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5013发布日期:2020-08-18 17:0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



背景技术:

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目前排球的训练主要采用对抗的形式,这种对抗训练比较适合多人的情况,而并不能满足单人训练或初学者的训练。这不利于排球的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排球训练只能以对抗训练的形式进行,不能满足单人训练或初学者的训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投放排球的投放口,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出球口,所述投放口和出球口之间连接有波纹管和l型管道,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投放口连通、另一端与l型管道连通,所述l型管道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与波纹管连通并倾斜向下,所述第二管部倾斜向上并与出球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部上设置有供排球部分漏出的锤击通孔,所述l型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装配有第一杠杆,所述第二支架上转动装配有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转动中心要高于第二杠杆的转动中心;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有击锤,所述击锤用于从锤击通孔处撞击排球,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杠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弹簧,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受力部,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冲击弹性受力部、以实现击锤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用于挡止限位第二杠杆、以使弹性受力部正对驱动机构;所述击锤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击锤摆动的第一缓震结构,所述弹性受力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弹性受力部摆动的第二缓震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前侧还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外壳的底部后侧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外壳底部铰接、另一端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杆和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的伸缩杆;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输入模块,所述驱动机构、伸缩杆、输入模块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震结构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内导向滑移装配有滑块,所述滑块和外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垫为锥型,第一减震垫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击锤,尺寸较大的一端用于与滑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一侧与外壳铰接,所述摆动板和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摆动板横置在第二弹簧和弹性受力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连接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上设置有减震挡块,所述减震挡块用于与第一杠杆挡止限位、以避免击锤与l型管道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至少有两个,各第一滚轮均间隔设置在滚轮转轴上,所述滚轮转轴与外壳转动装配,所述外壳上还螺纹装配有顶止件,所述顶止件用于与滚轮转轴顶压接触、以实现对第一滚轮的锁死。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转轴的外周侧设置有滚花,所述顶止件的端部设置有增摩垫。

进一步地,所述挡止结构包括供第二杠杆横向插入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导向滑移装配有滑板,所述滑板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还填充有吸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两侧转动装配有滑轮,所述u型槽的两侧槽壁内均设置有供对应滑轮滑动的导向滑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训练时,首先将排球从投放口放入,由于第二管部具有倾斜向上的倾斜角度,第一个进入l型管道的排球会滞留在l型管道的弯折处,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冲击弹性受力部,此时弹性受力部会上行,第二杠杆的另一端会下行,从而拉动传动弹簧,传动弹簧会拉动第一杠杆的对应端下行,设置在第一杠杆另一端的击锤会摆动,从而将锤击通孔处的排球击出,实现了排球的自动发球。当需要调整发球角度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即可实现对支撑杆倾斜角度的调节,进而能够实现对第二管部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发球角度的调整。

