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2783发布日期:2021-02-23 13:5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综合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常态,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与没有时间健身的矛盾却越发突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常态化健身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去健身房锻炼更是如在云端、高不可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家用健身训练器,但是现有的家用健身训练器功能单一,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训练设备,通过将飞鸟训练、高拉训练和举重训练集合在同一个设备上,满足人们对多种训练的需要,训练效果好。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综合训练设备,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的后侧下端设置有负重组件,所述主机架的前侧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水平支管,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水平支管之间和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水平支管之间均设置有竖直杆,每个所述竖直杆的后侧平行设置有导杆;位于上端的两个水平支管之间沿左右方向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主机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轮;飞鸟训练组件,所述飞鸟训练组件设置在所述竖直杆的前侧,所述飞鸟训练组件通过第一拉索组件连接所述负重组件;举重训练组件,所述举重训练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杆之间,所述举重训练组件通过第二拉索组件连接所述负重组件;高拉训练组件,所述高拉训练组件包括有横把手,所述横把手的中部连接有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连接所述负重组件。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综合训练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竖直杆的前侧设置有飞鸟训练组件,使用人员可以手抓飞鸟训练组件,进行前后或左右扩缩运动,同时第一拉索组件带动负重组件上下升降进行循环实现飞鸟训练;通过在两个导杆之间设置有举重训练组件,使用人员可以将肩部或手部抵接在举重训练组件上,然后重复抬起和下放的运动,同时第二拉索组件带动负重组件上下升降进行循环实现举重训练;通过设置横把手,使用人员双手握在横把手上,在使用人员逐渐下拉的过程中,第三钢丝绳带动负重组件上升,在使用人员逐渐站直的过程中,负重组件依靠自重向下运动复位准备下一个循环动作,实现高拉训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飞鸟训练、高拉训练和举重训练集合在同一个设备上,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择一进行训练,满足人们对多种训练的需要,训练效果好。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竖直杆的前侧均设置有第五滑轮,所述竖直杆的上端设置有第六滑轮,每个所述第六滑轮的后侧设置有第十三转向滑轮,两个所
述第十三转向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端的两侧,所述第十三转向滑轮朝向所述负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四转向滑轮;所述第一拉索组件包括两个依次穿过所述第五滑轮、第六滑轮、第十三转向滑轮和所述第十三转向滑轮的第一钢丝绳;所述飞鸟训练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于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的拉把手,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重组件。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杆的下端设置有第八滑轮,所述主机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九转向滑轮,所述第九转向滑轮朝向所述负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十转向滑轮,所述第十转向滑轮的上方设置有第十一滑轮;所述第二拉索组件包括两个依次穿过所述第八滑轮、所述第九转向滑轮、所述第十转向滑轮和所述第十一滑轮的第二钢丝绳;所述举重训练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的抬举杆,所述抬举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重组件。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十一滑轮设置为动滑轮,所述第十一滑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动滑轮,所述第十一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第十一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动滑轮的上方设置有第十二滑轮,所述第十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动滑轮朝向所述负重组件的一侧;所述负重组件的上端的中部设置有第十三滑轮,所述第十三滑轮的下方穿接有第四钢丝绳,所述第四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二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连接于所述主机架;所述第十四转向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十五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三转向滑轮、第十四转向滑轮、第十五滑轮和第十一滑轮与所述第二钢丝绳连接。