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袋上用于锁定球杆保护罩的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008发布日期:2019-08-21 00:2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高尔夫球袋上用于锁定球杆保护罩的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球杆保护罩的高尔夫球袋,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提升起来的球杆保护罩受外力影响向下移动的保护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球杆保护罩的高尔夫球袋,均是在高尔夫球袋的球桶内设置一个可上下移动且呈中空筒状的球杆保护罩,所有的球杆由该球杆保护罩的上端口插入该球桶内。当打球人需要取球杆时,将设置于该球杆保护罩顶盖的封盖(该封盖通过拉链连接在该球杆保护罩的顶部)拉开,再用手将该球杆保护罩向下按压收拢在球桶内,即可将杆头裸露在外的球杆取出;当需要收杆离开球场时,将球杆放入该球桶内,向上提拉所述的球杆保护罩至将所有球杆杆头遮挡住,再将所述封盖的拉链闭合即可将所有球杆封闭在该高尔夫球袋内,非常方便。

为了方便提拉或按压以及提高球杆保护罩顶端口的强度,通常在该球杆保护罩的顶端设罩硬质材料制作的罩箍。

但上述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

结束运动后,球杆被收入高尔夫球袋内,再将球杆保护罩提拉起来拉上拉链,之后,将高尔夫球袋横向收放在车箱后背箱中或者将其托运。由于球杆保护罩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向高尔夫球袋的球桶内移动,当汽车行驶或飞机托运过程中,球杆保护罩若与其它物品的碰撞受到向球桶内压力时,该球杆保护罩即会向球桶内移动,当移动距离较大时,即会使较长球杆的杆头触顶至所述封盖上而受到其它物品的撞击,这样,球杆保护罩就起不到保护球杆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球杆保护罩锁定在球桶内设定位置以防止其受外力作用向球桶内移动的高尔夫球袋上用于锁定球杆保护罩的开关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袋上用于锁定球杆保护罩的开关锁,包括安装在高尔夫球袋外壳上的上锁解锁手柄和卡装在球杆保护罩上的锁头机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机关为固接在球杆保护罩底部上且具有背板、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基架板,背板固接在球杆保护罩上,上基板和下基板分别为所述背板的上下缘沿球杆保护罩的径向远离该球杆保护罩延伸的平板,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各设一个通孔,在通孔内穿置一根竖向设置且固接在高尔夫球袋内的锁紧杆,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设有可将该基架板锁定在所述锁紧杆上的锁具,所述锁具与锁紧杆之间为电工攀登电杆时采用的脚扣连接结构,所述锁具的控制端通过牵引绳或控制杆与所述的上锁解锁手柄相接。

所述锁紧杆为球杆保护罩借以上下移动的导向滑杆中的一根,其竖向设置在球杆保护罩内,其上端与头框固接,其下端固接在高尔夫球袋内的底部或高尔夫球袋的桶内壁上。

所述锁具由活动柱销、定位柱销、锁扣片、复位弹簧和施压弹簧组成,复位弹簧套接在活动柱销上,施压弹簧套接在定位柱销上;在锁扣片上设有可套接在所述锁紧杆上的扣环,扣环的相对两侧长臂分别为主控端和被控端,主控端连接在活动柱销的底部,被控端连接在定位柱销的底部;所述牵引绳或控制杆的下端与活动柱销的顶部固接,牵引绳或控制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锁解锁手柄上;当上提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迫使活动柱销携锁扣片的主控端上移的同时,定位柱销在施压弹簧的作用下迫使锁扣片的被控端下移,使锁扣片由与所述锁紧杆成垂直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

所述锁扣片上的扣环为闭合的圆环。

在所述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背板内侧面上位于定位柱销的近旁,设有承接锁扣片的定位桁板和定位桁块,定位桁板与定位桁块之间留有宽度略大于锁扣片厚度的间隙。

在与所述活动柱销对应位置的背板上设有竖条状的导向通槽,在活动柱销的背部设有可嵌入该导向通槽中上下移动的滑块;在与定位柱销对应位置的背板上设有竖条状的导向卡槽,在定位柱销的背部设有可插入该导向卡槽中上下移动的卡块。