本发明中波纹管的设置,使得l型管道和投放口之间是柔性连接的,这样能够减缓对投放口的振动。

本发明中第一减震结构能够在击锤向下摆动时与击锤发生挡止,从而起到缓冲击锤下行动能的作用,此外还能够起到挡止限位击锤的作用。

本发明中第二减震结构能够在弹性受力部上行时与弹性受力部发生挡止,从而起到缓冲弹性受力部动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第一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锤击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安装平板和减震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挡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顶止件和滚轮转轴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投放口,3-排球,4-出球口,5-波纹管,6-l型管道,7-击锤,8-传动弹簧,9-第二支架,10-弹性受力部,11-驱动机构,12-第二弹簧,13-摆动板,14-第一支架,15-输入模块,16-第一减震结构,17-伸缩杆,18-支撑杆,19-第二滚轮,20-控制装置,21-第一滚轮,22-顶止件,23-第一减震垫,24-滑块,25-第一弹簧,26-锤击通孔,27-安装平板,28-减震挡块,29-立板,30-第一转轴,31-导向滑槽,32-第二减震垫,33-滑轮,34-滑板,35-第三弹簧,36-吸震材料,37-增摩垫,38-滚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排球发球训练器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排球发球训练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投放排球3的投放口2,所述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出球口4,所述投放口2和出球口4之间连接有波纹管5和l型管道6,所述波纹管5的一端与投放口2连通、另一端与l型管道6连通,所述l型管道6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与波纹管5连通并倾斜向下,所述第二管部倾斜向上并与出球口4连通,所述第一管部上设置有供排球3部分漏出的锤击通孔26,所述l型管道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14上转动装配有第一杠杆,所述第二支架9上转动装配有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转动中心要高于第二杠杆的转动中心;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有击锤7,所述击锤7用于从锤击通孔26处撞击排球3,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杠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弹簧8,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受力部10,所述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冲击弹性受力部10、以实现击锤7摆动的驱动机构11;所述第二支架9上还设置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用于挡止限位第二杠杆、以使弹性受力部10正对驱动机构11;所述击锤7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击锤7摆动的第一缓震结构,所述弹性受力部1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弹性受力部10摆动的第二缓震结构;所述外壳1的底部前侧还设置有第一滚轮21,所述外壳1的底部后侧还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一端与外壳1底部铰接、另一端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19,所述支撑杆18和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杆18倾斜角度的伸缩杆17;还包括控制装置20和输入模块15,所述驱动机构11、伸缩杆17、输入模块15均与控制装置20电性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排球3投放口2,投放口2为漏斗结构,投放口2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外侧、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壳1内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出球口4,出球口4也为漏斗结构,出球口4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外壳1外侧,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壳1内侧。本实施例中投放口2和出球口4之间设置有波纹管5和l型管道6,波纹管5的一端与投放口2密封连通,另一端与l型管道6密封连通。本实施例中l型管道6包括垂直连通设置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其中第一管部与波纹管5密封连通,第二管部与出球口4密封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部、第二管部以及波纹管5的直径仅能够供一个排球3通过,第一管部倾斜向下设置,第一管部的倾斜角度介于45°~70°,第二管部倾斜向上设置,第二管部的倾斜角度介于15°~45°。由于第二管部倾斜向上,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连接处会形成一个弯折凹槽,从第一管部出来的排球3会首先滞留在该弯折凹槽处,后方的排球3由于受到弯折凹槽处排球3的顶推作用,也会滞留在第一管部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l型管道6上设置有锤击通孔26,锤击通孔26能够供排球3部分漏出,锤击通孔26的孔口尺寸要小于排球3的尺寸,锤击通孔26设置在第一管部上,本实施例中锤击通孔26为圆孔,锤击通孔26的直径要大于击锤7的直径尺寸。

本实施例中在l型管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4,第一支架14包括两块并行间隔设置的立板29,如图4所示,两块立板29之间转动装配有一根第一转轴30,本实施例中在两块立板29上均设置有阶梯通孔,第一转轴30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对应的阶梯通孔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与第一转轴3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过盈装配,也可以为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有击锤7,击锤7整体为胶囊状,击锤7包括位于中部的圆柱部分、还包括固定在圆柱部分两侧的半球状橡胶块。橡胶块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避免对排球3造成损坏。由于击锤7是通过向上摆动撞击排球3的,为了避免第一杠杆和l型管道6发生碰撞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架14的两个立板29之间还固定有一块安装平板27,安装平板27上固定有减震挡块28,减震挡块28由减震材料加工成型,在击锤7撞击排球3的过程中,减震挡块28在击锤7与排球3撞击后会与第一杠杆接触,从而起到限制第一杠杆最大向上摆动量的作用,避免了第一杠杆与l型管道6发生碰撞的情况。

当击锤7撞击排球3后,击锤7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为了限制击锤7的最大向下摆动量,本实施例中在击锤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减震结构1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结构16包括外桶,外桶内导向滑移装配有滑块24,滑块24和外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5,滑块2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垫23。第一减震垫23为锥型,第一减震垫23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击锤7,尺寸较大的一端用于与滑块24连接固定。由于第一减震垫23在受到击锤7撞击时会变形,锥型的设计能够避免第一减震垫23与外桶发生摩擦接触的情况。为了避免第一减震垫23从外桶的上桶口脱出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外桶的上桶口处还设置有一圈内翻边,内翻边能够与第一减震垫23挡止,从而避免了第一减震垫23脱出上桶口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垫23的材料为减震材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通过传动弹簧8与第二杠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底部还固定有第二支架9,第二杠杆即转动装配在第二支架9的顶部。本实施例中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受力部10,弹性受力部10的整体结构与击锤7的结构类似,即弹性受力部10也包括圆柱部分以及设置在圆柱部分两侧的半球状橡胶块。由于弹性受力部10需要通过驱动机构11的撞击进行驱动,为了将弹性受力部10保持在设定位置,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架9上还设置有挡止结构,挡止结构即为第二支架9上一个斜向分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挡止结构包括供第二杠杆横向插入的u型槽,u型槽内导向滑移装配有滑板34,滑板34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5,滑板34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减震垫32。滑板34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还填充有吸震材料36,吸震材料36具体为海绵。本实施例中u型槽的槽底为v型,对应的滑板34的形状也为v型,第二减震垫32的形状也为v型,且第二减震垫32用于承接第二杠杆的端面为平滑曲面。本实施例中第三弹簧35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弹簧35呈八字形布置。为了减小滑板34与u型槽槽壁的摩擦作用,本实施例中在滑板34的两侧转动装配有滑轮33,在u型槽的两侧槽壁内均设置有供对应滑轮33滑动的导向滑槽31,本实施例中滑轮33导向滑移卡装在对应的导向滑槽31内。

