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142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攀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滑脚扣。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攀登水泥杆使用的橡胶垫脚扣,可以用于攀登表面粗糙的电杆或树木,但在雨雪天气时易出现打滑脱落,而且不适用于表面光滑树木的攀爬。采用现有脚扣爬树时,有的树表面粗糙容易登,有的树表面很光滑,使用脚扣登树容易打滑;采用锯齿状脚扣登树,则容易将树皮刻伤,损伤树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滑脚扣,从力学角度分析改进了现有脚扣的结构,改进后的脚扣适用于攀登表面光滑的树木又不损伤树皮,还适于在潮湿天气攀登水泥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脚扣,包括脚扣支架、脚扣前掌和脚扣后掌,所述脚扣支架为伸缩式结构,所述脚扣前掌设置在脚扣支架前端部,所述脚扣后掌设置在脚扣支架后端部,所述脚扣前掌的掌面与脚扣后掌的掌面相对,在脚扣支架后端部还设有脚踏架;

所述脚扣前掌的掌面固定有橡胶前压块,所述脚扣后掌的掌面固定有橡胶后压块,且所述橡胶后压块呈v型。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扣后掌呈v型,且v型脚扣后掌的掌面为内凹面且固定有橡胶后压块。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扣后掌的掌面上固定有沿掌面中轴线相互对称的两个橡胶后压块,两个橡胶后压块的表面延长相交后呈v型。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扣后压块为v型的一体结构,与v型脚扣后掌的内凹面贴合固定。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扣前掌和脚扣后掌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v型的脚扣后掌和/或v型的橡胶后压块的内夹角α的范围为:90°<α<180°。

最更进一步的限定,v型的脚扣后掌和/或v型的橡胶后压块的内夹角为142°。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橡胶前压块朝向脚扣后掌的一面为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橡胶后压块朝向脚扣前掌的一面为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尖刺部呈尖锥状,且均匀布置在橡胶前压块和橡胶后压块上。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脚扣前掌与脚扣支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脚扣后掌与脚扣支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脚扣前掌和脚扣支架之间、脚扣后掌与脚扣支架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以上受力分析得出,通过使用本公开改进后的v形脚扣,在v型脚扣的夹角为142°时,相比原弧形脚扣同等情况下摩擦力增加11.52%。

2、本公开所述的防滑脚扣,既可以在原脚扣基础上改进后压块形状,使得加工、改造简单,也可以在生产加工时直接加工成v型的脚扣后掌和相匹配的v型后压块,其通用性强,可适应多种情况的生产和使用。

3、本公开所述的橡胶前压块朝向脚扣后掌的一面和橡胶后压块朝向脚扣前掌的一面为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防滑脚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防滑脚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防滑脚扣的受力分析图。

1-橡胶前压块;2-橡胶后压块;3-脚扣前掌;4-脚扣后掌;5-脚扣支架前端部;6-脚扣支架后端部;7-脚扣支架;8-脚踏架;9-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防滑脚扣,包括脚扣支架7、脚扣前掌3和脚扣后掌4,所述脚扣支架7为伸缩式结构,所述脚扣前掌3设置在脚扣支架前端部5,所述脚扣后掌4设置在脚扣支架后端部6,所述脚扣前掌3的掌面与脚扣后掌4的掌面相对,在脚扣支架后端部6还设有脚踏架8;

所述脚扣前掌3的掌面固定有橡胶前压块1,所述脚扣后掌4的掌面固定有橡胶后压块2,且所述橡胶后压块2呈v型,所述橡胶前压块1和橡胶后压块2将脚扣固定在电杆9上;

所述脚扣后掌4的掌面上固定有沿掌面中轴线相互对称的两个橡胶后压块2,两个橡胶后压块2的表面延长相交后呈v型。

所述脚扣前掌和脚扣后掌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两个橡胶后压块2的表面延长相交后的内夹角α的范围为:90°<α<180°,优选的为142°。

所述橡胶前压块朝向脚扣后掌的一面为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所述橡胶后压块朝向脚扣前掌的一面为多个尖刺部形成的尖刺面,所述尖刺部呈尖锥状,且均匀布置在橡胶前压块和橡胶后压块上

所述脚扣前掌与脚扣支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脚扣后掌与脚扣支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或者键连接。

如图2所示,现有橡胶脚扣后压块为弧形,后压块的压力为g;如图3所示,改进后的脚扣后压块v形角度为α为142度,在同样压力g的情况下,通过受力分析图,采用平行四边形受力图解分析法,单侧v形后压块受力c:csin(α/2)=g/2,求解c=0.5288g,单侧v形后压块压力提升c÷g/2=5.76%,因此改进后v形后压块比改进前弧形后压块压力增加11.52%,因此摩擦力也相应增加11.52%。

实施例2:

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防滑脚扣,所述脚扣后掌呈v型,且v型脚扣后掌的掌面为内凹面且固定有橡胶后压块,所述脚扣后掌的掌面上固定有沿掌面中轴线相互对称的两个橡胶后压块,两个橡胶后压块的表面延长相交后呈v型,两个橡胶后压块2的表面延长相交后的内夹角α的范围为:90°<α<180°,优选的为142°,且v型脚扣后掌内凹面的夹角与两个橡胶后压块2的表面延长相交后的内夹角α的角度相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防滑脚扣,所述脚扣后掌呈v型,且v型脚扣后掌的掌面为内凹面且固定有橡胶后压块,所述脚扣后压块为v型的一体结构,与v型脚扣后掌的内凹面贴合固定,v型的脚扣后掌的内凹面的夹角与v型的脚扣后压块的内夹角角度α相同,且α的范围为:90°<α<180°,优选的为14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防滑脚扣,所述脚扣后压块为v型的一体结构,与脚扣后掌的内凹面贴合固定,v型的脚扣后压块的内夹角角度α的范围为:90°<α<180°,优选的为14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