在所述活动柱销与定位柱销的底端面上均设有导向凹槽,所述锁扣片上的主控端与被控端分别与活动柱销和定位柱销以活动触接的方式置于对应的导向凹槽中。

在位于所述球杆保护罩顶端的罩箍的边侧,开设有锁位区,所述上锁解锁手柄固定在该锁位区,上锁解锁手柄由上锁柄和解锁柄组成,所述上锁柄以弹性平移方式设置在锁位区中,其后端与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的上端固接,其前端为向下弯折的锁勾;所述解锁柄以弹性按压方式设置在锁位区内,其后端为向上弯折且可与所述锁勾卡合在一起或脱离卡合的卡勾。

所述锁位区由底板与顶板扣接围合构成,所述底板为与所述罩箍边侧曲率适配相接的弧形板,在底板的两端设有螺孔和安装解锁柄的定位销;所述顶板为独立设置的部件或者为与所述罩箍一体成形的部分,其由面板、边框板和定位螺柱组成,在面板上设有条形锁孔和解锁孔,在边框架的内侧设有卡台边,采用螺栓穿过定位螺柱上的螺栓孔、底板上的螺孔和罩箍边侧上的螺纹孔,可将顶板和底板固定在罩箍上。

所述上锁柄由推柄、所述的锁勾和上锁滑块组成,所述推柄置于顶板的条形锁孔之上,推柄的底面沿条形锁孔的外表面可在条形锁孔的两端之间滑移,所述锁勾置于推柄之下条形锁孔之内,上锁滑块卡置在所述卡台边下且可沿该卡台边滑动,通过螺栓将推柄固接在上锁滑块上;所述解锁柄由压柄、所述的卡勾组成,压柄的上端由所述的解锁孔穿出,其下端为带有轴向盲孔的中空柱,中空柱套置在所述定位销上,在所述轴向盲孔与定位销之间设有竖向压簧;在上锁滑块的前端面和卡勾的后端面上均设有横向定簧柱,在两个横向定簧柱之间套接有横向压簧。

本实用新型在高尔夫球袋的球杆保护罩顶端的罩箍和底端的加强箍之间设置开关锁,使得球杆保护罩在向下移动的单方向上锁定在高尔夫球袋的球桶内的任何高度,即是说,锁定球杆保护罩后,向下按压该球杆保护罩不会使其向下移动。其可带来以下好处:在横向放置高尔夫球袋(通常是在托运过程或将其放置在汽车后背箱的行驶过程中,采用横向放置)时,球杆保护罩被提拉至可将球杆遮掩住的位置,此时,将球杆保护罩锁定(即上锁),则可有效防止外部物体因对其挤压或碰撞使其向球桶内产生移动,以导致球杆的杆头置于球杆保护罩的保护之外(球杆的杆头若没球杆保护罩的保护则会受到外部物体挤压或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解锁(即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上锁(即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的锁头机关安装在加强箍上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头机关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的基架板的背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的上锁解锁手柄为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的上锁解锁手柄为上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所述上锁解锁手柄的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1中B-B向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的高尔夫球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高尔夫球袋装配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高尔夫球袋1、球桶2、球杆保护罩3、罩箍4、加强箍5、导向滑杆6、开关锁7、锁头机关100、基架板110、背板120、定位桁板121、定位桁块122、定杆桁架123、引导孔124、上基板130、销孔131、下基板140、通孔141、锁具150、活动柱销151、导向通槽1511、滑块1512、复位弹簧152、定位柱销153、导向卡槽1531、卡块1532、施压弹簧154、导向凹槽155、锁扣片156、扣环1561、主控端1562、被控端1563、锁紧杆157、牵引绳或控制杆158、后盖160、锁位区200、底板300、定位短柱310、定位销320、顶板400、面板410、条形锁孔411、解锁孔412、边框板500、卡台边510、定位螺柱520、定位销孔521、螺栓530、上锁解锁手柄600、上锁柄610、推柄611、锁勾612、上锁滑块613、上滑块614、下滑块615、滑动面616、凹槽架板617、绕线螺栓620、穿线孔621、固定螺母622、防滑齿623、解锁柄630、按压部631、定位部632、卡勾633、竖向压簧640、横向定簧柱650、横向压簧660、调节孔67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锁7主要应用于带有球杆保护罩3的高尔夫球袋1(参见图10、11所示)上,其可将球杆保护罩3锁定在高尔夫球袋1的球桶2内的任意位置,其特点是:当球杆保护罩3被锁定后(又称上锁、锁紧),施以外力向下按压该球杆保护罩3时,该球杆保护罩3不会向所述球桶2内移动,若施以外力向上提拉该球杆保护罩3时,该球杆保护罩3不会受锁定的影响仍然会由球桶2内向上移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袋1上用于锁定球杆保护罩3的开关锁7由上锁解锁手柄600和锁头机关100构成。上锁解锁手柄600是高尔夫球袋1用户用来对球杆保护罩3进行上锁或解锁的操作手柄,其通常安装在高尔夫球袋1外壳上便于该用户操作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选择安装在设置于球杆保护罩3顶端的罩箍4的边侧;锁头机关100是用来对球杆保护罩3上锁的结构,其安装在设置于球杆保护罩3底端的加强箍5上(如图3所示)。

