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文体用品和户外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围场。
背景技术:
目前游乐场、公园都设有充气玩具设施的游乐场区,大型商场也具有儿童游乐区,这些儿童游乐场所都使用充气围栏划定场地区域,同时充气围栏也具有保护儿童防止碰撞造成伤害的作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0820102982.5公开了一种大型充气玩具台。该玩具台具有以充气围栏围合而成的游乐区域,游乐区域内设充气玩具。充气围栏尺寸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定制。缺点在于,该充气围栏形状是固定的,即围栏的转角不是通过接头转换实现而是通过围栏边框直接注塑成型,所以该充气围栏充气后具有区域是固定的。用户虽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定制不同尺寸的充气围栏,但同时也需要储备大量不同尺寸充气围栏。一些体积较大的充气围栏重量也较大,造成折叠和搬运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便于移动且能适应不同尺寸场地的充气围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包括若干个边框结构,每个所述边框结构具有由若干个充气软管围合而成的框架区域,该框架区域包括至少两个的第一框架区域,该第一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一立柱相互连接,所述边框结构还包括接头,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一立柱通过该接头相互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接头具有阀门;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具有第一护网,其至少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一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与其相连接的第二框架区域,其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充气软管围合而成,该第二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杆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二立柱相互连接,共同围合构造出所述第二框架区域,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二立柱通过所述接头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内具有第二护网,该第二护网与所述第二横杆或第二立柱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具有所述第二框架区域的所述第一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顶部一个所述第一横杆,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底部的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相连接,该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位于该第二框架区域顶部的所述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分别通过其底端与一个所述第三横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
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所述第一护网,该第一护网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三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区域内还具有所述第二护网,该第二护网与所述第二横杆或第二立柱可拆卸地相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具有共用的一个所述第一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该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顶部的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框架区域的所述第二横杆之间,所述第四横杆两端通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分别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顶部和底部的所述第一横杆,以及分别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两侧部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立柱相互连接构造成矩形的封闭的所述第一框架区域。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所述第二框架区域,该第二框架区域的充气软管包括一个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二立柱,该第二横杆与第二立柱还通过所述接头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一侧部的所述第一立柱和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底部的所述第一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所述第一护网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区域内还具有所述第二护网,该第二护网与所述第二横杆或第二立柱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该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顶部的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框架区域的所述第二横杆之间,所述第四横杆两端通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该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的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所述第四横杆两端通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该第三立柱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第三立柱两端通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区域内还具有第三护网,所述第三护网至少与所述第一护网可拆卸地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围场,重量相对较轻,方便移动。可以通过设置围场本体的数量,划定不同尺寸的区域,具有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充气后能防止身体碰撞伤害。放气后可直接折叠围场,便于运输。围场部件种类较少,有利于库存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第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第二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的第一框架区域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的第一框架区域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用于显示第一护网与第二护网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的第一框架区域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用于显示第三护网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框架区域11.第一横杆12.第一立柱13.第三横杆14.第一护网15.第三护网2.第二框架区域21.第二横杆22.第二立柱23.第二护网3.第四横杆4.第三立柱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围场,包括若干个边框结构,每个所述边框结构具有由若干个充气软管围合而成的立式的框架区域,在这些框架区域之中,包括至少两个的第一框架区域1,其即为构成充气围场的侧壁/面,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框架区域1的数量是由预设充气围场的面积决定的,当其为两个时,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那样,组成两面敞开式的区域,敞开的部分可以另外接靠外部墙体或连接其它部件;当其为三个时,可以围合出一块三角形的充气围场,或者是一面连接墙体或固设建筑结构的矩形的充气围场,第一框架区域1数量更多可以此类推,如图1所示的一个完整的矩形围场;该第一框架区域1的充气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杆11和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立柱12相互连接,所述边框结构还包括接头5,所述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立柱12通过该接头5相互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接头5具有阀门,该阀门用于充气软管的充、放气;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内具有第一护网14,其至少与所述第一横杆11和第一立柱12相连接;该护网用于保护围场区域内活动的人员,以及阻挡向围场区域外飞越的球类;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相邻的边框结构/框架区域可以是通过接头5相互连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绑带/绳索相互搭接的。