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

文档序号:24799453发布日期:2021-04-23 15:4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


背景技术:

2.散打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护裆、护腿和拳击手套。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分为古传散手、现代散打。 古传散手作为散打的最早发展要能对抗单人和兵器或多人的格斗,用头、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部位攻击,主要的技法为打、踢、拿、跌、摔等其中还有肘膝等技法,在格斗中讲究出其不意,不讲究花法只讲究打赢实用。
3.然而散打护具中的拳击手套的透气性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手部大量出汗,感到不适,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解决现有的散打护具中的拳击手套的透气性不好,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手部大量出汗,感到不适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包括拳套本体和腕套部,所述拳套本体一端与腕套部固定连接,所述拳套本体内腔与腕套部连通,所述拳套本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拳套本体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拳套本体下表面还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气囊一侧;上述结构中,当使用者在使用该拳套时会挤压气囊,气囊收缩时空气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拳套本体内腔,然后从排气孔排出,气囊膨胀时,外界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囊,该结构提高了拳套本体的透气效果,避免手部出汗,降低使用者不适感。
7.优选地,所述拳套本体内腔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拳套本体内腔底部,所述排气孔穿过缓冲层,所述排气孔内还安装有第一过滤网,起到过滤效果。
8.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缓冲层,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气囊。
9.优选地,所述拳套本体内腔还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一端与气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海绵设置在拳套本体内腔的前端;上述结构中通过按压海绵来挤压压杆,使压杆能够挤压气囊。
10.优选地,所述压杆周侧面还滑动连接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安装在拳套本体内,所述压杆周侧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压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压杆周侧面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金属套的内侧;上述结构中,利用弹簧的回弹效果,使压杆在挤压气囊后能够复位,同时拉动气囊使外界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囊,使其充满整
个气囊。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气囊、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排气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使该护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气囊从外界吸取空气,然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护具内部,最后从排气孔排出,提高透气效果,避免手掌出汗,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的正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的右视图;
18.图4为图3中a

a面的剖视图;
19.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20.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拳套本体,2

腕套部,3

气囊,301

第一通孔,302

第二通孔,4

缓冲层,5

排气孔,6

第一过滤网,7

海绵,8

第一单向阀,9

第二单向阀,10

第二过滤网,11

压杆,12

金属套,13

配合孔,14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四周”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请参阅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包括拳套本体1和腕套部2,拳套本体1一端与腕套部2固定连接,拳套本体1内腔与腕套部2连通,拳套本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3,气囊3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第一通孔301与拳套本体1内腔连通,第二通孔302与外界连通,第一通孔301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9,第二通孔302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8,拳套本体1下表面还开设有若干排气孔5,排气孔5位于气囊3一侧;上述结构中,当使用者在使用该拳套时会挤压气囊3,气囊3收缩时空气经过第二单向阀9进入拳套本体1内腔,然后从排气孔5排出,气囊3膨胀时,外界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8进入气囊3,该
结构提高了拳套本体1的透气效果,避免手部出汗,降低使用者不适感。
[0026]
进一步地,拳套本体1内腔安装有缓冲层4,缓冲层4位于拳套本体1内腔底部,排气孔5穿过缓冲层4,排气孔5内还安装有第一过滤网6,起到过滤效果。
[0027]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301穿过缓冲层4,第一通孔301内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0,防止杂质进入气囊3。
[0028]
进一步地,拳套本体1内腔还开设有配合孔13,配合孔13滑动连接有压杆11,压杆11一端与气囊3表面固定连接,压杆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海绵7,海绵7设置在拳套本体1内腔的前端;上述结构中通过按压海绵7来挤压压杆11,使压杆11能够挤压气囊3。
[0029]
进一步地,压杆11周侧面还滑动连接有金属套12,金属套12安装在拳套本体1内,压杆11周侧面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一端与压杆11周侧面固定连接,弹簧14另一端与压杆11周侧面滑动配合,弹簧14位于金属套12的内侧;上述结构中,利用弹簧14的回弹效果,使压杆11在挤压气囊3后能够复位,同时拉动气囊3使外界空气通过第一单向阀8进入气囊3,使其充满整个气囊3。
[0030]
请参阅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散打护具,其工作原理为:
[0031]
该护具为保护手部的拳套,使用者在穿戴好该护具后,手掌关节只要握紧拳头就会挤压海绵7,然后海绵7通过压杆11挤压气囊3,气囊3收缩时空气经过第二单向阀9进入拳套本体1内腔,然后从排气孔5排出;另外当松开拳头时,压杆11在弹簧14的回弹效果下复位,压杆11同时拉动气囊3使其通过第一单向阀8从外界吸气,逐渐膨胀,如此循环往复,提高了该护具的透气效果。
[003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3]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