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2319发布日期:2020-04-21 22:0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板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上至国家下至普通民众,对健康的需求、对锻炼身体的重视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等因素,很多人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去锻炼,去专业健身房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当前市面上的健身器材,要么体形过于庞大、过于专业,既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也不适合普通家庭等非专业健身人员使用;要么功能单一,达不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请参见图1,公告号为cn20634285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健身板,包括主板和扩展板;所述主板设置有支撑块、工具板、杯槽、杂物槽、脚板、转杆、钩槽、钩头、脚环、转轴、卡杆、弹性绳、套环、t形弹性绳和手环;所述主板分为两块,两块主板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扩展板设置有滑槽、手推板、防滑垫和滑轮;所述扩展板有两个,分别通过铰链连接在主板左端的前后两侧;本发明的主板通过对折,收纳起来;支撑块用于支撑主板;杯槽便于水杯稳定地放在工具板上,从而便于锻炼者喝水;杂物槽用于放置锻炼者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当锻炼者进行仰卧起坐时,将脚板转动至竖直位置,从而便于使用者双脚搭放在脚板上;转杆上下转动;滑轮便于手推板滑动。该多功能折叠式健身板的两块主板仅通过铰链连接,虽然方便折叠收纳,但是在使用时两块主板之间连接不稳定,无法适用需要在两块主板之间往复滑动的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折叠结构,具有使板体与板体之间连接稳定且方便折叠的优点。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平板折叠结构,包括多个通过铰链连接的板体、拉紧板体与板体的拉紧组件,所述板体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榫眼、榫头,前一板体的榫头与后一板体的榫眼插入配合,所述拉紧组件包括绳子、用于拉紧绳子的开关,该开关设置在最前端板体,该绳子用于连接所述开关和最后端的板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上表面设有一字形扭转部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开关侧面开始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和球体,所述最前端的板体设有用于容纳部分所述球体的凹陷,当所述开关旋转使所述绳子拉紧所述最前端板体和所述最后端板体时,所述凹陷与所述球体位置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包括金属片、一对连接座、螺栓,一对连接座分别与所述前一板体和所述后一板体连接固定,该金属片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连接座具有容纳在该贯通槽内的防跳凸起,该防跳凸起的宽度与该贯通槽中部的宽度相同,所述螺栓与连接座连接固定,且该螺栓用于压紧所述金属片,所述贯通槽两端具有增大部,该增大部允许所述防跳凸起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绳子的线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子最后端固定有柱体,该柱体与所述最后端板体之间具有压缩弹簧。

在本发明中,平板折叠结构通过拉紧组件的开关可以拉紧板体与板体,使使用时的板体与板体之间连接稳定;通过开关放松时,使前一板体的榫头可以脱离后一板体的榫眼,方便板体与板体折叠收纳、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健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健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多功能健身板的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f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所示为图3的f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铰链的分解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板体的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板体的俯视图。

图10所示为图9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板体的第一弹力绳连接部、第二弹力绳连接部、第三弹力绳连接部、第四弹力绳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及柔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平板的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图12的f3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所示为图3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及柔性垫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图14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与弹力绳的横置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6所示为图14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与弹力绳的竖置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7所示为图2的多功能健身板的弹力绳的端部剖视示意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板体为三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板体为五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本申请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竖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1所示为本申请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横置拿掉销钉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2所示为图21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横置拿掉销钉的背部下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3所示为本申请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横置被弹力绳朝中间拉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所示为本申请的多功能健身板的滑板横置被弹力绳朝两端拉的状态示意图。

图25所示为本申请的多功能健身板的平板折叠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健身板包括平板1和滑板a、滑板b、扶手3。为了方便描述将平板1靠近扶手3的一端称为前端,远离扶手3的一端称为后端。

请参见图3-6,平板1包括多个通过铰链11连接的板体12、用于拉紧板体12与板体12的拉紧组件13。平板1设有相平行的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平板1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拉紧组件13的绳子132的线槽16。板体12至少为两块。优选的,板体12为四块。

请参见图4,板体12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榫眼120、榫头121,前一板体12的榫头121与后一板体12的榫眼120插入配合。

请参见图6,铰链11位于板体12两侧,用于铰接连接板体12与另一板体12。铰链11包括金属片112、一对连接座113、螺栓114。一对连接座113分别与前一板体12和后一板体12连接固定。金属片112开设有贯通槽112a,连接座113具有容纳在贯通槽112a内的防跳凸起113a,防跳凸起113a的宽度与贯通槽112a中部的宽度相同。螺栓114与连接座113连接固定,且螺栓114用于压紧金属片112,贯通槽112a两端具有增大部112b,增大部112b允许防跳凸起113a旋转。