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与其相连接的第二框架区域2(如在图2中所显示的),该第二框架区域2为人员进出围场区域的出入口,其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充气软管围合而成,该第二框架区域2的充气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杆2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22;所述第二横杆21和第二立柱22相互连接,共同围合构造出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所述第二横杆21和第二立柱22通过所述接头5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区域内具有第二护网23,该第二护网23与所述第二横杆21或第二立柱22可拆卸地相连接,人员可以通过拆卸/连接该第二护网23,进出围场区域,同时不影响围场整体的防护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横杆11、第一立柱12、第二横杆21和第二立柱22等用于构造框架区域侧边的部件(不包括连接件)均包括在充气软管内,当然也可以做相应的概念区分,如构造第一框架区域1的为第一充气软管,构造第二框架区域2的为第二充气软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两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用于显示第二框架区域2与第一框架区域1相互的连接方式:
实施例一(图1和2),
具有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的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的充气软管包括,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1顶部一个所述第一横杆11,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1底部的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杆13;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立柱12的顶端相连接,该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2的底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三横杆13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的充气软管包括位于该第二框架区域2顶部的所述第二横杆21,该第二横杆21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立柱2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2分别通过其底端与一个所述第三横杆1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柱12的高度;如上设置即构造出底边敞开的出入口结构,方便人员出入,该出入口的位置还可以由第三横杆13的长度调节,如设置长度相等的两个第三横杆13,则第二框架区域2位于第一框架区域1中央位置,当设置长度不等的两个第三横杆13时,则第二框架区域2位于第一框架区域1的侧部;
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所述第一护网14,该第一护网14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11、第一立柱12、第二横杆21、第二立柱22和第三横杆13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内还具有所述第二护网23,该第二护网23与所述第二横杆21或第二立柱22可拆卸地相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具有共用的一个所述第一立柱12;
作为一种改进,当第一框架区域1高度较高时,为避免立柱发生弯折,还需要在第一框架区域1内增加支撑结构,其具体为,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3,该第四横杆3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顶部的所述第一横杆11与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的所述第二横杆21之间,即第二框架区域2的上方,所述第四横杆3两端通过所述接头5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2相连接。
实施例二(图3和4),
第一框架区域1的充气软管包括:分别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1顶部和底部的所述第一横杆11,以及分别位于该第一框架区域1两侧部的所述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横杆11与所述第一立柱12相互连接构造成矩形的封闭的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
在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与其相连接的第二框架区域2,该第二框架区域2的充气软管包括一个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横杆21与第二立柱22,该第二横杆21与第二立柱22还通过所述接头5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一侧部的所述第一立柱12和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底部的所述第一横杆11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柱12的高度;所述第一护网14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22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内还具有所述第二护网23,该第二护网23与所述第二横杆21或第二立柱22可拆卸地相连接;如上设置构造出的出入口邻接第一框架区域1的侧边,其可以为第一框架区域1横向任意一侧,且该出入口是四边封闭式结构,其作用是第二护网23较为稳固,避免球类从第二护网23悬空无支撑的一侧边飞出的情况;
作为一种改进,当第一框架区域1高度较高时,为避免立柱发生弯折,还需要在第一框架区域1内增加支撑结构,其具体为,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3,该第四横杆3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顶部的所述第一横杆11与所述第二框架区域2的所述第二横杆21之间,所述第四横杆3两端通过所述接头5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2相连接。
另外,对于不设置第二框架区域2的第一框架区域1,其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二第一段记载内容一致,在该种设置中,也有与前述内容相同的改进实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四横杆3,该第四横杆3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的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1之间,具体高度根据第一立柱12发生弯折部位的高度决定,如可以位于第一框架区域1的中部或邻近其底部,所述第四横杆3两端通过所述接头5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2相连接;
当第一框架区域1长度较长时,为避免横杆发生弯折,还可以在第一框架区域1内增加竖向的支撑结构,其具体可以为(如图1),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4,该第三立柱4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区域1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12之间,所述第三立柱4两端通过所述接头5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11相连接;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在具有支撑结构的第一框架区域1内设置第一护网14时,该第一护网14可以直接覆盖在第四横杆3或第三立柱4表面或者贯穿之,也可以设置多片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护网23与第二横杆21或第二立柱22可拆卸地相连接方式基于现有技术,如可以设置为通过拉链相互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当充气围场整体面积较大时,其它位置的第一框架区域1本身也可以设置相应的供人员出入的口部,例如此时第一框架区域1内还具有第三护网15,该第三护网15与第一护网14可拆卸地相连接,共同覆盖住第一框架区域1;此时,该第三护网15用于单独作为人员的出入口使用,其位置可以是如图7中显示的位于第一护网14中央区域,也可以是一侧与第一立柱12相连接;第三护网15与第二护网23可以选用不同样式的材料,如在图7中,采用网格密度不同的款式,用于明显区别。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接头5优选为硬质材料接头5,如abs树脂材料;接头5的形式为五通接头与三通接头搭配使用,例如,第一横杆11与第一立柱12相连接时采用直角的三通接头,当邻接的框架区域具有第四横杆3时,第一立柱12与第二横杆21相连接时采用五通接头;此外,也包括了使用两通接头的情况,此处便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