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113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武术的从古代就传承下来的一种技术,人们学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防御敌人进攻,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身体健康,武术成为多数人追捧的身体柔韧性训练方式之一。

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也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武术成为人们身体柔韧性的训练方式之一,为了帮助人们在学习武术前,对人们的背部进行辅助拉伸,让人们在进行武术训练时,使得肌肉的疼痛感减轻,人们能更好的练习武术,目前传统的背部拉伸设备,对人们背部的拉伸效果不好,不能调节角度,人们在做背部拉伸时不能弯下腰,非常不方便。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拉伸效果较好、具有调节角度功能的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的背部拉伸设备,对人们背部的拉伸效果不好,不能调节角度,人们在做背部拉伸时不能弯下腰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拉伸效果较好、具有调节角度功能的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

一种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包括有:支撑架和拉伸装置,支撑架上设有拉伸装置;调节装置,拉伸装置底部设有调节装置;锁紧装置,调节装置底部设有锁紧装置。

可选地,锁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块,调节装置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旋转轴,第一固定块内部两侧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夹紧块,第一旋转轴上均设有第一夹紧块,第一夹紧块均与第一固定块转动式连接;缓冲块,第一夹紧块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缓冲块;第一弹簧,缓冲块与第一夹紧块之间均设有四个第一弹簧;卡扣,一侧的第一夹紧块内侧滑动式设有卡扣,卡扣与另一侧的第一夹紧块配合。

可选地,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转动球,第二固定块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球;第一连接杆,第一转动球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二旋转轴,第一连接杆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连接杆,拉伸装置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旋转轴与第二连接杆连接。

可选地,拉伸装置包括有:第三固定块,第二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与支撑架连接;第一滑槽,第三固定块顶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三连接杆,第一滑块两侧设有第三连接杆;推动杆,第三连接杆外侧均设有推动杆;第一阻挡块,第三连接杆一侧均设有第一阻挡块;第一楔形块,第三连接杆外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一楔形块;第二弹簧,第一楔形块与第三连接杆之间均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弹簧;第一伸缩杆,第一滑块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吸盘,第一伸缩杆一侧设有吸盘;第三弹簧,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滑块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伸缩杆,第三固定块顶部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一滑槽位于第二伸缩杆之间;第二滑槽,支撑架上对称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杆,第二滑槽一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均与第一阻挡块配合,第一滑杆均与第二伸缩杆连接;第四弹簧,第二滑槽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均设有第四弹簧;第三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内侧均对称设有第三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均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第三伸缩杆均与第二滑槽滑动式连接;第五弹簧,第三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均设有第五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包括有:第四伸缩杆,第三固定块顶部两侧设有第四伸缩杆;第三滑槽,第四伸缩杆顶部均对称设有第三滑槽;第二滑杆,第三滑槽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七弹簧,第二滑杆与第三滑槽之间均设有第七弹簧;第二楔形块,两个第二滑杆一侧之间均设有第二楔形块;第四连接杆,第二楔形块一侧均设有第四连接杆;第六弹簧,第四连接杆一侧均设有第六弹簧;第四固定块,第六弹簧一侧均设有第四固定块;第三旋转轴,第二转动球内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旋转轴;第二转动球,第四固定块一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球;第二夹紧块,第三旋转轴一侧均设有第二夹紧块。

可选地,还包括有卡紧装置,驱动组件上设有卡紧装置。

可选地,还包括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有:第五伸缩杆,第二滑槽顶部均设有第五伸缩杆;第五连接杆,第五伸缩杆顶部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杆;第六伸缩杆,第五连接杆顶部设有第六伸缩杆;第四滑槽,第六伸缩杆一侧设有第四滑槽;第二滑块,第四滑槽内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三夹紧块,第二滑块前侧均设有第三夹紧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人们将锁紧装置扣在腰上,从而使得调节装置和拉伸装置固定在人们背上,在拉伸装置的作用下,对人们的背部进行辅助拉伸,拉伸的效果较好,能帮助人们后期进行武术训练时,减轻肌肉的疼痛感。

2、通过在推动杆的作用,带动第二楔形块、第四连接杆和第二滑杆向前移动,第七弹簧被压缩,在第二楔形块的作用下,使得第四连接杆向前移动,第六弹簧被压缩,使得人们的肩膀得以舒展,增加人们的肌肉记忆。

