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7786发布日期:2020-04-24 18:0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体育运动中,对运动员的安全防护装置多采用运动员自身佩戴的防护装置实施对运动员身体的防护。例如穿戴护膝、护腕、护肘、防护帽、防护肩披等防护装置。这些装置在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中,实现了一定的局部保护作用,对运动员的身体易损伤部位实现了有效的防护。

但是,这些传统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首先,传统的穿戴式防护装置只起到防止擦伤和减少撞击或者摩擦带来的伤害,并不能对撞击和摩擦实现减缓作用,虽然一下具备缓冲的防护装置在使用时确实存在一定的减小缓冲的作用,但是均会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实现撞击后的反弹,在反弹和回弹的作用下,运动人员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因为反弹和回弹力度取决于撞击的力度,撞击的力度越大,回弹的作用力越大,这就增加了反弹和回弹时二次伤害的几率;其次,传统的防护装置多为穿戴式结构,多对运动人员自身的关键部位实施防护,在一些特殊运动项目中,由于比赛激烈,有很多情况下,运动人员会出现紧急运动应急,进而出现身体失去重心并倾倒在比赛场地之外现象的发生。众所周知,在比赛场地上,有很多防护措施,对运动人员倾倒或碰撞实施紧急避害作业,例如缓冲作业,防滑作业等。但是这些防护措施仅限于场地上,在场地外部,现在体育赛事多采用围栏和护栏对赛场实施围堵,防治运动人员在场外倾倒或者撞击,一是对运动人员实施防护,二是对观众实施保护,放置撞击。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这些围栏防护对运动员的撞击只能起到阻挡作用,并不能实现缓冲的减小,造成一些运动人员在场地之外的撞击后出现伤情,严重时无法继续比赛。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功能多样,安全系数高,有效的减小撞击,具备高效的缓冲作用,避免回弹造成的伤害,对运动人员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并能设置在场地外部外围位置,起到很好的全方位保护作业,防护方法高效的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功能多样,安全系数高,有效的减小撞击,具备高效的缓冲作用,避免回弹造成的伤害,对运动人员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并能设置在场地外部外围位置,起到很好的全方位保护作业,防护方法高效的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板和与横向支撑板相连接的纵向支撑板,所述的横向支撑板的一侧横向开设第一连接槽,在第一连接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外侧与纵向支撑板的下部侧面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横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斜坡块,斜坡块的内侧与横向支撑板为一体结构,在横向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在横向支撑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在纵向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块,在纵向支撑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块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在横向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横向缓冲防回弹层,在纵向支撑板朝向横向支撑板一侧的面上固定安装有纵向缓冲防回弹层,在横向缓冲防回弹层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上均活动安装有运动员佩戴防护环装置。

所述的运动员佩戴防护环装置包括软质环带,在软质环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相配合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一侧的软质环带的一面上固定安装有魔术粘毛层,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另一侧软质环带的另一面上固定安装有与魔术粘毛层相配合的魔术粘钩层。

所述的横向支撑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纵向支撑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纵向支撑板和横向支撑板的长度相等,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的安装位置相互垂直,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槽为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一连接块为与第一连接槽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第一连接块的设置方向与纵向支撑板的顶面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槽横向开何在横向支撑板一侧的中部位置,第一连接槽的槽长与第一连接块的长度相等。

所述的第二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板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二连接块为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所述的第二连接槽开设在横向支撑板另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二连接槽为与第二连接块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二连接槽的槽长与第二连接块的纵向长度相等。

所述的第三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板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三连接块为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所述的第三连接槽开设在纵向支撑板另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三连接槽为与第三连接块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三连接槽的槽长与第三连接块的纵向长度相等。

所述的纵向支撑板的背面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支撑环座,在两个连接支撑环座之间套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旋转支撑腿,每个旋转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底部防滑块,每个底部防滑块上均纵向安装有四个固定螺栓,旋转轴的两端活动安装有组装固定螺母,在旋转轴的两端开设有与组装固定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层。

所述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层是由若干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底部均与横向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所述的纵向缓冲防回弹层是由若干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侧面均与纵向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所述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是由若干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底部均与软质环带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

所述的软质环带是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条状结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采用橡胶制成,佩戴缓冲防回弹层的底部与软质环带的侧面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横向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块安装槽,横向缓冲防回弹块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该横向缓冲防回弹块槽内,在纵向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有用于安装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安装槽,纵向缓冲防回弹块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该纵向缓冲防回弹块槽内。

一种利用上述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实施防护的方法,其防护方法如下:

在具体防护时,首先将将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并设置在训练场地四周外围,根据训练场地大小选择设置的数量,当需要设置多个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时,侧采用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槽、第三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槽实现每块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的连接,当体育训练项目开始后,训练人员将软质环带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取下,或者提前取下后佩戴到身体的关节和易损伤部位,通过魔术粘毛层和魔术粘钩层实现不同部位松紧度的调节,当佩戴软质环带后训练开始,在场地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碰撞或者倒地发生时,通过佩戴缓冲防回弹层实现缓冲作业,减少身体关键部位与场地底面的碰撞压力;当训练人员与场外横向支撑板或纵向支撑板接触时,佩戴缓冲防回弹层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层接触,当接触发生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横向缓冲防回弹层以及纵向缓冲防回弹层实现撞击力之间的相互抵消缓冲,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层的卡扣方式避免回弹造成的二次伤害,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作业。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穿戴式防护装置只起到防止擦伤和减少撞击或者摩擦带来的伤害的缺陷,整体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全方位保护,在场地内,场地边缘位置均能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撞上和二次回弹造成的更严重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的软质环带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软质环带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5、6、7所示,一种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支撑板1和与横向支撑板1相连接的纵向支撑板2,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的一侧横向开设第一连接槽8,在第一连接槽8内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7的外侧与纵向支撑板2的下部侧面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横向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斜坡块11,斜坡块11的内侧与横向支撑板1为一体结构,在横向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5,在横向支撑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5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6,在纵向支撑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块3,在纵向支撑板2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块3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4,在横向支撑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在纵向支撑板2朝向横向支撑板1一侧的面上固定安装有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在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上均活动安装有运动员佩戴防护环装置。

