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615发布日期:2019-03-19 21:41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棋棋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



背景技术: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我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铜线由棋盘与棋子构成,其传统的围棋棋盘通常为较大的矩形块构成,由于棋盘的体积较大,造成棋盘携带不便,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包括单板,所述单板设置有八组,八组所述单板的结构相同,均为矩形板,八组所述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卯榫,所述卯榫设置有十六组,十六组所述卯榫的结构相同,均为梯形块结构,八组所述单板呈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列,且相邻所述单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合叶,所述合叶设置有十四组,八组所述单板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一防护垫,十六组所述卯榫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二防护垫,八组所述单板中两端的单板中的一组单板上粘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上系接有系绳,八组所述单板中两端的单板中的另一端单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圈。

优选的,所述单板的两端与卯榫结合,且结合处涂有胶黏剂。

优选的,八组所述单板每两组单板通过合叶铰接,八组所述单板通过合叶卷起时,构建成八棱柱。

优选的,八组所述单板箱内侧卷起使,构建成八棱柱,且单板两端的卯榫之间构建有端口,所述端口的孔槽大小比围棋棋子的大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垫与第二防护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单板连成一个围棋盘,可平铺,也可卷起形成一个八棱柱,从而内部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放置棋子、棋盒等物件,通过第一防护垫、第二防护垫,就能作为围棋的一种包装形式,使围棋携带便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便捷的将棋盘卷起构建成八棱柱,进而便于棋盘与围棋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中的卯榫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中的单板卷起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单板、2卯榫、3合叶、4端口、5第一防护垫、6第二防护垫、7固定卡板、8第一固定圈、9第二固定圈、10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围棋棋盘的结构,包括单板1,单板1设置有八组,八组单板1的结构相同,均为矩形板,八组单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卯榫2,单板1的两端与卯榫2结合,且结合处涂有胶黏剂,卯榫2设置有十六组,十六组卯榫2的结构相同,均为梯形块结构,八组单板1呈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列,且相邻单板1之间设置有两组合叶3,合叶3设置有十四组,八组单板1每两组单板1通过合叶3铰接,八组单板1通过合叶3卷起时,构建成八棱柱,八组单板1箱内侧卷起使,构建成八棱柱,且单板1两端的卯榫2之间构建有端口4,端口4的孔槽大小比围棋棋子的大小小,八组单板1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一防护垫5,十六组卯榫2的一侧均粘接有第二防护垫6,第一防护垫5与第二防护垫6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八组单板1中两端的单板1中的一组单板1上粘接有固定卡板7,固定卡板7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圈8,第一固定圈8上系接有系绳10,八组单板1中两端的单板1中的另一端单板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圈9。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棋盘通过八组单板1构成,八组单板通过合叶3铰接连接,每块单板1的两端都连接了卯榫2作为支撑结构,单板1与卯榫2固定时可将卯榫2从下往上插入单板1,棋盘中八组单板1向内侧卷起成八棱柱,并通过固定卡板7上的系绳10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圈8与第二固定圈9,将八棱柱绑住,两两的梯形卯榫2形成支撑正好抵在侧面形成一个正八边形,同时形成端口4,从而内部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放置棋子、棋盒等物件,通过第一防护垫5、第二防护垫6,就能作为围棋的一种包装形式,使围棋携带便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便捷的将棋盘卷起构建成八棱柱,进而便于棋盘与围棋的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