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及设备

文档序号:30294587发布日期:2022-06-04 17:1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及设备

1.本发明涉及运动恢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受限会导致体力活动减少,引起身体素质及功能的下降,而最常见的表现有心理疲劳及焦虑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后期生活质量的下降。
3.在之前的研究中,由本课题研究团队与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共同发表的学术文章(“基于远程指导运动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体适能及体力活动参与度变化的影响”,余之刚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126-131页,20210331)指出:研究表明,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体力活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疲劳、焦虑及抑郁,进而改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现有的医院门诊或健身场所进行的定期小组式运动康复以及面对面的私人指导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并且会因为交通拥堵或个人时间冲突等原因使患者无法长期坚持。研究结果显示了12周基于远程指导运动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目前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绝大部分都是老年女性,跌倒是老年人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肌肉无力还会引起生理功能受限,甚至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所以肌肉力量或许会降低乳腺癌幸存者跌倒和未来发生疾病的风险。
4.然而,就目前上肢运动恢复方法在使用时,患者需要保证下肢肢体的健康才能够对上肢通过运动恢复设备进行拉伸训练,且在拉伸训练时需要保证站姿训练,使用不灵活,若患者无法正常站立则无法使用上肢运动恢复设备,且现有运动恢复设备无法调节训练运动的力度,适应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及设备,可坐姿对上肢进行拉伸训练运动,大大节省了患者在进行训练运动时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且能够适应下肢无法正常站立的患者进行使用,适应性和灵活性极强,且在进行上肢拉伸训练运动时能够调节训练力度和训练行程,使用灵活,能够根据自身训练运动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适应性,实用性极高。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设备,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恢复设备来实现力量训练;所述特定恢复设备包括: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有固定底板、电动推杆和训练座椅,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的顶部,且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训练座椅的底部;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有安装调节机构和运动恢复机构组成,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外壳和调节柱,所述安装外壳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的顶部,且调节柱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运动恢复机构包括有训练拉板、控制柱和控制齿盘,所述控制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训练拉板的底部,且控制齿盘插接在
控制柱的外部,所述运动恢复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升顶限位机构,所述升顶限位机构包括有调节杆、升降块和限位柱,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控制柱的内部,且升降块插接在调节杆的外部,所述限位柱插接在升降块的内部。
7.可选的,所述调节柱的底部设有定位齿轮,且定位齿轮的轮齿与控制齿盘的轮齿咬合传动。
8.可选的,所述安装外壳内的顶部设有定位齿槽,定位齿轮的顶部插接在定位齿槽的内部,定位齿轮的底部设有定位顶簧,且定位顶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齿轮的内部和安装外壳的内部。
9.可选的,所述控制柱的柱体外部设有螺纹,且控制柱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控制齿盘的内部。
10.可选的,所述控制柱的外部设有定位槽,且安装外壳的内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11.可选的,所述控制柱的外部套接有运动顶簧,且运动顶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安装外壳的内部和控制齿盘的顶部。
12.可选的,所述调节杆的柱体外部设有螺纹,且调节杆通过柱体螺纹拧接在升降块的内部。
13.可选的,所述限位柱的柱体内部设有接触顶簧,且接触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柱的内部和升降块的内部。
14.可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内部设有固定片,且限位柱的底部设有接触片,限位柱的柱体穿过固定片,且接触片位于固定片的底部。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通过使用上述任一项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设备来实现力量训练,进而完成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
16.有益效果
17.训练组件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拉伸运动恢复训练,患者坐在训练座椅上然后双手握住训练拉板后,训练座椅即可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上升并通过运动恢复机构进行拉伸运动恢复训练,无需站立训练,大大节省了患者在进行训练时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且无法站立的患者也能够通过该装置进行正常的上肢训练,使用方便灵活,同时该装置的训练行程和训练强度均能够自由调节,能够适应不同病况的患者进行运动恢复训练使用,适应性极强,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18.进行拉伸运动恢复训练时,训练座椅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带动乘坐的患者同步上升,患者在上升时由于患者的双手拉住了训练拉板,此时训练拉板同步上升,训练拉板在运动顶簧提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患者上肢的拉伸训练,且当运动恢复机构达到设定的训练行程后,限位柱被安装外壳挤压下移,此时接触片不再与固定片接触,从而此时断开了电动推杆的电源,此时患者持续拉住训练拉板能够以恒定的力道进行拉伸训练,使用灵活。
19.训练强度能够自由调节,从而能够适应对不同病况患者的训练使用,当该装置处于复位状态时,定位齿轮在定位顶簧的作用下卡接在定位齿槽的内部,从而此时调节柱和控制齿盘均无法转动,从而固定训练强度,当需要调节训练强度时,按下调节柱,调节柱带
动定位齿轮下移脱出定位齿槽的内部,从而此时定位齿轮能够在调节柱的带动下转动,当定位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控制齿盘转动,控制齿盘在转动时能够在控制柱外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改变运动顶簧的初始压缩程度,即改变了该装置的训练强度,使用方便,调节灵活。
