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1364发布日期:2021-09-04 11:49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陀螺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陀螺玩具发射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陀螺发射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主流陀螺玩具发射器主要是通过手动拉齿条或者绳子给陀螺玩具加速,当陀螺玩具被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后,释放陀螺玩具并发射出去。现有的陀螺玩具发射器为手柄形状,或枪形。发射器本身的造型单一,仅实现对陀螺玩具的加速,缺乏趣味性,长时间玩耍后,对儿童的吸引力降低。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造型新颖、趣味性和可玩性更高的陀螺发射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型新颖、趣味性和可玩性更高的陀螺发射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陀螺发射器,包括发射本体、联动件和陀螺玩具,所述联动件能够在所述发射本体上的装配位置和所述发射位置之间运动;
6.所述发射本体上设有可驱动所述陀螺玩具旋转的加速组件;当所述联动件在所述装配位置时,所述陀螺玩具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联动件上;当所述联动件在所述发射位置时,安装在所述联动件上的所述陀螺玩具与所述加速组件连接;当加速组件给所述陀螺玩具加速后扣动所述发射本体的扳机,所述发射本体将所述陀螺玩具从所述联动件中发射出去。
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弹性件,所述联动件在发射位置且扣下所述扳机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联动件弹出到所述装配位置,所述陀螺玩具通过所述联动件移动到所述装配位置而被触发发射出去。
8.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本体内设有用于将所述联动件锁定在所述发射状态的锁接件,所述锁接件与所述扳机相联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联动件上,在发射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蓄能;
9.当扣下所述扳机时,所述锁接件解锁所述联动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联动件从所述发射位置向所述装配位置移动,所述陀螺玩具通过所述联动件移动而被触发发射出去。
10.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包括可动部件,所述可动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联动件构造成第一形态,所述可动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联动件构造成第二形态;
11.当扣下所述扳机时,触发所述联动件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
12.进一步地,所述可动部件包括夹持可动件,所述夹持可动件在装配位置时处于张开状态,在发射位置时处于夹持状态以将所述陀螺玩具夹持在其中,所述陀螺玩具通过所述夹持可动件连接在所述联动件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可动件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14.所述夹持可动件处于所述张开状态时,所述陀螺玩具与所述上夹持部连接;
15.所述夹持可动件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所述下夹持部压紧所述陀螺玩具,所述陀螺玩具通过所述上夹持部与所述加速组件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部中设有咬合齿,所述发射本体上设有后压解扣件;
17.所述联动件向所述发射位置移动前,所述加速组件向上抬起,所述后压解扣件向前伸出;
18.所述联动件移动到所述发射位置时,所述上夹持部按压所述后压解扣件,所述后压解扣件带动所述加速组件向下与所述咬合齿啮合,所述加速组件通过所述咬合齿带动所述陀螺玩具加速;
19.所述扳机与所述加速组件联动,扣动所述扳机时,所述加速组件再次向上抬起并与所述咬合齿分离。
20.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上设有刹停块,所述联动件向所述装配位置移动时,所述联动件变形到第二形态,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刹停块撞停所述咬合齿。