上锁解锁手柄600通过牵引绳或控制杆158与锁头机关100连接并控制锁头机关100上锁或解锁。

一、锁头机关100

如图4a、4b所示,锁头机关100由基架板110、锁具150和锁紧杆157构成,基架板110固接在加强箍5上,锁具150装配在基架板110里,锁紧杆157竖向固定在高尔夫球袋1的球桶2内,上锁时,锁具150紧扣在锁紧杆157上不能向下移动,由此,使基架板110相对锁紧杆157固定,即将球杆保护罩3固定在锁紧杆157上。

锁紧杆157为竖向设置的光滑杆,在解锁状态下,基架板110可沿该锁紧杆157上下移动,锁紧杆157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光滑杆,也可借用专门为球杆保护罩3设置的引导球杆保护罩3上下移动的导向滑杆6(借用导向滑杆6充当锁紧杆157,利于节省材料和简化设置并提高球桶2内的空间利用率)。

锁紧杆157可以为上下两端均固定在所述球桶2的内壁上的结构,也可以是仅下端固定在所述球桶2的底座上或内壁上,当锁紧杆157借用球杆保护罩3的导向滑杆6时,该锁紧杆157设置于球杆保护罩3的内侧,其下端固定在所述球桶2的底座或内壁上,其上端与高尔夫球袋1的头框(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球杆保护罩3的罩内,用于分隔放置于球桶2内的各球杆,防止各球杆的杆头相互碰撞)固接,而球杆保护罩3通过固接在该球杆保护罩3内壁上的套环套接在该导向滑杆6上。

当锁紧杆157设置于球杆保护罩3的外侧时,锁头机关100安装在加强箍5的外侧,当锁紧杆157设置于球杆保护罩3的内侧时,锁头机关100安装在加强箍5的内侧。

所述锁具150与锁紧杆157之间上锁和解锁采用电工攀登电杆时使用的脚扣连接结构。

电工攀登电杆时使用的脚扣,是电工攀登不同规格的水泥杆或木质杆的理想工具,其形状为半圆环形的扣部和与扣部连接的耳部,扣部套接在水泥杆或木质杆上,耳部套在电工的脚上。该脚扣通常采用高强无缝管制作,经过热处理,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可调性好,轻便灵活;安全可靠,携带方便等优点。

其原理是:利用杠杆作用,借助人体自身重量,使扣部紧扣在电线杆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使人易于攀登;而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扣部自动松开,利用力学中的自锁现象实现。即如果作用于物体的主动力的合力Q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总有一个全反力R与之平衡,物体保持静止;反之,如果主动力的合力Q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外,则无论这个力多么小,物体也不可能保持平衡。这种与力大小无关而与摩擦角有关的平衡条件称为自锁条件,现象叫自锁现象。

以下以安装在加强箍5内侧的锁头机关1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基架板110

由注塑所制,其由背板120、上基板130和下基板140。

背板120为弧形板,其弯曲度与加强箍5的内侧面一致,背板120以其外侧与加强箍5相接的方式通过螺钉固接在加强箍5的内侧。

在背板120的内侧设有若干竖向或横向的桁板、桁块,这些桁板、桁块用于安装所述锁具150。

上基板130和下基板140分别设置在背板12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基板130与下基板140相对设置,最好与背板120相垂直,即上基板130和下基板140为向加强箍5中心延伸的平板。在上基板130和下基板140上各设一个通孔141,两个通孔141的孔径相同且同轴线设置,所述的锁紧杆157由这两个通孔141中穿过,通孔141的孔径略大小锁紧杆157的外径,其差值在0.1mm-2.0mm。

2、锁具150

锁具150由活动柱销151、定位柱销153、锁扣片156、复位弹簧152和施压弹簧154组成。

活动柱销151和定位柱销153分别装配在背板120内侧的左右两侧的安装位内(即位于上基板130与下基板140上的两个通孔141轴线的左右两侧),活动柱销151的顶端由设置在上基板130上的销孔131伸出与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158连接。

