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人用组合式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870发布日期:2020-05-15 16:20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人用组合式单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多人用组合式单杠。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体力的减退。据教育部发布数据信息显示,当今中学生体质已连续30年呈下降趋势。另外,在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调查考核检测“引体向上”时发现,有几乎近半的中学生“引体向上”次数为零。原因众多,其中体育器械匮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学校中都会设置一两副单杠,但是现有的单杠都是一副单杠,需要四根斜拉绳拉住固定,占地面积较大,斜拉绳的设置使得单杠的危险因素增多,导致使用率低。另外,从单杠的高度来看,高度为220厘米的单杠,身高160厘米下的男生,由于个子低,跳起来握杠就比较困难,而身高180厘米以上的男生举手就能够到杠,这样的话就不利于高度较高的男生练习引体向上。对于女生,中学时期的女生大多160厘米左右,对于160厘米的男生来说,现在的单杠都比较困难啦,对于女生来说困难会更大,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练习此项运动。另外,就算学生练习此项运动,但是一个单杠最多一次只能够两个学生练习,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一节课下来估计每个学生只能够练习一次的,这样根本达不到练习的效果。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前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移动并且适合多人使用的单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人用组合式单杠,所述单杠包括七个立柱;其中六个所述立柱形成正六棱柱形,另外一个所述立柱设置在正六棱柱形的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杠;每个所述杠均与地面平行。

优选的,每个所述杠距离地面的高度均不相同。

优选的,所有杠中的其中两个和/或多个杠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每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地面为平面;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三角形、五角形、花形。

优选的,每个所述杠的两端为螺杆,中间为光滑的杆。

优选的,每个所述立柱与所述杠连接处设置有孔,所述孔刚好使所述杠通过。

优选的,所述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立柱的孔;所述杆接触孔的两端的螺纹露出一部分;所述杆接触孔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松螺母固定紧。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杠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同。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多人用组合式单杠能够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人用组合式单杠设置有12个杠,各个杠的高度都可不相同,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学生进行锻炼,这样就是的学生规模性练习成为可能,一块锻炼也便于学生观察学习及老师的对比指导。

本实用新型的多人用组合式单杠不需要斜拉绳进行固定,在锻炼时,就避免了斜拉绳的磕绊危险。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人用组合式单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人用组合式单杠俯视图简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立柱2.杠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多人用组合式单杠,所述单杠包括七个立柱1;其中六个所述立柱1形成正六棱柱形,另外一个所述立柱1设置在正六棱柱形的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连接有杠2;每个所述杠2均与地面平行。这样一个单杠设备可以有12根杠2,外面的6个立柱1加上外部的一圈杠2,俯视图看呈正六边形,且外部两个相邻的立柱1与中间的一根立柱1之间安装好杠2之后,俯视图都是呈正三角形的,这样多个三角形之间互为支撑互为牵拉,这样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极强,不需要斜拉绳进行辅助技能达到安全稳定的机构,在制作时,所有的材料均使用钢结构,这样使用更持久。

在设置杠2时,可以设置每个所述杠2距离地面的高度都不相同。也可以其中其中两个和/或多个杠2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但是在有相同高度的杠2时相邻的两个杠2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要一样,因为杠2要固定到立柱1的孔里面,如果相邻的两个杠2高度一样,这样不方便固定。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立柱1的下端均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地面为平面;所述底座3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座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三角形、五角形、花形等,只要底座3的平面是平的且能够使立柱1固定在上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杠2的两端为螺杆,中间为光滑的杆。每个所述立柱1与所述杠2连接处设置有孔,所述孔刚好使所述杠2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杠2的两端分别穿过立柱1的孔;所述杆接触孔的两端的螺纹露出一部分;所述杠2接触孔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松螺母固定紧,这样能够保证杠2能固定在两个立柱1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立柱1的顶端也可设置顶座。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为示意图,在附图中杠没有延伸出杆,实际杠时延伸出来并穿过杆上的孔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单杠设备由于其稳定性较强,不需要固定在地面上就可以使使用者进行使用,这样就保证了该设备可以移动,无需固定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率更广。如果需要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单杠,只需要固定中间的立柱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