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1326发布日期:2020-06-12 14:52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弹射陀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射陀螺。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陀螺玩具,玩法相对单一,陀螺玩具作为一个整体在地面上旋转。也有少数类型的陀螺,可以变形或者发射等,有的还可以变换转速等,但是陀螺的玩法上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目前还有一些陀螺是可以实现弹跳的,有些是将陀螺发射到接触面上后,陀尖即可伸缩实现陀螺弹跳,但无法实现控制,发射后就弹跳;有些是将陀螺压缩固定到另一个载体上,然后通过解锁使陀螺从另一个载体上弹跳开来,但每次需要进行组合后才能实现弹跳,组合操作麻烦,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射陀螺,可以单独玩耍,且在旋转过程中可控向上弹跳,也可和另一载体结合并在玩耍时弹射出去,且陀尖可被压缩后直接锁固而具有弹射性能,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射陀螺,包括:陀体;陀尖,所述陀尖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可伸缩地设在所述陀体上;弹射件,所述弹射件连接所述陀尖以常驱动所述陀尖朝向伸出位置弹出;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与所述陀尖配合以将所述陀尖锁固在回缩位置,所述锁固组件在解锁后释放所述陀尖;其中,所述弹射陀螺构造成在所述陀尖被压缩后所述锁固组件直接锁固所述陀尖且带动所述弹射件蓄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射陀螺,通过设置弹射件和锁固组件,故使弹射陀螺无论是单独玩耍或者与另一载体结合玩耍,都可以在锁固组件解锁后通过弹射件带动陀尖弹出,使弹射陀螺可以向上弹起。而锁固组件的自锁特性,使玩家只需压缩陀尖就能使陀尖恢复回缩位置且带动弹射件蓄能,即陀尖的复位单手也能实现,从而创造更多弹射陀螺的有趣玩法,例如弹射陀螺无需停转即可被压制而陀尖回缩,又例如单手握住发射器而不碰到弹射陀螺就能做到使陀尖恢复回缩位置等,操作方便快捷,而且无需中断玩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锁块,所述锁块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陀体上且具有锁固位置,所述锁块具有卡止面和推动面;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用于常驱动所述锁块朝向锁固位置活动;其中,所述陀尖位于回缩位置时所述锁块的所述卡止面配合在所述陀尖上以锁固所述陀尖,所述锁固组件被触发后所述锁块离开锁固位置,所述陀尖被压缩后通过所述推动面推动所述锁块离开锁固位置,以使所述陀尖回到回缩位置后再被复位的所述锁块锁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射陀螺还包括:延程件,所述延程件可上下滑动地设在所述陀体上,所述陀尖可上下滑动地设在所述延程件上,所述弹射件、所述锁固组件均作用在所述陀尖上。

具体地,所述陀体上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向下贯通所述陀体,所述延程件为延程管且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伸缩孔内,所述陀尖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延程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配合槽,所述延程管的管壁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配合槽的第二配合槽,所述陀尖的外壁上设有配合在所述第二配合槽内的配合块,所述锁固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槽上方且卡在所述配合块下方。

可选地,所述伸缩孔的内壁和所述延程管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限转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转筋;所述延程管和所述陀尖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转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限转筋。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伸缩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限转槽,所述延程管的管壁上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限转筋,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转筋的上端连接有限程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锁盘,所述锁盘包括:上锁环,所述上锁环环绕所述弹射陀螺的旋转轴线设置,所述锁块设在所述上锁环上;下锁环,所述下锁环套在所述陀体的外侧以在被碰撞时转动;至少一个连筋,所述连筋连接在所述上锁环和所述下锁环之间,所述连筋在转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复位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陀体包括:下陀壳和上陀壳,所述上陀壳盖在所述下陀壳上,所述下陀壳的一部分向上凹入,所述下陀壳向上凹入的部分在所述下陀壳的顶部形成凸台,在所述下陀壳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结合凹槽,所述上锁环位于所述上陀壳和所述凸台之间,所述凸台的中心形成中心孔,所述陀尖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处。

具体地,所述陀尖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结合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弹射陀螺在陀尖处于伸出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弹射陀螺在陀尖处于回缩位置时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弹射陀螺在陀尖处于回缩位置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射陀螺的内部装配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射陀螺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弹射陀螺100、

