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4806发布日期:2021-10-24 08:1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骑行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骑行玩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儿童骑乘式滑行玩具多种多样,包括电动式玩具和机械式玩具。电动式骑乘滑行玩具速度过快,不利于家长看护,容易造成危险。机械式骑乘滑行玩具需要儿童连续的下踩脚蹬,通过连杆系统驱动玩具前、后支撑腿的摆动,从而使玩具向前移动,在兼具趣味性的同时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3.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骑乘滑行玩具的转向结构和控制前、后支撑腿摆动的连杆系统很复杂、不利于维修,制造工艺不合理,且连杆系统在使用时会有急停动作,颠簸较大,很容易造成危险情况。
4.如公告号为cn201161107y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骑乘式运动玩具,由框架、后腿、前腿、脚蹬机构、连杆机构、单向脚轮和手把组成,在框架顶面上安装供骑坐用的座椅外;于座椅外罩上套装动物外形体;并使前腿和后腿与框架底面的内夹角β均为90
°
<β<125
°
。此方案中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了齿轮转动,在玩具车运行时噪声大,需要用手拉动转动部件行走,由于臂力力量有限,很快就会感觉累,且转向不够灵活。
5.再如公开号为cn106823380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骑乘滑行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个前支撑杆和两个后支撑杆,所述两个前支撑杆下端设置有转动轮,上端与转动系统相连,所述两个后支撑杆下端设置有转动轮,上端与摆动系统相连,所述转动系统和所述摆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后支撑杆下端向后偏离竖直方向;所述摆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下方的脚蹬,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踏板架、踏板连杆、第一连杆、前杆和后杆,所述踏板架的中部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踏板架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蹬的上端、所述踏板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后端和所述后杆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杆和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连接部同时与所述踏板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杆的前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后杆后端同时与所述两个后支撑杆的上端相互固定且夹角不变,所述后杆后端与所述两个后支撑杆上端的连接部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还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后杆的正下方。此方案中摆动系统安装固定在壳体上,安装需要大量的螺钉,且安装拆卸极为不便,另外,所采用的连杆系统中前杆、后杆直接与前支撑杆、后支撑杆连接,此结构在踩踏脚蹬时极为费力,不易于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骑行省力、减震性好的骑行玩具。
7.一种骑行玩具,包括外壳、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杆、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杆和设置于前、后支撑杆底端的单向滚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驱动前支撑杆转动的转动系统以及驱动前、后支撑杆摆动的摆动系统;所述摆动系统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框架、与前支撑杆对应
固连的前连接杆、与后支撑杆对应固连的后连接杆、与前支撑杆对应设置的前驱动连杆以及与后支撑杆对应设置后驱动连杆;
8.所述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前驱动连杆和后驱动连杆均转动连接于框架上,前驱动连杆与对应的后驱动连杆通过第一连片转动连接,前驱动连杆与对应的前连接杆通过第二连片转动连接,后驱动连杆与对应的后连接杆通过第三连片转动连接,前驱动连杆/后驱动连杆上转动连接有能驱动其上下摆动的踏板组件。
9.本方案中,摆动系统为独立的系统,可与外壳分离,能实现高效的拆装,同时增加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与前驱动连杆以及后连接杆与后驱动连杆之间构成省力杠杆,轻踩踏板组件便可实现玩具的摆动,省力的同时,提高骑行乐趣。
