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2206发布日期:2019-07-24 09:0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健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脑外伤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单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在患者发病早期,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较好的效果,而目前的康复训练器康复运动功能单一,患者不能有效的同时对四肢进行康复训练,导致康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解决了目前的康复训练器康复运动功能单一,患者不能有效的同时对四肢进行康复训练,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所述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包括支座和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躺板,所述躺板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架,调节架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设置有臂部复健机构;所述臂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架上的第一轮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轮盘两侧面的第一转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杆上的握把;

所述躺板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滑槽,抽板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滑槽内,位于所述滑槽外部的所述抽板上设置有腿部复健机构;所述腿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板上的第二轮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轮盘两侧面的第二转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杆上的踏板。

优选地,所述调节架上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调节架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橡胶压块,所述第一橡胶压块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轮盘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轮盘的圆周侧面套接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压块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橡胶圈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抽板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抽板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杆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部,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橡胶压块,所述第二橡胶压块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轮盘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轮盘的圆周侧面套接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压块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橡胶圈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躺板中远离所述抽板的一端铰接有背板,使得所述背板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

优选地,所述躺板上还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背板相连接,使得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背板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

优选地,所述躺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扭合有锁紧螺杆,旋转所述锁紧螺杆能够将所述抽板压紧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多个所述螺纹孔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所述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包括支座和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躺板,所述躺板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架,调节架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设置有臂部复健机构;所述臂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架上的第一轮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轮盘两侧面的第一转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杆上的握把;所述躺板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滑槽,抽板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滑槽内,位于所述滑槽外部的所述抽板上设置有腿部复健机构;所述腿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板上的第二轮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轮盘两侧面的第二转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杆上的踏板;本发明提供的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结构简单,适合在医院或家庭使用,该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配备有臂部复健机构和腿部复健机构,通过利用手臂和腿部力量转动轮盘,来达到康复四肢的目的,同时,该器械能够根据不同人的体型进行调整,让患者能够以更为舒适的姿势进行四肢康复训练,训练效果好,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躺板 2-支座

3-背板 4-气缸

5-支架 6-调节架

701-第一固定板 702-第一旋转部

703-第一螺杆 704-第一橡胶压块

8-第一轮盘 801-第一转杆

802-握把 9-抽板

101-第二固定板 102-第二旋转部

103-第二螺杆 104-第二橡胶压块

11-第二轮盘 111-第二转杆

112-踏板 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竖直方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所述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包括支座2和固定在所述支座2上的躺板1,所述躺板1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架5,调节架6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5上,另一端设置有臂部复健机构;所述臂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架6上的第一轮盘8、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轮盘8两侧面的第一转杆80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杆801上的握把802;所述躺板1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滑槽,抽板9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滑槽内,位于所述滑槽外部的所述抽板9上设置有腿部复健机构;所述腿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板9上的第二轮盘11、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轮盘11两侧面的第二转杆11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杆111上的踏板112。本发明提供的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结构简单,适合在医院或家庭使用,该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配备有臂部复健机构和腿部复健机构,通过利用手臂和腿部力量转动轮盘,来达到康复四肢的目的,同时,该器械能够根据不同人的体型进行调整,让患者能够以更为舒适的姿势进行四肢康复训练,训练效果好,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第一轮盘8的阻力,控制臂力,所述调节架6上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调节架6上的第一固定板701,所述第一固定板70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703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杆703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部702,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橡胶压块704,所述第一橡胶压块704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轮盘8相接触。当第一橡胶压块704与第一轮盘8紧密接触时,第一轮盘8的转动阻力较大,当接触不紧密时,转动阻力较小,以此来调节患者臂力用量大小,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第一轮盘8的阻力,所述第一轮盘8的圆周侧面套接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压块704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橡胶圈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第二轮盘11的阻力,控制腿部力量,所述抽板9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抽板9上的第二固定板101,所述第二固定板10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103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杆103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部102,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橡胶压块104,所述第二橡胶压块104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轮盘11相接触。当第二橡胶压块104与第二轮盘11紧密接触时,第二轮盘11的转动阻力较大,当接触不紧密时,转动阻力较小,以此来调节患者腿部用量大小,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第二轮盘11的阻力,所述第二轮盘11的圆周侧面套接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压块104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橡胶圈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患者坐起进行臂部锻炼,所述躺板1中远离所述抽板9的一端铰接有背板3,使得所述背板3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患者坐起进行臂部锻炼,所述躺板1上还固定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伸缩杆与所述背板3相连接,使得所述气缸4能够带动所述背板3能够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躺板1的长度,并有效固定抽板9,防止患者在锻炼时抽板9发生位移,所述躺板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上扭合有锁紧螺杆,旋转所述锁紧螺杆能够将所述抽板9压紧在所述滑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固定抽板9,防止患者在锻炼时抽板9发生位移,多个所述螺纹孔12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