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方的中心块及其魔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7603发布日期:2023-03-21 18:3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魔方的中心块及其魔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魔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魔方的中心块及其魔方。


背景技术:

2.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以常见的三阶魔方为例。魔方是由富于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方块组成。26个方块包括内中心块有6个,只有一面有颜色。角块有8个可转动。棱块12个亦可转动。玩具在出售时,方块的排列使立方体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颜色。当大立方体的某一面平动旋转时,其相邻的各面单一颜色便被破坏,而组成新图案的立方体,再转再变化,形成每一面都由不同颜色的方块拼成。玩法是将打乱的立方体通过转动尽快恢复成六面呈单一颜色。
3.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玩魔方,创办了针对魔方的比赛;为了适应比赛,设计出竞速魔方,如现有的下列专利均公开可用于比赛的魔方:
4.公告号为cn11003829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性能可调的魔方,其包括中心块、盖合中心块的色块、与中心块接触的棱块主体和盖合棱块主体的棱色块,色块呈多边形设置,转动魔方时,色块至少两次与棱块主体或棱色块摩擦式接触,从而增大转动魔方时的阻力,不利于转动魔方,从而降低玩魔方的体验。
5.公告号为cn2103848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魔方浮动幅度及弹性恢复力的调节结构,包括中心块和盖合中心块的色块,当中心块组装成魔方时,中心块与棱块抵接;由于色块呈多边形设置,转动魔方时,色块至少两次与棱块摩擦式接触,从而增大转动魔方时的阻力,不利于转动魔方,从而降低玩魔方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魔方的中心块及其魔方,其具有转动魔方时减少中心块与棱块接触的优点,从而优化玩魔方的体验。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魔方的中心块,包括中心块壳体和用于盖合中心块壳体的中心块壳盖,所述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所述中心块壳体远离中心块壳盖的底部呈方形形状,所述中心块壳体的开口端配合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所述中心块壳盖盖合中心块壳体,以减少中心块与其它魔方块的摩擦,从而降低转动魔方的阻力。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壳体和中心块壳盖之间设有储油模块,所述中心块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储油模块相配合的出油孔,以便于储油模块内的油经出油孔从中心块内流出。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模块包括储油件和用于平衡挤压储油件的压片,所述压片和储油件贴合。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件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伸入出油孔内,以便于储油件内的油从出油管流出。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件设有进油管,进油管贯穿压片,以便于经进油管将油加入储油件内。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的末端设有带有开口的压力膜瓣,通过挤压压力膜瓣实现油穿过出油管和进油管,实现油经进油管流入储油件或油经出油管流出储油件。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壳体内设有用于挤压储油模块的弹性机构和用于连接中心轴结构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位于弹性机构和中心块壳盖之间,所述储油模块位于弹性机构和中心块壳体底部之间。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靠近中心块壳体的开口,所述中心块壳盖设有与固定条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中心块壳盖盖合中心块壳体实现固定条卡入固定槽内,以限制中心块壳盖从中心块壳体上脱开。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块壳体和中心块壳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
