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防肌肉萎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3971发布日期:2021-01-26 11:2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神经外科防肌肉萎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外科防肌肉萎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由于神经损伤的患者运动能力受限,特别是上肢神经损伤,上肢运动不能正常完成的患者,肢体长时间不运动,肌肉得不到锻炼,容易导致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患者需要一些简单的康复辅助训练,适当的舒展患者上肢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但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体积大,携带移动不方便,机动性差,而且比较占用空间,收纳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防肌肉萎缩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训练设备体积大移动和收纳都不方便的问题。
[0004]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形且开口朝内的外壳,外壳内侧设有把手,把手下端呈水平状,把手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与外壳滑动连接,外壳上设有位于连接板下方的托板,把手与托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多个上下轴向的拉簧,托板下方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阻力装置,转轴中部固定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拉绳自由端贯穿外壳并设有布环。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在外壳内侧上下移动并牵引拉簧,锻炼患者的握力和小臂上的肌肉,配合外壳下侧的绕线轮和阻力装置,锻炼患者手臂上的肌肉和胸部的肌肉,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上肢肌肉萎缩,并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都位于外壳内侧,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移动方便,机动性强,不使用时,收纳方便节约空间;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图。
[000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0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001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环形且开口朝内的外壳1,外壳1内侧设有把手2,把手2下端
呈水平状,把手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下端与外壳1滑动连接,外壳1上设有位于连接板3下方的托板4,把手2与托板4之间活动连接有多个上下轴向的拉簧5,托板4下方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6,转轴6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阻力装置,转轴6中部固定有绕线轮7,绕线轮7上缠绕有拉绳8,拉绳8自由端贯穿外壳1并设有布环9。
[0013]
为了方便设置绕线轮7,所述的托板4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上下方向且位于其下侧的支撑板10,转轴6贯穿内侧的两个支撑板10并与最外侧的两个支撑板10转动连接,绕线轮7位于内侧的两个支撑板10之间。
[0014]
为了对患者起到更好的训练作用,所述的阻力装置包括与转轴6同轴并位于两个支撑板10之间的发条11,发条11的一端与转轴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托板4固定连接。
[0015]
为了方便设置拉簧5,所述的把手2下端与托板4上端分别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的挂环12,拉簧5上下两端分别悬挂在与其对应的挂环12上。
[0016]
为了对把手2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的外壳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内的滑道13,滑道13位于托板4上方并呈弧形,连接板3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插销14,插销14插入其对应侧的滑道13内。
[0017]
为了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所述的外壳1上侧设有软垫15。
[0018]
为了对发条11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外壳1下侧与托板4之间固定有向外凸起的保护壳16。
[001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四指抓住把手2,外壳1上侧顶在掌心内,抓握四指牵扯把手2,使把手2向上移动并牵引拉簧5,同时连接板3下端通过插销14沿滑道13向上移动,当患者放松时,拉簧5收缩,把手2经连接板3推动插销14沿滑道13向下移动,滑道13对把手2的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保证把手2不与外壳1脱离,拉簧5对患者的握手运动起阻力作用,能够有效的锻炼患者手掌和小臂上的肌肉,防止患者手掌握力下降,或小臂肌肉萎缩;
[0020]
患者一手握住外壳1上侧,另一手拉住布环9,同时向外侧摆动双臂牵引拉绳8,拉绳8带动绕线轮7和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发条11旋紧,此时发条11对于患者的牵引动作起阻力作用,当患者放松牵引时,发条11放松并带动绕线轮7和转轴6反向旋转收缩拉绳8,患者反复向外摆动双臂牵引拉绳8时,能够有效地锻炼患者的手臂上的肌肉和胸部肌肉,能够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避免肌肉萎缩;
[0021]
托板4下侧的支撑板10,对转轴6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发条11起到保护作用,由于把手2下端和托板4上端分别设有多个挂环12,患者可以根据康复训练的需求,增加悬挂拉簧5的数量,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外壳1上侧设置的软垫15,提高了患者训练握力和小臂肌肉时,掌心受力后的舒适性。
[0022]
本实用新型在外壳1下侧与托板4之间设置弧形的保护壳16,是为了更好的包裹住发条11和绕线轮7,并对发条11和绕线轮7起保护作用。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在外壳内侧上下移动并牵引拉簧,锻炼患者的握力和小臂上的肌肉,配合外壳下侧的绕线轮和阻力装置,锻炼患者手臂上的肌肉和胸部的肌肉,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上肢肌肉萎缩,并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都位于外壳内侧,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移动方便,机动性强,不使用时,收纳方便节约空间;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