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9039发布日期:2021-06-08 17:2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跑步机。


背景技术:

2.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现有的跑步机是在跑步机台面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台面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辊与后辊,跑步带饶设在前辊与后辊上形成闭环转动,其跑步带采用单辊驱动,或前辊驱动,或后辊驱动,而为了提高动力,通常采用两个电机带动。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3818u,公告日为2012.05.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动力跑步机,包括前辊和后辊,前辊或后辊与两个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前辊或后辊的两端均设有辊筒皮带轮,两个辊筒皮带轮分别通过传送带与驱动电机的电机皮带轮连接。
4.通过采用驱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以利用传送带带动辊筒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前辊或后辊转动,利用两个驱动电机共同输出动力,使跑步机运行平稳。但是传送带与皮带轮的长期配合下,可能松动,无法自行调整传送带进行张紧,导致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不到位,影响驱动力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能够在传送带松动时自行调整传送带张紧,从而保证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稳定,保证驱动力大小稳定,提高跑步舒适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跑步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两端的两个牵引辊,两所述牵引辊之间绕设有跑步带,其中一所述牵引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与牵引辊连接,所述机架上可活动的安装有压带轮,所述压带轮的周侧转动贴合于传送带外壁上,且所述压带轮连接有用于给压带轮提供朝向传送带方向的弹力的弹性联动件,所述压带轮活动时,所述弹性联动件产生弹力推动压带轮始终抵触贴合于传送带外壁上。
8.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联动件包括转动设于机架上的联动块、与联动块一端连接的拉簧以及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于联动块的上方或下方,且所述拉簧远离联动块的一端连接于固定片上,所述联动块远离拉簧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带轮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安装孔上。
9.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块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转动套环以及固定于转动套环两侧的连接臂,两所述连接臂分别连接于拉簧与压带轮上,且两所述连接臂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钝角。
10.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块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开设有挂钩孔,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挂钩孔与固定孔上。
11.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电机对称设有两个,且两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于同一牵
引辊的两端,所述压带轮与弹性联动件均一一对应于驱动电机设置有两个。
12.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同步转动的控制芯片,两所述驱动电机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芯片上。
13.进一步设置: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且两所述驱动电机的型号规格大小一致。
14.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驱动电机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安装有电机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架上。
15.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固定架包括一端安装于容纳槽顶部的安装片以及与安装片连接的套装架,所述套装架远离安装片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安装槽,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槽内。
16.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位于容纳槽的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壳与下壳,所述下壳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上壳与下壳可拆卸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通过压带轮压紧传送带,能够使得传送带张紧,而保证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稳定,保证驱动力大小稳定,提高跑步舒适性;
19.2、通过将压带轮活动设置,使其配合于弹性联动件,能够在传送带松动时,利用弹性联动件提供弹力使压带轮下压传送带,从而自行调整传送带张紧,保证驱动力稳定,提高跑步舒适性;
20.3、通过采用联动块与拉簧的配合,能够在传送带松动推动压带轮活动时,利用联动块移动以带动拉簧产生复位弹力,即可便于自行调整传送带张紧,方便快捷;
21.4、通过采用两个驱动电机,并结合控制芯片控制,能够保证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动力一致,从而减少单个驱动电机的负载,并提供牵引辊两端同样的驱动力,提高跑步带移动的稳定性,提高跑步舒适性;
22.5、通过设置的电机固定架,方便驱动电机的安装,并且结构简单,跑步机轻薄,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占用体积,提高安装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跑步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跑步机隐藏保护壳后俯视方向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仰视方向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跑步机隐藏驱动电机两侧位置的机架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机架;2、牵引辊;3、跑步带;4、驱动电机;5、传送带;6、压带轮;7、弹性联动件;71、联动块;711、安装孔;712、转动套环;713、连接臂;714、挂钩孔;72、拉簧;73、固定片;731、固定孔;8、控制芯片;9、电机固定架;91、安装片;92、套装架;10、保护壳;101、上壳;102、下壳;11、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照图1至图5对跑步机做进一步说明。