18.一种魔方,所述魔方包括中心轴结构、中心块本体、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所述中心轴结构与中心块本体连接,所述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卡在中心块本体和中心轴结构之间,所述棱块本体和角块本体滑动卡接,所述中心块本体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心块壳体和盖合中心块壳体的中心块壳盖,所述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所述中心块壳盖与棱块本体之间存在间隙,当魔方做容错运动时,所述中心块壳盖与棱块本体呈点或线接触,以减少中心块壳盖与棱块本体的摩擦;所述中心块壳体的开口端配合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以减少中心块壳体与棱块本体的接触,从而减少中心块本体与棱块本体的接触,实现减少中心块本体与棱块本体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魔方做容错运动的阻力。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中心块壳体的开口配合中心块壳盖呈圆形形状,中心块壳盖盖合中心块壳体并组装成魔方时,转动魔方,中心块壳盖与棱块点或线接触,且转动一次紧接触一次,以便减少中心块壳盖与棱块的摩擦;由于中心块壳体的开口配合中心块壳盖设置,减少了中心块壳体与棱块的接触面,从而减少了转动魔方时中心块壳体与棱块的摩擦;综上,减少了中心块与棱块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转动魔方时的阻力,以便更容易的转动魔方,有利于优化玩魔方的体验。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图2是中心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心轴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中心轴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中心轴结构的爆炸图;图6是中心轴结构的爆炸图;图7是中心块的爆炸图;图8是中心块的爆炸图;图9是棱块的爆炸图;图10是棱块的爆炸图;图11是角块的爆炸图;图12是角块的爆炸图;图13是角块的爆炸图;
22.图中,1、中心轴结构;11、连接轴;111、切削槽;112、螺钉;12、连轴;121、安装片;122、安装条;13、连接槽;14、安装块;
23.2、中心块本体;21、中心块壳体;211、出油孔;212、漏油孔;213、开启槽;214、固定条;22、中心块壳盖;221、固定槽;222、密封槽;23、卡接结构;231、包裹罩;2311、包裹孔;2312、限位槽;2313、调节块;2314、第一标识;232、卡套;2321、限位环;2322、弹性槽;2323、
斜面;24、弹性机构;241、承载结构;2411、承载底块;2412、承载顶块;2413、承载孔;2414、阶梯部;2415、第一刻度;2416、储油腔;2417、扣孔;2418、扣块;242、压缩弹簧;243、加油结构;2431、加油管;2432、加油孔;25、储油模块;251、储油件;2511、出油管;2512、进油管;2513、压力膜瓣;252、压片;26、密封圈;
24.3、角块本体;31、角块壳体;311、调节孔;312、第二刻度;313、定位条;314、组装筒;32、角块壳盖;321、组装面;3211、组装槽;3212、组装条;322、卡装条;323、卡装槽;324、定位槽;325、组装杆;33、角块卡脚;
25.4、棱块本体;41、棱块壳体;411、装配槽;412、固定筒;413、调试孔;414、第三刻度;415、卡固条;416、拼装筒;417、卡固筒;418、装配筒;42、棱块壳盖;421、卡位条;422、卡位槽;423、卡固槽;424、拼装杆;43、卡脚组件;431、大卡脚;432、小卡脚;433、扣轴;434、扭转弹簧;44、拼装组件;441、拼装槽;442、拼装条;
26.5、联动结构;51、齿轮结构;511、第一齿轮;512、第二齿轮;513、第三齿轮;514、安装槽;52、安装座;53、锁紧件;
27.6、联动机构;61、固定轴套;611、限位块;62、联动齿轮;63、驱动齿轮;631、螺纹槽;632、卡块;64、调节罩;641、卡槽;642、驱动槽;643、第二标识;65、调节筒;651、调节杆;
28.7、联动装置;71、安装筒;711、限位孔;712、螺旋槽;713、卡接块;72、调试罩;721、卡接槽;722、凹槽;723、调试槽;724、第三标识;73、调试筒;731、调试杆;74、限位件;741、限位箍;742、拼接杆;75、限位罩;751、拼接槽;752、凸缘;753、固定杆;76、垫箍;761、凸块;77、限位轴;8、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魔方,包括中心轴结构1、六个中心块本体2、八个角块本体3和十二个棱块本体4;中心轴结构1位于魔方的中心,中心轴结构1的末端与中心块本体2连接,角块本体3和棱块本体4卡置在中心轴结构1和中心块本体2之间,棱块本体4的侧壁和中心块本体2的侧壁接触,角块本体3与棱块本体4可滑动拼接,且角块本体3与棱块本体4的两侧侧壁接触,从而形成魔方;棱块本体4和角块本体3之间设有磁力模块,磁力模块包括对应设置在棱块本体4和角块本体3内的磁性件8,转动魔方时,磁力模块驱使棱块本体4和角块本体3快速对齐定位,从而优化玩魔方的体验。