21.进一步地,所述咬合齿包括咬合插槽、齿本体和刹停轮,所述咬合插槽位于所述上夹持部的顶面,所述加速组件的插销插入到所述咬合插槽中,所述齿本体与单向面齿轮联动,所述单向面齿轮带动所述陀螺玩具加速转动,所述刹停块与所述刹停轮抵触时,所述咬合齿停止转动,使所述单向面齿轮停止转动,所述陀螺玩具与所述单向面齿轮分离。
22.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内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加速组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到所述联动件上的所述陀螺玩具连接,所述加速组件被驱动时带动所述陀螺玩具动力蓄能。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联动件向发射位置移动与加速组件连接,来带动陀螺玩具加速,扣动扳机后,将联动件和陀螺玩具一起弹射出去,从而实现了陀螺玩具的发射。通过联动件实现联动发射陀螺玩具,增加了玩具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可玩性。
附图说明
25.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陀螺发射器的联动件在第二形态时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陀螺发射器的联动件在第一形态时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陀螺发射器的联动件在第一形态时的省略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动件在第一形态时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动件在第一形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联动齿轮的局部放大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联动齿轮的插入到躯干部中的示意图;
3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动件在第二形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动件的头部的剖视图;
35.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动件的局部放大图;
36.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头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速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速组件向上抬起时发射本体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速组件与头部连接时发射本体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40.附图标记对照表:
41.发射本体1:加速组件11、扳机12、发射槽13、后压解扣件14、第二锁扣15、限位块16、滑槽17、手柄18、插销111、拉环112、蓄能器113、传动齿轮组114、加速壳体115、限位槽1151、拨动块1152;
42.联动件2:手臂20、头部21、躯干部22、尾部23、联动齿轮组24、咬合齿25、单向面齿轮26、第一锁扣27、第一磁性元件28、腿部29、脚部30、上颚211、下颚212、传动齿轮213、刹停块221、第一联动齿轮241、第二联动齿轮242、第三联动齿轮243、咬合插槽251、齿本体252、刹停轮253;
43.陀螺玩具3:第二磁性元件31。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5.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4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4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陀螺发射器,包括发射本体1、联动件2和陀螺玩具3,联动件2能够在发射本体1的装配位置和发射位置之间运动;
48.本实施例中,发射本体1的前端为装配位置,后端为发射位置。
49.发射本体1上设有可驱动陀螺玩具3旋转的加速组件11;当联动件2在装配位置时,陀螺玩具3可拆卸地安装到联动件2上;当联动件2在发射位置时,安装在联动件2上的陀螺玩具3与加速组件11连接;当加速组件11给陀螺玩具3加速后扣动发射本体1的扳机12,发射本体1将陀螺玩具3从联动件2中发射出去。
50.具体为,如图1所示,联动件2处于装配位置。此时,联动件2位于发射本体1的最前端(图1的左侧),陀螺玩具3放入联动件2中。
