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3484发布日期:2021-04-16 14:0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哑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哑铃。


背景技术:

2.哑铃分为固定重量哑铃和可调节重量哑铃,固定重量哑铃包括哑铃杆和设置在哑铃杆两端的哑铃头,采用金属材料一体铸造而成;可调节重量哑铃,类似缩小的杠铃,包括哑铃杆和可拆卸设置在哑铃杆两端的配重块,配重块具有供哑铃杆穿过的中孔并配合螺母锁紧或者其他可拆卸结构,通过改变配重块的数量和重量来调节哑铃的重量;可调节重量哑铃,体积较大,配重块暴露在外面,造型粗暴,可调节到很大重量,更适合男士使用;女士哑铃相比于男士哑铃重量要轻很多,体积也更为小巧,造型更为可爱,因此,一般女士哑铃采用固定重量的哑铃,而固定重量的女士哑铃适应性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隐藏配重块并可调节重量的哑铃。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哑铃,包括哑铃杆和设置在哑铃杆两端的哑铃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重块,哑铃头为中空结构,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设置在哑铃杆上,哑铃头中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将哑铃头内部分隔成两个与第一配重块大小相适配的安装空间,限位件包括管状体和隔板,隔板设置在管状体中使限位件至少一端形成用于接纳部分第一配重块的承接槽,管状体的两端可被支撑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6.所述哑铃杆形成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心孔,该中心孔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中心孔中可拆卸设置有第二配重块。
7.所述第二配重块为圆柱体。
8.所述第一配重块为圆柱体。
9.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10.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
11.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圆形接口,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可套设在第一圆形接口外侧的第二圆形接口,第一圆形接口外周面形成有圆弧形卡槽,第二圆形接口的内侧形成有可扣入圆弧形卡槽中的卡块,第一圆形接口端面形成有供卡块进入圆弧形卡槽的卡块入口。
12.所述圆弧形卡槽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卡块保持在锁紧位置的限位凸起。
13.所述第一壳体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状体端口的第一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为圆周间隔排列且沿所述哑铃杆轴向延伸的多个支撑凸起,多个支撑凸起前端支撑所述管状体端口,多个支撑凸起侧面限定所述第一配重块以防止所述第一配重块晃动。
14.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状体端口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为环形凸沿。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限位件将哑铃头内部分隔成两个与第一配重块大小相适配的安装空间,并且限位件可拆卸设置在哑铃头中,这样可根据需要在哑铃头中配置两个第一配重块或者一个第一配重块或者不配置第一配重块,从而灵活地调节哑铃的重量;
17.构成限位件的管状体两端可被支撑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并且限位件至少一端形成用于接纳部分第一配重块的承接槽,从而使限位件构成安装空间的一部分,管状体可修正哑铃头的不规则内部空间,使哑铃头可以设计成各种外部造型而不影响内部空间的规则化。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解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4为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23.图5为限位件的立体图。
24.图6为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哑铃,包括哑铃杆1、设置在哑铃杆1两端的哑铃头2、四个第一配重块3和一个第二配重块6,哑铃头2为中空结构,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构成,第一配重块3为扁平的圆柱体,第二配重块6为杆状的圆柱体,第一配重块3和第二配重块6为金属材料,具体采用钢材。
26.哑铃杆1为塑料材质,具体为聚丙烯(pp),哑铃杆1和第一壳体21一体注塑成型,并且在其表面包覆第一弹性层11,第一弹性层11具体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tpr),第二壳体22也采用聚丙烯,并且也包覆与第一弹性层11相同材质的第二弹性层224,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用于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哑铃掉落砸伤底板。
27.哑铃头2中设置有可拆卸的限位件5,该限位件5将哑铃头2内部分隔成两个与第一配重块3大小相适配的安装空间a、b,限位件5与第一壳体2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a,限位件5与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b,限位件5包括圆形的管状体51和隔板52,隔板52设置在管状体51中使限位件5的两端均形成用于接纳部分第一配重块3的承接槽a1、b1,管状体51的两端可被支撑在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
28.哑铃杆1形成有沿其轴向贯通用于放置第二配重块6的中心孔,该中心孔两端与第一壳体21连通以装入第二配重块6,该第二配重块6的长度设置为可刚好抵靠在安装空间a中的第一配重块3上。
29.第一壳体21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管状体51端口的第一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为圆周间隔排列且沿哑铃杆轴向延伸的多个支撑凸起215,多个支撑凸起215前端支撑管状体
51的端口,多个支撑凸起215侧面限定接触第一配重块3的外周面以防止第一配重块3晃动,第一壳体21中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配重块3底部的第一加强筋216,第一配重块3底部被第二配重块6支撑,当没有第二配重块6时,第一加强筋216可支撑第一配重块3的底部;第二壳体22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管状体51的另一端口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为环形凸沿222,第二壳体22内壁形成有第二加强筋223,该第二加强筋223支撑第一配重块3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可以实现限位件5的快速定位拆装,并且保证限位件5可稳定不晃动地设置在哑铃头2中,从而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是否在两个安装空间a、b中放置第一配重块3,可根据需要在哑铃头2中配置两个第一配重块3或者一个第一配重块3或者不配置第一配重块3,或者,选择是否在哑铃杆1中配置第二配重块6,从而灵活地调节哑铃的重量。
30.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21形成有第一圆形接口21a,第二壳体22形成有可套设在第一圆形接口21a外侧的第二圆形接口22a,第一圆形接口21a外周面形成有圆弧形卡槽212,第二圆形接口22a的内侧形成有可扣入圆弧形卡槽212中的卡块221,第一圆形接口21a端面形成有供卡块221进入圆弧形卡槽212的卡块入口213,圆弧形卡槽212中设置有用于使卡块221保持在锁紧位置的限位凸起214,具体操作方式为:将第二圆形接口22a套设在第一圆形接口21a上并使卡块221通过卡块入口213进入圆弧形卡槽212,然后旋转第二壳体22使卡块221滑动到偏离卡块入口213的锁紧位置,即可实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快速扣合,当要拆卸第二壳体22时,则旋转第二壳体22使卡块221滑动到对准卡块入口213的解锁位置,然后拔出第二壳体22即可,第一壳体21的外周面设置有解锁和锁紧位置的标识211,方便于操作者进行观察操作。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