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458发布日期:2019-07-13 09:0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健身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生活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如跑步、游泳、健身、运动器材、水上活动、健身操等。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虽然体育锻炼有诸多好处,但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合理适量的安排运动锻炼是健康的关键。上述运动方式缺乏娱乐性,枯燥乏味很难长期坚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全身锻炼、身体负荷低、具备短途通勤性能的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健身车,包括车架、把手、车轮、车座和脚蹬,所述车架上部设有把手和车座,车架下部设有车轮,脚蹬设在车架前部;

车架上设有车座滑动导轨,车座滑动导轨包括滑动轴和支撑板,车座上设有滑动轴承,车座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动轴与车座滑动导轨连接;

车架上设有滑动驱动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臂、驱动拉杆、驱动齿轮、花鼓、驱动链和复位弹簧;滑动臂与车架活动连接,车轮上连接驱动齿轮和花鼓,滑动臂下部连接驱动拉杆,驱动拉杆通过驱动齿轮和驱动链与车轮连接;驱动链一端与驱动拉杆连接,驱动链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车架连接。

所述车座滑动导轨上设有导向轨,车座上设有导向螺栓,导向螺栓在导向轨内活动。

所述车架分为大梁、斜撑、前叉和后叉,脚蹬设在前叉上,滑动臂与斜撑活动连接;后叉外侧设有支撑架和支撑轮。

所述斜撑上设有支撑连接片,滑动臂通过支撑连接片与斜撑活动连接。

所述车座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动轴与车座滑动导轨连接,滑动轴承内设有滚轮,滑动轴与滚轮滑动连接。

所述车座滑动导轨两侧设有滑动轴,滑动轴承卡在滑动轴上。

所述车座滑动导轨上设有限位滑槽,限位螺栓穿过限位滑槽与车座连接。

所述车座分为座椅垫层和固定板层,限位螺栓穿过限位滑槽与固定板层连接。

所述斜撑上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在斜撑外侧形成空腔,滑动臂穿过限位挡板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种健身车,包括车架、把手、车轮、车座和脚蹬,所述车架上部设有把手和车座,车架下部设有车轮,脚蹬设在车架前部;车架上设有车座滑动导轨,车座滑动导轨包括滑动轴和支撑板,车座上设有滑动轴承,车座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动轴与车座滑动导轨连接;改变传统自行车辆结构,通过手拉动滑动臂带动滑动驱动机构工作带动车辆前进。通过将划船和自行车运动结合,增加上肢和下肢协同配合运动起到全身锻炼作用,同时增加运动乐趣。

2、车架上设有滑动驱动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臂、驱动拉杆、驱动齿轮、花鼓、驱动和复位弹簧;滑动臂与车架活动连接,车轮上连接驱动齿轮和花鼓,花鼓确保车辆驱动齿轮受力向前移动,滑动臂下部连接驱动拉杆,驱动拉杆通过驱动齿轮和驱动链与车轮连接;驱动链一端与驱动拉杆连接,驱动链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车架连接。通过手拉驱动拉杆带动车辆行驶,并模拟划船中臀部滑动动作增加全身运动几率。

3、车座滑动导轨上设有导向轨,车座上设有导向螺栓,导向螺栓在导向轨内活动。限定运动位置,确保运动安全。所述车架分为大梁、斜撑、前叉和后叉,脚蹬设在前叉上,滑动臂与斜撑活动连接;后叉外侧设有支撑架和支撑轮。通过增加侧向支撑确保车辆行进稳定,便于新手学习使用。

4、斜撑上设有支撑连接片,滑动臂通过支撑连接片与斜撑活动连接。形成稳定支撑,确保滑动驱动机构长时间使用寿命。所述车座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动轴与车座滑动导轨连接,滑动轴承内设有滚轮,滑动轴与滚轮滑动连接。增加滑动轴与滚轮滑动连接保证车座移动灵活性并保证使用寿命。