31.参照图2至图6可见,中心轴结构1的设置方式多样,中心轴结构1的第一种设置方式为:参照图2至图4,中心轴结构1包括六根三维形状设置的连接轴11和安装座52,连接轴11安装在安装座52上,六根连接轴11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连接轴11转动,六根连接轴11之间设有联动结构5,联动结构5安装在安装座52内,以便于六根连接轴11通过联动结构5实现联动。联动结构5包括齿轮结构51,齿轮结构51分别与六根连接轴11连接;安装座52内设有六个锁紧件53,锁紧件53与安装座52螺纹连接,锁紧件53与齿轮结构51抵接,以限制齿轮结构51从安装座52内脱出,从而限制齿轮结构51在安装座52内的活动范围;齿轮结构51包括四个第一齿轮511和两个第二齿轮512,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啮合,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的传动比为一比一;连接轴11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切削槽111,连接轴11可转动穿过锁紧件53的突出端通过切削槽111分别与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连接,实现第一齿
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安装在连接轴11上;连接轴11的一端端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12,螺钉112拧入连接轴11内并分别与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抵接,以限制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从连接轴11上脱出。连接轴11远离切削槽111的一端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沿着连接轴11的圆周内凹形成,以便于连接轴11通过连接槽13与中心块本体2连接。连接轴11的两侧侧面设有两组安装块14,安装块14位于连接槽13和切削槽111之间,当六根连接轴11组装成中心轴结构1时,安装块14位于连接槽13和中心轴结构1的中心之间;一组安装块14由两个设置在连接轴11两侧侧面的安装块14组成,安装块14与连接轴11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分别为直齿轮和转向齿轮,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也可以为规格不同的锥齿轮。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两个第二齿轮5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二齿轮512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便于四个第一齿轮511和两个第二齿轮512相互啮合联动。转动连接轴11,连接轴11通过齿轮结构51驱使另外的连接轴11转动。
32.参照图6,中心轴结构1的第二种设置方式为:中心轴结构1包括四根连接轴11、连轴12和安装座52,连接轴11和连轴12安装在安装座52上,四根连接轴11与连轴12之间存在间隙,四根连接轴11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连接轴11和连轴12转动,四根连接轴11和连轴12之间设有联动结构5,联动结构5安装在安装座52内,以便于连接轴11和连轴12通过联动结构5实现联动。联动结构5包括齿轮结构51,齿轮结构51置于安装座52内,齿轮结构51分别与四根连接轴11和连轴12连接;安装座52内设有六个锁紧件53,锁紧件53与安装座52螺纹连接,锁紧件53与齿轮结构51抵接,以限制齿轮结构51从安装座52内脱出,从而限制齿轮结构51在安装座52内的活动范围;齿轮结构51包括四个第一齿轮511和两个第二齿轮512,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啮合,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的传动比为一比一。连接轴11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切削槽111,连接轴11可转动穿过锁紧件53的突出端通过切削槽111与第一齿轮511连接,实现第一齿轮511安装在连接轴11上;连接轴11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钉112,螺钉112拧入连接轴11内并分别与第一齿轮511抵接,以限制第一齿轮511从连接轴11上脱出;连接轴11远离切削槽111的一端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沿着连接轴11的圆周内凹形成,以便于连接轴11通过连接槽13与中心块本体2连接;连接轴11的两侧侧面设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位于连接槽13和切削槽111之间。