51.如图2所示,联动件2处于发射位置。联动件2向后(图1的右侧)滑动,并与加速组件11连接,加速组件11位于联动件2的上方,通过联动件2的传动,对陀螺玩具3进行加速。
52.当陀螺玩具3被加速到一定速度后,扣动扳机12,扳机12释放加速组件11,使得加速组件11与联动件2分离,同时,扳机12也释放联动件2,联动件2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前弹出。陀螺玩具3与联动件2此时分离,落到地面或游戏台面上,保持一定时间的转动。
53.除了通过拉簧带动联动件2向前弹出之外,还可以在发射本体1上设置弹射件,当扣动扳机12时,弹射件向前弹出,从而撞击联动件2,使联动件2向前移动。
54.本实施例中的联动件2能够将陀螺玩具3带动到发射本体1的加速组件11处,实现对陀螺玩具3的加速。通过扣动扳机12,通过与扳机12的联动,实现对陀螺玩具3的发射。通过联动件2实现联动发射陀螺玩具3,增加了玩具的可操作性、可玩性和趣味性。
5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弹性件,联动件2在发射位置时,扣下扳机12时,弹性件将联动件2弹出移动到装配位置,且陀螺玩具3是通过联动件2移动到装配位置的时候被触发发射出去的。
56.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拉簧(图中未示出),拉簧的一端与联动件2连接,另一端与发射本体1连接。当联动件2移动到发射位置时,拉簧被拉伸蓄能;当扣动扳机12后,联动件2被释放,拉簧释能,将联动件2快速朝向装配位置移动,并将陀螺玩具3发射出去。
57.进一步地,联动件2包括可动部件,可动部件在第一位置时联动件2构造成第一形态,可动部件在第二位置时联动件2构造成第二形态;
58.当扣下扳机12时,触发联动件2从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
59.本实施例中,发射本体1为枪形,发射本体1包括滑槽17、发射槽13和手柄18,扳机12安装在手柄18处。联动件2能够沿滑槽17前后滑动,向后滑动时,进入到发射槽13中。
6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联动件2为动物造型,联动件2包括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为可动部件,陀螺玩具3与头部21连接,当联动件2向后移动到与发射本体1的加速组件连接时,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之间转动折叠并收入到发射本体1的发射槽13中。
61.具体为,如图1所示,第二形态时,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为展开为恐龙造型。
62.如图3

4所示,第一形态时,躯干部22相对于头部21顺时针转动,直到躯干部22与头部21抵触不能继续转动为止,此时头部21与躯干部22大致成相互垂直状态。尾部23相对于躯干部22顺时针转动,收入到底部,尾部23相对于躯干部22大致成相互垂直状态。
63.如图1所示,联动件2还包括腿部29和脚部30,腿部29与躯干部22通过扭簧(图中未示出)和转轴(图中未示出)可转动连接,腿部29与脚部30通过扭簧和转轴可转动连接。
64.如图3所示,第一形态时,腿部29和脚部30也顺时针转动,收入到相对于躯干部22大致成相互垂直状态。此时,联动件2大致成立方体,能够收入到发射本体1的发射槽13(参见图1)中。
65.可选地,联动件2不限于恐龙造型,还可以为老虎造型,或狗造型,或鸟造型等动物造型,或可变形的飞机造型,或汽车造型等。
66.进一步地,可动部件包括夹持可动件,夹持可动件在装配位置时处于张开状态,在发射位置时处于夹持状态以将陀螺玩具3夹持在其中,陀螺玩具3通过夹持可动件连接在联动件2上。
67.本实施例中,头部21为夹持可动件,可以将陀螺玩具3夹持在其中。
68.进一步地,夹持可动件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69.夹持可动件处于张开状态时,陀螺玩具3与上夹持部连接;
70.夹持可动件处于夹持状态时,下夹持部压紧所述陀螺玩具3,陀螺玩具3通过上夹持部与加速组件11连接。
71.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头部21包括上颚211和下颚212,上颚211为上夹持部,下颚212为下夹持部,陀螺玩具3连接到上颚211,并且位于上颚211与下颚212之间;
72.联动件2向后移动前,上颚211与下颚212张开;
73.联动件2向后移动到与发射本体1的加速组件11连接时,下颚212向上转动到将陀螺玩具3的下部夹持住。
74.具体为,如图8所示,第二形态时,上颚211与下颚212张开,上颚211与下颚212之间可转动连接,转动处安装有扭簧(图未示)。
75.第一形态时,联动件2转动折叠,联动件2的手臂20与躯干部22连接,躯干部22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手臂20也一起顺时针转动,手臂20转动到与下颚212抵触时,带动下颚212一起向上转动,使得下颚212朝向上颚211的方向转动,实现恐龙造型的嘴巴的闭合。
