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瑜伽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143发布日期:2021-02-03 13:2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瑜伽砖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瑜伽砖。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瑜伽砖产品,形状大多是长方体。用户不能根据自身肢体高低胖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砖。使用传统瑜伽砖时,以脚后跟为支点时,阻碍腿部肌感发力延伸不畅,难于延伸到极致,膝关节易被动翘起,腿部重心左右偏移,长时间使用容易形成内八字脚、外八字脚,极易影响下肢肌肉的线条与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瑜伽砖,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新型瑜伽砖,包括:
[0006]
砖主体;
[0007]
设置于所述砖主体上的第一容置腔,其底面依次由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以及第四曲面首尾连接成;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四曲面采用外凸式设计,所述第三曲面采用内陷式设计;以及
[0008]
对称设置于所述砖主体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一侧的第二容置腔。
[0009]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通孔。
[0010]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曲面为平面。
[0011]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四曲面的峰值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峰值凸起高度。
[0012]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容置腔靠近所述砖主体中间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容置腔靠近所述砖主体侧边的高度。
[0013]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砖主体的材质为高密度eva。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砖主体上设置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增加了瑜伽砖的使用功能。第一容置腔的底面由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以及第四曲面组成,提升了第一容置腔与脚掌的贴合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将瑜伽砖的支点后移至“踝关节”处,促进腿部肌感顺畅自如延伸至极致末梢;降低生理角度,改善膝关节隆起现象;调整腿部重心稳定,便于协调肢体力量,避免变成八字腿;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设计成特制脚型区域,扩大脚后跟回提运动空间,引导脚部主动发力延伸。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容置腔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状态图。
[0020]
图中:1.砖主体 2.第一容置腔 21.第一曲面 22.第二曲面
[0021]
23.第三曲面 24.第四曲面 3.第二容置腔 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瑜伽砖,包括:砖主体1;设置于所述砖主体1上的第一容置腔2,其底面依次由第一曲面21、第二曲面22、第三曲面23以及第四曲面24首尾连接成;所述第二曲面22和所述第四曲面24采用外凸式设计,所述第三曲面23采用内陷式设计;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砖主体1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2一侧的第二容置腔3。在砖主体1上设置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增加了瑜伽砖的使用功能。第一容置腔2的底面由第一曲面21、第二曲面22、第三曲面23以及第四曲面24组成,提升了第一容置腔2与脚掌的贴合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将瑜伽砖的支点后移至“踝关节”处,促进腿部肌感顺畅自如延伸至极致末梢;降低生理角度,改善膝关节隆起现象;调整腿部重心稳定,便于协调肢体力量,避免变成八字腿;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设计成特制脚型区域,扩大脚后跟回提运动空间,引导脚部主动发力延伸。
[0025]
参照图1至图2所示,进一步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腔2的通孔4,方便用户在使用本瑜伽砖时,脚趾部分不会被干涉,降低对练习瑜伽动作的影响。
[0026]
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曲面21为平面。所述第四曲面24的峰值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22的峰值凸起高度。参照图4所示,第一曲面21、第二曲面22、第三曲面23以及第四曲面24的设置,使得第一容置腔2的底面更好地与用户的脚贴合。
[0027]
参照图1至图2所示,第二容置腔3靠近所述砖主体1中间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容置腔3靠近所述砖主体1侧边的高度。对称设置的第二容置腔3,使得瑜伽砖中段中间高两端低,实现了用户可以把脚踝或者脚跟放置在第二容置腔3靠近砖主体1中间一端,进行相对
应的压腿动作。
[0028]
所述砖主体1的材质为高密度eva,使得瑜伽砖回弹性能好且提供更好的柔性支撑力。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