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3680发布日期:2021-03-30 19:5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投靶。



背景技术:

当下每个人都面临各种压力,相当一部分人员群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已是公认的事实,很多人的身体毛病在年轻时往往没有意识到,不引起重视,没有及时调整改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健康问题会逐步显现出来。而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提升身体素质、改善身体亚健康问题也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在所有人群中,职场人员和在校学生是最为广大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在工作和学习中有个共有现象是:伏案时间很长、用眼过度,长期处于单个姿势静止状态,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经常会发生手臂发麻、腰酸背痛、视力疲劳、头晕目眩,这个健康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年龄越长问题越明显,而经常站起身来,看看远处、挥挥手、动动腿,活动活动筋骨,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挥臂运动”,是改善这个健康问题的最简单、最有效的运动方式,但需要一个长期、规律、持续的时间才能达到运动效果。

而现有的典型的挥臂运动有棒球、网球、羽毛球等传统运动项目,这些传统运动项目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对运动场地要求高,无法随时随地开展运动,便利性差;运动时噪音一般较大,对周边的环境有较大影响;运动成本高等,导致要使运动长期形成习惯,规律保持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影响运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靶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使得运动要长期形成习惯,规律保持下来变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提高运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投靶,包括本体、靶面层、缓冲层和检测装置,本体具有一容腔,容腔具有一开口,靶面层设置在开口上,靶面层由多个弹性条依次间隔并排构成,使得具有一定球速的球可以穿过,缓冲层和检测装置设置在容腔内,定义靶面层朝向容腔内的面为后面,缓冲层位于靶面层的后面且与靶面层间隔相对设置,用于对穿过靶面层的球进行缓冲,检测装置设置在缓冲层后面,用于检测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

进一步的,所述靶面层由多个弹性条依次等间隔并排构成,相邻的弹性条的间隔为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条为松紧带,宽度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采用弹性网布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导电层、第二弹性导电层、第三弹性导电层和电路板,第一弹性导电层间隔设置在缓冲层的后面,第二弹性导电层间隔设置在第一弹性导电层的后面,第三弹性导电层间隔设置在第二弹性导电层的后面,第三弹性导电层设有与靶面层的靶环一一对应的导电环,电路板的检测端分别与第一弹性导电层、第二弹性导电层以及第三弹性导电层的导电环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导电层、第二弹性导电层和第三弹性导电层均采用弹性镀银网纱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第一弹性导电层、第二弹性导电层和第三弹性导电层均与本体弹性连接而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示灯单元,指示灯单元与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指示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靶面层的两侧,用于分别指示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长方箱体,本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和底面均开口设置,靶面层设置在本体的前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人投球运动;实现让球自动收集,避免运动过程频繁弯腰捡球,极大提升了运动体验;整个运动过程声音很小,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运动项目;对运动场地要求低,随时随地可以开展,极大提高了运动的便利性,且运动成本低,使得运动要长期形成习惯,规律保持下来变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提高运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隐藏本体顶面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隐藏本体顶面的部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省略本体的右侧面和顶面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隐藏本体顶面的本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靶,包括本体1、靶面层2、缓冲层3和检测装置,本体具有一容腔11,容腔11具有一开口111,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为长方箱体结构,尺寸大小:长×宽×厚为80cm×60cm×26cm,沿厚度方向的四条边倒圆角处理,外表面环保白色高光喷粉,使得产品整体极具运动感,可安装在公司办公室、休息区、员工活动室,居家客厅、房间,学校活动室、外墙、操场周边围栏(需先做好防水)等场地,能和周边环境友好融为一体,运动时是运动器材、不用时是时尚装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的形状也可以是正方体、圆柱体等其它形状,本体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由1.0mm厚度的镀锌板焊接成型,结构牢固,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本体1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如铝合金等。

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的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以图1方向为基准),由长边和宽边构成的面为前侧面和后侧面,本体1的前侧面的开口设置形成容腔11的开口111,使得整体结构更合理紧凑。

靶面层2设置在开口111上,靶面层2由多个弹性条21依次间隔并排构成,使得具有一定球速的球可以轻松通过靶面层2,又因弹性条21的自带张力有效阻止球反弹出投靶,实现把球“收集”到投靶内的功能,避免运动过程频繁弯腰捡球,极大提升了运动体验。

本具体实施例中,靶面层2上设有标准80靶内5环箭靶靶标的图案,如图1所示,但并不限于此。

优选的,弹性条21采用松紧带来实现,材料易于获得,成本低,且效果好,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条21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本具体实施例中,弹性条21的长度沿上下方向设置,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条21的长度也可以沿左右等其它方向设置。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弹性条21依次等间隔并排设置,相邻的弹性条21的间隔d1为5mm,弹性条21的宽度d2为20mm,使得球可以轻松通过靶面层2,又能有效阻止球反弹出投靶,且间隔d1为5mm可以在保证靶面层2外观整体美观的前提下减少弹性条21之间的碰撞发出的噪音,实现运动过程的静音效果。

