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

文档序号:30410528发布日期:2022-06-15 09:1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锻炼装置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该装置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3.如中国专利cn110237505a公开的呼吸功能训练仪,包括:呼吸筒和安装在所述呼吸筒一端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筒内设置有阻力组件,包括:弹性阻力环、阻力球和弹性体,所述弹性阻力环的外周与所述呼吸筒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阻力环的内周与所述阻力球过盈配合,所述弹性体至少包括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弹性阻力环的两侧,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呼吸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球连接。该呼吸功能训练仪通过设置阻力组件,使患者在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中,训练膈肌等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提高呼吸肌的强度与耐受度,以提高训练效果,但是该设置由于只有一个弹性阻力环,所以阻力的强度只能通过压力组件来进行调节,由于不同的人群训练的阻力强度有差别,所以需要经过多次调节才能满足训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无需调节就能够满足助力强度需求的呼吸训练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包括呼吸罩、通气管和与通气管套接的呼吸筒,所述呼吸筒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阻力组件,阻力组件包括阻力球、限位轨、多个环形台和与环形台配合的弹性阻力环,多个环形台间隔设置且外周与呼吸筒的内壁抵接,限位轨包括至少三根限位杆,限位杆环形分布并依次穿过多个环形台形成供阻力球移动的通道,环形台上设置有将弹性阻力环嵌入的限位槽,多个弹性阻力环的内周均与所述阻力球过盈配合,多个弹性阻力环的内径相同或者不同。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阻力组件是可拆卸的,将弹性阻力环依次装入限位槽内,将阻力球装入限位轨内,再将整个限位组件插入到呼吸筒内,将呼吸罩罩设在患者的口鼻处,膈肌收缩,患者吸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降低,此时,由于阻力球与弹性阻力环之间为过盈配合,当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气体对阻力球的吸力未超过阻力球与弹性阻力环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不会穿过弹性阻力环,患者继续吸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持续降低,直至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对阻力球的吸力超过阻力球与弹性阻力环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穿过弹性阻力环,当患者继续吸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继续降低,阻力球依次穿过多个弹性阻力环,使得阻力球由远离呼吸罩的一侧运动至靠近呼吸罩
的一侧;空气经过呼吸筒进入患者肺部,在限位轨的作用下,阻力球保持与弹性阻力环接触。
7.膈肌舒张,患者呼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升高,当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气体对阻力球的压力未超过阻力球与弹性阻力环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不会穿过弹性阻力环,患者继续呼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持续升高,直至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对阻力球的压力超过阻力球与弹性阻力环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穿过弹性阻力环,当患者继续呼气,弹性阻力环与呼吸罩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继续升高,阻力球依次穿过多个弹性阻力环,使得阻力球由靠近呼吸罩的一侧运动至远离呼吸罩的一侧,患者呼出的废气经过弹性阻力环进入大气,随后,在限位轨的作用下,阻力球保持与弹性阻力环接触。随后患者继续吸气,阻力球由远离呼吸罩的一侧运动至靠近呼吸罩的另一侧,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重复此过程,这样就可以同时训练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8.且阻力的强度根据能穿过的限位环来确定,无需调节即可实现。
9.进一步,所述呼吸筒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盖体上,盖体与呼吸筒的端部螺纹连接,在吸气时,可以确保吸入的是经过过滤的纯净气体。
10.进一步,相邻弹性阻力环的内径有差值,差值为0~2mm。可以根据个人的阻力强度需要,增加弹性阻力环的内径或者减少弹性阻力环的内径,以此来调节训练强度。
11.进一步,所述弹性阻力环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阻力球抵接。阻力球穿过弹性阻力环的时候,需要克服的静摩擦力只有顶角那一部分,阻力较小,适合训练强度较小的人群使用。
12.进一步,所述弹性阻力环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与阻力球抵接。需要克服的静摩擦力是上底的平面,阻力较大,适合训练强度较大的人群使用。
13.进一步,呼吸筒由透明材质制成,限位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栏。方便患者观察阻力球的移动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6.图3为图2的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过滤网1、呼吸筒2、通气管3、呼吸罩4、环形台5、弹性阻力环6、阻力球7、限位杆8、限位栏9。
19.实施例1,一种康复科用呼吸训练器如图1~3所示,包括呼吸罩4、通气管3和与通气管3套接的呼吸筒2,呼吸筒2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阻力组件,阻力组件包括阻力球7、限位轨、五个环形台5和与环形台5配合的弹性阻力环6,五个环形台5间隔设置且外周与呼吸筒2的内壁抵接,限位轨包括三根限位杆8,限位杆8环形分布并依次穿过五个环形台5形成供阻力球7移动的通道,环形台5上设置有可以将弹性阻力环6嵌入的限位槽,多个弹性阻力环6
的内周均与阻力球7过盈配合,五个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相同,呼吸筒2远离通气管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体,盖体上嵌设有过滤网1。
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阻力环6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阻力球7抵接,阻力球7穿过弹性阻力环6的时候,需要克服的静摩擦力只有顶角那一部分,阻力较小,适合训练强度较小的人群使用,呼吸筒2由透明材质制成,限位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栏9。方便患者观察阻力球7的移动情况。
2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所述弹性阻力环6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与阻力球7抵接。需要克服的静摩擦力是上底的平面,阻力较大,适合训练强度较大的人群使用。
22.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均不相同,且相邻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有差值,差值为0~2mm。可以根据个人的阻力强度需要,增加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或者减少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以此来调节训练强度。可以弹性阻力环6的内径可以依次减小或者依次增大,也可以随机增大或者缩小。
23.在训练的时候,以实施例1为例,将弹性阻力环6依次装入限位槽内,将阻力球7装入限位轨内,再将整个限位组件插入到呼吸筒2内,将带有过滤网1的盖体安装在呼吸筒2的尾端,将呼吸罩4罩设在患者的口鼻处,膈肌收缩,患者吸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降低,此时,由于阻力球7与弹性阻力环6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当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气体对阻力球7的吸力未超过阻力球7与弹性阻力环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7不会穿过弹性阻力环6,患者继续吸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持续降低,直至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对阻力球7的吸力超过阻力球7与弹性阻力环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7穿过弹性阻力环6,当患者继续吸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继续降低,确保阻力球7依次穿过多个弹性阻力环6,使得阻力球7由远离呼吸罩4的一侧运动至靠近呼吸罩4的一侧;空气经过呼吸筒2进入患者肺部,在限位轨的作用下,阻力球7保持与弹性阻力环6接触。
24.膈肌舒张,患者呼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升高,当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气体对阻力球7的压力未超过阻力球7与弹性阻力环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7不会穿过弹性阻力环6,患者继续呼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持续升高,直至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对阻力球7的压力超过阻力球7与弹性阻力环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阻力球7穿过弹性阻力环6,当患者继续呼气,弹性阻力环6与呼吸罩4之间的空腔内的气压继续升高,确保阻力球7依次穿过多个弹性阻力环6,使得阻力球7由靠近呼吸罩4的一侧运动至远离呼吸罩4的一侧,患者呼出的废气经过弹性阻力环6进入大气,随后,在限位轨的作用下,阻力球7保持与弹性阻力环6接触。随后患者继续吸气,阻力球7由远离呼吸罩4的一侧运动至靠近呼吸罩4的另一侧,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重复此过程,这样就可以同时训练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