由于弹性受力部10在受到驱动机构11的撞击时会向上摆动,为了限制弹性受力部10的向上摆动幅度,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受力部10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减震结构。如图1所示,第二减震结构包括摆动板13,摆动板13的一侧与外壳1铰接,摆动板13和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12,摆动板13横置在第二弹簧12和弹性受力部10之间。当弹性受力部10向上运动时,弹性受力部10会与摆动板13接触并挤压第二弹簧12,从而避免了弹性受力部10直接与外壳1刚性碰撞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1为驱动气缸,驱动机构11的驱动杆端部也设置有半球状橡胶。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1与控制装置20电性连接,驱动机构11的伸缩受到控制装置20的控制。

为了方便移动训练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1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后侧面(与出球口4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连接,支撑杆18的底部则设置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则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19。在支撑杆18和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17,本实施例中伸缩杆17为电动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伸缩杆17也可以为丝杠机构。伸缩杆17的一端与外壳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18的中部铰接连接。这样通过调节伸缩杆17的长度即可实现对支撑杆18倾斜角度的调整,从而能够实现对出球口4出球角度的调整。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21,两个第一滚轮21间隔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两个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19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从而起到平移和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滚轮21均固定在滚轮转轴上,滚轮转轴则转动装配在外壳1的底部。

为了实现对第一滚轮21的锁死,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锁死机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锁死机构包括一根顶止件22,顶止件22即为一根顶止螺栓,顶止件22螺纹装配在外壳1上,通过旋拧顶止螺栓并使得顶止螺栓与滚轮转轴顶压接触即可实现对第一滚轮21的锁死。为了避免顶止件22与滚轮转轴的接触位置出现打滑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顶止件22的端部设置有增摩垫37,增摩垫37即为一层橡胶垫,在滚轮转轴的对应周面设置有滚花38。

为了避免外壳1转动过程中与地面发生干涉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上还设置有过渡斜面,过渡斜面包括两段倾斜面,过渡斜面将外壳1的底面和后侧面过渡连接,这样当外壳1向后方倾斜时,过渡斜面和地面之间始终会保持一定间距,从而避免了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即为plc控制系统,输入模块15则为输入键盘或者输入触摸屏。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5、伸缩杆17、驱动机构11均与控制装置20电性连接。当需要调节发球角度时,通过输入模块15输入相应的参数,控制系统即会驱动伸缩杆17伸展或回缩,从而实现对发球角度的半自动调节。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通过电磁阀实现对驱动机构11动作的控制,控制装置20可以控制驱动机构11的伸缩频次。由于上述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的转动位置要高于第二杠杆的转动位置。具体,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台阶结构,第一支架14固定在台阶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与台阶结构对应的外壳1外侧形成用于安装支撑杆18和伸缩杆17的容纳槽。本实施例中容纳槽的槽口设置有封板,封板上设置有供支撑杆18伸出的长槽,长槽沿着支撑杆18的摆动方向延伸设置。

本实施例的排球3发球训练器在使用时,首先将各排球3从投放口2投入外壳1内,从第一管路出来的第一个排球3会滞留在l型管道6的弯折处,后续的排球3则沿着第一管路依次排布。然后通过输入模块15输入相应的参数,驱动机构11会按照输入的参数动作,从而实现对弹性受力部10的撞击,弹性受力部10受到撞击后会上行,第二杠杆的另一端会下行,从而拉动传动弹簧8,传动弹簧8会拉动第一杠杆的对应端下行,设置在第一杠杆另一端的击锤7会摆动,从而将锤击通孔26处的排球3击出,实现了排球3的自动发球。当需要调整出球角度时,通过输入模块15输入对应的角度参数,然后控制装置20会将伸缩杆17调至对应的长度,从而实现对支撑杆18倾斜角度的调整,进而实现了对第二管路倾斜角度的调整,而第二管路的倾斜角度即决定了出球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