陀体1、下陀壳11、凸台111、结合凹槽112、伸缩孔113、第一配合槽114、第一限转槽115、上陀壳12、

陀尖2、配合块21、第二限转筋22、

下结合部3、

弹射件4、

锁固组件5、锁块51、卡止面511、推动面512、锁盘52、上锁环521、下锁环522、连筋523、复位弹性件53、解锁触发件54、

延程件6、第二配合槽61、第一限转筋62、第二限转槽63、限程块64、

上结合部7、

加速部400、加速卡块401、

结合凸柱a、结合磁性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射陀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射陀螺100,包括:陀体1、陀尖2、弹射件4和锁固组件5。如图1和图2所示,陀尖2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可伸缩地设在陀体1上,弹射件4连接陀尖2以常驱动陀尖2朝向伸出位置弹出。锁固组件5与陀尖2配合以将陀尖2锁固在回缩位置,锁固组件5在解锁后释放陀尖2,释放的陀尖2在弹射件4驱动下可朝向伸出位置弹出,弹射陀螺100构造成在陀尖2被压缩后锁固组件5直接锁固陀尖2且带动弹射件4蓄能。

也就是说,弹射陀螺100的陀尖2是可以往复伸缩的,当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弹射陀螺100是一种形状,当陀尖2位于伸出位置时弹射陀螺100是另一种形状,弹射陀螺100在玩耍时可以通过伸缩陀尖2来大幅变形或者小幅变化。其中,由于弹射件4常驱动陀尖2朝向伸出位置弹出,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可被锁固组件5锁固,此时弹射件4处于蓄能状态;当锁固组件5解锁后,陀尖2被弹射件4驱动至伸出位置,弹射件4处于释能状态。

当锁固组件5解锁时,陀尖2就能由弹射件4弹出。如果弹射陀螺100在地面上或者在其他玩具上,陀尖2向下弹出顶着地面或者其他玩具,地面或者其他玩具会向弹射陀螺100施加反作用力,从而使弹射陀螺100整体弹起,出现弹射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射陀螺100构造成在陀尖2被压缩后锁固组件5直接锁固陀尖2,体现出锁固组件5是一种自锁装置。例如锁固组件5具有锁固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固位置当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锁固组件5能够锁住陀尖2,在解锁位置时锁固组件5不干涉陀尖2,陀尖2可以自由伸缩。锁固组件5自身结构决定了它能常趋于保持在锁固位置,当陀尖2被压缩后活动的陀尖2推动锁固组件5活动至解锁位置,使陀尖2能够回到回缩位置。一旦陀尖2回到回缩位置不再推动锁固组件5,锁固组件5就能自动恢复至锁固位置,从而锁固陀尖2。解锁时锁固组件5在外力作用下活动至解锁位置,使陀尖2能够自由伸缩,此时陀尖2恰可以在弹射件4驱动下弹出。

这种设计使得弹射陀螺100在陀尖2伸出时,通过压制弹射陀螺100就能使陀尖2回缩,且陀尖2被压缩时带动弹射件4蓄能,陀尖2回缩使弹射件4蓄能,弹射件4释能时陀尖2伸出且使弹射陀螺100弹起,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出现。该弹射陀螺100在玩耍时可以制造更多花样,例如弹射陀螺100在地面上通过陀尖2支撑旋转时,可以直接手提着发射器对准弹射陀螺100并向下压弹射陀螺100,就可以使弹射陀螺100的陀尖2回缩,无须让弹射陀螺100停转后才将陀尖2压回回缩位置,之后利用发射器可提起弹射陀螺100。又例如,弹射陀螺100在地面上通过陀尖2支撑旋转时,可以直接用手或者借助工具向下压着弹射陀螺100的顶部,使陀尖2回缩,再移走手或者工具弹射陀螺100可能仍在旋转,只是由于陀尖2缩短后弹射陀螺100的重心下降了,且在锁固组件5被解锁后又可再次向上弹跳,且弹起后弹射陀螺100的重心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射陀螺100,通过设置弹射件4和锁固组件5,锁固组件5解锁后弹射件4弹出陀尖2,使弹射陀螺100整体可呈现弹射现象。而锁固组件5的自锁特性,使玩家只需压缩陀尖2就能使陀尖2恢复回缩位置且带动弹射件4蓄能,即陀尖2的复位单手也能实现,从而创造更多弹射陀螺100的有趣玩法,例如弹射陀螺100无需停转即可被压制而陀尖2回缩,又例如单手握住发射器而不碰到弹射陀螺100就能做到使陀尖2恢复回缩位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锁固组件5包括:锁块51和复位弹性件53,锁块51可活动地设在陀体1上且具有锁固位置,锁块51具有卡止面511和推动面512。复位弹性件53用于常驱动锁块51朝向锁固位置活动。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锁块51的卡止面511配合在陀尖2上以锁固陀尖2,锁固组件5被触发后锁块51离开锁固位置,陀尖2被压缩后通过推动面512推动锁块51离开锁固位置,以使陀尖2回到回缩位置后再被复位的锁块51锁固。