缓冲层3和检测装置设置在容腔11内,缓冲层3位于靶面层2的后面且与靶面层2间隔相对设置,用于对穿过靶面层2的球进行缓冲,有效地缓冲球速,避免球反弹又从靶面层2穿出去、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运动噪音。

本具体实施例中,缓冲层3的材质为涤纶弹性网纱布,缓冲效果好,材料易于获得,成本低,且重量轻,但并不限于此。

缓冲层3与靶面层2的距离较佳为80mm-120mm,以获得较好的球反弹效果,更优选的,缓冲层3与靶面层2的距离为100mm。

检测装置设置在缓冲层3后面,用于自动检测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使用便捷,提升体验感。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第三弹性导电层6和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第一弹性导电层4间隔设置在缓冲层6的后面,第二弹性导电层5间隔设置在第一弹性导电层4的后面,第三弹性导电层6间隔设置在第二弹性导电层5的后面,第三弹性导电层6设有与靶面层2的靶环一一对应的导电环(图中未示出),即导电环的数量也为5个,导电环的形状结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靶面层2的靶环的形状结构大小相同,且在前后方向上投影完全重叠,导电环与导电环之间绝缘设置,电路板的检测端分别与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以及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5个导电环电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弹性导电层4和第二弹性导电层5是否电接触,以及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导电环是否电接触,缓冲层3、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和第三弹性导电层6在具有一定球速的球的冲击下,能形变而彼此接触。

要实现该检测功能的电路板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此不再细说。

电路板可以固定设置在本体1的内左侧面或内右侧面,可以采用胶粘或螺丝锁紧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和第三弹性导电层6均采用弹性镀银网纱来实现,导电性极好,提高检测灵敏度,且易于实现,成本低,重量轻,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和第三弹性导电层6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导电层,如弹性镀铜网纱等来实现。

第一弹性导电层4和第二弹性导电层5的距离以及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距离均较佳为10mm-30mm,以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更优选的,第一弹性导电层4和第二弹性导电层5的距离以及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距离均为20mm。

采用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检测装置来实现,如可以采用微波检测球速,采用图像识别检测投中的环数等。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3、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和第三弹性导电层6均与本体1弹性连接而固定,如采用橡皮筋进行弹性连接取代其他刚性连接方式,能非常有效地吸收了球的冲击,降低了运动噪音,大大提升运动的美好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示灯单元,指示灯单元与检测装置的电路板通信连接,用于指示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便于实时知道投球情况,使用便捷,提升体验感。

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靶面层2的左右两侧,用于分别指示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一目了然。指示灯单元采用led灯构成,隐藏在靶面层2后面,不亮时完全看不出指示灯的存在,使整个投靶外观简洁、现代,点亮时透过靶面层2可以清晰看到具体环数和球速。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还可以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将投球的球速和投中的环数上传至云端存储或传输给外置显示屏进行显示。无线通信模块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不再细说。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便捷性和娱乐性,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与云端通信,进行运动结果记录、展示和分享,此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细说。

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的底面开口设置,在投靶下方放置一个收集篮,即可使本体1的容腔11内的球掉落在收集篮内,实现自动收集功能,方便、实用,避免球在本体1的容腔11累积而影响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的后侧面开口设置,使得结构更简单,耗材更少,成本更低,重量更轻。

本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的后侧面的边缘还设有安装孔12,便于将投靶固定在墙上等。

使用时,将投靶悬挂在墙面,投手侧身站发球线上进行投球,当具有一定球速(如20公里/小时以上)球击中靶面层2时,会穿过靶面层2并撞击到缓冲层3上,带动缓冲层3形变进而撞击到第一弹性导电层4,继续带动第一弹性导电层4形变进而撞击到第二弹性导电层5、继续带动第二弹性导电层5形变进而撞击到第三弹性导电层6,电路板检测第一弹性导电层4与第二弹性导电层5的接触时间,以及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接触时间,通过二者的时间差以及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距离即可得出球速,通过检测第二弹性导电层5与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哪个导电环接触,即可得出击中的环数,并传输给指示灯单元进行显示,或无线传输给外界设备。球经过缓冲层3、第一弹性导电层4、第二弹性导电层5和第三弹性导电层6的缓冲后,球速慢了下来,当其回弹至靶面层2时,无法穿过靶面层2而被限制在本体1的容腔11内,再从本体1的底部球掉落在收集篮,实现自动收集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人投球运动;实现让球自动收集,避免运动过程频繁弯腰捡球,极大提升了运动体验;整个运动过程声音很小,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运动项目;对运动场地要求低,随时随地可以开展,极大提高了运动的便利性,且运动成本低,使得运动要长期形成习惯,规律保持下来变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提高运动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