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右侧的所述第十五滑轮靠近所述第十转向滑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六滑轮,所述第十五滑轮和所述第十六滑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动滑轮,所述第三动滑轮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五滑轮、第三动滑轮和所述第十六滑轮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一滑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轮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转向滑轮,所述第三钢丝绳背离所述横把手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转向滑轮连接所述连接座。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抬举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接于所述导杆上。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七滑轮,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七滑轮之间设置有支板,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七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板上,所述第一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七滑轮之间的间隙。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直杆为方管,所述竖直杆的侧壁上沿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支板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内连接有调位杆,所述调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贴合于所述竖直杆的内壁。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位于上端的两个所述水平支管;每个所述水平支管均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主机架的前侧,且至少一对位于对角位置的所述水平支管通过锁紧螺钉锁紧。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机架的后侧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立杆,所述负重组件包括多个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杆上的配重片,多个所述配重片的中部
贯穿设置有选择杆,多个所述配重片与所述选择杆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插销。
[001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00主机架、110水平支管、120竖直杆、121连接孔、122 勾槽、130导杆、140连接杆、150立杆、160销轴;
[0027]
210第一滑轮、220第二滑轮、230横把手、240第三钢丝绳、250第三动滑轮、260连接座、270第三转向滑轮;
[0028]
310第五滑轮、320第六滑轮、330第十三转向滑轮、340 第十四转向滑轮、350第一钢丝绳、360拉把手、370第十五滑轮、380第十六滑轮、390第九滑轮、391支板;
[0029]
410第八滑轮、420第九转向滑轮、430第十转向滑轮、 440第十一滑轮、450第二钢丝绳、460抬举杆、461勾臂、470 安装座、471导向套、480连接头、490锁紧杆;
[0030]
510第二动滑轮、520连接板、530第十二滑轮、540第四钢丝绳;
[0031]
610安装件、611凸台、620调位杆;
[0032]
700负重组件、710第十三滑轮、720配重件、730选择杆、 74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
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6]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参照图1、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综合训练设备,包括主机架100、飞鸟训练组件、举重训练组件和高拉训练组件,主机架100的后侧下端设置有负重组件700,主机架100的前侧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水平支管110,位于左侧的两个水平支管110之间和位于右侧的两个水平支管110之间均设置有竖直杆120,每个竖直杆120的后侧平行设置有导杆130;位于上端的两个水平支管110之间沿左右方向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杆 140,连接杆140中部上设置有第一滑轮210,主机架100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轮220;飞鸟训练组件设置在竖直杆120的前侧,飞鸟训练组件通过第一拉索组件连接负重组件700;举重训练组件设置在两个导杆130之间,举重训练组件通过第二拉索组件连接负重组件700;高拉训练组件包括有横把手230,横把手230的中部连接有第三钢丝绳240,第三钢丝绳24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滑轮210 和第二滑轮220连接负重组件7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竖直杆120的前侧设置有飞鸟训练组件,使用人员可以手抓飞鸟训练组件,进行前后或左右扩缩运动,同时第一拉索组件带动负重组件700上下升降进行循环实现飞鸟训练;通过在两个导杆130之间设置有举重训练组件,使用人员可以将肩部或手部抵接在举重训练组件上,然后重复抬起和下放的运动,同时第二拉索组件带动负重组件700上下升降进行循环实现举重训练;通过设置横把手230,使用人员双手抬起握在横把手230上,在使用人员逐渐下拉的过程中,第三钢丝绳240带动负重组件700上升,在使用人员逐渐站直的过程中,负重组件700依靠自重向下运动复位准备下一个循环动作,实现高拉训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飞鸟训练、高拉训练和举重训练集合在同一个设备上,减少占用空间,且三种训练方式是通过同一个负重组件700进行负重,减少成本,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择一进行训练,以对人体的手部、背部等部位进行锻炼,满足人们对多种训练的需要,训练效果好;同时减少使用人员单独购买不同训练方式的器材的费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的需要,使用人员也可以双手抓在连接杆140上,进行引体向上训练。
