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播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7418发布日期:2019-08-30 22:48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播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娱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技术发展,3d、4d甚至5d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存在,其中4d是在3d技术的效果上,使人在触觉与嗅觉上同时感受到画面信息的摄像效果,而5d影片就是让观众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及动感电影的背景和效果这五个方面来感受影片的乐趣,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及较强的逼真效果和画面冲击,俨然已经成为当今影视发展路线上的黑马。

而现有的5d影片技术是在室内通过投放第一人称3d影片,配合六自由度座椅控制观众与影片的动作互动并充分利用道具使观众从嗅觉、视觉、触觉等方融入到剧情中来实现的,而这种5d影片技术观众只能坐在座椅中观看影片,而不能自已随意走动选择想体验和观看的项目,且视觉感受完全是由虚拟的影片来提供,这样约束性的观看使得观众的自由度与互动感很低。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5d技术运用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其能提高电影主题公园的沉浸效果,以及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其包括沉浸式过道、视频播放控制终端和音响,所述沉浸式过道由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第四显示屏和玻璃地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一显示屏位于沉浸式过道的上方,所述第三显示屏位于沉浸式过道的下方,所述第二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则分别位于沉浸式过道的两侧,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拼接;所述玻璃地面位于沉浸式过道内,且位于第三显示屏上方,该玻璃地面与第二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连接;

所述音响设置在沉浸式过道内,并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连接;所述视频播放控制终端包括视频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视频处理单元用于将多个视频源融合形成轮巡的视频流,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视频处理单元处理后形成的视频流,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取存储单元中的视频流,并将视频显示在沉浸式过道的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第四显示屏上,以及将视频流的音频信息通过音响外放。

所述玻璃地面与第三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为1-2m。

所述沉浸式过道的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均为led显示屏,其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的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沉浸式过道的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均为投影屏幕,所述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还包括四个分别与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第四显示屏对应的投影仪,所述投影仪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的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投影仪设置在沉浸式过道内。

所述投影仪设置在沉浸式过道外,相应地,所述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均为背投式投影屏幕。

所述沉浸式过道内设有感测器,其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的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感测器用于感测用户的互动信息,当感测到互动信息时,感测器触发视频播放控制终端的控制单元在沉浸式过道内播放互动视频,并通过音响播放该互动视频的音频;所述互动视频存储在视频播放控制单元的存储单元中。

所述感测器为体感仪或测距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三显示屏和第四显示屏拼接形成一沉浸式过道,使用户可以在该沉浸式过道内观看包围式的显示画面,让用户亲身体验5d电影主题公园的魅力,具有较强的自由度和融入感。而且通过将玻璃地面设置于沉浸式过道内,该玻璃地面与第二显示屏、第四显示屏连接,并与第三显示屏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用户行走于玻璃地面时,第二显示屏、第四显示屏的画面由玻璃地面上方延伸到玻璃地面下方,并与第三显示屏的显示画面融合,由此使用户在观看第三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时能产生一定的景深感,提高5d电影主题公园的沉浸效果,用户犹如真正的身临其境,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浸入式体验。此外,通过在沉浸式过道内设置多个感测器,用户在沉浸式过道内体验沉浸式视频时,还可以视频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融入感,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其包括沉浸式过道1、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和音响3,其中,沉浸式过道1由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第四显示屏14和玻璃地面15拼接形成,第一显示屏11位于沉浸式过道1的上方,第三显示屏13位于沉浸式过道1的下方,第二显示屏12和第四显示屏14则分别位于沉浸式过道1的两侧,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显示屏11和第三显示屏13拼接;而玻璃地面15位于沉浸式过道1内,且位于第三显示屏13上方,该玻璃地面15与第二显示屏12和第四显示屏14连接。

音响3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内,并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连接。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可以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内,也可以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外。该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包括视频处理单元21、存储单元22和控制单元23,视频处理单元21可以将多个视频源融合形成轮巡的视频流,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控制单元23调取存储单元22中的视频流,并将视频显示在沉浸式过道1的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第四显示屏14上,同时控制单元23将视频流的音频信息通过音响2外放。

当用户体验该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时,用户可以在沉浸式过道1内的玻璃地面上行走,而此时,通过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将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的视频流显示在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使用户感受到沉浸式的娱乐效果。由于玻璃地面15与第三显示屏14存在一段距离,且第二显示屏12和第四显示屏14显示的画面由玻璃地面15的上方向下方延伸,当用户行走于玻璃地面15上向下看第三显示屏13时,第三显示屏13显示的画面就会存在一定的景深感,由此提高了整个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的沉浸效果,给用户更加真实更加刺激的感受,提高用户体验。

出于对该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的成本考量,玻璃地面15与第三显示屏13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在1-2m左右。而为了保证用户在沉浸式过道内的舒适性,玻璃地面15与第一显示屏11之间的空间至少要使用户能够站立,即玻璃地面15与第一显示屏1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在2m左右。

沉浸式过道1的各显示屏可以为led显示屏,也可以是投影屏幕。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为led显示屏时,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的控制单元23直接与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连接,从而将存储单元22中的视频流直接显示在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如图3和图4所示,当为投影屏幕时,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还包括四个分别与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第四显示屏14对应的投影仪,即第一投影仪41、第二投影仪42、第三投影仪43和第四投影仪44,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的控制单元23与四个投影仪连接,从而将存储单元22中的视频流通过投影仪直接显示在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四个投影仪可以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内,也可以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外,当设置在沉浸式过道1外时,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第四显示屏14为背投式投影屏幕。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该5d沉浸式电影主题公园还可以在沉浸式过道1内增设多个感测器5。该感测器5与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的控制单元23连接,在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的存储单元22中存储有多个互动视频,感测器5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感测互动信息,当感测器5感测到互动信息时,会触发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的控制单元23将相应的视频显示在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并通过音响3播放该互动视频的音频信息。

上述感测器5可为体感仪,如kinect,当体感仪在相应的感应区域内捕捉到人体的动作信息时,会将该动作信息反馈给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分析该动作信息,并调取与该动作信息匹配的互动视频,在沉浸式过道1的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播放该互动视频。感测器5也可采用其他的测距装置,如雷达测距、激光测距、红外测距等等。当测距装置在感应区域内监测到人时,会将该信息反馈给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视频播放控制终端2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调取对应的互动视频,在沉浸式过道1的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上播放该互动视频。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第三显示屏13和第四显示屏14拼接形成一沉浸式过道,使用户可以在该沉浸式过道1内观看包围式的显示画面,让用户亲身体验5d电影主题公园的魅力,具有较强的自由度和融入感。而且通过将玻璃地面设置于沉浸式过道1内,该玻璃地面15与第二显示屏12、第四显示屏14连接,并与第三显示屏13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用户行走于玻璃地面15时,第二显示屏12、第四显示屏14的画面由玻璃地面15上方延伸到玻璃地面15下方,并与第三显示屏13的显示画面融合,由此使用户在观看第三显示屏13的显示画面时能产生一定的景深感,提高5d电影主题公园的沉浸效果,用户犹如真正的身临其境,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浸入式体验。此外,通过在沉浸式过道内设置多个感测器,用户在沉浸式过道内体验沉浸式视频时,还可以视频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融入感,以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