76.如图2所示,龙造型的嘴巴闭合后,下颚212将陀螺玩具3限制在其中,但是下颚212并不影响陀螺玩具3在加速时的转动。
7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的内部设有联动齿轮组24,当向下按压头部21时,带动联动齿轮组24转动,联动齿轮组24带动躯干部22和尾部23转动折叠。
78.具体为,如图6所示,联动齿轮组24包括第一联动齿轮241,第一联动齿轮241与上颚211固定连接,当向下按压头部21时,上颚211带动第一联动齿轮241一起转动。
79.如图7所示,安装时,第一联动齿轮241插入到躯干部22中。
80.如图5所示,联动齿轮组24还包括第二联动齿轮242,第二联动齿轮242设置在躯干部22中,第二联动齿轮242与第一联动齿轮241啮合。第一联动齿轮241被头部21带动时,带动第二联动齿轮242一起转动。
81.如图5和图8所示,联动齿轮组24还包括第三联动齿轮243,第三联动齿轮243设置在尾部23中,并且与尾部23固定连接。第二联动齿轮242带动第三联动齿轮243转动,使得第三联动齿轮243带动尾部23转动到第一形态,收入到躯干部22的底部。
82.本实施例中,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之间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第二形态下,当向下向后按压头部21时,通过联动齿轮组24实现尾部23的折叠。头部21朝向躯干部22向下逆时针转动,直到与躯干部22抵触,然后头部21和躯干部22再一起相对于腿部29和脚部30顺时针转动,并且推动腿部29和脚部30顺时针转动,实现恐龙造型的联动件2转动折叠到第一形态。
83.当联动件2被扳机12释放时,联动件2在各个转动连接处的扭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复位到第二形态。此时,联动齿轮组24被带动反向转动。
84.进一步地,如图10

11和图13

14所示,头部21中设有咬合齿25,发射本体1上设有后压解扣件14;
85.联动件2向后移动前,加速组件11向上抬起,后压解扣件14向前伸出;
86.联动件2向后移动到与发射本体1的加速组件11连接时,头部21按压后压解扣件14,后压解扣件14带动加速组件11向下与咬合齿25啮合,加速组件11通过咬合齿25带动陀螺玩具3加速;
87.扳机12与加速组件11联动,扣动扳机12时,加速组件11再次向上抬起并与咬合齿25分离。
88.具体为,如图13所示,此时加速组件11在自身扭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向上抬
起,加速组件11的插销111与咬合齿25分离。加速组件11向下延伸出拨动块1152,加速组件11向上抬起时,拨动块1152将后压解扣件14向前拨动,使后压解扣件14的至少部分伸出到发射本体1的壳体外。
89.加速组件11还包括加速壳体115,加速壳体115上开设有限位槽1151。扳机12与限位块16联动。当加速组件11向上抬起时,限位块16与限位槽1151分离。
90.如图14所示,联动件2向后移动时,头部21按压后压解扣件14,后压解扣件14缩回到发射本体1的壳体中,并且将拨动块1152向右拨动,拨动块1152带动加速组件11向下转动,使得加速组件11的插销111插入到咬合齿25中。
91.加速组件11向下转动后,限位块16插入到限位槽1151中,用于将加速组件11保持在与咬合齿25连接传动的位置。加速组件11能够通过咬合齿25对陀螺玩具3进行加速。
92.当陀螺玩具3被加速到一定速度后,扣动扳机12,扳机12向后移动,并且推动限位块16也向后移动,限位块16从限位槽1151中脱出,加速组件11在自身扭簧的作用下向上抬起,与咬合齿25分离。
93.本实施例中,如图12

13所示,加速组件11还包括拉环112、蓄能器113和传动齿轮组114。
94.蓄能器113和传动齿轮组114安装在加速壳体115中,拉环112位于加速壳体115的外部。拉环112上连接拉绳(图未示)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到蓄能器113上。
95.加速时,拉回拉动拉环112,带动蓄能器113蓄能,蓄能器113带动传动齿轮组114转动,传动齿轮组114带动插销111转动,插销111带动咬合齿25转动。
96.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躯干部22上设有刹停块221,联动件2向前弹出时,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之间转动展开,躯干部22带动刹停块221撞停咬合齿25。
97.具体为,刹停块221设置在躯干部22的颈部位置,从躯干部22与头部21的连接处延伸出,并伸入到头部21的壳体内部。
98.加速组件11对陀螺玩具3加速时,带动咬合齿25转动,扣动扳机12后,释放联动件2,使头部21、躯干部22和尾部23之间转动展开到第二形态。展开过程中,刹停块221撞停咬合齿25,使咬合齿25停止转动,此时陀螺玩具3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并且与咬合齿25脱离联动,陀螺玩具3跌落到地面或游戏平台上继续转动玩耍。