5、车座滑动导轨两侧设有滑动轴,滑动轴承卡在滑动轴上。通过滑动轴承卡装滑动轴便于车座和车座滑动导轨连接。所述车座滑动导轨上设有限位滑槽,限位螺栓穿过限位滑槽与车座连接。对车座运动限位保证车座滑动运行安全。所述车座分为座椅垫层和固定板层,限位螺栓穿过限位滑槽与固定板层连接,限位螺栓便于车座与车座滑动导轨的固定板层装卸,座椅垫层提升座椅舒适性。所述斜撑上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在斜撑外侧形成空腔,滑动臂穿过限位挡板的空腔。防止运动中意外夹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图 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健身车,包括车架1、把手2、车轮3、车座4和脚蹬5,所述车架1上部设有把手2和车座4,车架1下部设有车轮3,脚蹬5设在车架前部;

车架1上设有车座滑动导轨6,车座滑动导轨6包括滑动轴7和支撑板8,车座4上设有滑动轴承9,车座4通过滑动轴承9和滑动轴7与车座滑动导轨6连接;

车架1上设有滑动驱动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臂10、驱动拉杆11、驱动齿轮12、花鼓13、驱动链14和复位弹簧15;滑动臂10与车架1活动连接,车轮3上连接驱动齿轮12和花鼓13,滑动臂10下部连接驱动拉杆11,驱动拉杆11通过驱动齿轮12和驱动链14与车轮3连接;驱动链14一端与驱动拉杆11连接,驱动链14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15与车架1连接。

所述车座滑动导轨6上设有导向轨16,车座4上设有导向螺栓17,导向螺栓17在导向轨16内活动。所述车架1分为大梁28、斜撑18、前叉19和后叉20,脚蹬5设在前叉19上,滑动臂10与斜撑18活动连接;后叉20外侧设有支撑架21和支撑轮22。所述斜撑18上设有支撑连接片23,滑动臂10通过支撑连接片23与斜撑18活动连接。所述车座4通过滑动轴承9和滑动轴7与车座滑动导轨6连接,滑动轴承9内设有滚轮24,滑动轴7与滚轮24滑动连接。所述车座滑动导轨6两侧设有滑动轴7,滑动轴承9卡在滑动轴7上。所述车座滑动导轨6上设有限位滑槽25,限位螺栓26穿过限位滑槽25与车座4连接。所述车座4分为座椅垫层和固定板层,限位螺栓26穿过限位滑槽25与固定板层连接。所述斜撑18上设有限位挡板27,滑动臂10穿过限位挡板27。

使用时,使用者坐在车座4上,手握住把手2,脚踏在脚蹬5,手握住把手向后拉,身体随车座4向后移动,滑动臂10摆动进而带动驱动拉杆11移动,驱动拉杆11拉动驱动链14移动,驱动链14带动驱动齿轮12转动进一步驱使车轮3转动向前移动,车座4通过限位滑槽25和限位螺栓26进行限位。向前推动把手2,身体随之向前移动,滑动臂10向前移动复位,复位弹簧15拉动驱动链1随驱动齿轮12转动复位;复位后使用者便可进行下一次操作。反复多次操作上述动作促使车辆行进,整套动作类似于划船运动通过全身动作进而起到运动锻炼。运动中,操作员体力不支可以借助支撑架21和支撑轮22滑动。所述斜撑18上设有限位挡板27,滑动臂10穿过限位挡板空腔,防止运动中意外夹伤。此外驱动拉杆11拉动驱动链14移动的方式与传统自行车结构存在较大不同,不仅减少了驱动行程便于驱动施力、回弹复位,而且结构简单精巧,便于后期维护。

车座4拆卸时,先将限位螺栓26拆除,车座4通过滑动轴承9和滑动轴7连接在车架1的车座滑动导轨6上,再将限位螺栓26上紧在固定板层上形成限位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