[0038]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竖直杆120的前侧均设置有第五滑轮310,竖直杆120的上端设置有第六滑轮320,每个第六滑轮320的后侧设置有第十三转向滑轮 330,两个第十三转向滑轮330分别设置在主机架100上端的左右两侧,第十三转向滑轮330朝向负重组件700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四转向滑轮340;第一拉索组件包括两个依次穿过第五滑轮310、第六滑轮320、第十三转向滑轮330和第十三转向滑轮330的第一钢丝绳 350;飞鸟训练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于第一钢丝绳350一端的拉把手 360,第一钢丝绳350的另一端连接负重组件700。使用人员在进行飞鸟训练时,双人分别握持拉把手360,随后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训练需要将两个拉把手360左右扩缩或前后拉缩,在扩大或拉伸的过程中,拉把手360通过第一钢丝绳350带动负重组件700向上升降;在收缩的过程中,负重组件700依自重下降复位,带动两个拉把手360收缩复位进行下一个飞鸟训练循环。可以理解是,当使用人员需要训练肱二头肌时,可以双手握在一个拉把手360,随后拉动和放回拉把手360,进行对应部位的训练。
[0039]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杆130的下端设置有第八滑轮410,主机架100的下端设置有第九转向滑轮420,第九转向滑轮420朝向负重组件700的一侧设置有第十转向滑轮430,第十转向滑轮430的上方设置有第十一滑轮440;第二拉索组件包括两个依次穿过第八滑轮410、第九转向滑轮420、第十转向滑轮430和第十一滑轮440的第二钢丝绳450;举重训练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导杆130上的抬举杆460,抬举杆460 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钢丝绳450的一端,第二钢丝绳450的另一端连接负重组件700。使用人员在进行举重训练时,使用人员下蹲,将肩部抵接在抬举杆460的下端,然后重复站立和蹲下的动作,在逐渐站立的过程中,抬举杆460通过第二钢丝绳450带动负重组件 700向上升起;在逐渐下蹲的过程中,负重组件700依自重下降复位,带动抬举杆460复位进行下一个举重训练循环。第二钢丝绳450的一端向上伸连接抬举杆460,第一钢丝绳350的一端向下伸连接拉把手360,第一钢丝绳350的另一端和第二钢丝绳450的另一端均连接同一个负重组件700,减少负重组件700的数量,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且减少制作成本。可以理解是,使用人员进行卧推训练时,可以在抬举杆460的下方放置一个躺板,使用人员躺在躺板上,双手握在抬举杆460上,重复抬起和下放的训练,实现卧推训练;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双手放在抬举杆460的上端,然后进行抬起和下放运动,对手部和背部进行训练。
[0040]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十一滑轮440设置为动滑轮,第十一滑轮44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动滑轮510,第十一滑轮440和第二动滑轮5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20,连接板520将第十一滑轮440和第二动滑轮510连接成一体;第二动滑轮510的上方设置有第十二滑轮530,第十二滑轮530设置在第二动滑轮510朝向负重组件700的一侧;负重组件700的上端的中部设置有第十三滑轮710,第十三滑轮710的下方穿接有第四钢丝绳 540,第四钢丝绳540的两端分别向上依次穿过第十二滑轮530和第二动滑轮510连接于主机架100;第十四转向滑轮340的下方设置有第十五滑轮370,第一钢丝绳350依次穿过第十三转向滑轮330、第十四转向滑轮340、第十五滑轮370和第十一滑轮440与第二钢丝绳 450连接。这样设置,在带动抬举杆460向上运动时,第二钢丝绳 450带动第十一滑轮440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动滑轮510向下运动,由于第四钢丝绳540的一端固定在主机架100上,因此第四钢丝绳540的另一端在第二动滑轮510向下运动的同时向上升起,从而带动负重组件700上升;在将两个拉把手360左右扩大或前后拉升的过程中,第一钢丝绳350带动第十一滑轮440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动滑轮510向下运动,由于第四钢丝绳540的一端固定在主机架100上,因此第四钢丝绳540的另一端在第二动滑轮510向下运动的同时向上升起,从而带动负重组件700上升。通过将第一钢丝绳350和第二钢丝绳450设置为一体,只需要一条钢丝绳即可将抬举杆460和拉把手360连接,并将两者与负重组件700相连接,实现举重训练和飞鸟训练,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小型化,减少生产成本和占用空间。
[0041]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右侧的第十五滑轮370靠近第十转向滑轮430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六滑轮 380,第十五滑轮370和第十六滑轮380之间设置有第三动滑轮250,第三动滑轮25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260,位于右侧的第一钢丝绳 350依次穿过第十五滑轮370、第三动滑轮250和第十六滑轮380连接第二钢丝绳450;第一滑轮21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滑轮220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滑轮220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转向滑轮270,第三钢丝绳240背离横把手23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滑轮210、第二滑轮 220和第