以陀尖2上具有配合块21,配合块21用来与锁块51配合为例,陀尖2在伸缩时配合块21随之活动。在锁块51位于锁固位置时,当陀尖2处于回缩位置配合块21临近卡止面511设置,当陀尖2处于伸出位置时配合块21临近推动面512设置。卡止面511和推动面512的设计,使得配合块21压制卡止面511时无法推动锁块51活动,配合块21压制推动面512时可以推动锁块51活动以离开锁固位置。复位弹性件53的设置,使得锁块51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锁固位置后,当外力消弱或者消失,复位弹性件53可以使锁块51快速回复至锁固位置。这种结构的锁固组件5,利用锁块51卡止陀尖2,锁块51不易断裂、锁固非常可靠,通过设置复位弹性件53,使锁固组件5的复位可靠,锁固组件5可以无限次的锁固和解锁,可保证弹射陀螺100玩耍寿命。

这里锁块51的活动形式有多种,对应陀尖2与锁块51的配合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以弹射陀螺100的旋转轴线作参照,锁块51可以沿径向可滑动地设在陀体1上,锁块51也可以沿切向可滑动地设在陀体1上,有的锁块51还可以绕旋转轴线活动。陀尖2上与锁块51配合的部分可以是上文所述的配合块21,当锁块51沿径向可滑动时陀尖2上可设配合孔与锁块51配合。

其中,复位弹性件53可以为弹簧或者弹力筋等,这里不作限制。

当然,锁固组件5的结构也可以不限上述锁块51和复位弹性件53。例如,可以采用磁吸件替代复位弹性件53,具体而言磁吸件为两块,一块设在锁块51上另一块设在陀体1上,磁力作用使锁块51能够保持在锁固位置,锁块51可在陀尖2或者其他外力推动下离开锁固位置,当外力消弱或者消失磁力可再推动锁块51回复至锁固位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锁固组件5包括锁盘52,锁盘52可转动地设在弹射陀螺100上,锁盘5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在锁固位置卡在陀尖2的锁块51,复位弹性件53连接在锁盘52上以常驱动锁盘52朝向锁固位置转动。

具体地,如图5所示,锁盘52包括:上锁环521、下锁环522和至少一个连筋523,上锁环521环绕弹射陀螺100的旋转轴线设置,锁块51设在上锁环521上。下锁环522套在陀体1的外侧以在被碰撞时转动,连筋523连接在上锁环521和下锁环522之间,连筋523在转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复位弹性件53。这样外部作用力作用在下锁环522上,作用力相对锁盘52无论是顺时针方向的还是逆时针方向的,都能使锁块51离开锁固位置,使陀尖2解锁而被弹出。这样设置,使陀体1产生弹射现象的机会更多,可玩性更强。

具体地,锁固组件5还包括解锁触发件54,解锁触发件54与锁盘52相连,解锁触发件54在触发使锁盘52偏离锁固位置以释放陀尖2。

可选地,解锁触发件54从下锁环522上向外凸出,这样陀体1与其他玩具或者障碍物相撞时,撞击力容易施加到解锁触发件54上,使整个锁盘52转动。可选地,解锁触发件54为多个,多个解锁触发件54沿周向间隔开地设置在下锁环52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弹射陀螺100还包括:延程件6,延程件6可上下滑动地设在陀体1上,陀尖2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延程件6上,弹射件4、锁固组件5均作用在陀尖2上。延程件6的设置使陀尖2伸缩时,弹射陀螺100在陀尖2的伸缩方向上整体尺寸变化幅度增加。这样在整体伸缩幅度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延程件6可以减小陀尖2的高度,陀尖2即使回缩也不会占用过高尺寸,有利于减小弹射陀螺100的整体尺寸。