30.一种跑步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两端的两个牵引辊2,在两个牵引辊2之间绕设有跑步带3,由牵引辊2带动跑步带3移动,机架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脚11,以提供稳定支撑。
31.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牵引辊2上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通过传送带5与牵引辊2连接,驱动电机4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驱动电机4分别连接于同一牵引辊2的两端,以便于提供牵引辊2同轴两个驱动力,使跑步机稳定运行,并减少电机负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两个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同轴并相互背离设置,且两个驱动电机4的型号规格大小一致,从而给牵引辊2两端提供一致的驱动力,便于跑步机稳定运行。
32.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在机架1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同步转动的控制芯片8,两个驱动电机4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芯片8上,控制芯片8通过控制向两个驱动电机4输出的电压与电流保持一致,即可使得两个驱动电机4同步转动,从而使两个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大小一致,以便于牵引辊2的稳定转动,从而提高跑步机稳定运行的效果。
33.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机架1上开设有容纳驱动电机4的容纳槽,在容纳槽的槽壁上安装有电机固定架9,驱动电机4安装于电机固定架9上。具体的,电机固定架9包括一端安装于容纳槽顶部的安装片91以及与安装片91连接的套装架92,安装片91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架1上,套装架92远离安装片91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安装槽,驱动电机4安装于安装槽内,方便电机安装,且跑步机轻薄,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占用体积。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外壁为圆柱状,安装槽设置为弧形槽,弧形槽对应于驱动电机4外壁形状设置,方便驱动电机4定位安装。
34.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在机架1位于容纳槽的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10,保护壳10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壳101与下壳102,以便于封住容纳槽,给电机提供保护。下壳102安装于机架1上,上壳101与下壳102可拆卸设置,其中,上壳101与下壳102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以便于上壳101在下壳102上的拆装,方便打开上壳101检修电机。
35.如图2所示,在机架1上可活动的安装有压带轮6,压带轮6位于电机输出轴与牵引辊2之间,且压带轮6的周侧转动贴合于传送带5外壁上,且压带轮6连接有用于给压带轮6提供朝向传送带5方向的弹力的弹性联动件7,在压带轮6活动时,弹性联动件7产生弹力推动压带轮6始终抵触贴合于传送带5外壁上,以便于保证压带轮6稳定抵压在传送带5的外壁,保证传送带5处于张紧状态,保证电机输出的驱动力平稳。
36.如图2和图4所示,弹性联动件7包括转动设于机架1上的联动块71、与联动块71一端连接的拉簧72以及固定于机架1上的固定片73,固定片73设于联动块71的上方或下方,且拉簧72远离联动块71的一端连接于固定片73上,联动块71远离拉簧7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711,压带轮6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安装孔711上,拉簧72不受力时,压带轮6抵住传送带5使其变紧。若传送带5变松,则传送带5会带动压带轮6往远离传送带5的方向移动,从而调动联动块71转动,使得联动块71的另一端拉动拉簧72,使得拉簧72产生复位的弹力,即可利用拉簧72的复位弹力调动联动块71复位转动,从而使得压带轮6复位压紧于传送带5上,保证传送带5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平稳输出,提高跑步带3转动的稳定性。
37.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联动块71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转动套环712以及固定于转动套环712两侧的连接臂713,两个连接臂713分别连接于拉簧72与压带轮6上,且两个连接臂71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钝角,在机架1上固定设有固定杆,转动套环712转动设于固
定杆上,能够在转动套环712转动时带动两个连接臂713进行摆动,或一侧连接臂713摆动时通过转动套环712的转动带动另一侧连接臂713的摆动,从而实现联动,方便保持压带轮6压紧贴合于传送带5上,保持传送带5处于张紧状态。
38.如图4和图5所示,联动块71远离安装孔711的一端开设有挂钩孔714,固定片73上开设有固定孔731,拉簧72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挂钩孔714与固定孔731上,方便拉簧72的拆装。在长期使用下,若拉簧72的弹力失效,可直接将其两端从挂钩孔714与固定孔731上取下,更替新的拉簧72进行使用,方便检修维护,保证压带轮6能够长期有效对传送带5进行张紧。
39.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两个驱动电机4通过传送带5同步驱动牵引辊2的两端转动,即可带动跑步带3运动。若传送带5稍有松动,使得传送带5推动压带轮6向远离传送带5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带轮6带动连接臂713绕转动套环712的轴线摆动,从而带动另一连接臂713摆动,使其拉动拉簧72产生弹力,即可利用拉簧72的弹力拉动连接臂713复位移动,从而通过转动套环712的联动,带动压带轮6朝靠近传送带5的方向移动,使压带轮6始终抵触贴合于传送带5的外壁上,从而张紧传送带5,保证长时间工作下,传送带5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传送带5松动时自行调整传送带5张紧,从而保证驱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稳定,保证驱动力大小稳定,提高跑步舒适性。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