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8452发布日期:2021-11-18 12:3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吹泡泡玩具(如泡泡枪)大多数缺乏防漏水结构,在进液装置传送泡泡液以及出泡装置出泡泡的过程中,多余的泡泡液很容易滞留在出泡口,并在积液过多的时候渗出到出泡口外面,导致儿童的手上会粘黏泡泡液,浪费泡泡液的同时还会影响使用感和趣味性,甚至污染儿童的衣物。
3.申请号为201920864678.2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泄漏泡液泡泡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方安装有把手和储液瓶,所述把手内安装有电池,所述外壳内部靠近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出泡装置,所述出泡装置的上侧转动连接有刮泡器,所述外壳中间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处设置有扳机,所述扳机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刮泡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与推动块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组,所述电机的上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电机的下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储液瓶的上方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瓶盖与出泡装置之间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也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出泡装置的下方与瓶盖也连通。出泡装置包括出泡器和漏斗,所述出泡器和漏斗为一体成型,所述漏斗的下方开设有回液孔,所述回液孔连通有凹口,所述瓶盖的上方连接有凸点,所述凸点与凹口连通,出泡器上开设有一个出泡口。在出泡器的外侧设计一体成型的漏斗,如若出泡口处有多余的泡液流下来,不会到处滴落,而是顺着内壁向回液孔流去,最终顺着回液孔、凹口和凸点回流入储液瓶中,实现泡液的回收,同时也有效的避免泡液溢漏到外壳表面,避免泡液粘在儿童的手或者衣服上。但是,上述防泄漏泡液泡泡枪在使用时,在泡泡枪的枪身倒立或倾斜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储液瓶中的泡泡液在重力作用下经吸水管和漏斗回流至出泡口处而溢出出泡口的情况,从而导致储液瓶中的泡泡液出现泄漏,造成泡泡液浪费的同时还会影响泡泡枪的正常使用,不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如放在背包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这种吹泡泡玩具能够对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多余的泡泡液进行收集并存储至储液瓶中,并且可避免储液瓶中的泡泡液回流至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而泄漏的情况出现,有利于保证吹泡泡玩具的正常使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包括外壳、储液瓶、出泡装置、漏斗、将储液瓶内的泡泡液输送到出泡装置的输液机构、向出泡装置送风的鼓风机构、为所述鼓风机构及输液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为电机供电的电源、控制电机是否工作的开关控制机构,储液瓶、出泡装置、漏斗、输液机构、鼓风机构、电机、电源和开关控制机构均安装在外壳上,漏斗的上端开
口处在所述出泡装置的出泡口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泡泡玩具还包括第一输液泵、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第一输液泵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并由所述电机提供动力,第一输液泵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回流管设于漏斗与第一输液泵之间,第一回流管第一端与漏斗的下端开口连通,第一回流管第二端与第一输液泵的进液口连通,第二回流管设于第一输液泵与所述储液瓶之间,第二回流管第一端与第一输液泵的出液口连通,第二回流管第二端与储液瓶连通。
6.使用时,可通过开关控制机构控制电机工作,为鼓风机构、输液机构和第一输液泵提供动力,此时输液机构将储液瓶内的泡泡液输送到出泡装置,在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形成泡膜,并由鼓风机构向出泡装置送风,使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的泡膜形成泡泡。当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存在多余的泡液时,这些多余的泡液会顺着漏斗的内壁流入第一回流管中,然后在第一输液泵的作用下经第一输液泵的进液口流入第一输液泵中,再从第一输液泵的出液口流入第二回流管中,最后流入储液瓶中,实现对泡泡液进行收集存储。通过在漏斗和储液瓶之间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回流管、第一输液泵和第二回流管,能够将泡泡液从漏斗单向输送至储液瓶中进行收集存储,并且可防止泡泡液出现回流,在泡泡枪的枪身倒立或倾斜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储液瓶中的泡泡液回流至吹泡泡玩具的出泡口处而泄漏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泡泡液的浪费及污染环境,保证吹泡泡玩具的正常使用,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如放在背包里)。另外,输液机构、鼓风机构、第一输液泵均由开关控制机构控制工作,能够使三者的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保证泡泡的成型效果。