连轴12的两端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沿着连轴12的圆周内凹形成,以便于连轴12通过连接槽13与中心块本体2连接;连轴12的两侧侧面设有两组安装块14,两组安装块14位于两个连接槽13之间,一组安装块14由两个设置在连轴12两侧侧面的安装块14组成,当四根连接轴11和连轴12组装成中心轴结构1时,安装块14位于连接槽13和中心轴结构1的中心之间,安装块14与连轴12平行。连轴12的圆周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齿轮512的安装片121,安装片121位于两组安装块14之间,安装片121呈圆形形状,安装片121与第二齿轮512抵接,实现第二齿轮512安装在连轴12上。连轴12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齿轮512的安装条122,安装条122位于安装片121和安装块14之间,安装条122与连轴12平行,当安装条122卡入第二齿轮512内时,实现第二齿轮512安装在连轴12上,安装条122限制第二齿轮512相对于连轴12转动。第一齿轮511、第二齿轮512和/或锁紧件53均设有与安装条122和/或安装块14相配合的安装槽514,第一齿轮511、第二齿轮512和/或锁紧件53通过安装槽514贯穿安装条122和/或安装块14,以便于组装中心轴结构1。其中,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分别为不同规格的锥齿轮,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内,使得四根连接轴1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四根连接轴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两个第二齿轮5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二齿轮512轴线所在的直线与连轴1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二齿轮512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得连轴12与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便于四个第一齿轮511和两个第二齿轮512相互啮合联动。转动连轴12,连轴12通过齿轮结构51驱使四根连接轴11转动;转动连接轴11,连接轴11通过齿轮结构51驱使连轴12和另外的连接轴11转动。
33.参照图5,中心轴结构1的第三种设置方式为:中心轴结构1的第三种设置方式与中心轴结构1的第二种设置方式的区别在于齿轮结构51。齿轮结构51包括四个第一齿轮511、第二齿轮512和第三齿轮513,齿轮结构51还可以仅包括四个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啮合,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的传动比为一比一,第三齿轮513为无齿齿轮。第一齿轮511安装在连接轴11的结构和/或方式与中心轴结构1第二种设置方式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阐述;第三齿轮513依次穿过安装块14和安装条122抵接于安装片121,实现第三齿轮513安装在连轴12上,第三齿轮513可相对于连轴12转动;第二齿轮512穿过安装块14套设于安装条122,实现第二齿轮512安装在连轴12上,安装条122限制第二齿轮512相对于连轴12转动。第一齿轮511、第二齿轮512、第三齿轮513和/或锁紧件53均设有与安装条122和/或安装块14相匹配的安装槽514,第一齿轮511、第二齿轮512、第三齿轮513和/或锁紧件53通过安装槽514贯穿安装条122和/或安装块14,以便于组装中心轴结构1。其中,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分别为直齿轮和转向齿轮,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四根连接轴1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四根连接轴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第二齿轮512的轴线和第三齿轮51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齿轮512的轴线和第三齿轮513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连轴1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齿轮512的轴线和第三齿轮513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得连轴12与四个第一齿轮5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便于四个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12啮合联动。