具体地,如图5所示,陀体1上设有伸缩孔113,伸缩孔113向下贯通陀体1,延程件6为延程管且可滑动地配合在伸缩孔113内,陀尖2可滑动地配合在延程管内。延程管的设置,不仅使延程件6只能沿管长方向伸缩,也使陀尖2只能沿管长方向伸缩,实现了对延程管和陀尖2的双限制。而且将陀尖2可滑动地配合在延程管内,二者之间的限位容易实现,使陀尖2伸出时不易从延程管上掉落,而陀尖2回缩时至少部分缩至延程管内,减少占用体积。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4所示,伸缩孔11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配合槽114,延程管的管壁上设有对应第一配合槽114的第二配合槽61,陀尖2的外壁上设有配合在第二配合槽61内的配合块21,锁固组件5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配合槽114上方且卡在配合块21下方。第一配合槽114限定了锁固组件5的锁固位置,例如锁固组件5的上述一部分为锁块51,锁块51正对第一配合槽114时位于锁固位置,锁块51偏离第一配合槽114时位于解锁位置。第二配合槽61对应第一配合槽114设置,一方面配合块21只沿第一配合槽114的延伸方向滑动,限制了延程管和陀尖2的转动,另一方面保证陀尖2回缩时配合块21能够与锁块51配合上。

可选地,如图5和图4所示,伸缩孔113的内壁和延程管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限转槽115,伸缩孔113的内壁和延程管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转筋62。这样设置限制了延程管相对陀体1的转动。延程管和陀尖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转槽63,延程管和陀尖2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限转筋22。这样设置限制了陀尖2相对延程管转动。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5和图4所示,伸缩孔113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限转槽115,延程管的管壁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一限转筋62,至少两个第一限转筋62的上端连接有限程块64。这样设置,可以避免陀尖2被弹射件4弹出时,陀尖2从延程管上脱出。

在图5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当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锁块51位于第一配合槽114上方且卡在配合块21下方,锁块51的上表面构成卡止面511,卡止面511为与弹射陀螺100的旋转轴线相垂直的平面。锁块51的下表面构成推动面512,推动面512构成相对旋转轴线倾斜的斜面或者螺旋面,当配合块21从下压在推动面512时可在推动面512上产生水平分力,从而使锁盘5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陀体1包括:下陀壳11和上陀壳12,上陀壳12盖在下陀壳11上。

具体地,下陀壳11的中心形成中心孔(即上文的伸缩孔113),陀尖2配合在中心孔处。

更具体地,延程件6为延程管且可滑动地配合在中心孔内,陀尖2可滑动地配合在延程管内,上陀壳12盖在下陀壳11上且覆盖延程件6。这样设置方便装配,使延程管、陀尖2不易从陀体1上方脱出陀体1。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下陀壳11的一部分向上凹入,下陀壳11向上凹入的部分在下陀壳11的顶部形成凸台111,在下陀壳11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结合凹槽112。结合凹槽112的设置,使得弹射陀螺100可以结合到其他玩具上,尤其在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弹射陀螺100更加容易通过结合凹槽112结合至其他玩具的顶部。

进一步可选地,上锁环521位于上陀壳12和凸台111之间,凸台111的中心形成中心孔(即上文的伸缩孔113)。凸台111的设置,可以对锁盘52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锁盘52在受力时始终绕凸台111转动,避免锁盘52脱位卡死等。

有的实施例中弹射陀螺100的顶部设有上结合部7,有的实施例中弹射陀螺100的底部设有下结合部3。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下结合部3包括设在弹射陀螺100底部的结合凹槽112,陀尖2于回缩位置时从结合凹槽112缩入弹射陀螺100内。可选地,下结合部3还包括设在弹射陀螺100内的结合磁性件b,弹射陀螺100可利用磁力与其他玩具相结合,而且磁力作用下有利于保持转动时二者结合的平稳。

