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4645发布日期:2019-11-01 21:1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集中式居住环境是城市的生活模式,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公用,不仅不卫生,且使用不能随心随意,运动和娱乐是幼儿和儿童身体成长和健康的重要需求,由于夏天炎热,冬天飞雪,晚上灯光暗等因素,室内活动占据了儿童绝大多数时间,而智能设备的普遍使用,其成为儿童在室内的唯一娱乐项目,缺乏运动和锻炼是现代儿童的普遍现象,家长们迫切寻找一种占用空间小,具有趣味性的适宜儿童室内健身的器材,现有的最为常见的是滑梯,但其占用室内面积较大,且功能较为单一,并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蹦床、单杠、爬梯于一体的兼具健身与趣味的占用空间小的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包括框架、位于框架中间的方形的高弹跳布、用于将高弹跳布连接固定于框架上的弹性组件、支撑框架的数个支脚、用于梯形攀爬运动并作为弹跳防护的围梯、支撑围梯的支柱、将框架组合并将框架、支脚和支柱分别连接的框架接头以及位于围梯顶部的单杠,围梯与高弹跳布形状相适应,数圈围梯竖直并列将高弹跳布及上空的弹跳区域围拢其内,围梯包括管状的支撑杆体和缓冲层,缓冲层截面为半圆形,其覆盖于支撑杆体上面向弹跳区域的一侧表面,单杠位于弹跳区域对称中心面上,且其两端与支柱固定连接,单杠表面包覆一层摩擦防滑套,支柱外表面包覆一层泡棉;围梯为由数个围梯单元组合形成的方形框,支柱上设有供围梯单元穿过以支撑的支撑孔,围梯单元之间通过梯杆接头进行连接,梯杆接头一端与一围梯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卡紧机构,其伸入另一围梯单元管内并通过卡紧机构固定连接,梯杆接头与另一围梯单元间设有垫圈。

优选地,框架接头呈倒T形结构,并固定于支脚上,框架接头上设有贯穿两端的直通孔,其最后一端上设有方形盲孔,框架由数个框架单元组成,框架单元一端设有连接孔,另一端设有插接凸缘,两个框架单元连接并穿过直通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单元固定连接,支柱底端设有方形插接凸缘,插设于方形盲孔内,并通过螺钉与框架接头连接。

优选地,弹跳区域边还设有攀登墙,攀登墙固定于围梯和支柱上,攀登墙上可拆卸固定有数个攀岩板。

优选地,单杠上通过吊绳固定有吊环。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包覆弹性组件的布围圈,布围圈一端包覆于框架上,另一端与高弹跳布固定连接,弹性组件为弹力绳。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支脚下的脚垫,脚垫具有真空吸盘橡胶垫。

优选地,高弹跳布的底部还设有气囊,气囊内设有气压振动传感器,气压振动传感器与灯光系统连接,灯光系统包括灯光控制板和由多路LED灯组组成的两个灯柱,灯光控制板根据弹跳强度切通不同数量LED灯组,两灯柱分别固定于攀登墙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可进行蹦床、爬梯和单杠运动,不仅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实现更多的运动,趣味性强,满足儿童多种健身运动的需求,且其强度高,结构稳定,安全性高,适宜作为儿童在家的活动设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围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围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框架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脚,2、框架接头,3、支柱,4、围梯,41、支撑杆体,42、缓冲层,4a、第一梯杆,4b、第二梯杆,5、高弹跳布,6、布围圈,7、攀登墙,71、攀岩板,8、框架,81、第一框架,82、第二框架,9、单杠,10、气囊,11、蹦床门,12、脚垫,13、吊环,14、灯柱,15、垫圈,16、梯杆接头,161、卡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家用多功能儿童健身器材包括方形的框架8、位于框架8中间的方形的高弹跳布5、用于将高弹跳布5连接固定于框架8上的弹性组件、支撑框架8的数个支脚1、用于梯形攀爬运动并作为弹跳防护的围梯4、支撑围梯4的支柱3、将框架8组合并将框架8、支脚1和支柱3分别连接的框架接头2以及位于围梯4顶部的单杠9,支脚1下固定有脚垫12,脚垫12为具有真空吸盘的橡胶垫,减震、静音、且支撑稳固;