34.参照图7和图8,中心块本体2包括中心块壳体21和盖合中心块壳体21的中心块壳盖22,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依次设有储油模块25、弹性机构24和卡接结构23,连接轴11和连轴12依次穿过中心块壳体21、储油模块25和弹性机构24的突出端与卡接结构23可联动连接,实现中心块本体2与中心轴结构1连接。中心块壳盖22呈圆形形状设置,不转动魔方时,中心块壳盖22与棱块本体4之间存在间隙;转动魔方并做容错运动时,中心块壳盖22与棱块本体4呈点或线接触,以减少中心块壳盖22与棱块本体4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魔方做容错运动的阻力,以便于魔方做容错运动。中心块壳体21的远离中心块壳盖22的底部呈方形形状,中心块壳体21的开口端配合中心块壳盖22呈圆形形状设置,减少了中心块壳体21与棱块本体4之间的接触,转动魔方时,从而减少了中心块壳体21与棱块本体4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了魔方做容错运动的阻力,以便于魔方做容错运动。中心块壳体21的开口端端部设有开启槽213,开启槽213用来将中心块壳盖22从中心块壳体21上掀开,以便于将中心块壳盖22从中心块壳体21上拆下。中心块壳体21的内壁设有四条固定条214,固定条214向中心块壳体21的中心凸,四条固定条214在中心块壳体21的内壁均匀分布,固定条214靠近中心块壳体21的开口,中心块壳盖22设有与固定条214相匹配的固定槽221,中心块壳
盖22盖合中心块壳体21实现固定条214卡入固定槽221内,以限制中心块壳盖22从中心块壳体21上脱开。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设有密封圈26,以限制储油模块25内的油从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渗出;中心块壳盖22设有密封槽222,密封槽222位于固定槽221和中心块壳盖22的底部之间,密封圈26卡置于密封槽222内,密封圈26与中心块壳体21的内壁抵接,使得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的处于密封状态。
35.卡接结构23包括包裹罩231和卡置于包裹罩231内的卡套232,卡套232具有弹性,卡套232优选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制备,如pc塑料,卡套232的横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连接轴11和连轴12穿过包裹罩231的突出端与卡套232卡接,实现中心块本体2与中心轴结构1连接。卡套232的内壁设有限位环2321,限位环2321向卡套232的轴心方向凸,限位环2321与连接轴11或连轴12的连接槽13卡扣连接,实现卡套232与中心轴结构1卡接固定;卡套232的侧壁开设有弹性槽2322,弹性槽2322贯穿限位环2321并延伸至卡套232一端的端部,卡套232与连接轴11和连轴12的连接槽13卡扣连接时,弹性槽2322使得卡套232变形以便于卡套232与连接槽13卡接固定;包裹罩231开设有包裹孔2311,包裹孔2311为阶梯孔,卡套232置于包裹孔2311内,使得卡接结构23更加紧凑。卡套232的外壁设有向卡套232轴心方向凹的斜面2323,斜面2323延伸至卡套232一端的端部,斜面2323位于弹性槽2322的槽底和卡套232的端部之间,卡套232通过斜面2323与包裹孔2311的孔壁抵接,以便于卡套232在包裹孔2311内转动,进而便于调整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包裹孔2311的内壁设有与安装块14相配合的限位槽2312,连接轴11和连轴12贯穿包裹孔2311实现安装块14卡入限位槽2312内,从而实现包裹罩231分别与连接轴11和/或连轴12联动,由于连接轴11和连轴12联动,实现包裹罩231与中心轴结构1联动。
36.弹性机构24包括承载结构241和套设于承载结构241的压缩弹簧242,压缩弹簧242的两端均与承载结构241抵接;承载结构241包括承载底块2411和与承载底块2411卡扣连接的承载顶块2412,承载底块2411开设有扣孔2417,承载顶块2412开设有与扣孔2417相配合的扣块2418,扣块2418可活动扣合扣孔2417,一方面,实现承载顶块2412和承载底块2411卡扣连接,另一方面,承载顶块2412向中心块壳体21底部方向运动时,扣块2418与承载顶块2412同步向中心块壳体21的底部运动,以便于扣块2418挤压储油模块25,从而挤出储油模块25内的油,由于承载顶块2412和承载底块241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42,使得扣块2418挤压储油模块25后容易恢复原状;承载底块2411开设有供连接轴11或连轴12贯穿的孔,承载顶块2412也开设有供连接轴11或连轴12贯穿的承载孔2413,承载孔2413为阶梯孔,包裹罩231卡置于承载孔2413内,使得中心块本体2内更加紧凑。