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418发布日期:2020-09-11 22: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划船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划船训练器。



背景技术:

划船训练器是一种常见于各种室内和室外的健身场所的健身器件。传统的划船训练器的结构一般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划船训练器。

一种划船训练器,包括立柱组件、连接组件、摆杆组件和配重装置;

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立柱组件和所述摆杆组件,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摆臂和配重安装臂,所述摆臂的上端设有扶手,所述摆臂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配重安装臂安装在所述摆臂上,所述配重装置安装在所述配重安装臂上。

这种划船训练器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握住扶手转动摆臂来模拟划船的动作,配重装置直接安装在与摆臂固定连接的配重安装臂上,从而形成运动阻力。相对于传统的划船训练器,这种划船训练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并且在用户不使用的时候,配重安装臂远离摆臂的一端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形成对摆臂的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划船训练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划船训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划船训练器的配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如图3所示的配重装置的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如图3所示的配重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划船训练器,包括立柱组件100、连接组件200、摆杆组件300和配重装置400。

立柱组件100固定在地面。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立柱组件100包括两根柱子110以及连接两根柱子110的连接件120。

连接组件200分别连接立柱组件100和摆杆组件300,摆杆组件300包括摆臂310和配重安装臂320,摆臂310的上端设有扶手330,摆臂310的下端与连接组件200转动连接,配重安装臂320安装在摆臂310上,配重装置400安装在配重安装臂320上。

这种划船训练器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握住扶手330转动摆臂310来模拟划船的动作,配重装置400直接安装在与摆臂310固定连接的配重安装臂320上,从而形成运动阻力。相对于传统的划船训练器,这种划船训练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并且在用户不使用的时候,配重安装臂320远离摆臂310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从而形成对摆臂310的支撑。

一般来说,扶手330可以与摆臂310转动连接。

优选的,结合附图,配重安装臂320的一端与摆臂310的下段固定连接,配重安装臂320与摆臂310之间形成60°~120°的夹角。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使得配重装置400与摆臂310之间形成合适的角度,从而使得配重装置可以提供合适的阻力,另一方面配重安装臂320远离摆臂310的一端可以在与地面接触时形成对摆臂310的运动限位。

结合附图,优选的,摆臂310的下端设有限位轴承340,摆臂310的下端通过所述限位轴承与连接组件200转动连接,配重安装臂320与摆臂310的下段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350。

限位轴承340可以限制摆臂310的运动路径,避免意外。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200、摆杆组件300和配重装置400均为两组,两组连接组件200、摆杆组件300和配重装置400分别设置在立柱组件100的两侧,从而可以同时供两位用户锻炼。

每组摆杆组件300和每组配重装置400的数量均为两个,从而可以同时进行左右臂的锻炼。

优选的,结合附图,连接组件200包括主连接臂210以及自主连接臂210的侧面延伸形成的支连接臂220,摆臂310的下端与支连接臂220转动连接。用户在使用划船训练器时,双脚可以蹬在支连接臂220处,从而形成合适的支撑。

结合图3~图5,配重装置400包括安装杆410、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

安装杆410用于安装配重装置400。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杆410固定在配重安装臂320上,并且安装杆410的长度方向和配重安装臂320的长度方向平行。

滑动组件420与安装杆410滑动连接,配重片430安装在滑动组件420上,从而使得滑动组件420可以和配重片430一起沿着安装杆410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配重装置400通过安装杆410安装到配重安装臂320上,可以通过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二者组成配重总成)沿着安装杆410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来调整配重组件的整体的力矩,从而实现划船训练器的阻力调整,从而使得上述划船训练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杆410上设有多个定位孔412,多个定位孔412沿着安装杆410的长度方向分布;滑动组件420上设有与定位孔412相配合的定位销422。

定位孔412和定位销422配合,可以实现滑动组件420在安装杆410上的定位。

优选的,多个定位孔412等间距设置。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定位方式,例如:通过软胶垫形成的过盈配合。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销422为自复位定位销422。自复位定位销422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用户只需要用手指勾动该自复位定位销422,即可解除定位,松手后待滑动组件420滑动至有定位孔412的位置,自复位定位销422的定位端会自动落入定位孔412内,完成滑动组件420在安装杆410上的定位。

优选的,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配重片430上设有第一通孔432,滑动组件420上设有与第一通孔432对应的第二通孔424,定位销422的定位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32和第二通孔424后容纳在定位孔412内。

结合附图,优选的,滑动组件420包括固定座421和滑动外套423,配重片430层叠在固定座421的正面,滑动外套423设置在固定座421的背面,滑动外套423套设在安装杆410上,并且滑动外套423与安装杆410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滑动组件420与安装杆410滑动连接。

结合附图,第二通孔424设置在固定座421上。

更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滑动组件420还包括滑动内套425,滑动内套425设置在安装杆410和滑动外套423之间,滑动内套425与滑动外套423固定连接,并且滑动内套425与安装杆410滑动连接。

安装杆410、滑动内套425和滑动外套423这样的配合方式,可以使得滑动组件420和安装杆410之间的滑动连接更为稳定。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内套425通过定位安全螺丝427固定在滑动外套423内。

优选的,滑动组件420还包括设置在滑动内套425的两端的两个防勾挡片429。防勾挡片429可以防止滑动组件420滑动时勾住衣物。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杆410为长条状,安装杆410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配重装置400的安装孔414。

安装杆410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414,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实现配重装置400的安装,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配重总成(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提供更长的位移距离,从而可以更大幅度的调整配重装置400的整体力矩。

安装杆410为长条状,滑动内套425的形状与安装杆410相匹配,滑动外套423的形状与滑动内套425相匹配。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避免配重总成(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在安装杆410上发生转动。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配重装置400还包括把手440,把手440设置在配重片430远离固定座421的一面。

带有把手440的配重装置400在使用时,手掌握住把手440,手指勾动自复位定位销422,即可解除定位,接着手掌推动配重总成(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滑动至有定位孔412的位置,自复位定位销422的定位端会自动落入定位孔412内,完成滑动组件420在安装杆410上的定位。从而通过调整配重总成(滑动组件420和配重片430)的位置,实现阻力大小的调整。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划船训练器还包括设置在摆臂310组件远离立柱组件100的一侧的座位组件500,座位组件500与连接组件200连接,座位组件500包括坐垫510和阻挡垫520,阻挡垫520位于坐垫510和摆臂310组件之间。

用户在使用划船训练器时,坐在坐垫510上,同时胸部被阻挡垫520阻挡,手握住把手330后转动摆臂310来模拟划船的动作,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优选的,结合附图,划船训练器可以设置在室外,此时,划船训练器还包括顶棚600、太阳能光伏发电组700、照明组件(图中未显示)和智能检测系统800。

顶棚600设置在立柱组件100的顶部,从而实现防晒、防雨。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700设置在顶棚600上,照明组件设置在顶棚600下方,太阳能光伏发电组700和照明组件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白天充电夜晚照明。

智能检测系统800设置在立柱组件100上,并且智能检测系统800可以与用户手机无线连接,智能检测系统800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并将该运动数据反馈给用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