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6858发布日期:2020-04-07 21:3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



背景技术:

跑步是人们最常用的健身方式之一,能够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无需任何器械,对于场地也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在水下跑步也是其中的一种锻炼方式,由于水的浮力减轻了身体受到的重力,对关节的压迫也就随之大大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跑步对于腿部各个关节的损伤。同时,水下跑步对于关节或肌肉损伤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适宜的恢复性锻炼措施。有不少的专业运动员就采用了水下跑步等交叉训练方式;另一方面,水的阻力大大超过空气的阻力,消耗的热量也随之大大增加,非常适合减肥瘦身的人士。

然而,现有技术上的水下跑步机多为针对于健身人士进行设计,模式相对单一;而且对于康复人士及老年人使用而言,防护性低,不便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可以同时适用于健身人士、康复人士及老年人使用,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跑步带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跑步带的两侧均设置有边侧盖;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和主动轴,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跑步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并随所述主动轴的转动而进行转动运动;

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跑步带两侧的边侧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内对应所述边侧盖设置有平台面,所述平台面的顶端高度与所述边侧盖的顶端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对应所述动力源设置有减震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承过渡板、以及用于承载所述动力源的动力源支承板,所述动力源支承板设置在所述支承过渡板的上方,所述动力源支承板与所述支承过渡板之间夹设有若干过渡件。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外侧,所述动力源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设置有变速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为变频电机,所述动力源电连接到跑步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触控式显示器。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装置包括横杆和若干竖杆,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跑步带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竖杆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横杆,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边侧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跑步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0mm。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侧边设置有升降椅装置,所述升降椅装置包括升降柱机构、以及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柱机构上的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设置有水箱,并在水箱内设置有跑步带,往水箱内加水即可以实现在水中跑步锻炼,亦可将水箱放置在水池内,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同时,巧妙地设置有扶手装置,并且扶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跑步带的两侧,装设扶手装置可以便于康复人士的康复运动及老年人的保健锻炼,以便于康复人士及老年人在跑步后能通过扶手稳固身体,同时也能作为撑架使用,以便于毛巾能外物的放置,设计人性化;而当健身人士使用时,既可保留该扶手装置,亦可将该扶手装置拆除,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跑步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水箱,11-跑步带,111-边侧盖,12-容置腔,121-平台面;2-驱动装置,21-动力源,211-支承过渡板,212-动力源支承板,213-过渡件,22-主动轴,23-变速机构;3-扶手装置,31-横杆,32-竖杆;4-升降椅装置,41-升降柱机构,42-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用途水下跑步机,主要包括水箱1、驱动装置2和扶手装置3。

所述水箱1为一矩形体,所述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跑步带11的容置腔12,所述容置腔12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跑步带1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2的中部,所述跑步带11的两侧均设置有边侧盖111;所述边侧盖111既可以作为所述跑步带11两侧的防护件使用,同时亦可供使用者暂时的站立。

所述容置腔12内对应所述边侧盖111设置有平台面121,所述平台面121对称设置在所述跑步带11的两侧并相邻近所述边侧盖111设置,所述平台面121的顶端高度与所述边侧盖111的顶端高度一致;进一步扩大使用者在处于暂停跑步状态时的可用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跑步带1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0mm;巧妙地将所述跑步带1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现有技术上的跑步带的宽度,使得使用者在跑步的时候可以横向地进行移动,尤其适用于患者的康复。

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动力源21和主动轴22,所述动力源21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2,所述主动轴2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2内并且设置在所述跑步带11的一端,所述跑步带11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2并随所述主动轴22的转动而进行转动运动;通过所述主动轴22的转动以供给所述跑步带11的转动动力。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动力源21设置有减震装置,以避免动力源21运作时所带来的振动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振动带来的噪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承过渡板211、以及用于承载所述动力源21的动力源支承板212,所述动力源支承板212设置在所述支承过渡板211的上方,所述动力源支承板212与所述支承过渡板211之间夹设有若干过渡件213;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件213为过渡螺母,所述动力源支承板212与所述支承过渡板211之间通过螺栓穿接所述过渡螺母实现连接。使得所述动力源支承板212与所述支承过渡板211为分体式的隔空设置,同时还能起到便于拆卸更换及维护的效果。

所述动力源2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2的外侧,所述动力源21与所述主动轴22之间设置有变速机构23。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速机构23为二级变速带轮装置。所述动力源21优选为变频电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动力源21的转速调控,以适应不同的速度需求;所述动力源21电连接到跑步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触控式显示器,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当前跑步机的参数信息,同时还可进行模式切换,以便于健身或康复或老年人模式的改变。

所述扶手装置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跑步带11两侧的边侧盖111上。所述扶手装置3包括横杆31和若干竖杆32,所述横杆31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跑步带11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竖杆3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31,所述竖杆3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边侧盖11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32设置有两根,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杆31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1的侧边还设置有升降椅装置4,所述升降椅装置4包括升降柱机构41、以及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柱机构41上的座椅42。使得当所述水箱1设置在较深水池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升降椅装置4降落到跑步机上,进一步提高了对于患者及老年人的适用性,设计更为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