承载孔2413内设有若干阶梯部2414,阶梯部2414的相邻两个阶梯之间存在高度差,高度差优选为0.09mm,若干阶梯部2414呈圆形分布,包裹罩231设有与阶梯部2414相配合的调节块2313,调节块2313设有四个,四个调节块2313均匀分布在包裹罩231的外壁,调节块2313与阶梯部2414抵接,转动包裹罩231,实现调节块2313在阶梯部2414上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调节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承载顶块2412背离承载底块2411的表面设有若干与阶梯部2414相配合的第一刻度2415,若干第一刻度2415绕设于承载孔2413,包裹罩231设有朝向第一刻度2415的第一标识2314,以便于根据第一标识2314指向第一刻度2415来调节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从而调节魔方的轴距。利用工具驱使包裹罩231转动,一方面,包裹罩231在承载顶块2412的阶梯部2414上来回往复运动,以实现调整弹性机构24的压缩状态,从而调整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进而调节魔方中心块本
体2的轴距;另一方面,包裹罩231与连轴12或连接轴11同步转动,连轴12或连接轴11通过齿轮结构51驱使另外的连接轴11和/或连轴12转动,另外的连轴12或连接轴11与另外的包裹罩231同步转动,另外的包裹罩231在另外的承载顶块2412的阶梯部2414上来回往复运动,以实现同时调整另外的弹性机构24的压缩状态,从而同时调整另外的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进而实现同时调整魔方的六个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
37.承载底块2411背离承载顶块2412的表面设有储油腔2416,储油腔2416的开口朝向中心块壳体21的底部,储油模块25置于储油腔2416内。储油模块25包括储油件251和位于储油件251与储油腔2416腔底之间的压片252,压片252与储油件251贴合。储油件251为具体弹性的中空囊状物,以便于储油件251储油,储油件251采用软性材料制备,如硅胶等,使得储油件251被挤压变形后容易恢复原状。中心块壳体2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油孔211,若干出油孔211呈圆形分布,以便于储油模块25内的油从出油孔211流出。储油件251朝向出油孔211的表面设有出油管2511,出油管2511与出油孔211的配合方式多样,如:出油管2511的开口朝向出油孔211,出油管2511的开口与出油孔211抵接,出油管2511的开口置于出油孔211内,出油管2511置于出油孔211内且出油管2511的开口与出油孔211的开口齐平,出油管2511的开口穿过出油孔211的突出端伸出中心块壳体21外,以便于将储油件251内的油排出中心块本体2外。承载底块2411和承载顶块2412之间设有用于给储油件251加油的加油结构243,加油结构243包括设置在承载底块2411的加油管2431和设置在承载顶块2412的加油孔2432,加油管2431贯通承载底块2411,加油管2431伸入加油孔2432内,加油管2431也可与加油孔2432的表面齐平,以便于给储油件251加油;加油孔2432属于第一刻度2415的一部分,第一标识2314朝向加油孔2432表示中心块本体2的轴距最大或最小。储油件251背离出油管2511的表面设有进油管2512,进油管2512穿过压片252的突出端伸入加油管2431内,进油管2512可与加油管2431开口的表面齐平,使得进油管2512的开口置于承载顶块2412的表面,以便于从进油管2512将油加入到储油件251内。进油管2512和出油管2511的末端均设有带有开口的压力膜瓣2513,压力膜瓣2513的开口呈三角星形状设置,通过挤压压力膜瓣2513,实现油穿过进油管2512和出油管2511,从而油经进油管2512流入储油件251内或油经出油管2511从储油件251内流出。中心块壳体2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漏油孔212,若储油件251内的油溢出在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以便于中心块壳体21和中心块壳盖22之间的油经漏油孔212和出油孔211流出。
38.参照图9和图10,棱块本体4包括棱块壳体41和两块盖合棱块壳体41的棱块壳盖42,两块棱块壳盖42相互贴合,两块棱块壳盖42之间设有拼装组件44,拼装组件44包括设置在棱块壳盖42的拼装槽441和设置在另一棱块壳盖42的拼装条442,拼装条442卡入拼装槽441内,实现两块棱块壳盖42的拼装。拼装条442和拼装槽441均位于同一棱块壳盖42,且拼装条442和拼装槽441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便于拼装两块棱块壳盖42。拼装槽441为燕尾槽,以限制拼装条442呈拼装槽441内脱出。棱块壳盖42一面的边侧处设有与棱块壳体41开口处相配合的卡位条421和卡位槽422,卡位条421位于卡位槽422的内侧,卡位条421绕设于棱块壳盖42的一面呈口字形设置,使得卡位槽422呈u字形设置,拼装条442和拼装槽441位于卡位条421同一外侧面;当棱块壳盖42盖合棱块壳体41,卡位槽422与棱块壳体41的开口处抵接,卡位条421与棱块壳体41的开口处抵接且与棱块壳体41的内壁卡接,实现棱块壳盖42和棱块壳体41的拼装。卡位槽422的槽底开设有卡固槽423,棱块壳体41的开口设有与卡固槽
