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式的便携体育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27945367发布日期:2021-12-11 13:4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接式的便携体育训练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接式的便携体育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羽毛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体育馆场地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所以人们会直接找块空地进行羽毛球运动,没有球网会降低人们的运动的效果,并且降低了人们打球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可拼接式的便携体育训练装置,该装置能够拼装拆卸,便于携带,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羽毛球运动,提高使用者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一号支撑杆、一号底座、凸台、二号支撑杆、一号紧固螺丝、三号支撑杆、四号支撑杆、二号紧固螺丝、二号底座、球网、拉绳、二号绑环和三号绑环;一号支撑杆底部开设有一号凹槽,一号支撑杆的下侧设有一号底座,一号底座利用凸台与一号凹槽内壁螺纹连接,凸台固定在一号底座上,一号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位于一号凹槽的外侧,二号凹槽内活动插设有二号支撑杆,一号紧固螺丝的左端螺纹穿过一号支撑杆后,与二号支撑杆抵触设置,一号支撑杆的左侧设有三号支撑杆,三号支撑杆的上端活动插设有四号支撑杆,二号紧固螺丝的右端螺纹穿过三号支撑杆后,与四号支撑杆抵触设置,三号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二号底座,一号支撑杆和三号支撑杆之间设有球网,球网上下侧均设置有拉绳,上侧的拉绳位于二号支撑杆与四号支撑杆之间,下侧的拉绳位于一号支撑杆与三号支撑杆之间,三号支撑杆的右侧壁上设有二号绑环,一号支撑杆的左侧壁上设有三号绑环,二号绑环与下侧的拉绳的左端绑设,三号绑环与下侧的拉绳的右端绑设。
5.进一步地,所述的四号支撑杆的上端外侧壁设有螺纹层,四号支撑杆利用螺纹层螺纹插设于二号支撑杆内。
6.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支撑杆与拉绳右侧和四号支撑杆与拉绳左侧均利用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由夹块、一号绑环和三号紧固螺丝构成,夹块的一侧壁侧设有一号绑环,一号绑环的下侧设有三号紧固螺丝,左侧的夹块活动卡设于四号支撑杆的右侧壁上,左侧的三号紧固螺丝螺纹穿过左侧的夹块的右侧壁后与四号支撑杆的右侧壁抵触设置,左侧一号绑环与上侧的拉绳的左端绑设,右侧的夹块活动卡设二号支撑杆的左侧壁上,右侧的三号紧固螺丝螺纹穿过右侧的夹块的左侧壁后,与二号支撑杆的左侧壁抵触设置,右侧的一
号绑环与上侧的拉绳的右端绑设。
7.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绑环与三号绑环之间配合使用,并且二号绑环利用绑带与三号绑环绑设。
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拼接式的便携体育训练装置,该装置能够拼装拆卸,便于携带,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羽毛球运动,提高使用者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
13.一号支撑杆1、一号凹槽2、一号底座3、凸台4、二号凹槽5、二号支撑杆6、一号紧固螺丝7、三号支撑杆8、四号支撑杆9、螺纹层9

1、二号紧固螺丝10、二号底座11、球网12、拉绳13、固定装置14、夹块15、一号绑环16、三号紧固螺丝17、二号绑环18、三号绑环19、绑绳20。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一号支撑杆1、一号底座3、凸台4、二号支撑杆6、一号紧固螺丝7、三号支撑杆8、四号支撑杆9、二号紧固螺丝10、二号底座11、球网12、拉绳13、二号绑环18和三号绑环19;一号支撑杆1底部开设有一号凹槽2,一号支撑杆1的下侧设有一号底座3,一号底座3利用一体成型的凸台4与一号凹槽2内壁螺纹连接,一号支撑杆1的顶部开设有二号凹槽5,二号凹槽5位于一号凹槽2的外侧,二号凹槽5内活动插设有二号支撑杆6,一号紧固螺丝7的左端螺纹穿过一号支撑杆1后,与二号支撑杆6抵触设置,一号支撑杆1的左侧设有三号支撑杆8,三号支撑杆8的上端活动插设有四号支撑杆9,二号紧固螺丝10的右端螺纹穿过三号支撑杆8后,与四号支撑杆9抵触设置,三号支撑杆8的底部焊接有二号底座11,四号支撑杆9的上端外侧壁设有螺纹层9

1,四号支撑杆9利用螺纹层9

1螺纹插设于二号支撑杆6内,一号支撑杆1和三号支撑杆8之间设有球网12,球网12上下侧均设置有拉绳13,上侧的拉绳13位于二号支撑杆6与四号支撑杆9之间,二号支撑杆6与拉绳13右侧和四号支撑杆9与拉绳13左侧均利用固定装置14连接,固定装置14由夹块15、一号绑环16和三号紧固螺丝17构成,夹块15的一侧壁上设有一号绑环16,一号绑环16的下侧设有三号紧固螺丝17,左侧的夹块15活动卡设于四号支撑杆9的右侧壁上,左侧的三号紧固螺丝17螺纹穿过左侧的夹块15的右侧壁后与四号支撑杆9的右侧壁抵触设置,左侧一号绑环16与上侧的拉绳13的左端绑设,右侧的夹块15活动卡设二号支撑杆6的左侧壁上,右侧的三号紧固螺丝17螺纹穿过右侧的夹块15的左侧壁后,与二号支撑杆6的左侧壁抵触设置,右侧的一号绑环16与上侧的拉绳13的右端绑设,下侧的拉绳13位于一号支撑杆1与
三号支撑杆8之间,三号支撑杆8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二号绑环18,一号支撑杆1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三号绑环19,二号绑环18与下侧的拉绳13的左端绑设,三号绑环19与下侧的拉绳13的右端绑设,球网12、拉绳13和固定装置14均活动放置于一号凹槽2中,二号绑环18与三号绑环19之间配合使用,并且二号绑环18利用绑带20与三号绑环19绑设。
1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利用绑绳20将该装置携带到运动场地,然后解开绑设于二号绑环18和三号绑环19之间的绑绳20,然后旋转四号支撑杆9,将其从二号支撑杆6内取出,然后将一号支撑杆1和三号支撑杆8之间拉开合适距离,并且使得二号绑环18与三号绑环19相向设置,然后旋转一号底座3,将一号底座3从一号支撑杆1底部取下,然后将一号凹槽2中的球网12、拉绳13和固定装置14取出,然后将一号底座3装回一号支撑杆1底部,然后将夹块15分别装在二号支撑杆6的左侧壁上与四号支撑杆9的右侧壁上,再将上侧的拉绳13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一号绑环16绑设,然后将下侧的拉绳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二号绑环18和三号绑环19绑设,再松开一号紧固螺丝7和二号紧固螺丝10,分别调节二号支撑杆6和四号支撑杆9的高度到合适高度,使得球网12铺展开,然后拧紧一号紧固螺丝7和二号紧固螺丝10。
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设置有一号凹槽2,方便将球网12、拉绳13和固定装置14收放到一号凹槽2中,使得该装置能够拼接,并且节省空间,方便存放;
19.2、四号支撑杆9利用螺纹层与二号支撑杆6内侧螺纹连接,使得该装置方便拆卸和拼装,从而便于携带;
20.3、设置有固定装置14,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