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4993发布日期:2020-08-18 17:0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短跑运动不但需要运动者爆发力强还需要其具备高的运动速度,并尽可能将体能有效的用到跑步动作中,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短跑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而短跑竞赛往往成绩的差异就决定于秒级别甚至毫秒级别,因此在短跑训练中需要对训练者进行全方面的训练,其中短跑过程中的平衡性训练就是一项重要的训练项目,如果短跑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平衡掌控能力不佳,则会导致快速跑动过程中身体向左或右摆动,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跑步路径的笔直性,导致耗费多余体能并增加运动路径;此外由于快速跑步过程中身体左右摆动,会在摆动面内产生一定的角速度,则难以在短跑的过程中向跑步方向有力的加速,导致短跑成绩不尽人意;加之由于短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平衡掌控能力不佳,导致短跑者发生过多的身体动作,会过多的耗费体能,也不利于提高短跑成绩,因此需要开发出相应的训练设备来加强短跑训练者在短跑过程中的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能够在短跑练习过程中制造非平衡性和震动性,从而加强短跑训练者在短跑过程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

套筒,用于固定套接于短跑训练者的腰上,该套筒包括左半筒和右半筒,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左半筒和右半筒的与铰接端相对的非铰接端通过扣环和扣钩可拆卸连接,当套筒固定套接于短跑训练者的腰上时,所述左半筒位于腰部的左侧,右半筒位于腰部的右侧;

两个环形圈体,一个固定于左半筒的外侧壁上,另一个固定于右半筒的外侧壁上;两个环形圈体的环面均垂直于所述套筒的中心线;各环形圈体内部均设有绕该环形圈体周向的环形通道;

两个配重球,其中一个置于左侧的环形圈体内的环形通道中,另一个置于右侧的环形圈体内的环形通道中。

上述配重球内部开设有立方体状的内腔,内腔内置有震动发生球。

上述配重球上还开设有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与所在的配重球内部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通过第一封堵体进行封堵。

上述各环形圈体上还开设有配重球进入通道,各重球进入通道均与对应的环形通道相连通,各配重球进入通道均通过一第二封堵体进行封堵。

上述震动发生球是采用铅材料制作的球体。

上述配重球采用钢铁材料或铜材料制成;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左半筒的内侧壁和右半筒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海绵垫层或橡胶垫层。

上述扣环设于左半筒上,所述扣钩设于右半筒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能够在短跑过程中制造非平衡性和震动性,从而加强短跑训练者在短跑过程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其中通过在跑步过程中各配重球在相应的环形圈体内移动来使得跑步者身体发生失衡,从而使其在跑步过程中进行自我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通过在配重球内部的震动发生球的运动能够在震动发生球撞击到立方体状的内腔的拐角处发生的撞击来模拟跑步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所导致的震动现象(例如路面不平会导致震动,此时也会使得跑步者身体平衡受到影响),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短跑训练者的身体失衡和抗震动能力的训练,同时震动发生球在短跑训练过程中也兼具提供跑步者非平衡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配重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配重球内部发送震动时,震动发生球所在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

套筒1,用于在短跑训练时固定套接于短跑训练者的腰上,该套筒1包括左半筒1-1和右半筒1-2,所述左半筒1-1和右半筒1-2通过铰接轴1-3铰接连接,左半筒1-1和右半筒1-2的非铰接端通过扣环1-5和扣钩1-4可拆卸连接,当套筒1固定套接于短跑训练者的腰上时,所述左半筒1-1位于腰部的左侧,右半筒1-2位于腰部的右侧;

还包括两个环形圈体2,其中一个固定于左半筒1-1的外侧壁上,另一个固定于右半筒1-2的外侧壁上,两个环形圈体2对称的分布于短跑训练者的腰部左右两侧;两个环形圈体2的环面均垂直于所述套筒1的中心线,即环面在水平面内;各环形圈体2内部均设有绕环形圈体周向的环形通道2-1;

还包括两个配重球3,其中一个置于左侧的环形圈体2内的环形通道2-1中,另一个置于右侧的环形圈体2内的环形通道2-1中,两个配重球3均能够在各自所在的环形通道2-1中自由滚动,从而通过其滚动制造短跑训练中的非平衡。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配重球3内部开设有立方体状的内腔3-1,内腔3-1内置有震动发生球3-2,各震动发生球3-2可以在各自所在的内腔3-1中自由运动,从而在短跑训练者短跑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制造非平衡和震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球3上还开设有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3-4,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3-4与所在的配重球3内部的内腔3-1相连通,所述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3-4通过第一封堵体3-3进行封堵,通过震动发生球进入通道3-4能够将各震动发生球3-2装入相应配重球3的内腔3-1中。

进一步地,各环形圈体2上还开设有配重球进入通道,各重球进入通道均与对应的环形通道2-1相连通,各配重球进入通道均通过一第二封堵体进行封堵,同上,通过配重球进入通道能够将各配重球3装入相应环形圈体2的环形通道2-1中。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发生球3-2是采用铅材料制作的球体,铅球可以尽可能起到体积小而重量大的效果,能够起到很好的震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球3采用钢铁材料或铜材料制成;所述左半筒1-1和右半筒1-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左半筒1-1的内侧壁和右半筒1-2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海绵垫层或橡胶垫层,避免太硬训练佩戴时腰部不舒服。

进一步地,所述扣环1-5设于左半筒1-1上,所述扣钩1-4设于右半筒1-2上,二者通过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将本发明装置戴到人的腰上并方便的取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跑过程平衡性训练装置,能够在短跑过程中制造非平衡性和震动性,从而加强短跑训练者在短跑过程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其中通过在跑步过程中各配重球在相应的环形圈体内移动来使得跑步者身体发生失衡,从而使其在跑步过程中进行自我平衡能力和失衡纠错能力的训练,通过在配重球内部的震动发生球的运动能够在震动发生球撞击到立方体状的内腔的拐角处发生的撞击来模拟跑步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所导致的震动现象(例如路面不平会导致震动,此时也会使得跑步者身体平衡受到影响),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短跑训练者的身体失衡和抗震动能力的训练,同时震动发生球在短跑训练过程中也兼具提供跑步者非平衡性的功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