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用平衡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2.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在训练平衡时需要使用平衡训练装置进行训练。
3.但现有平衡训练装置,由于不同的训练者身高不同需要调节扶手不同高度的扶手,而现有调节平衡训练装置在调节扶手高度时操作繁琐,导致了调节扶手时因操作繁琐而浪费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体育用平衡训练装置,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训练者进行平衡训练,扶手的高度调整操作比较简便,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更加方便使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万向轮和支撑柱;底板底面的四个角上均活动设置有万向轮,底板顶面的四个角上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支撑柱;
6.它还包含:
7.手扶杆,所述的手扶杆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柱之间;手扶杆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
8.一号导向块,所述的一号导向块为四个,且分别两两固定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手扶杆的前后两端头上,伸缩槽贯通开设在一号导向块上,一号导向块上下滑动嵌设在支撑柱内部开设的一号导向槽的内部;一号导向槽的内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数个定位孔;
9.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为四个,且分别活动插设在伸缩槽的内部,定位块与定位孔相活动配合卡设;
10.一号弹簧,所述的一号弹簧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定位块与伸缩槽的内侧壁之间;
11.拉绳,所述的拉绳为四个,且内端分别固定在四个定位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拉绳的外端穿过一号弹簧的中部以及手扶杆内部开设的穿线槽后,伸设在手扶杆的外侧;
12.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为四个,且分别两两活动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手扶杆的上侧面上,拉绳的外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调节块固定连接;
13.半圆台,所述的半圆台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半圆台底面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轨;
14.支撑导向轮,所述的支撑导向轮为四个,且分别两两通过轮座设置在半圆台底部前后两侧的底板上,支撑导向轮的上侧滚动架设在导向轨上;
15.踏板,所述的踏板固定设置在半圆台的顶面上。
16.优选地,所述的调节块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二号导向块,手扶杆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导向槽,二号导向块滑动设置在二号导向槽的内部。
17.优选地,所述的调节块的中部开设有抠槽,抠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橡胶垫圈。
18.优选地,所述的穿线槽的内侧壁上通过轮座相对称滚动设置有导线轮,且拉绳活动穿设在相对应的导线轮之间。
19.优选地,所述的踏板底面左右两侧的斜面上均垂直固定设置有套管,套管的下端均为开口状设置,套管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通过其内端上的凸缘与套管的开口端相卡设,伸缩杆的内端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弹簧;伸缩杆的外端头上固定设置有弧形缓冲板。
20.优选地,所述的半圆台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弧形限位条,半圆台前后两侧的底板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直角限位杆,且直角限位杆的水平端设置弧形限位条的上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体育用平衡训练装置,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训练者进行平衡训练,扶手的高度调整操作比较简便,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更加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24.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25.图4是图2中的c部放大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台、导向轨和支撑导向轮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底板1、万向轮2、支撑柱3、手扶杆4、伸缩槽5、一号导向块6、一号导向槽7、定位孔8、定位块9、一号弹簧10、拉绳11、穿线槽12、调节块13、半圆台14、导向轨15、支撑导向轮16、踏板17、二号导向块18、二号导向槽19、抠槽20、橡胶垫圈21、导线轮22、套管23、伸缩杆24、二号弹簧25、弧形缓冲板26、弧形限位条27、直角限位杆28。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万向轮2和支撑柱3;底板1底面的四个角上均活动设置有万向轮2,底板1顶面的四个角上均垂直固定焊设有支撑柱3;
31.它还包含:
32.手扶杆4,所述的手扶杆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板1左右两侧的支撑柱3之间;手扶杆4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5;
33.一号导向块6,所述的一号导向块6为四个,且分别两两固定焊设在左右两侧的手扶杆4的前后两端头上,伸缩槽5贯通开设在一号导向块6上,一号导向块6上下滑动嵌设在支撑柱3内部开设的一号导向槽7的内部;一号导向槽7的内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数个定位孔8;
34.定位块9,所述的定位块9为四个,且分别活动插设在伸缩槽5的内部,定位块9与定位孔8相活动配合卡设;
35.一号弹簧10,所述的一号弹簧10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定位块9与伸缩槽5的内侧壁之间;
36.拉绳11,所述的拉绳11为四个,且内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四个定位块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拉绳11的外端穿过一号弹簧10的中部以及手扶杆4内部开设的穿线槽12后,伸设在手扶杆4的外侧;
37.调节块13,所述的调节块13为四个,且分别两两活动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手扶杆4的上侧面上,拉绳11的外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相对应的调节块13固定连接;
38.半圆台14,所述的半圆台14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半圆台14底面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轨15;
39.支撑导向轮16,所述的支撑导向轮16为四个,且分别两两通过轮座设置在半圆台14底部前后两侧的底板1上,支撑导向轮16的上侧滚动架设在导向轨15上;
40.踏板17,所述的踏板17固定设置在半圆台14的顶面上。
4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块13的底面上固定焊设有二号导向块18,手扶杆4的顶面上开设有二号导向槽19,二号导向块18滑动设置在二号导向槽19的内部,通过二号导向块18和二号导向槽19的配合对调节块13的左右运动进行限位和导向。
4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块13的中部开设有抠槽20,抠槽20的内侧壁上通过胶粘固定设置橡胶垫圈21,方便进行调节,同时增加了抠槽20的舒适性。
4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穿线槽12的内侧壁上通过轮座相对称滚动设置有导线轮22,且拉绳11活动穿设在相对应的导线轮22之间,增加了拉绳11运动的顺畅性。
4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踏板17底面左右两侧的斜面上均垂直固定设置有套管23,套管23的下端均为开口状设置,套管23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伸缩杆24,伸缩杆24通过其内端上的凸缘与套管23的开口端相卡设,伸缩杆24的内端与套管23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弹簧25;伸缩杆24的外端头上固定设置有弧形缓冲板26;通过二号弹簧25的反向压缩力,对支撑导向轮16撞击在弧形缓冲板26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4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圆台14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焊设有弧形限位条27,半圆台14前后两侧的底板1上垂直固定焊设有直角限位杆28,且直角限位杆28的水平端设置弧形限位条27的上侧。
4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通过底板1上的万向轮2带动装置运送到待进行训练的位置,然后将万向轮2上的刹车锁住,训练者站在底板1上,先对手扶杆4的位置进行调节,训练者的手指穿设在调节块13中部的抠槽20内,然后同一个手扶杆4上的调节块13相对运动,拉绳11带动定位块9收缩到伸缩槽5的内部,一号弹簧10压缩,然后通过一号导向块6对手扶杆4的高度进行调节,待调到合适的高度之后,松开调节块13,一号弹簧10的反向压缩力将定位块9顶住,并插设在调节孔的内部,对左右两侧的手扶杆4的高度调节均采用单手
即可操作;手扶杆4高度调节完成之后,训练者即可站在踏板17上,通过半圆台14在支撑导向轮16上的滚动进行平衡训练。
4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48.1、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训练者进行平衡训练,扶手的高度调整操作比较简便,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更加方便使用;
49.2、半圆台14在支撑导向轮16上进行滚动时,通过导向轨15进行导向,通过直角限位杆28以及弧形限位条27的配合进行限位,增加了装置整体运动稳定性。
5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