10.作为优选,所述骑行玩具还包括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包括设置于框架上的减震支架、一端穿过减震支架并与后驱动连杆转动连接的导向杆、安装于导向杆另一端上的减震螺母以及套设在导向杆上,位于减震螺母与减震支架之间的减震弹簧。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向杆上位于减震螺母与减震支架之间还套设有用于对减震螺母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12.前、后支撑杆向两侧摆动时,后驱动连杆带动导向杆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减震弹簧,对骑行人员可以很好的缓冲,同时当减震螺母与限位块接触时,前、后支撑杆则不能继续向外侧摆动,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减震螺母在导向杆上的位置,来调节前、后支撑杆摆动的幅度;当不设置限位块时,可利用减震支架本身对减震螺母进行限位;此外,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震弹簧能起到很好的的回弹效果,辅助前、后支撑杆复位,更加省力,同时在保证玩具在自然放置时,前、后支撑杆呈直立状态。
13.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系统包括与对应前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连杆远离前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摆杆、转动连接于转动摆杆上的第二转动连杆以及通过万向节与第二转动连杆连接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操作把手。
14.进一步优选,所述操作杆为可拆卸连接的两段,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操作杆上段。可拆卸设计,方便后续运输。
15.作为优选,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与前驱动连杆/后驱动连杆转动连接的踏板连杆和与踏板连杆可拆卸连接的踏板。可拆卸设计,方便后续运输。
16.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杆和/或后支撑杆可折叠。折叠时,减小体积,方便运输。
17.作为优选,所述单向滚轮通过轮夹固定于前、后支撑杆底端,所述轮夹上设置有在单向滚轮反向滚动时限制单向滚轮滚动的扣轮环。扣轮环设计保证玩具只能向前行进,不能后退。
18.作为优选,所述骑行玩具还包括与地面接触面为弧形的摇摆底座,所述摇摆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摆架以及连接所述摆架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容纳对应单向滚轮的轮槽。增加摇摆底座,提高骑行玩具娱乐性。
19.进一步优选,所述轮夹两侧设置有锁扣挂钩,所述轮槽两侧设置有与锁扣挂钩配合的固定锁扣。保证摇摆底座与玩具主体连接牢固,保证安全。
20.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表面覆盖一层海绵体,所述海绵体上覆盖一层外观毛绒。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1)摆动系统为独立的系统,可与外壳分离,无需使用较多螺钉,拆装极为方便、便
于运输,同时结构强度大大提高,保证了骑行安全。
23.(2)增加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与前驱动连杆以及后连接杆与后驱动连杆之间构成省力杠杆,轻踩踏板组件便可实现玩具的摆动,省力的同时,提高骑行乐趣。
24.(3)增加减震系统,能够对前、后支撑杆摆动幅度进行调节,同时能帮助骑行人员对前、后支撑杆进行复位,辅助骑行,也对骑行人员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转动系统和摆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摆动系统下压前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摆动系统下踩踏板前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

4所示,一种骑行玩具,包括外壳1、两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杆2、两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杆3、设置于前、后支撑杆底端的单向滚轮4、驱动前支撑杆2转动的转动系统,以及驱动前、后支撑杆摆动的摆动系统;转动系统和摆动系统均设置在外壳1内。
32.摆动系统包括均设置于外壳内1的框架5、与前支撑杆2对应固连的前连接杆6、与后支撑杆3对应固连的后连接杆7、与前支撑杆2对应设置的前驱动连杆8以及与后支撑杆3对应设置后驱动连杆9;具体地,两平行的前支撑杆2以及两平行的后支撑杆3均通过连接杆10连接,两前连接杆6和两后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连接杆10上。
33.前连接杆6、后连接杆7、前驱动连杆8和后驱动连杆9均转动连接于框架5上,具体地,前连接杆6、后连接杆7、前驱动连杆8和后驱动连杆9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框架5上。
34.前驱动连杆8与对应的后驱动连杆9通过第一连片11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连片1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前驱动连杆8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后驱动连杆9转动连接;前驱动连杆8与对应的前连接杆6通过第二连片12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连片1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前驱动连杆8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前连接杆6转动连接;后驱动连杆9与对应的后连接杆7通过第三连片13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三连片13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后驱动连杆9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后连接杆7转动连接;
