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质舰船模型。
背景技术:2.由于,中学各学科之间的学科知识和内容相对独立,而且缺乏横向联系的实践载体。致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很多受限于各学科之内,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是停留在作业本上。无法将其综合性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各学科教师,也很难寻找到能应用于本学科相关内容的实践载体。因此,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了很大束缚和限制。
3.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以纸质舰船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为实践载体。从而解决了中学相关学科中的知识和内容应用于实践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各相关学科知识,在纸质舰船模型设计制作中的实际用途,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当前舰船模型的制作,无论是从加工制作技术还是新型材料的应用上,都是已经极为丰富。模型作为商品,在商品化的进程中,已然成了各种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产品。对于舰船模型也是如此,各种模型更是充斥着整个市场。买来即用,顶多进行一下简单的拼装即可。这的确大大方便了一些模型玩家、爱好者和收藏者。
5.但是,模型制作的重大意义,决不在于它的娱乐性和收藏性。而是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的研究性、实践性和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这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启蒙尤为重要。
6.面对各种模型制作技术,却未见一种适合于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舰船模型制作技术;一种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工具、材料和简单的制作工艺,将中学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且十分经济的舰船模型制作技术。
7.现有技术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8.1、现有的舰船模型制作最多见的是商品化工业生产的玩具产品。其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将学习的物理、数学等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9.2、现有自制可在水中航行的舰船模型,其制作材料多以金属、塑料类(各类有机塑料板材)和木质等材料为主。其加工和制作工艺,难度门槛高。甚至,需要加工制作的机械设备和操作设备的技能,并不适合普通成人和中学生制作。由于从制作技术和材料获取以及材料的加工技术角度来说,难度较大。因此也影响了其普及性。
10.3、加工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纸质舰船模型,为片纸制作的并能够在水中航行的纸质舰船模型。
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舰船壳体,舰船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pvc层,
舰船壳体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砂石舱,砂石舱用于放置用于调整重心的细砂石,舰船壳体底部设置有螺旋桨和船舵,舰船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舰船壳体外的螺旋桨,电机和螺旋桨倾斜设置,使电机高于舰船壳体外的水平面,舵机连接船舵。
13.舰船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支撑的边条龙骨和船底隔龙骨。
14.边条龙骨为若干由口子型材组成条形结构,口子型材内斜向设置有加劲肋。
15.船底隔龙骨包括弧形隔板和顶部隔板,弧形隔板的底部型线与舰船壳体的内表面型线相同,顶部隔板设置在弧形隔板上部,顶部隔板的两端与舰船壳体内表面的两侧固定。
16.舰船壳体包括舰首、舰船体中段和舰尾,舰首和舰船体中段间设置有梯形过渡段,舰首和舰尾均布设有应力释放部。
17.舰首的应力释放部为在舰首底部设置的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朝向舰首运动方向,圆锥形结构内部填充有黏土。
18.舰首的圆锥形结构内部填充有黏。
19.舰尾的应力释放部为台阶型结构。
20.舰首顶部覆盖有舰船首部甲板,舰船首部甲板背部设置有瓦楞结构件。
21.电机底部设置有电机底座,电机底座固定在舰船壳体内。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舰船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pvc层,不但防水性能突出,而且密封性和粘合的牢靠性十分突出,并且pvc本身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折叠材料能够更好的防止断裂现象出现。本实用新型在舰船壳体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砂石舱,能够在不同的砂石舱内放置细砂石而调整重心,从而使本装置在航行转弯时,不容易倾覆。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高于舰船壳体外的水平面,采用了u形管实验的原理,解决了电机、舵机的传动轴既能传动又避免水沿着传动轴流入舰船壳体之内。
2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边条龙骨和船底隔龙骨对舰船壳体进行加强,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结构强度。