423相配合的卡固条415,当棱块壳盖42盖合棱块壳体41时卡固条415卡入卡固槽423内,以限制棱块壳体41和棱块壳盖42变形。棱块壳盖42的一面设有两根带有卡位的拼装杆424,棱块壳体41设有与拼装杆424相配合的拼装筒416,当棱块壳盖42盖合棱块壳体41时拼装杆424插入拼装筒416内,以限制棱块壳盖42从棱块壳体41上脱落。棱块壳体4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卡脚组件43,卡脚组件43与角块本体3可滑动连接,以便于转动魔方。卡脚组件43包括大卡脚431、小卡脚432、扭转弹簧434和扣轴433,大卡脚431设有带有卡位的两根固定筒412,棱块壳体41设有带有卡位的卡固筒417,固定筒412卡入卡固筒417内,实现大卡脚431和棱块壳体41连接;小卡脚432位于大卡脚431背离棱块壳体41的底部,棱块壳体41内设有装配筒418,扣轴433依次穿过小卡脚432和大卡脚431的突出端卡入装配筒418内,实现卡脚组件43与棱块壳体41连接;扭转弹簧434位于大卡脚431和小卡脚432之间,扭转弹簧434套设于扣轴433,扭转弹簧434的两端分别与大卡脚431和小卡脚432连接,使得卡脚组件43能够扭转,从而棱块本体4能够扭转,以便于魔方做容错运动。棱块壳体41的外壁和大卡脚431的表面均设有油槽,油槽呈金字塔形状凹陷形成,以便于油藏在油槽内。
39.棱块壳体41内设有两个磁性件和用于同时调节两个磁性件的联动装置7,联动装置7包括安装筒71、两个调试罩72、两个调试筒73、限位件74、限位轴77和限位罩75,磁性件安装在调试筒73内。调试罩72套设于安装筒71,实现调试罩72与安装筒71套接;调试罩72的端部开设有卡接槽721,安装筒71的外壁设有与卡接槽721相配合的卡接块713,卡接块713卡入卡接槽721内,实现调试罩72与安装筒71联动。两个调试筒73可滑动伸入安装筒71的两端,安装筒71的内壁设有两条螺旋槽712,调试筒73的外壁设有与螺旋槽712相配合的调试杆731,调试杆731卡置于螺旋槽712内,以便于调试筒73在安装筒71内转动,实现调试筒73在安装筒71内来回往复运动;限位轴77位于安装筒71内,限位轴77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形状设置,当然,限位轴77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其他的多边形形状设置,调试筒73套设于限位轴77,以限制调试筒73转动,以便于安装筒71驱使调试筒73沿着安装筒71长度方向来回往复运动。安装筒71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711,两个调试筒73位于限位孔711的两侧,限位孔711内设有限位件74,限位件74包括限位箍741,限位箍741的内壁配合限位轴77设置,限位箍741套设于限位轴77,以限制限位轴77转动。限位罩75位于安装筒71和棱块壳体41之间,限位罩75开设有拼接槽751,限位件74还包括拼接杆742,拼接杆742与限位箍741的外壁固定,拼接杆742插入拼接槽751内,以固定限位件74,从而固定限位轴77。安装筒71和调试罩72均置于限位罩75内,以便于限位罩75支撑安装筒71和调试罩72,限位罩75内的两侧边设有凸缘752,凸缘752与调试罩72抵接,以限制安装筒71和调试罩72从限位罩75内脱出。凸缘752和调试罩72之间设有垫箍76,垫箍76套设于调试罩72;垫箍76设有凸块761,调试罩72设有与凸块761相配合的凹槽722,凹槽722和卡接槽721位于调试罩72的两端,凸块761卡入凹槽722内,使得垫箍76与调试罩72联动连接。棱块壳体41的内壁设有装配槽411,限位罩75卡入装配槽411内,以固定限位罩75;其外,棱块壳盖42的卡位条421卡入装配槽411内,使得棱块壳体41和棱块壳盖42的拼装更加固定;限位罩75设有与固定筒412和扣轴433相配合的固定杆753,固定杆753分别插入固定筒412和扣轴433内,一方面,固定限位轴77,另一方面,限制扣轴433从装配筒418内脱出。棱块壳体41的侧壁开设有调试孔413,调试罩72置于调试孔413内,调试罩72的端部设有用于转动调试罩72的调试槽723,调试槽723位于调试孔413内,以便于利用工具通过调试槽723驱使调试罩72转动;调试罩72与安装筒71同步转动,由于调
试筒73不能转动,实现安装筒71驱使调试筒73在安装筒71内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同时调节两个置于调节筒65内的磁性件,进而实现同时调节棱块本体4内的磁性件;调试筒73不仅位于安装筒71内,还位于调试罩72和调试孔413内,使得调试筒73内的磁性件更靠近角块本体3,以便于调试筒73内的磁性件的磁力发挥作用。棱块壳体41的外壁设有用于表示磁力大小的第三刻度414,第三刻度414绕设于调试孔413,调试罩72的端部开设有朝向刻度的第三标识724,以便于根据刻度调节棱块本体4内磁性件的磁力大小。