请参见图5、图7-8,拉紧组件13包括设置在最前端的板体12处的开关131、用于连接开关131和最后端板体12的绳子132。开关131侧面开设有盲孔131a,盲孔131a内设有弹簧h1和球体q1,最前端的板体12设有用于容纳部分球体q1的凹陷123,当开关131旋转使绳子132拉紧最前端板体12和最后端板体12时,凹陷123与球体q1位置对应。开关131为上表面设有一字形扭转部131b的圆柱状结构。绳子132最后端固定有柱体132a,柱体132a与最后端板体12之间具有压缩弹簧h2。具体的,绳子132最后端外套有螺管132b,柱体132a固定在绳子132最后端的端部,螺管132b的一端端部抵靠柱体132a,螺管132b连接有螺母132c,压缩弹簧h2的一端抵靠螺母132c,另一端抵靠最后端板体12,绳子132拉紧最前端板体12和最后端板体12时,压缩弹簧h2被压缩保持绳子132的拉紧力。其他实施例中,开关131也可以设置在最后端板体12,绳子132用于连接开关131和最前端的板体12。

请参见图9,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旁分别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导向轮21、第一弹力绳连接部22、第二弹力绳连接部23、第二导向轮24、第三导向轮25、第三弹力绳连接部26、第四弹力绳连接部27、第四导向轮28。优选的,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分别为一对滑槽。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还可以分别是一条滑槽或三条滑槽。

请参见图10,第一弹力绳连接部22、第二弹力绳连接部23、第三弹力绳连接部26、第四弹力绳连接部27结构相同包括:开设在平板1上的凹陷200,和位于凹陷200一旁的允许弹力绳主体71通过的贯通槽201。凹陷200用于容纳弹力绳7的增大部72。

请参见图8、图10,平板1前部或中部或后部开设有平板固定凹陷17,滑板a和\或滑板b开设有与平板固定凹陷17对应滑板固定凹陷s1,滑板a或滑板b可配合部分容纳于平板固定凹陷17、部分容纳于滑板固定凹陷s1内的限位块(图未示)与平板1轴向固定。

请参见图12-13,平板1前端设有扶手连接座18。扶手3与扶手连接座18铰接,扶手连接座18设有多个角度调节孔180,扶手3设有与角度调节孔180对应的连接通孔30,当其中一个角度调节孔180和连接通孔30对应可配合销钉5固定扶手3和扶手连接座18。通过扶手3角度调节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扶手连接座18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81,扶手3下端面具有贴合转动柱181侧面的弧面36。

扶手3中部铰接有向前下延伸的活动杆31,活动杆31下端设有横向轮杆311,横向轮杆311两端设有滚轮311a。活动杆31下端与扶手3或平板1之间具有弹力连接绳312。扶手3下部固定有仰卧起坐横杆32、扶手3中部设有多根靠背横杆33。扶手3上端设有环形的握持部34,扶手3上设有多个可以与活动杆31铰接的铰接点35。

扶手3也可以是通过多根管体300相互承插连接而成。此结构使扶手3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且节省打包和运输空间。

请参见图11、图14,本申请中的滑板a、滑板b的结构相同,二者使用时都镜像对称。滑板a下表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对应的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滑板a上表面边缘向上凸起以容纳柔性垫6,柔性垫6与滑板a可拆卸连接。滑板a没有柔性垫6时用于和使用者脚部接触,滑板a放上柔性垫6时可与使用者腿部、臀部、膝盖、背部、手、肘接触。滑板a边缘的凸起a1可以形成容纳柔性垫6或脚的凹陷。柔性垫6下表面设有四个安装柱61,滑板a开设有对应的盲孔或通孔a2。

优选的,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分别为一对万向轮。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还可以分别是滑块。

滑板a、滑板b处于横置状态时,滑板a、滑板b的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分别与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滑动配合。滑板a、滑板b处于竖置状态时,滑板a的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与第一滑轨14滑动配合,滑板b的第一滑动部s2、第二滑动部s3与第二滑轨15滑动配合。

请参见图14-16,滑板a、滑板b的两端和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和弹力绳7可拆卸连接的竖置状态连接部l1和横置状态连接部l2。滑板a与弹力绳7的连接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滑板a竖置,滑板a两端都有弹力绳7,其中弹力绳t1与滑板a后端固定后从平板1上方经第四导向轮28从平板1下方与第三弹力绳连接部26连接固定,弹力绳t2与滑板a前端固定后从平板1上方经第一导向轮21从平板1下方与第二弹力绳连接部23连接固定;第二种滑板a竖置,一侧有弹力绳7;第三种滑板a横置,一侧有弹力绳7。

请参见图16-17,弹力绳7用于与连接体可拆卸连接,其包括弹力绳主体71和增大部72。弹力绳主体71端部设有增大部72,连接体开设有插孔81和卡孔82,插孔81允许增大部72通过,卡孔82不允许增大部72通过,插孔81与卡孔82之间具有允许弹力绳7通过的贯通槽83。增大部72通过插孔81后,移动增大部72使弹力绳7通过贯通槽83,增大部72抵靠卡孔82。卡孔82旁设有用于容纳弹力绳7的线槽84。