三转向滑轮270连接连接座260。这样设置,在使用人员双手握在横把手230上带动横把手230向下运动过程中,第三钢丝绳 240带动第三动滑轮250向上运动,使得第二钢丝绳450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十一滑轮440向下运动,由于第四钢丝绳540的一端固定在主机架100上,因此第四钢丝绳540的另一端在第二动滑轮510 向下运动的同时向上升起,从而带动负重组件700上升,实现高拉训练。同时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训练设备上的高拉训练、飞鸟训练和举重训练均是采用同一个负重组件700作为负重源,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减少整个设备的占用面积,适合于家庭使用。
[004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抬举杆460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座470,安装座470的侧壁上连接有导向套 471,导向套471套接于导杆130上。在抬举杆460的升降过程中,导向套471与导杆130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抬举杆460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同时直线升降,提高举重训练的效果。
[0043]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470的下端设置有内腔,第二钢丝绳45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80,连接头 480插接在内腔内,并通过锁紧杆490锁紧。连接头480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内腔的侧壁上贯穿有第四通孔,锁紧杆490插接在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实现固定,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连接头480嵌装在内腔内的深度,进而控制第二钢丝绳450 的松紧程度,以满足不同的训练需要。
[0044]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抬举杆46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座470内,抬举杆460的两端连接有勾臂461,竖直杆120的后侧壁沿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勾槽122;在举重训练时,将抬举杆460抬起或放下到勾臂461对应其中一个勾槽122的位置时,转动抬举杆460使得勾臂461卡在勾槽122 内,避免举重杆460不易在负重组件700的作用下突然掉落,伤害到使用者,进一步提高本设备的安全性能。
[0045]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滑轮3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七滑轮390,第五滑轮310与第七滑轮390之间设置有支板391,第五滑轮310与第七滑轮390转动连接在支板391上,第一钢丝绳350穿过第五滑轮310与第七滑轮390之间的间隙。这样设置,第一钢丝绳350与拉把手 360连接的一端在第五滑轮310和第七滑轮390的限位下停留在第五滑轮310的前方以便手握。
[0046]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竖直杆120 为方管,竖直杆120的侧壁上沿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121,支板391连接有安装件610,安装件610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611,凸台611上设置有插装孔,插装孔内连接有调位杆620,调位杆620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21贴合于竖直杆120 的内壁。这样设置,可以根据不同使用人员的不同身高,调整拉把手360的高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适应性强。根据实际的需要,可将拉把手360调低至最下端的位置,以释放出空间,以便进行其它类型的训练。
[0047]
如图8所示,连接杆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位于上端的两个水平支管110;每个水平支管110均通过销轴160 铰接于主机架100的前侧,且至少一对位于对角位置的水平支管110通过锁紧螺钉锁紧。这样设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将连接杆140拆下,将水平支管110向内转动,使得水平支管 110和竖直杆120连接贴合在主机架100的前侧,减少设备装箱时的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在客户购买到设备后进行组装时,客户只需将水平支管110向外转动,随后将连接杆 140的两端通过螺钉连接于位于的两个水平支管110即可使用,降低客户自主装配的难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0048]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机架100的后侧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立杆150,负重组件 700包括多个两端滑动贯穿在立杆150上的配重片720,配重片720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选择杆730,配重片720与选择杆730 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插接有插销。借助选择杆730和插销的配合可以实现不同配重片720选择,具体地说,的选择杆730的长度稍大于全部配重片720的堆叠厚度且选择杆730的上部设有连接部740,第十三滑轮710转动连接在连接部740上,中间结合插销实现选择杆730与选定数量的配重片720的连接,以满足对不同负重的调整。
[004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