7.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机具有上输出轴和下输出轴;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室、鼓风管道和扇叶,鼓风室、鼓风管道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中,鼓风室与鼓风管道前端连通,鼓风管道的后端开口朝向所述出泡装置的出泡口,扇叶安装在电机的上输出轴上并处在鼓风室中;所述输液机构包括第二输液泵、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泵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二输液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储液瓶连通,第二输液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出泡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输液泵、第二输液泵均与电机的下输出轴传动连接。使用时,第二输液泵在电机的下输出轴驱动下运转,通过第一输液管抽取储液瓶中的泡液,再通过第二输液管输送至出泡装置,在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形成泡膜;同时扇叶在电机的上输出轴驱动下转动,在鼓风管道中形成自前至后流动的气流,并吹向出泡装置的出泡口,使出泡装置的出泡口处的泡膜形成泡泡。
8.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输液泵、第二输液泵均为齿轮泵。通常,第一输液泵、第二输液泵与电机之间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动力的传递。
9.优选方案中,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电源开关、扳机、能够触发电源开关动作的触发件、设在扳机一侧并向扳机提供回弹力的弹性元件,所述电源、电机与电源开关依次串联成一回路,扳机可前后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触发件安装在扳机上。通常,弹性元件采用扭力弹簧或者压缩弹簧。使用时,当需要使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时,用户可通过扣动扳机,带动触发件向后运动,使电源开关的两个金属弹片接触,使电源向电机供电,由电机为鼓风机构、输液机构和第一输液泵提供动力,使鼓风机构、输液机构和第一输液泵工作。在需要使吹泡泡玩具停止吹泡泡时,只需松开扳机,扳机及触发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前复位,使电源开关的两个金属弹片分开,使电机断电停止工作,使鼓风机构、输液机构和第一输液泵停止工作。
10.上述开关控制机构也可包括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源、电机与电源开关依次串联成一回路。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控制电源开关的打开或者闭合,控制电源与电机之间电连接的通断,实现电机的开关机。
11.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泡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鼓风机构出风口处的发生圈、在所述发生圈的端面摆动并使所述发生圈的端面产生薄膜的拉膜部件。发生圈构成所述出泡装置的出泡口。通常,拉膜部件与扳机之间设有将扳机的动作转换为拉膜部件摆动的传动机构。使用时,拉膜部件在扳机的带动下在所述发生圈的端面摆动并使所述发生圈的端面产生薄膜。
12.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液瓶包括瓶子和瓶盖,瓶盖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瓶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瓶子上端的开口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瓶盖上设有出液口和回液口。瓶盖上的进液口与第一输液管连通,瓶盖上的回液口与第二回流管第二端连通。
13.通常,上述吹泡泡玩具采用泡泡枪的造型。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外壳呈枪型,外壳的前端设有枪口,外壳的中部开设有孔洞,外壳的后部下侧设有把手;所述出泡装置设置在枪口处,所述扳机设置在孔洞中,所述储液瓶安装在外壳的前部下侧,所述电源、电机、第一输液泵、第二输液泵均安装在把手上。上述电源可采用依次串联的若干节干电池。
14.本实用新型的吹泡泡玩具通过在漏斗和储液瓶之间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回流管、第一输液泵和第二回流管,能够将泡泡液从漏斗单向输送至储液瓶中进行收集存储,并且第一输液泵在运转时能够防止泡泡液出现回流,在泡泡枪的枪身倒立或倾斜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储液瓶中的泡泡液回流至吹泡泡玩具的出泡口处而泄漏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泡泡液的浪费及污染环境,保证吹泡泡玩具的正常使用,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如放在背包里)。另外,输液机构、鼓风机构、第一输液泵均由开关控制机构控制工作,能够使三者的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保证泡泡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吹泡泡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所示吹泡泡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所示吹泡泡玩具中输液机构、鼓风机构、开关控制机构和电机之间连接、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