围梯4与高弹跳布5形状相适应,数圈围梯4竖直并列形成四面防护墙,将高弹跳布5及上空的弹跳区域围拢其内,参照图2,围梯4包括起支撑作用的管状的支撑杆体41和缓冲层42,支撑杆体41为金属或者实木材料,优选金属管材,其截面为方形,缓冲层42为泡泡棉,其截面为半圆形,其可通过粘接或者螺钉等固定并覆盖于支撑杆体41上面向弹跳区域的一侧表面,因此,该围梯4不仅可以作为儿童弹跳的防护结构,且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作为儿童攀爬梯子,且易于抓握;

为了美观及便于儿童走动和爬梯,弹性组件包覆一层具有足够厚度的布围圈6,布围圈6一端包覆于框架8上,另一端与高弹跳布5固定连接,弹性组件优选为弹力绳,利于行走;

单杠9位于弹跳区域对称中心面上,且其两端与支柱3固定连接,单杠9表面包覆一层摩擦防滑套,支柱3外表面包覆一层泡棉,儿童通过单杠9两侧的围梯4爬上后,可抓握单杠9,而单杠9下的高弹跳布5可作为其跳落的保护措施,因此,安全性高,且趣味性更强,提高儿童运动的乐趣;

为了保证围梯4具有足够强度,支撑儿童的爬梯运动,围梯4为由数个围梯4单元组合形成的方形框,支柱3上设有供围梯4单元穿过以支撑的支撑孔,围梯4单元之间通过梯杆接头16进行连接,梯杆接头16一端插入第一梯杆4a内并与其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卡紧机构161,其伸入第二梯杆4b管内并通过卡紧机构161固定连接,卡紧机构161的结构参照图3所示,卡紧机构161上设有弹性插销,当梯杆接头16另一端滑至第二梯杆4b上的固定孔时,弹性插销自动滑入孔中实现锁定,梯杆接头16与第二梯杆4b间设有垫圈15,以便吸收其间的间隙,增强美观性,通过梯杆接头16连接围梯4,不仅可避免加工围梯4削弱其强度,梯杆接头16插入围梯4管内,可增加受力面积,增强连接处的强度;

因此,该儿童健身器材可进行蹦床、爬梯和单杠运动,不仅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实现更多的运动,趣味性强,满足儿童多种健身运动的需求,且其强度高,结构稳定,安全性高,适宜作为儿童在家的活动设施。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器材便于组装和存放,器材的所有部件均分割成单元形式,其中,框架8由数个框架8单元组成,其通过框架接头2进行连接,再次参照图4,框架接头2呈倒T形结构,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支脚1上,框架接头2上设有贯穿两端的直通孔,其最后一端上设有方形盲孔,第一框架81一端设有连接孔,第二框架82一端设有插接凸缘,插接凸缘与连接孔螺纹连接,使得第一框架81和第二框架82连接,并穿过直通孔,其连接部位位于直通孔内,通过螺钉将第二框架82固定连接,防止框架8局部晃动,支柱3底端设有方形插接凸缘,插设于方形盲孔内,并通过螺钉与框架接头2连接,方形榫卯连接不仅可防止转动,且可固定支柱3方向,便于安装围梯4。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弹跳区域边还设有攀登墙7,攀登墙7固定于围梯4和支柱3上,攀登墙7上可拆卸固定有数个攀岩板71,攀岩板71和攀登墙7均通过沉头螺钉进行固定,且其表面均覆有一层泡棉,其中与单杠9两端连接的两面防护墙作为爬梯,而蹦床门11设于第三面防护墙上,蹦床门11可通过防护绳钩挂于立柱上的安全钩实现防护,而攀登墙7位于第四面防护墙上,攀登墙7可绘制多种明亮图案,攀岩板71可为V形等多种形状与颜色,增加攀登趣味。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单杠9上通过吊绳固定有吊环13,儿童还可同时选择进行吊环13运动,在单杠9上可设有用于缠绕和收纳吊绳的吊绳槽。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高弹跳布5的底部还设有气囊10,气囊10内设有气压振动传感器,气压振动传感器与灯光系统连接,其电源可来自直流电池,灯光系统包括灯光控制板和由多路LED灯组组成的两个灯柱14,根据弹跳的强度,气压振动传感器产生不同的振动信号,经过整流和分析后,形成不同的电压,输入并列的多路LED灯组电路,在多路LED灯组电路间设有不同压差二极管,因此,可根据弹跳强度切通不同数量LED灯组,儿童可在弹跳同时观察到灯柱14灯光高度随着弹跳的变化而变化,增强乐趣,且可激发挑战精神,为了增加整体美观性,两灯柱14分别固定于攀登墙7两侧,灯柱14与攀登墙7明亮的图片相辉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