢体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达到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6063668U公开了“一种镜像治疗箱”。它有一个箱体,箱体内设有基座,基座的上表面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的底端设有滚轮滑块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液压伸缩杆连接,液压伸缩杆的顶端与调节球连接,调节球的上面设有镜框,镜框上安装有镜片。这种镜像治疗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因而,不适合于在家庭中使用,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成本高,经济负担重,且耽误很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折叠便携式镜像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立板,立板上有一个镜片,其特殊之处是,立板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过渡板与底板相连接,底板通过过渡板与托板相连接,所述的立板与支撑板、支撑板与过渡板、过渡板与底板及过渡板与托板之间均为折叠式连接,在底板上还有一个与立板相配使其定位的凹槽。

在支撑板上镶嵌有永磁片,在托板上镶嵌有与永磁片相对应的铁磁性金属片,使托板折叠后贴在支撑板上。

在支撑板上还有若干个通孔,以便于他人观察患手活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板式结构,而且,每个板都可以折叠,折叠后体积小,且收纳方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社区、家庭、或旅行时随时随地进行镜像康复训练,不必在医院内进行康复训练而每天往返医院,既方便了患者,又节约了医疗资源,还降低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不仅能提高康复效率及降低致残率,也加强了患者的主动性及参与性,符合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

2、使用范围宽,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合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也适合于截肢患者进行双侧肢体的镜像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图8是图1的D部放大图;

图9是图3的E—E剖视放大图;

图10是图4的F—F剖视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立板4,立板4上有一个镜片7,镜片7镶嵌在立板4上,即镜片7的边缘被包裹在立板4上,镜片7的中间部分完全裸露;在立板4上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通过过渡板6与底板3相连接,底板3通过过渡板2与托板1相连接,所述的立板4与支撑板5、支撑板5与过渡板6、过渡板6与底板3、过渡板2与底板3及过渡板2与托板1之间均为折叠式连接,即连接处可以折叠,且连接处形成沟槽9,其结构如同硬壳书的书皮的折弯处;过渡板6的作用是容纳折叠后的立板4,过渡板2的作用是容纳折叠后的立板4和支撑板5,因为立板4和支撑板5都有一定的厚度,如果不设置过渡板6和过渡板2,那么,底板3或托板1在折叠后就会翘起来;所述的托板1、过渡板2、底板3、立板4、支撑板5及过渡板6均采用硬纸板制作,其表面包裹覆盖铜板纸或塑料薄膜,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采用塑料制作;在底板3上还有一个与立板4相配使其定位的凹槽10,防止立板4左右滑动,使其保持在直立的状态;在支撑板5上镶嵌有永磁片11,永磁片11镶嵌在支撑板5的内部,所述的永磁片11为二个,分别位于支撑板5的下部两侧;在托板1上镶嵌有与永磁片11相对应的铁磁性金属片12,铁磁性金属片12镶嵌在托板1的内部,铁磁性金属片12也是二个,折叠后的位置正好与永磁片11相对应,使托板1折叠后贴在支撑板5上;在支撑板5上还有若干个通孔8,以便于他人观察患手活动情况。

使用前,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如图11所示;使用时,使底板3处于下位,放在台面上,然后,翻开托板1,并将托板1放在台面上,再翻开立板4和支撑板5,将立板4下部的边缘置于底板3的凹槽10中,本实用新型即处于使用状态,如图12所示;用完后,将其折叠起来即可,托板1上的铁磁性金属片12与支撑板5上的永磁片11吸合在一起,不会在携带时自己打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