进一步的,弹力绳7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弹力绳主体71端部塞有球体q2形成增大部72。弹力绳7端部外套设有热缩管73,热缩管73与弹力绳7端部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滑板a、滑板b是作为与弹力绳7连接的连接体。优选的,弹力绳主体71由橡胶制成。球体q2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热缩管73套设于弹力绳主体71端部塞有球体q2处外。热缩管73与弹力绳7端部也可以不贴合。此外,该结构的弹力绳7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连接体,如具有弹力绳7的扩胸器等。

请参见图18,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板体12为三块。

请参见图19,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板体12为五块。

请参见图20-25,本申请中需要注意的是用手、膝盖、臀部接触滑板时应放上柔性垫6、用脚接触滑板时应去下柔性垫6。本申请中的多功能健身板可以做下列运动,但不以此为限:

竖置模式下,滑板a、滑板b两端都连接有弹力绳7,弹力绳7起复位作用。使用者可以用双手或用双脚分别放在滑板a、滑板b上,可以交替前后滑动滑板a、b,做交叉步或爬行运动,锻炼下肢或上肢。做爬行运动时,脚可以放在地上或扶手3中部的横杆上;

滑板a、滑板b还可以作为瑜伽垫使用,如竖置状态下,左脚放在滑板a上,右手放在滑板b上,滑板a位于后端、滑板b位于前端,右脚和左手悬空控制平衡;

横置模式下,滑板a放上柔性垫6使用者可以坐在滑板a上、脚放在滑板b上,使滑板a、滑板b距离远近变化,使用者不断屈膝收腹,起到健腹作用。弹力绳7既可以将滑板a、b向中心拉,起到助力作用,也可以将滑板a、b向两端拉,增加运动强度。也可以将滑板b固定在后端,使用者坐在滑板b上用脚滑动滑板a,还可以将滑板a固定在前端,使用者坐在滑板a上用脚滑动滑板b,这样使用者可以背靠扶手3;

使用者可以拿掉扶手3与扶手连接座18铰接处的销钉5,将滑板a和/或滑板b固定在平板1前端,坐在滑板b上背靠扶手3,用背下压扶手3锻炼背部和腹部,扶手3的弹力连接绳312可以起到助力作用,如图21-22;

使用者可以坐在滑板b上,脚勾住扶手3下端的仰卧起坐横杆32,屈膝实现滑板b滑行;

使用者可以将滑板b轴向固定在平板1中部,脚勾住仰卧起坐横杆32,坐仰卧起坐运动;

使用者可以将滑板a、b轴向固定在平板1中部,侧坐在滑板a、b上,抬腿使腿悬空做伸缩运动,锻炼腹部;

使用者还可以将脚腕处放在扶手3中部的横杆上,手放在滑板a上腰部不断拱起控制滑板a前后滑行,也可以脚或膝盖放在滑板a上,手放在滑板b上腰部不断拱起控制滑板b前后滑行(类似于健腹轮);

使用者还可以取掉柔性垫6将双脚分别放置在滑板a、滑板b上,使滑板a、滑板b距离远近变化,使用者不断劈叉,锻炼大腿。弹力绳7向内收缩,起到助力作用。弹力绳7也可以将滑板a、b向两端拉,增加运动强度,如图23-24。

也可以将滑板a固定在平板1后端,脚放在滑板b上,使滑板a、滑板b距离远近变化,使用者不断屈膝收腹,起到健腹作用。

不使用时,拉动相邻的板体12,使前一板体的榫头121脱离后一板体12的榫眼,此时防跳凸起113a进入增大部112b,处于可以旋转状态,因此相邻的板体12可以折叠,实现减小占地空间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功能健身板具有俯卧撑、仰卧起坐、端腹运动、屈膝运动、背部锻炼、腿部锻炼、腿部拉伸等多种功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用范围广;且平板可折叠、扶手可拆卸,节约包装、运输空间。

在本申请中,弹力绳主体在其端部塞有球体形成增大部,连接体开设有卡孔、插孔,插孔与卡孔之间具有允许弹力绳主体通过的贯通槽,增大部通过插孔后,移动增大部使弹力绳主体通过贯通槽,增大部抵靠卡孔,方便了弹力绳主体与连接体之间的连接和拆卸,从而使连接体可以连接不同规格(即不同弹力)的弹力绳主体,满足不同人群对所需锻炼的需求。

在本申请中,平板折叠结构通过拉紧组件的开关可以拉紧板体与板体,使使用时的板体与板体之间连接稳定,滑板a、b无卡顿;通过开关放松时,使前一板体的榫头可以脱离后一板体的榫眼,方便板体与板体折叠收纳、运输。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