3、在人们将第三夹紧块向外移动,带动第二滑块向外移动,使得第三夹紧块张开,便于人们将脖子放在第三夹紧块上,然后再将第三夹紧块向内移动,调整第三夹紧块的角度,使人们能更方便的进行背部拉伸,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拉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拉伸装置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部分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推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推动装置部分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支撑架,2:锁紧装置,21:第一固定块,22:第一旋转轴,23:第一夹紧块,24:缓冲块,25:第一弹簧,26:卡扣,3:调节装置,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转动球,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旋转轴,35:第二连接杆,4:拉伸装置,41:第三固定块,42:第一滑槽,43:第一滑块,44:推动杆,45:第三连接杆,46:第一阻挡块,47:第一楔形块,48:第二弹簧,49:吸盘,410:第一伸缩杆,411:第三弹簧,5:驱动装置,51:第二伸缩杆,52:第二滑槽,53:第四弹簧,54:第一滑杆,55:第三伸缩杆,56:第五弹簧,6:推动装置,61:第四伸缩杆,62:第二楔形块,63:第四连接杆,64:第六弹簧,65:第三滑槽,66:第七弹簧,67:第二滑杆,68:第二夹紧块,69:第三旋转轴,610:第四固定块,611:第二转动球,7:卡紧装置,71:第五伸缩杆,72:第五连接杆,73:第六伸缩杆,74:第四滑槽,75:第三夹紧块,76: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武术学习前背部拉伸辅助设备,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锁紧装置2、调节装置3和拉伸装置4,支撑架1上设有拉伸装置4,拉伸装置4底部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底部设有锁紧装置2。

当人们需要对背部进行拉伸时,人们将锁紧装置2扣在腰上,从而使得调节装置3和拉伸装置4固定在人们背上,在拉伸装置4的作用下,对人们的背部进行辅助拉伸,当人们弯下腰进行拉伸时,在调节装置3的作用下,可以调节拉伸装置4的角度,能更方便人们做背部拉伸的动作。

锁紧装置2包括有第一固定块21、第一旋转轴22、第一夹紧块23、缓冲块24、第一弹簧25和卡扣26,调节装置3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21,第一固定块21内部左右两侧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22,第一旋转轴22上均设有第一夹紧块23,第一夹紧块23均与第一固定块21转动式连接,第一夹紧块23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缓冲块24,缓冲块24与第一夹紧块23之间均设有四个第一弹簧25,右侧的第一夹紧块23内侧滑动式设有卡扣26,卡扣26与左侧的第一夹紧块23配合。

当人们需要对背部进行拉伸时,人们将第一固定块21贴在身上,然后将第一夹紧块23相向旋转,带动第一旋转轴22旋转,从而使得缓冲块24贴近人们的身上,这时人们将卡扣26拉伸出来扣紧左侧的第一夹紧块23上,使得第一夹紧块23固定在人们的身上,第一弹簧25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一夹紧块23夹痛人们,当人们不需对背部进行拉伸时,人们将卡扣26从左侧的第一夹紧块23上解开,卡扣26属于弹性元件,人们解开卡扣26后,卡扣26自动恢复至原状态,然后人们手动将第一夹紧块23反向旋转打开,使得第一夹紧块23和第一固定块21不再固定在人们身上。

调节装置3包括有第二固定块31、第一转动球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旋转轴34和第二连接杆35,第一固定块21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1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球32,第一转动球32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33,第一连接杆33上部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34,拉伸装置4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5,第二旋转轴34与第二连接杆35连接。

拉伸装置4包括有第三固定块41、第一滑槽42、第一滑块43、推动杆44、第三连接杆45、第一阻挡块46、第一楔形块47、第二弹簧48、吸盘49、第一伸缩杆410和第三弹簧411,第二连接杆35顶部设有第三固定块41,第三固定块41与支撑架1连接,第三固定块41顶部设有第一滑槽42,第一滑槽42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43,第一滑块43上部左右两侧设有第三连接杆45,第三连接杆45外侧均设有推动杆44,第三连接杆45外侧中间均设有第一阻挡块46,第三连接杆45外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一楔形块47,第一楔形块47与第三连接杆45之间均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弹簧48,第一滑块43上部前侧设有第一伸缩杆410,第一伸缩杆410前侧设有吸盘49,第一伸缩杆410与第一滑块43之间设有第三弹簧411。

当人们将卡扣26扣紧在左侧的第一夹紧块23后,人们将第一转动球32大幅度转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三固定块41、第一滑块43和吸盘49的角度,这时人们再把吸盘49吸在身上,由于每个人的体型不一样,第三弹簧411起到缓冲的作用,人们开始做背部拉伸,然后人们手动将第一滑块43和吸盘49向上下移动,辅助人们做背部拉伸,当人们弯下腰时,在吸盘49的作用下,从而带动第三固定块41、第一滑槽42和第一滑块4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35和第一旋转轴22旋转,在人们直起腰后,带动第三固定块41、第一滑槽42和第一滑块43转动至原状态,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35和第一旋转轴22转动复位,当人们不需对背部进行拉伸时,人们将吸盘49不再吸住身上,然后解开卡扣26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有第二伸缩杆51、第二滑槽52、第四弹簧53、第一滑杆54、第三伸缩杆55和第五弹簧56,第三固定块41顶部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51,第一滑槽42位于第二伸缩杆51之间,支撑架1上部对称设有第二滑槽52,第二滑槽52下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54,第一滑杆54均与第一阻挡块46配合,第一滑杆54均与第二伸缩杆51连接,第二滑槽52与第二伸缩杆51之间均设有第四弹簧53,第二伸缩杆51内侧均对称设有第三伸缩杆55,第三伸缩杆55均与第一楔形块47配合,第三伸缩杆55均与第二滑槽52滑动式连接,第三伸缩杆55与第二伸缩杆51之间均设有第五弹簧56。