40.参照图11和图12,角块本体3包括角块壳体31和三块盖合角块壳体31的角块壳盖32,角块壳盖32一面的相邻两侧均设有组装面321,组装面321开设有组装槽3211,另一组装面321设有与组装槽3211相配合的组装条3212,角块壳盖32的组装条3212卡入另一角块壳盖32的组装槽3211内,使得角块壳盖32的组装面321与另一角块壳盖32的组装面321贴合,实现两块角块壳盖32的组装;组装槽3211优选为燕尾槽,以限制组装条3212从组装槽3211内脱出,使得两块角块壳盖32更加固定。角块壳盖32一面的另一相邻两边侧处设有与角块壳体31的开口相配合的卡装条322和卡装槽323,卡装条322位于卡装槽323的内侧,卡装条322与组装面321连接;当角块壳盖32盖合角块壳体31时,卡装槽323与角块壳体31的开口抵接,卡装条322与角块壳体31的开口处抵接且与角块壳体31的内壁卡接,实现角块壳盖32和角块壳体31的组装。卡装槽323的槽底开设有定位槽324,角块壳体31的开口设有与定位槽324相配合的定位条313,定位条313卡入定位槽324内,以减少角块壳体31和角块壳盖32变形。角块壳盖32设有带有卡位的组装杆325,角块壳体31内设有与组装杆325相匹配的组装筒314,组装杆325卡入组装筒314内,以限制组装杆325从组装筒314内脱出,从而限制角块壳盖32从角块壳体31上脱下。角块壳体3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角块卡脚33,角块卡脚33与棱块本体4的卡脚组件43滑动连接,以便于转动魔方。角块壳体31和角块卡脚33的表面均设有油槽,油槽呈金字塔形状凹形成,以便于油槽内藏油。
41.角块壳体31内设有三个磁性件和用于同时调节三个磁性件的联动机构6,联动机构6包括固定轴套61、联动齿轮62、三个驱动齿轮63、三个调节罩64和三个调节筒65,磁性件安装在调节筒65内。固定轴套61的底部插入角块卡脚33内,以限制角块卡脚33与角块壳体31脱开;三块角块壳盖32形成筒,固定轴套61的顶部伸入三块角块壳盖32形成的筒内,使得固定轴套61在角块本体3内更加固定。联动齿轮62和驱动齿轮63均安装在固定轴套61上,联动齿轮62和驱动齿轮63啮合,使得三个驱动齿轮63和联动齿轮62联动;调节罩64联动套设于驱动齿轮63,驱动齿轮63的外壁设有卡块632,调节罩64设有与卡块632相匹配的卡槽641,卡块632卡入卡槽641内,实现调节罩64与驱动齿轮63联动。驱动齿轮63内设有两个螺纹槽631,调节筒65的外壁设有与螺纹槽631相匹配的调节杆651,调节筒65伸入驱动齿轮63内实现调节杆651卡置于螺纹槽631内,使得调节筒65在驱动齿轮63内来回往复运动更加平稳。固定轴套61的端部设有限位块611,限位块611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形状设置,当然,限位块611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其他的多边形形状设置,调节筒65的开口配合限位块611设置,调节筒65套设于限位块611,以限制调节筒65转动,以便于驱动齿轮63驱使调节筒65在驱动齿轮63内来回往复运动。角块壳体31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孔311,调节罩64置于调节孔311内,调节罩64的端部设有驱动槽642,驱动槽642位于调节孔311内,以便于利用工具通过驱动槽642驱使调节罩64转动;调节罩64与驱动齿轮63同步转动,一方面,驱动齿轮63通过联动齿轮62驱使其它的驱动齿轮63转动,另一方面,由于调节筒65不能转动,实现驱动齿轮63驱使
调节筒65在驱动齿轮63内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同时调节三个置于调节筒65内的磁性件,进而实现同时调节角块本体3内的磁性件。调节筒65位于调节罩64内且位于调节孔311内,以便于调节筒65内的磁性件更容易发挥作用。角块壳体31的外壁设有若干组用于表示磁力大小的第二刻度312,第二刻度312绕设于调节孔311,调节罩64的端部开设有朝向第二刻度312的第二标识643,以便于根据第二刻度312调节角块本体3内磁性件发挥作用的磁力大小。
42.此外,参照图13,角块本体3内的联动机构6还有另外的设置方式,由于这种联动机构6与上述的联动机构6大多数相同,重复部分不再阐述。这种联动机构6与上述联动机构6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齿轮63和第二刻度312,其中,驱动齿轮63为不完整的齿轮,如仅设有一半齿数的齿轮;两组第二刻度312对应设置在角块壳体31的外壁,两组第二刻度312绕设于调节孔311的两侧。这种联动机构6由于驱动齿轮63不完整,理论上减少了驱动齿轮63的转动范围,从而减少了调节罩64和调节筒65的转动范围;从理论上看,两种联动机构6调节磁性件的效果是相同的,从而调整调节筒65的效果是相同的。
43.当魔方做容错运动或者拉扯中心块本体2时,中心块壳体21向远离中心轴结构1的中心方向运动,储油件251和压片252跟随中心块壳体21向远离中心轴结构1的中心方向运动,使得储油件251和压片252同时压向承载顶块2412的扣块2418,实现对储油件251进行挤压,从而储油件251内的油被从出油管2511的压力膜瓣2513挤出。油流到卡脚组件43和角块卡脚33之间、中心块壳体21和棱块壳体41之间与棱块壳体41和角块壳体31之间,一方面,减小卡脚组件43和角块卡脚33之间、中心块壳体21和棱块壳体41之间与棱块壳体41和角块壳体31之间的魔方,减少转动魔方的阻力,从而优化玩魔方的体验;另一方面,油藏在油槽内,以便于长期保持卡脚组件43和角块卡脚33之间、中心块壳体21和棱块壳体41之间与棱块壳体41和角块壳体31之间的润滑状态,从而长期保持更好的魔方的转动性能。
4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