复位弹簧152套接在活动柱销151上,施压弹簧154套接在定位柱销153上。

锁扣片156由中间部分的扣环1561(相当于电工攀登电杆时使用的脚扣上的扣部)和位于扣环1561两侧的长臂,将左长臂的端部称为主控端1562,将右长臂的端部称为被控端1563,主控端1562与被控端1563为由扣环1561向两侧延伸的长条平板(相当于电工攀登电杆时使用的脚扣的耳部)。

扣环1561套在所述锁紧杆157上,扣环1561可以为开放式的半圆环,本实用新型的扣环1561采用更加稳定的闭合式圆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杆157选择直径为8.0mm的金属管、塑胶管或碳纤维管,扣环1561的环孔直径为8.3-9.0mm。

主控端1562和被控端1563分别置于活动柱销151和定位柱销153的底部,主控端1562与活动柱销151之间、被控端1563与定位柱销153之间,可以通过短柱活动扣接结构连接,也可以为接触式的触压相接结构。

如图1、2、4a、4b所示,当通过上锁解锁手柄600向上提拉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158时,活动柱销151上移使锁扣片156的主控端1562的上方压力被释放,在施压弹簧154的作用下被控端1563向下移动使主控端1562上翘,由此,使锁扣片156由水平状态(与锁紧杆157相垂直为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锁扣片156与锁紧杆157之间夹角非90度角),此时,扣环1561以倾斜方式紧扣在锁紧杆157上(即扣环1561的孔上缘和孔下缘一上一下分别与锁紧杆157相接),从而将球杆保护罩3锁定在锁紧杆157上。

上锁原理为:向下按压球杆保护罩3时,按压力由球杆保护罩3依次向下传递给加强箍5、基架板110的背板120、上基板130、定位柱销153和锁扣片156的被控端1563,而被控端1563由于扣环1561的孔下缘紧扣在锁紧杆157上而无法向下再移动,由此,将向下按压的球杆保护罩3锁死。

上锁后,向上提拉球杆保护罩3不会影响其向上移动,其原理是:向上提拉球杆保护罩3,提拉力由球杆保护罩3依次向下传递给加强箍5、基架板110的背板120、下基板140和锁扣片156的被控端1563,而被控端1563向上移位可以减小锁扣片156的倾斜程度,使扣环1561的孔下缘松动,由此,使球杆保护罩3上移。

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片156安装位置采用以下优选结构:

在所述上基板130与下基板140之间的背板120内侧面上位于定位柱销153的近旁,设有承接锁扣片156的定位桁板121和定位桁块122,定位桁板121在上,定位桁块122在下,定位桁板121的下端与定位桁块122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宽度略大于锁扣片156的厚度。该间隙即为卡接锁扣片156的安装位,又为锁扣片156在水平状态与倾斜状态之间变化预留的微小翘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在背板120内侧、上基板130的通孔141之间设有定杆桁架123,该定杆桁架123上设有引导孔124,该引导孔124与上基板130上的通孔141同轴设置且略大于该通孔141,其作用是在安装锁紧杆157时,便于锁紧杆157由上基板130上的通孔141向下穿入后能顺利插入锁扣片156上的环孔中。

定杆桁架123为倾斜状,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上锁时,给锁扣片156的主控端1562预留避让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是,将主控端1562、被控端1563与对应的活动柱销151或定位柱销153之间的连接结构加以改进,使得锁扣片156在上锁或解锁时的动作顺畅、灵敏且稳定可靠。

改进点为:活动柱销151和定位柱销153的下端为方形块,在方形块的底端面上设有导向凹槽155,所述锁扣片156上的主控端1562与被控端1563分别以活动插接方式置于对应的导向凹槽155中,该结构可在确保上锁与解锁灵敏度的情况下,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是,为了使活动柱销151和定位柱销153在对应弹簧的作用下移位时,确保该移位在垂直方向上做直线移动不走偏而做的改进。

具体改进点为:在安装活动柱销151位置对应的背板120上,竖向设置条状的导向通槽1511,对应的,在活动柱销151的方形块的背部设置可嵌入该导向通槽1511中上下移动的滑块1512;在安装定位柱销153位置对应的背板120上,竖向设条状的导向卡槽1531,对应的,在定位柱销153的方形块的背部设置可插入该导向卡槽1531中上下移动的卡块1532。