当人们将吸盘49吸在背上时,人们手动将第一滑块43和吸盘49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杆45、第一阻挡块46和第一楔形块47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弹簧48和第五弹簧56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阻挡块46向下移动的作用,带动第一滑杆54向下移动,使得第二伸缩杆51压缩,在第二伸缩杆51的作用下,带动第三伸缩杆55向下移动,第四弹簧53被拉伸,在第二滑槽52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滑杆54不能继续向下移动,这时第三伸缩杆55和第一楔形块47不再被第二滑槽52挡住,在第五弹簧56的作用下,带动第三伸缩杆55向内移动卡在第二滑槽52上,使得第二伸缩杆51不能向上移动,同时在第二弹簧48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楔形块47向内移动,当人们做完背部拉伸后,人们将第一滑块43向上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45、第一阻挡块46和第一楔形块47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楔形块47与第三伸缩杆55接触,在第一楔形块47的作用,带动第三伸缩杆55向外移动,第五弹簧56再次被压缩,使得第三伸缩杆55不再卡在第二滑槽52上,第一楔形块47继续向上移动,在第二滑槽52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楔形块47向外移动,第二弹簧48再次被压缩,这时在第四弹簧53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伸缩杆51向上移动复位。

还包括有推动装置6,推动装置6包括有第四伸缩杆61、第二楔形块62、第四连接杆63、第六弹簧64、第三滑槽65、第七弹簧66、第二滑杆67、第二夹紧块68、第三旋转轴69、第四固定块610和第二转动球611,第三固定块41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第四伸缩杆61,第四伸缩杆61顶部均对称设有第三滑槽65,第三滑槽65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67,第二滑杆67与第三滑槽65之间均设有第七弹簧66,两个第二滑杆67内侧之间均设有第二楔形块62,第二楔形块62前侧均设有第四连接杆63,第四连接杆63前侧均设有第六弹簧64,第六弹簧64前侧均设有第四固定块610,第四固定块610前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球611,第二转动球611内部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旋转轴69,第三旋转轴69外侧均设有第二夹紧块68。

当人们需要对背部肩膀进行舒展时,人们将第二转动球611大幅度转动,从而调节第二夹紧块68的角度,人们调节好角度后,将第二夹紧块68放在手臂,然后将第二夹紧块68向内转动,带动第三旋转轴69转动,这时人们的手臂被夹紧,在第一滑块43向上移动,带动推动杆44向上移动时,使得推动杆44与第二楔形块62接触,在推动杆44的作用,带动第二楔形块62、第四连接杆63和第二滑杆67向前移动,第七弹簧66被压缩,在第二楔形块62的作用下,使得第四连接杆63向前移动,第六弹簧64被压缩,使得人们的肩膀得以舒展,当第一滑块43向下移动,带动推动杆44向下移动脱离第二楔形块62时,在第七弹簧66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滑杆67向后移动,同时在第六弹簧64的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杆63和第二楔形块62向后移动复位。

还包括有卡紧装置7,卡紧装置7包括有第五伸缩杆71、第五连接杆72、第六伸缩杆73、第四滑槽74、第三夹紧块75和第二滑块76,第二滑槽52顶部均设有第五伸缩杆71,第五伸缩杆71顶部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杆72,第五连接杆72顶部设有第六伸缩杆73,第六伸缩杆73上部前侧设有第四滑槽74,第四滑槽74内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76,第二滑块76前侧均设有第三夹紧块75。

当人们在进行背部拉伸时,人们根据每个人的身高体型不一致的情况,将第五伸缩杆71压缩,然后再将第六伸缩杆73向后压缩,由于每个人的脖子围度不一样,这时人们将第三夹紧块75向外移动,带动第二滑块76向外移动,使得第三夹紧块75张开,便于人们将脖子放在第三夹紧块75上,然后再将第三夹紧块75向内移动,调整第三夹紧块75的角度,使人们能更方便的进行背部拉伸,当人们不需对背部进行拉伸时,人们将第三夹紧块75向外移动张开,使第三夹紧块75不再固定人们的脖子,然后人们将第六伸缩杆73和第五伸缩杆71恢复至原状态。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