图3所示,这种防漏水的吹泡泡玩具包括外壳1、储液瓶2、出泡装置3、漏斗4、将储液瓶2内的泡泡液输送到出泡装置3的输液机构5、向出泡装置3送风的鼓风机构6、为鼓风机构6及输液机构5提供动力的电机7、为电机7供电的电源(图中未画出)、控制电机7是否工作的开关控制机构8、第一输液泵9、第一回流管(图中未画出)和第二回流管(图中未画出),储液瓶2、出泡装置3、漏斗4、输液机构5、鼓风机构6、电机7、电源、开关控制机构8均安装在外壳1上,漏斗4的上端开口处在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下侧,第一输液泵9安装在外壳1上并由电机7提供动力,第一输液泵9上设有进液口91和出液口92,第一回流管设于漏斗4与第一输液泵9之间,第一回流管第一端与漏斗4的下端开口连通,第一回流管第二端与第一输液泵9的进液口91连通,第二回流管设于第一输液泵9与储液瓶2之间,第二回流管第一端与
第一输液泵9的出液口92连通,第二回流管第二端与储液瓶2连通。
19.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瓶2包括瓶子21和瓶盖22,瓶盖22安装在外壳1上,瓶盖2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瓶子21上端的开口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瓶盖22上设有出液口221和回液口222,瓶盖22上的进液口221与第一输液管连通,瓶盖22上的回液口222与第二回流管第二端连通。
20.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机构8包括扳机81、设在扳机81一侧并向扳机81提供回弹力的扭力弹簧82、电源开关(图中未画出)、能够触发电源开关动作的触发件(图中未画出),电源、电机7与电源开关依次串联成一回路,扳机81可前后滑动安装在外壳1上,触发件安装在扳机81上。当需要使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时,用户可通过扣动扳机81,带动触发件向后运动,使电源开关的两个金属弹片接触,使电源向电机7供电,由电机7为鼓风机构6、输液机构5和第一输液泵9提供动力,使鼓风机构6、输液机构5和第一输液泵9工作。
21.在本实施例中,出泡装置3包括位于鼓风机构6出风口处的发生圈31、在发生圈31的端面摆动并使发生圈31的端面产生薄膜的拉膜部件32。发生圈31构成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通常,拉膜部件32与扳机81之间设有将扳机81的动作转换为拉膜部件32摆动的传动机构;使用时,拉膜部件32在扳机81的带动下在发生圈31的端面摆动并使发生圈31的端面产生薄膜。
22.在本实施例中,电机7具有上输出轴和下输出轴;鼓风机构6包括鼓风室61、鼓风管道62和扇叶63,鼓风室61、鼓风管道62均设置在外壳1中,鼓风室61与鼓风管道62前端连通,鼓风管道62的后端开口朝向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扇叶63安装在电机7的上输出轴上并处在鼓风室61中,鼓风管道62的后端开口构成鼓风机构6的出风口;输液机构5包括第二输液泵51、第一输液管(图中未画出)和第二输液管(图中未画出),第二输液泵51上设有进液口511和出液口512,第二输液泵51的进液口511通过第一输液管与储液瓶2连通,第二输液泵51的出液口512通过第二输液管与出泡装置3连通;第一输液泵9、第二输液泵51均为齿轮泵,第一输液泵9、第二输液泵51均与电机7的下输出轴传动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呈枪型,外壳1的前端设有枪口101,外壳1的中部开设有孔洞102,外壳1的后部下侧设有把手103;出泡装置3设置在枪口101中,扳机81设置在孔洞102中;储液瓶2安装在外壳1的前部下侧,电源、电机7、第一输液泵9、第二输液泵51均安装在把手103上。
24.下面简述一下本吹泡泡玩具的使用方法:
25.使用时,可通过扣动扳机81,带动触发件向后运动使电源开关闭合,使电源向电机7供电,由电机7为鼓风机构6、输液机构5、第一输液泵9和第二输液泵51提供动力,此时第二输液泵51在电机7的下输出轴驱动下运行,通过第一输液管抽取储液瓶2中的泡液,再通过第二输液管输送至出泡装置3,在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处形成泡膜,同时扇叶63在电机7的上输出轴驱动下转动,在鼓风管道62中形成自前至后流动的气流,并吹向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使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处的泡膜形成泡泡。当出泡装置3的出泡口处存在多余的泡液时,这些多余的泡液会顺着漏斗4的内壁流入第一回流管中,然后在第一输液泵9的作用下经第一输液泵9的进液口91流入第一输液泵9中,再从第一输液泵9的出液口92流入第二回流管中,最后流入储液瓶2中,实现对泡泡液进行收集存储,并且第一输液泵9在运转时能够防止储液瓶2中的泡泡液回流至吹泡泡玩具的出泡口处而泄漏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泡泡液的
浪费,保证吹泡泡玩具的正常使用,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如放在背包里)。
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