这样,即可确保活动柱销151和定位柱销153的上下移动垂直移动,不走偏。

将锁具150安装好后,再在基架板110上安装防止灰尘的后盖160。

二、上锁解锁手柄600

如前所述,其安装在球杆保护罩3顶端的罩箍4的边侧(参见图5、6、7、8、9、10所示)。

1、锁位区200

在罩箍4的边侧开设向内凹入空间,简称锁位区200,锁位区200由底板300与顶板400扣接围合构成。

底板300为与所述罩箍4边侧曲率适配相接呈长条状的弧形板,在底板300的两个端部设置带有螺孔的定位短柱310。

如图8、9、10所示,顶板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一块块,也可为与罩箍一体成形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优选一体结构。顶板400由面板410、边框板500和定位螺柱520一体构成。面板410上设有条形锁孔411和圆形的解锁孔412,边框架为由面板410前后(以图8方向为例,观察者为前,图里为后)两侧向下延伸的边框板500,在边框架的内侧设有卡台边510(如图9所示)。定位螺柱520,从图9中看,其形似两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的底端面上设有定位销孔521,定位销孔521的内端面上设螺栓孔,安装顶板400时,将定位螺柱520上的定位销孔521扣置在定位短柱310上,采用螺栓530由下向上穿过设置于罩箍4边侧上的螺纹孔、定位短柱310、定位销孔521旋接在所述的螺栓孔内,以此将顶板400和底板300固定在罩箍4上,而由顶板400与底板300围合构成的内部空间用来安装上锁解锁手柄600。

该结构可使安装其内的上锁解锁手柄600稳定可靠。

2、上锁解锁手柄600

上锁解锁手柄600由上锁柄610和解锁柄630组成。

1)上锁柄610

上锁柄610以弹性平移方式设置在锁位区200中,其后端与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158的上端固接,其前端为向下弯折的锁勾612。

具体的,上锁柄610由推柄611、所述的锁勾612和上锁滑块613组成,推柄611置于顶板400的条形锁孔411之上,推柄611的底面沿条形锁孔411的外表面可在条形锁孔411的两端之间滑移。所述锁勾612设置于推柄611之下,上锁滑块613由可分离的上下设置的上滑块614和下滑块615组成,上滑块614与下滑块615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下滑块615的顶部内外(以图7方向为例,观察者为外,图里为内)两侧设有滑动面616,该滑动面616正好卡置在所述卡台边510下且可沿该卡台边510左右滑动。

在下滑块615的后侧部(以图7为参考方向,左边为后,右边为前)设有凹槽架板617,凹槽架板617内安装一个绕线螺栓620,绕线螺栓620的螺头部设有穿线孔621,所述的牵引绳或控制杆158的上端可固接在穿线孔621内,绕线螺栓620的螺杆向上穿过设置于凹槽架板617顶部的固栓孔与固定螺母622旋接,调节好牵引绳或控制杆158的长度,旋紧固定螺母622即可将绕线螺栓620固定在下滑块615上,所述固定螺母622为防滑螺母,对应的,在凹槽架板617顶部的固栓孔的周边间隔设有防滑齿623。

2)解锁柄630

所述解锁柄630以弹性按压方式设置在锁位区200内,其由三部分组成,按压部631(也称压柄)、定位部632(也称带有轴向盲孔的中空柱)和卡勾633,定位部632为主体,按压部631为设置于定位部632之上的按压圆柱,卡勾633连接在定位部632的后端(以图7为参考方向,左边为后,右边为前)。

定位部632的底端面上设有销孔131,对应的,在所述底板300上设有定位销320,定位部632上的销孔131可以插在定位销320上,在定位部632上也设有可以卡接在所述卡台边510上的卡边,以限制其向上移动过大距离。

按压部631向上穿过设置于顶板400上解锁孔412,其端裸露于外,便于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

卡勾633向上弯折可与所述锁勾612卡合在一起或脱离卡合。

销孔131内设有套置在定位销320上的竖向压簧640,该结构将解锁柄630定位在底板300上并且又可使解锁柄630在竖直方向上弹性上下移动。

为了在向下按压解锁柄630使上锁柄610与解锁柄630自动脱开,在所述上锁滑块613的锁勾612的前端面和卡勾633的后端面上均设有横向定簧柱650,在两个横向定簧柱650之间套接有横向压簧660,当锁勾612与卡勾633脱离卡合后,在横向压簧660的作用下,上锁柄610向后自动移位,该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动作准确可靠,上锁或解锁状态稳定。

为了便于调节绕线螺栓620的松紧,在底板300上设有可使调节工具上穿的调节孔67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