35.本实施例中,前驱动连杆8和后驱动连杆9的长度较长,故其对应的力臂较大,前连接杆6与后连接杆7的长度较短,故其对应的力臂较小。
36.前驱动连杆8/后驱动连杆9上转动连接有能驱动其上下摆动的踏板组件,本实施例中,踏板组件连接到后驱动连杆9的端部上,由于后驱动连杆9在与前驱动连杆8的连接位置继续向前伸出,其端部相对靠前,踏板组件转动连接到该伸出端部上,对应人体双腿位置,设计更为合理。其中,踏板组件包括与后驱动连杆9转动连接的踏板连杆14和与踏板连杆14可拆卸连接的踏板15,具体地,踏板连杆14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后驱动连杆9上,确切的是,踏板连杆14一端通过套在该销轴上的连接套筒与后驱动连杆9连接。
3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骑行玩具还包括减震系统,减震系统包括设置于框架5上的减震支架16、一端穿过减震支架16并与后驱动连杆9转动连接的导向杆17、安装于导向杆17另一端上的减震螺母18以及套设在导向杆17上,位于减震螺母18与减震支架16之间的减震弹簧19;其中,导向杆17通过连接套筒与后驱动连杆9连接,连接套筒对应套设在后驱动连杆9与第三连片13连接的销轴上;当前、后支撑杆向两侧摆动时,后驱动连杆9带动导向杆17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减震弹簧19,同时减震支架16可对减震螺母18进行限位,控制前、后支撑杆摆动的最大幅度;当然也可通过在导向杆17上额外设置限位块20或者调节减震螺母18在导向杆17上的位置,来调节前、后支撑杆摆动的幅度。
3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系统包括与对应前支撑杆2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连杆21、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杆21远离前支撑杆2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摆杆22、转动连接于转动摆杆22上的第二转动连杆23以及通过万向节24与第二转动连杆23连接的操作杆25,操作杆25上设置有操作把手26,其中,第二转动连杆23设置于动摆杆22中间位置,第二转动连杆23与万向节24连接位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连接杆10上,保证稳定性,同时可在框架5上对应操作杆25位置设置固定架27,操作杆25穿过该固定架27,保证操作杆25的稳定性。
3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操作杆25为可拆卸连接的两段,操作把手26设置于操作杆25上段;具体地,操作杆25的上下两段的连接端设置有对应的插件和插槽,通过螺栓将插件固定带该插槽内,实现可拆卸。
4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可折叠,具体地,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均包括两段,两段连接处通过铰接件连接,折叠时,减小体积,方便运输。
4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单向滚轮4通过轮夹28固定于前、后支撑杆底端,轮夹28上设置有在单向滚轮4反向滚动时限制单向滚轮4滚动的扣轮环29,具体地,扣轮环29设置于单向滚轮4前进的反方向一侧,当单向滚轮4想要反向滚动时,扣轮环29会卡在单向滚轮4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使得单向滚轮4不能转动。
42.骑行玩具下方还可以设置摇摆底座,摇摆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摆架30以及连接摆架30的横梁31,摆架与地面接触面为弧形,便于摇晃;横梁上31设置有容纳对应单向滚轮4的轮槽32。
43.为保证摇摆底座与玩具主体连接的牢固性,轮夹28两侧设置有锁扣挂钩33,轮槽32两侧设置有与锁扣挂钩33配合的固定锁扣34。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1表面覆盖一层海绵体35,海绵体35上覆盖一层外观毛绒36;具体地,外观毛绒36可根据喜好进行选择,如马的形象。需要说明的是,在可拆卸和可折叠的位置处,外壳1、海绵体35和外观毛绒36在对应处为拼接结构。
45.本实用新型的前进原理:
46.当人坐到壳体1的背部上面时,在人的重力作用下,前支撑杆2将向前摆动,同时后
支撑杆3向后摆动,但由于单向滚轮4为单向滚动,在背部下沉过程中设置于后支撑杆3上的单向滚轮4不滚动,而设置于前支撑杆2上的单向滚轮4向前滚动,从而使玩具整体向前移动;
47.当人下踩踏板15时,踏板连杆14带动后驱动连杆9转动(前端下降,后端上升),在后驱动连杆9的转动作用下,带动前驱动连杆8转动(前端上升,后段下降),同时,前驱动连杆8和后驱动连杆9的转动分别带动前连接杆6和后连接杆7转动,从而将力传递到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上,使得前、后前支撑杆向内侧摆动(复位),但由于单向滚轮4为单向滚动,设置于前支撑杆2上的单向滚轮4不滚动,设置于后支撑杆3上的单向滚轮4向前滚动,玩具继续前移,循环往复进行。
4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