有的实施例中,陀尖2位于回缩位置时,陀尖2的底部仍位于结合凹槽112内,当其他玩具顶部有结合凸柱a且结合凸柱a上有凹孔时,弹射陀螺100恰好可以盖到其他玩具上,结合凹槽112配合在结合凸柱a上,回缩的陀尖2配合在凹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弹射陀螺100的顶部设有上结合部7,弹射陀螺100可与上方玩具相结合。

具体地,当弹射陀螺100为多个,每个弹射陀螺100在相应的陀尖2于回缩位置时均可独自结合至其他玩具的顶部,多个弹射陀螺100在相应的陀尖2于回缩位置时可沿上下方向依次叠置,位于上方的弹射陀螺100的下结合部3与位于下方的弹射陀螺100的上结合部7相结合。

可选地,上结合部7包括与结合凹槽112配合的结合凸柱a。这样在上层的弹射陀螺100结合至下层的弹射陀螺100时,二者可以形成稳定结合,保证旋转时二者不易松散。可选地,上结合部7也包括结合磁性件b。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陀尖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结合磁性件b。陀尖2上端的结合磁性件b可使弹射陀螺100在上端结合其他玩具,例如发射器的发射头等。陀尖2下端的结合磁性件b可使弹射陀螺100在下端结合其他玩具,例如另一陀螺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弹射陀螺100顶部设有加速部400,加速部400用于与发射器的发射头相结合。这样发射器可以通过发射头回收弹射陀螺100,并将弹射陀螺100加速后发射出去。弹射陀螺100通过发射器加速,相对来讲比玩家采用传统的抽打方式让弹射陀螺加速,操作更方便,也不易伤人。将加速部400设在弹射陀螺100的顶部,在发射器发射弹射陀螺100时,对弹射陀螺100的干涉较少。

具体地,如图1所示,弹射陀螺100顶部设有结合凸柱a,加速部400包括设在结合凸柱a边缘的加速卡块401,从而当结合凸柱a伸入发射头内时,加速卡块401卡在发射头上,保证弹射陀螺100与发射头同步转动。

更具体地,弹射陀螺100的顶部设有结合磁性件b,发射头上也设有结合磁性件,当弹射陀螺100结合到发射头上,可以保证结合更加稳定。而且磁力的设置使得发射头可以直接通过吸住弹射陀螺100而与弹射陀螺100相结合,无需手动将弹射陀螺100按入发射头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弹射陀螺100在战斗盘内玩耍,弹射陀螺100主要包括有上陀壳12、弹射件4、下陀壳11、锁盘52、陀尖2、延程件6、复位弹性件53和两个结合磁性件b。

以弹射陀螺100可结合到主陀螺上为例,当弹射陀螺100与主陀螺结合并高速旋转时,锁盘52受到其它陀螺的碰撞后将会转动一定角度,锁盘52转动一定角度后释放陀尖2,上陀壳12与下陀壳11在弹射件4的作用力下向上弹起,延程件6起到延长弹射行程的作用。弹射后,锁盘52在复位弹性件53的作用力下复位。

这种玩具玩法:第1步,将弹射陀螺100与主陀螺相结合的玩具装配到发射器上,拉动拉绳加速,按下发射器的发射按掣,将结合玩具发射在战斗盘内。第2步,结合玩具在战斗盘内与其它陀螺相对撞,触发弹射陀螺100的解锁触发件54。第3步,当弹射陀螺100的解锁触发件54被撞后,相当于锁固组件5被触发,弹射陀螺100向上弹射出去,弹射陀螺100脱离主陀螺落在战斗盘上旋转。第4步,利用发射器的发射头吸盘,移动到弹射陀螺100上方,将弹射陀螺100吸回到发射器上。第5步,将弹射陀螺100向下压,使陀尖2回到回缩位置。第6步,拉动发射器拉绳加速结合玩具。第7步,移动发射器使弹射陀螺100位于主陀螺的上方。第8步,按下发射器的发射按掣,使弹射陀螺100落在主陀螺上。第9步,主陀螺在与弹射陀螺100结合后加速,结合玩具在战斗盘内能与其它陀螺相对撞,相当于返回到了第2步,如此无限循环。

该实施例中,配合发射器300使用,弹射陀螺100与主陀螺可以在“合体状态-分体状态-合体状态”无限次循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