99.进一步地,如图10

11所示,咬合齿25包括咬合插槽251、齿本体252和刹停轮253,咬合插槽251位于头部21的顶面,加速组件11的插销111插入到咬合插槽251中,齿本体252与单向面齿轮26联动,单向面齿轮26带动陀螺玩具3加速转动。当刹停块221与刹停轮253抵触时,咬合齿25停止转动,使单向面齿轮26停止转动,陀螺玩具3与单向面齿轮26分离。
100.其中,咬合插槽251位于头部21的顶面,便于加速组件11的插销111插入到咬合插槽251中;齿本体252位于咬合插槽251的下方,并通过传动齿轮213与单向面齿轮26传动连接;刹停轮253位于齿本体252的底部,刹停轮253包括四个轮齿,当其中一个轮齿与刹停块221干涉时,咬合齿25停止转动,从而使得传动齿轮213和单向面齿轮26也停止转动。
101.如图4所示,单向面齿轮26从上颚211的底部露出,便于与陀螺玩具3啮合。
102.如图8所示,单向面齿轮26上设有多个单向面齿,陀螺玩具3上设有对应的与单向面齿轮26啮合的齿。单向面齿轮26只能朝一个方向驱动陀螺玩具3转动。当单向面齿轮26停止转动时,陀螺玩具3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转动,单向面齿轮26的斜面将陀螺玩具3向下推
动,使得陀螺玩具3与单向面齿轮26分离,从而跌落到地面或游戏台面上。
103.进一步地,联动件2内设有传动件,传动件的输入端与加速组件11连接,传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到联动件2上的陀螺玩具3连接,加速组件11被驱动时带动陀螺玩具3动力蓄能。
104.本实施例中,单向面齿轮26和咬合齿25为传动件,通过单向面齿轮26和咬合齿25实现加速组件11与陀螺玩具3的传动。
105.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传动件来实现加速组件11与陀螺玩具3之间的加速传动。
106.进一步地,发射本体1内设有用于将联动件2锁定在发射状态的锁接件,锁接件与扳机12相联动,弹性件设置在联动件2上,在发射位置时弹性件蓄能;
107.当扣下扳机时,锁接件解锁联动件2,弹性件驱动联动件2从发射位置向装配位置移动,陀螺玩具3通过联动件2移动而被触发发射出去。
108.本实施例中,如图3

5所示,锁接件为第二锁扣15,联动件2设有第一锁扣27,第二锁扣15设置在发射本体1上;
109.联动件2向后移动时,通过第一锁扣27与第二锁扣15的锁定,保持在发射本体1的后端;
110.扳机12与第二锁扣15联动,扣动扳机12后,第二锁扣15与第一锁扣27解锁。
111.具体为,第一锁扣27设置在脚部30的底部,脚部30与第一锁扣27可转动连接,第一锁扣27能够沿发射本体1的滑槽17前后滑动。
112.当联动件2向后移动到与加速组件11连接时,第一锁扣27滑动到与第二锁扣15锁定的位置,将联动件2保持在该位置上。
113.第二锁扣15设置在发射本体1的壳体中,第二锁扣15与扳机12联动,当扳机12扣动时,带动第二锁扣15向后移动,使得第二锁扣15与第一锁扣27分离。第一锁扣27上连接有拉簧,联动件2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前弹出,快速滑动到发射本体1的最前端。
114.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联动件2中设有第一磁性元件28,陀螺玩具3中设有第二磁性元件31,通过第一磁性元件28与第二磁性元件31的吸附,将陀螺玩具3吸附到联动件2上。
115.具体为,第一磁性元件28设置单向面齿轮26的内部,当将陀螺玩具3放入头部21中时,第一磁性元件28与第二磁性元件31相互吸引,使陀螺玩具3能够与单向面齿轮26快速啮合。
116.当单向面齿轮26停止转动时,陀螺玩具3继续转动,单向面齿的斜面向下推动陀螺玩具3,使陀螺玩具3与单向面齿轮26分离,第一磁性元件28与第二磁性元件31之间的磁力不足以吸附住陀螺玩具3,陀螺玩具3跌落到地面或游戏台面上。
117.本实施例中的陀螺发射器的其中一种玩法如下:
118.如图1所示,联动件2处于第二形态时,将陀螺玩具3放入恐龙造型的嘴巴中,陀螺玩具3与单向面齿轮26啮合。
119.然后,向下向后推动头部21,使联动件2转动折叠到图2的第一形态,并且锁定在发射槽13中。此时,加速组件11向下翻转,与头部21中的咬合齿25连接。
120.快速来回拉动加速组件11的拉环112,对陀螺玩具3进行加速。
121.当加速到理想的速度时,扣动扳机12,扳机12解锁联动件2,同时将加速组件11释
放向上抬起,使其与联动件2分离。联动件2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前快速弹出,弹出过程中,联动件2从第一形态展开到第二形态。当展开到第二形态时,陀螺玩具3与联动件2分离,陀螺玩具3跌落在地面或游戏台面上,保持一定时间的旋转。
122.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动件2能够在发射陀螺玩具3的同时展开变形成动物造型,增加了玩具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1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