2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舰首和舰船体中段间设置有梯形过渡段,能够分散应力以减轻对船体中段产生破坏,梯形的上底略小于下底边即可,以免材料产生过强的应力,以使舰首两侧较为自然地延伸至舰首顶点。
2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舰首的应力释放部为在舰首底部设置的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内部填充有黏土,大大减小了舰首和舰船体中段的材料应力。
2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舰首内设置有黏土,既可以定型又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边条龙骨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船底隔龙骨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舰船壳体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舰首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舰船首部甲板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和电机底座的配合示意图;
35.其中,1、舰船壳体;2、砂石舱;3、螺旋桨;4、船舵;5、电机;6、舵机;7、驱动轴; 8、边条龙骨;9、船底隔龙骨;10、舰船首部甲板;11、瓦楞结构件;12、电机底座;13、黏土;14、水平面;15、吸管;1
‑
1、舰首;1
‑
2、舰船体中段;1
‑
3、舰尾;8
‑
1、口子型材;8
‑
2、加劲肋;9
‑
1、弧形隔板;9
‑
2、顶部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舰船壳体1,舰船壳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pvc层,舰船壳体1 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砂石舱2,砂石舱2用于放置用于调整重心的细砂石,舰船壳体1底部设置有螺旋桨3和船舵4,舰船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5和舵机6,电机5的驱动轴7连接舰船壳体 1外的螺旋桨3,电机5和螺旋桨3倾斜设置,使电机5高于舰船壳体1外的水平面14,舵机 6连接船舵4。
38.参见图2,舰船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支撑的边条龙骨8和船底隔龙骨9。
39.参见图3,边条龙骨8为若干由口子型材8
‑
1组成条形结构,口子型材8
‑
1内斜向设置有加劲肋8
‑
2。
40.参见图4,船底隔龙骨9包括弧形隔板9
‑
1和顶部隔板9
‑
2,弧形隔板9
‑
1的底部型线与舰船壳体1的内表面型线相同,顶部隔板9
‑
2设置在xiug弧形隔板9
‑
1上部,顶部隔板9
‑
2的两端与舰船壳体1内表面的两侧固定。
41.参见图5,舰船壳体1包括舰首1
‑
1、舰船体中段1
‑
2和舰尾1
‑
3,舰首1
‑
1和舰船体中段 1
‑
2间设置有梯形过渡段1
‑
4,舰首1
‑
1和舰尾1
‑
3均布设有应力释放部1
‑
5。舰首1
‑
1的应力释放部1
‑
5为在舰首1
‑
1底部设置的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朝向舰首1
‑
1运动方向,圆锥形结构内部填充有黏土(13),舰首1
‑
1的圆锥形结构内部填充有黏土13,舰尾1
‑
3的应力释放部1
‑
5为台阶型结构。
42.参见图6,舰首1
‑
1顶部覆盖有舰船首部甲板10,舰船首部甲板10背部设置有瓦楞结构件11。
43.参见图7,舰首1
‑
1内设置有黏土13。由于在舰船模型壳体的舰首段变化非常复杂,使其底隔龙骨很难计算和制作。这时就可以先将超轻粘土13置入舰首1
‑
1不同的位置,再用做好的舰船首段甲板10,结合卡纸的应力,调整舰船模型首段。粘土13干后,既可以定型又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44.参见图8,电机5底部设置有电机底座12,电机底座12固定在舰船壳体1内。
45.舰船壳体1内部由边条龙骨8和船底隔龙骨9提供支撑。边条龙骨8以型材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型材。不同设计的型材其强度、作用也不同。而船底隔龙骨9根据驱动电机、电池和驱动轴等部件位置的安排,进行相应弦高、弦长的变化和设计。
46.将电机5、舵机6的转动轴穿过吸管15,吸管15再与舰船壳体1用胶密封粘牢。如果吸管15内径相对传动轴过大,可以用较小的吸管分成两小段,与大吸管两端向内逐层套接并粘和,可细至中性笔芯大小,与传动轴直径接近,不影响传动即可。电机5的驱动轴及吸管15 在船壳内以倾斜角度,并高出外面的水平面14放置,这样外面的水就不会进入船体内。倾斜安置的电电机底座12与舰船壳体1的底部粘合,并在其周围填充细砂石起到压仓作用,
同时还减轻电机产生的震动给舰船壳带来个破坏。
47.舰船重心可用细砂石的重量来调整解决。具体方法是把舰船壳体至于水槽中,用若干个小塑料袋装填细砂石进行重心和排水量的调整。当重心和排水量达到要求后,将小塑料袋封装好,并固定于砂石舱内。
48.舰船壳体分成舰首1
‑
1、舰尾1
‑
3和舰船体中段1
‑
2三个部分。各部都是由不同的几何型体组合而构成的复合体。舰船体的中段可以将其视作由长方体、倒放的方台体和半个圆柱体组合而成。舰首、舰尾虽然复杂些,可根据不同的舰船进行相应的型体变化。
49.将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成后,根据模型制作的需要,将模块进行统一计划。分出单独喷漆、组合后喷漆、套色喷漆和遮罩喷漆。待舰船模型的壳体喷漆彻底干透,再将电池组、电机、舵机及螺旋桨总成置入壳体相应位置,并放入水槽中检查防水性、调整重心和估算“吃水线”位置(此时舰船尾不需要对螺旋桨轴和船舵轴部位钻孔)。待调整结束后,选用合适的转头钻孔,安装吸管或螺旋桨轴总成以及船舵轴,并用“三秒胶水”做好吸管或螺旋桨轴总成的套管(如果从网上购买螺旋桨轴总成时)与船壳体之间的密封。装并连接电池组、电调、遥控接收端、电机、舵机,对频后“试车”。待一切正常后,就可以加装甲板以上的部件,然后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