所述的运动员佩戴防护环装置包括软质环带18,在软质环带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相配合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一侧的软质环带18的一面上固定安装有魔术粘毛层20,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另一侧软质环带18的另一面上固定安装有与魔术粘毛层20相配合的魔术粘钩层19。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纵向支撑板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纵向支撑板2和横向支撑板1的长度相等,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的安装位置相互垂直,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通过第一连接槽8和第一连接块7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槽8为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一连接块7为与第一连接槽8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第一连接块7的设置方向与纵向支撑板2的顶面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槽8横向开何在横向支撑板1一侧的中部位置,第一连接槽8的槽长与第一连接块7的长度相等。

所述的第二连接块5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板1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二连接块5为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所述的第二连接槽6开设在横向支撑板1另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二连接槽6为与第二连接块5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二连接槽6的槽长与第二连接块5的纵向长度相等。所述的第三连接块3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板2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三连接块3为燕尾或工字块状结构,所述的第三连接槽4开设在纵向支撑板2另一端的纵向中部位置,第三连接槽4为与第三连接块3形状相配合的燕尾或工字槽状结构,第三连接槽4的槽长与第三连接块3的纵向长度相等。所述的纵向支撑板2的背面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支撑环座12,在两个连接支撑环座12之间套装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旋转支撑腿14,每个旋转支撑腿14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底部防滑块15,每个底部防滑块15上均纵向安装有四个固定螺栓16,旋转轴13的两端活动安装有组装固定螺母17,在旋转轴13的两端开设有与组装固定螺母17相配合的外螺纹层。

所述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是由若干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底部均与横向支撑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所述的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是由若干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侧面均与纵向支撑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所述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是由若干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组成的,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底部均与软质环带18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均为蘑菇状结构,相邻的两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所述的软质环带18是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条状结构,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采用橡胶制成,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的底部与软质环带18的侧面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横向支撑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横向缓冲防回弹块安装槽,横向缓冲防回弹块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该横向缓冲防回弹块槽内,在纵向支撑板2的侧面开设有有用于安装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安装槽,纵向缓冲防回弹块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该纵向缓冲防回弹块槽内。

一种利用上述移动式体育训练安全防护装置实施防护的方法,其防护方法如下:在具体防护时,首先将将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通过第一连接槽8和第一连接块7相互连接,并设置在训练场地四周外围,根据训练场地大小选择设置的数量,当需要设置多个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时,侧采用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块5、第二连接槽6、第三连接块3以及第三连接槽4实现每块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的连接,当体育训练项目开始后,训练人员将软质环带18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取下,或者提前取下后佩戴到身体的关节和易损伤部位,通过魔术粘毛层20和魔术粘钩层19实现不同部位松紧度的调节,当佩戴软质环带18后训练开始,在场地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碰撞或者倒地发生时,通过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实现缓冲作业,减少身体关键部位与场地底面的碰撞压力;当训练人员与场外横向支撑板1或纵向支撑板2接触时,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接触,当接触发生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以及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实现撞击力之间的相互抵消缓冲,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的卡扣方式避免回弹造成的二次伤害,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作业。

本产品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将将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通过第一连接槽8和第一连接块7相互连接,并设置在训练场地四周外围,根据训练场地大小选择设置的数量,当需要设置多个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时,侧采用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块5、第二连接槽6、第三连接块3以及第三连接槽4实现每块横向支撑板1和纵向支撑板2的连接,当体育训练项目开始后,训练人员将软质环带18从横向缓冲防回弹层9和纵向缓冲防回弹层10取下,或者提前取下后佩戴到身体的关节和易损伤部位,通过魔术粘毛层20和魔术粘钩层19实现不同部位松紧度的调节,当佩戴软质环带18后训练开始,在场地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碰撞或者倒地发生时,通过佩戴缓冲防回弹层21实现缓冲作业,减少身体关键部位与场地底面的碰撞压力;当训练人员与场外横向支撑板1或纵向支撑板2接触时,佩戴缓冲防回弹块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块接触,当接触发生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块、横向缓冲防回弹块以及纵向缓冲防回弹块实现撞击力之间的相互抵消缓冲,并利用佩戴缓冲防回弹块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或纵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的卡扣方式实现两两缓冲防回弹块的扣接,由于相邻的两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相邻的两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相邻的两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单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最大直径。每个纵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每个佩戴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与横向缓冲防回弹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通过上述结构巧妙的实现缓冲防回弹块之间的扣接,避免回弹造成的二次伤害,实现对训练人员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上述刺激形式还可将画面信息刺激与放电刺激同步进行,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