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0005发布日期:2021-03-02 10:3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
[0003]
腿伤也属于骨外科的范畴,当我们的腿在受伤之后,就不能够进行走路活动,这种情况下,长期不走路,就会出现“不会走路”的现象,有些受到的创伤之后腿部力量也无法跟上,这就要进行训练,让患者的腿部力量跟上,从而能够进行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够使患者得到很好的训练,方便推广。
[0005]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座及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设有电机,所述支撑柱内设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所述支撑柱的两侧设有导向槽且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柱且升降柱的两端穿过导向槽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设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螺纹调节杆的端部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设有孔体且孔体内抽拉设有伸拉板,所述转动板的侧面设有固定螺纹件,所述转动板靠近支撑柱的端面上设有l型安装柱,所述l型安装柱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接有弹簧a,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环套与弹簧a抵触,所述转动板与环套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支撑柱远离转动板的侧面上设有升降座椅结构,所述升降座椅结构的端部转动设有支板,所述升降座椅结构的底部设有板体,所述板体上交接有筒体且筒体内设有弹簧b,所述支板的底部交接有轴体且轴体伸入到筒体与弹簧b抵触,所述支板上设有小腿支撑结构,所述支板远离升降座椅结构端设有弹性踩踏板结构。
[0006]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座椅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一侧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设有螺纹杆体且螺纹杆体的上端伸出柱体设置,所述螺纹杆体上螺纹连接有座椅。
[0007]
作为改进,所述连杆始终保持倾斜向上设置。
[0008]
作为改进,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手拉把手。
[0009]
作为改进,所述小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端的支撑槽体,所述支撑板上贯穿设有通孔。
[0010]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踩踏板结构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座板内的导向杆和套设在导向
杆上的弹簧c,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踏板与弹簧c抵触。
[0011]
作为改进,所述座椅的靠背上端为弧面状。
[0012]
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板的上端设有支撑软包。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紧凑,升降板和调节板均能够调节转动板的位置,座椅可以调节高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患者,转动板能够抵住患者脚后跟,能够训练患者的脚部力量,小腿支撑结构能够支撑小腿,小腿通过下压,从而能够训练小腿的力量,弹性踩踏板结构在患者踩踏上去之后,使力后的反作用力能够感觉到触地感,能够刺激小腿神经和肌肉,能够加快恢复。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b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6]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
如图1-3所示,一种腿伤恢复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座2及设置在支撑座2上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座2的下端设有电机4,所述支撑柱3内设有螺纹柱5且螺纹柱5的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所述支撑柱3的两侧设有导向槽6且螺纹柱5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柱且升降柱的两端穿过导向槽6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上转动设有螺纹调节杆8,所述螺纹调节杆8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板9,所述调节板9远离螺纹调节杆8的端部铰接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内设有孔体且孔体内抽拉设有伸拉板11,所述转动板10的侧面设有固定螺纹件12,所述转动板10靠近支撑柱3的端面上设有l型安装柱13,所述l型安装柱13内设有导向柱14,所述导向柱14上套接有弹簧a15,所述导向柱14上套设有环套16与弹簧a15抵触,所述转动板10与环套16之间铰接有连杆17;所述支撑柱3远离转动板10的侧面上设有升降座椅结构18,所述升降座椅结构18的端部转动设有支板19,所述升降座椅结构18的底部设有板体19,所述板体19上交接有筒体20且筒体20内设有弹簧b21,所述支板19的底部交接有轴体22且轴体22伸入到筒体20与弹簧b21抵触,所述支板19上设有小腿支撑结构23,所述支板19远离升降座椅结构18端设有弹性踩踏板结构24。
[0019]
所述升降座椅结构18包括设置在支撑柱3一侧的柱体181,所述柱体181内设有螺纹杆体182且螺纹杆体182的上端伸出柱体181设置,所述螺纹杆体182上螺纹连接有座椅183。
[0020]
所述连杆17始终保持倾斜向上设置。
[0021]
所述座椅183的两侧设有手拉把手184。
[0022]
所述小腿支撑结构23包括支撑板231和设置在支撑板231上端的支撑槽体232,所述支撑板231上贯穿设有通孔233。
[0023]
所述弹性踩踏板结构24包括设置在座椅183的座板内的导向杆241和套设在导向杆241上的弹簧c242,所述导向杆241上套设有踏板243与弹簧c242抵触。
[0024]
所述座椅183的靠背上端为弧面状。
[0025]
所述调节板9的上端设有支撑软包25。
[0026]
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首先控制电机调节升降板的高度,然后手动转动螺纹调节杆调节调节板的位置,再调节好伸拉板的伸出量,从而能够适用于使用的患者,再手动调节好座椅的高度,就能够进行训练,如果患者进行坐式训练,患者反坐,双腿的关节处搭在支撑软包上,后脚跟抵住住调节板,对调节板使力挤压,连杆联动环套挤压弹簧a进行使力,从而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训练,如果进行平坐式训练,就正坐在座椅上,小腿放在支撑槽体内进行进行小腿向下使力,能够单独进行小腿力量训练,如果小腿穿过通孔踩住踏板就能够模拟走路的着地感,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脚部和腿部都能够进行训练。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