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康复训练用平行杠。
背景技术:2.帮助截瘫、偏瘫、脑瘫、截肢等肢体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器械叫做康复训练器械。常用的基本康复器械有平行杠,平行杠是以手扶支撑体重,进行站立、步行的康复训练器械。其用途有:帮助能够坐位平衡的患者从轮椅上站立起来,进行立位平衡及行训练;做身体上举运动和步行运动,进行相关肌力训练;下肢骨折、偏瘫患者摆动患侧下肢,进行髓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与平衡板等相关器械配合使用,进行辅助训练。
3.现有平行杠功能单一,有的是固定高度,有的只有一种调节方式,不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实用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由于患者康复慢,其心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康复训练用平行杠,具有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平行杠功能单一,不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实用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康复训练用平行杠,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训练杆,且训练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外杆,所述伸缩外杆的上方设置有伸缩内杆,且伸缩内杆的一端与训练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训练杆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滑杆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矫正板,且矫正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训练杆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杆。
6.优选的,所述伸缩内杆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伸缩外杆通过定位螺栓与伸缩内杆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杆一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杆一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均与伸缩外杆固定连接。
8.优选的,四个所述凹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伸缩外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外杆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与底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两个所述矫正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两个所述矫正板的上方均设置有辅助护具,所述辅助护具通过滑套与滑杆一滑动连接。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训练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护套。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杆通过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移动杆通过定位销与活动杆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上方均设置有握把,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二,且滑杆二与训练杆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内杆和伸缩外杆之间的活动配合,便于调节训练杆的高度,通过定位孔和定位螺栓的配合,对训练杆的高度进行固定,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便于调节两个训练杆之间的宽度,从而调至适合康复人群的距离,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得伸缩外杆移动的更加顺畅,辅助护具的设置对病人的康复训练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避免病人因腿脚支撑不住而倒下。
15.2、通过设置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便于康复训练人群的支撑,能够让康复训练人群不局限于支撑训练杆,使得该平行杠的功能更加的多元化,握把便于康复人群自己用手握住,并在滑杆二的滑动配合下,一步步向前移动,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板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板;2、防滑垫;3、伸缩外杆;4、伸缩内杆;5、定位孔;6、定位螺栓;7、训练杆;8、支撑杆;9、凹槽;10、滑槽;11、滑块;12、矫正板;13、电动推杆;14、滑套;15、滑杆一;16、海绵垫;17、滑杆二;18、辅助护具;19、防护套;20、第一移动杆;21、限位块;22、第二移动杆;23、握把;24、活动杆;25、限位孔;26、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一种医疗康复训练用平行杠,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2,防滑垫2提高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对底板1起到了防滑的作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训练杆7,且训练杆7设置有两个,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9,且凹槽9设置有四个,四个凹槽9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外杆3,伸缩外杆3的上方设置有伸缩内杆4,且伸缩内杆4的一端与训练杆7固定连接,两个训练杆7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滑杆一15,底板1上设置有矫正板12,且矫正板12设置有两个,矫正板12可矫正行走中的足外翻,和髋外展,增加了行走的稳定性,两个训练杆7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杆22,第二移动杆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杆20。
24.伸缩内杆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孔5,且定位孔5设置有若干个,伸缩外杆3通过定位螺栓6与伸缩内杆4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孔5和定位螺栓6的配合,能够调节训练杆7的高度,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康复训练。
25.滑杆一15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21,滑杆一1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两端均与伸缩外杆3固定连接,限位块21对滑套14起到了限位保护的作用,支撑杆8加强了相邻伸缩外杆3之间的支撑力,提高了训练杆7的稳定性。
26.四个凹槽9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槽10,伸缩外杆3通过滑块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伸缩外杆3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13,且电动推杆13与底板1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3的伸缩运动便于调节两个训练杆7之间的宽度,从而调至适合康复人群的距离,通过滑槽10和滑块11的配合,使得伸缩外杆3移动的更加顺畅。
27.两个矫正板1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16,两个矫正板12的上方均设置有辅助护具18,辅助护具18通过滑套14与滑杆一15滑动连接,海绵垫16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同时也避免康复人群的脚底直接接触冰冷的矫正板12从而影响到训练,辅助护具18对病人的康复训练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避免病人因腿脚支撑不住而倒下。
28.两个训练杆7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护套19,防护套19起到了防护和防滑的作用,使得康复人群在使用时较为舒适。
29.第二移动杆22通过活动杆24与第一移动杆20滑动连接,活动杆2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25,且限位孔25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移动杆20通过定位销26与活动杆24固定连接,活动杆的设置24便于调节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之间的距离,通过限位孔25和定位销26之间的配合,能够对调节好的位置进行定位。
30.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的上方均设置有握把23,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二17,且滑杆二17与训练杆7固定连接,握把23便于康复人群自己用手握住,一步步向前移动。
31.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患者搀扶至底板1上,使患者将手支撑在训练杆7上自己慢慢向前移动,接着将辅助护具18从滑套14上取下,为患者进行穿戴,穿戴完毕后固定于滑套14上,通过伸缩内杆4和伸缩外杆3之间的活动配合,便于调节训练杆7的高度,通过定位孔5和定位螺栓6的配合,对训练杆7的高度进行固定,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电动推杆13的伸缩运动便于调节两个训练杆7之间的宽度,从而调至适合患者的距离,通过滑槽10和滑块11的配合,使得伸缩外杆3移动的更加顺畅,患者还可以手持握把23,推着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进行移动,使得患者不局限于支撑训练杆7,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的间距可以调节,在滑杆二17的滑动配合下,一步步向前移动,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疗康复训练用平行杠,通过将两个训练杆7的高度和间距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至最适合他们的位置,辅助护具18对病人的康复训练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避免病人因腿脚支撑不住而倒下,患者还可以手持握把23,推着第一移动杆20和第二移动杆22进行移动,能够让患者不局限于支撑训练杆7,使得平行杠的功能更加的多元化,训练效果更好。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