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0880035发布日期:2022-07-26 21:0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体育训练是为使军人增强体质、锻炼勇敢坚韧精神和掌握军事实用技能而进行的训练。它是各项训练的基础,是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而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普通人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即使没有条件学习专业的体育训练既能,也会通过健身房或者在网上购买一些常见的训练器材去增强体质。
3.目前比较常见且购买较多的训练器材就是哑铃,而我们知道哑铃一般能锻炼到比较多的部位就是手臂,目前绝大多数商家通过在哑铃之间增加一个带有螺母的拼接管,将两个哑铃拼接成杠铃,这样就可以为消费者减少经济成本,还能达到多个训练的目的。但是这种组成方式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在两个哑铃之间通过一个拼接管拼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拼接管与其中一个哑铃拼接后,另一个哑铃在拼接时,必须要把两个哑铃都抬起来,且此时还需要转动另一个未拼接的哑铃,才能通过拼接管内的螺母啮合,非常耗费体力;且拼接后两个哑铃之间的距离就是固定的,这样使得肩宽不同或想要手握距离不同的人群可选择性就不是很多;这种组装方式不仅费力,而且组装后的训练人群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从不同方面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外部固定连接有螺纹齿条,所述螺纹齿条外部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内壁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螺纹齿条啮合;合并装置,所述合并装置设在连接管一端,便于将两个哑铃拼接在一块做杠铃使用。
6.优选的,所述合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内壁一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设有门铰链,所述门铰链上转动连接有螺钉,所述固定件另一端设有第一从动件,所述第一从动件通过门铰链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便于塞进另一半哑铃一侧的连接管。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一侧设有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二稳定杆固定连接在本体一侧,所述第二稳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件,所述拼接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设有合并装置,便于取出另一半哑铃。
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连接管一侧,便于通过外物固定合并后的两个哑铃。
9.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塞条,所述塞条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塞条另一端
套接有扣子,便于放置锻炼过程中两个哑铃脱落。
10.优选的,所述拼接件呈六边形柱状体,便于拼接后连接管与第二稳定杆之间不容易晃动。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采用合金材质制成,便于防止在训练过程中连接杆因质量问题断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哑铃组装方式上加以修改,在两个哑铃之间的拼接管上添加了合并装置,当手臂锻炼完毕后,通过将其中一个哑铃一侧的连接杆插入另一个哑铃的连接管,在插入的过程中,固定件与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使得连接杆能左右顺利进出,然后因为连接管一端设置了较多的固定件和第一从动件,使得可根据自身手臂长度或肩宽设置哑铃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哑铃的训练功能多元化,还能结合不同形体的人群合适调整组装后的杠铃之间距离,既可以节省购买成本,又能丰富训练功能。
14.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两边哑铃连接处拼接件的形状进行改装,为了更好拼接的情况下可设计成圆柱形拼接件;为了在锻炼过程防止因力量不足导致两边哑铃相对晃动的情况下,可将拼接件设计成六边形柱状体,这样可使得拼接后两边哑铃相对更加稳固。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杆采用合金材质制成,有些人在举哑铃的时候用的力气比较大,而放下来时相对会松懈一点,这样可能会使得中间的连接杆向两边受力而断裂,而用生铁材质的话可以有效防止连接杆断裂砸到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连接管体内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
20.图5为图2中c区域放大图,
21.图6为为拼接件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本体;2-第一稳定杆;3-螺纹齿条;4-连接管;5-螺纹槽;6
‑ꢀ
合并装置;7-固定件;8-门铰链;9-螺钉;10-第一从动件;11-第二稳定杆;12-拼接件;13-连接杆;14-凹槽;15-塞条;16-固定板;17-扣子。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4,图示中的一种用于体育的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杆2,第一稳定杆2为实心圆柱体状,第一稳定杆2外部固定连接有
螺纹齿条3,螺纹齿条3外部设有连接管4,且连接管4内壁设有螺纹槽5,连接管4为空心圆管状,连接管4通过螺纹槽5与螺纹齿条3啮合从而可以与第一稳定杆2紧固连接在一起。
26.所述连接管4一侧设有第二稳定杆11,其中第二稳定杆11固定连接另一半的哑铃本体1一侧,第二稳定杆11为实心圆柱体状,第二稳定杆11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件12,所述拼接件12呈圆柱形,拼接件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为直径小于拼接件12的实心圆柱体,连接杆13可以插入连接管4内。
27.合并装置6,所述合并装置6分别设置连接管4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合并装置6将两个哑铃本体1拼接在一块做杠铃使用。
28.所述连接管4上设有若干个凹槽14,所述凹槽14位于合并装置6的两侧,凹槽14均为矩形状。
29.所述凹槽14内设有塞条15,塞条15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塞条15 另一端套接有扣子17,通过底部的固定板16和另一端的扣子17将塞条15紧固在凹槽14内,类似于老式的门栓插销一样,此处将塞条15插入凹槽14后,另一端用扣子17固定住,从而避免合并装置6晃动,从而保证了训练过程中两边哑铃的稳定性。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图5说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做进一步说明,所述合并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管4内壁一端的固定件7,其中连接管4内壁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多个固定件7,固定件7一端设有门铰链8,后面每一个固定件7上均设有门铰链8,门铰链8上转动连接有螺钉9,一般根据实际门铰链8大小可设计三到四个螺钉9,所述固定件7另一端设有第一从动件 10,所述第一从动件10通过门铰链8与固定件7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从动件 10可绕着门铰链8进行90
°
转动。
32.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仅需设有一个合并装置6即可,而且此处合并装置 6中第一从动件10的转动方向必须与连接管4内的第一转动件10的转动方向相同。
33.实施例三
34.请参阅图4说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拼接件12的形状不同,实施例一中拼接件12呈圆柱形,而本实施例中拼接件12呈六边形柱状体,该形状可保证拼接后连接管4与第二稳定杆11更加紧固而不易晃动。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