20.训练拉板的拉伸行程也可自由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杆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当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杆体螺纹带动升降块上下移动改变使用位置,即改变了限位柱与安装外壳顶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该装置的最大拉伸行程,与调节柱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对不同病情病况的患者进行专项拉伸运动恢复训练,训练效果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2.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在附图中:
24.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示出了本发明安装调节机构拆解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本发明运动恢复机构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示出了本发明升顶限位机构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示出了本发明拉伸训练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示出了本发明训练拉板达到最大训练行程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示出了本发明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示出了本发明图7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示出了本发明图6中c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列表
35.1、座椅组件;101、固定底板;102、电动推杆;103、训练座椅;2、安装调节机构;201、安装外壳;2011、定位齿槽;2012、定位块;202、调节柱; 2021、定位齿轮;2022、定位顶簧;3、运动恢复机构;301、训练拉板;302、控制柱;3021、定位槽;3022、运动顶簧;303、控制齿盘;4、升顶限位机构; 401、调节杆;402、升降块;4021、固定片;403、限位柱;4031、接触顶簧; 4032、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37.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10:
3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设备,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恢复设备来实现力量训练;所述特定恢复设备包括:座椅组件 1,座椅组件1包括有固定底板101、电动推杆102和训练座椅103,电动推杆102 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
101的顶部,且电动推杆10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训练座椅103的底部;训练组件,训练组件有安装调节机构2和运动恢复机构3组成,安装调节机构2包括有安装外壳201和调节柱202,安装外壳201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101的顶部,且调节柱202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运动恢复机构3 包括有训练拉板301、控制柱302和控制齿盘303,控制柱30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训练拉板301的底部,且控制齿盘303插接在控制柱302的外部,运动恢复机构3 的内部安装有升顶限位机构4,升顶限位机构4包括有调节杆401、升降块402和限位柱403,调节杆401转动连接在控制柱302的内部,且升降块402插接在调节杆401的外部,限位柱403插接在升降块402的内部。
3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升降块402的内部设有固定片 4021,且限位柱403的底部设有接触片4032,限位柱403的柱体穿过固定片4021,且接触片4032位于固定片4021的底部,电动推杆102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接触片4032和固定片4021分别与电动推杆102同级断开导线的两端连接,其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在使用中,进行拉伸运动恢复训练时,训练座椅103在电动推杆102的作用下带动乘坐的患者同步上升,患者在上升时由于患者的双手拉住了训练拉板301,此时训练拉板 301同步上升,控制柱302的外部套接有运动顶簧3022,且运动顶簧3022的两端分别抵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和控制齿盘303的顶部,训练拉板301在运动顶簧 3022提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患者上肢的拉伸训练,且当运动恢复机构3达到设定的训练行程后,限位柱403被安装外壳201挤压下移,此时接触片4032不再与固定片4021接触,从而此时断开了电动推杆102的电源,此时患者持续拉住训练拉板301能够以恒定的力道进行拉伸训练,使用灵活。
40.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限位柱403的柱体内部设有接触顶簧4031,且接触顶簧40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柱403的内部和升降块 402的内部,在使用中,当该装置拉伸训练时训练拉板301未达到最大行程时,此时接触片4032在接触顶簧4031的作用下稳定的与固定片4021接触,从而稳定的实现控制装置对电动推杆102的电性控制,使用稳定。
4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外壳201内的顶部设有定位齿槽2011,定位齿轮2021的顶部插接在定位齿槽2011的内部,定位齿轮 2021的底部设有定位顶簧2022,且定位顶簧2022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齿轮2021 的内部和安装外壳201的内部,在使用中,当该装置处于复位状态时,定位齿轮2021在定位顶簧2022的作用下卡接在定位齿槽2011的内部,从而此时调节柱 202和控制齿盘303均无法转动,从而固定训练强度。
42.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柱202的底部设有定位齿轮2021,且定位齿轮2021的轮齿与控制齿盘303的轮齿咬合传动,在使用中,该装置的训练强度能够自由调节,从而能够适应对不同病况患者的训练使用,当需要调节训练强度时,按下调节柱202,调节柱202带动定位齿轮2021下移脱出定位齿槽2011的内部,从而此时定位齿轮2021能够在调节柱202的带动下转动,当定位齿轮2021转动时能够带动控制齿盘303转动,控制柱302的柱体外部设有螺纹,且控制柱302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控制齿盘303的内部,控制齿盘303在转动时能够在控制柱302外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改变运动顶簧3022 的初始压缩程度,即改变了该装置的训练强度。
4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控制柱302的外部设有定位槽3021,
且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设有定位块2012,定位块2012插接在定位槽 3021的内部,在使用中,定位槽3021能够通过定位块2012限制控制柱302的移动轨迹,从而使得控制柱302在升降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同时控制柱302在定位槽3021和定位块2012的配合作用下也无法转动,从而稳定的实现了当控制齿盘303转动时调节该装置训练强度的功能,使用稳定,调节灵活。
4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调节杆401的柱体外部设有螺纹,且调节杆401通过柱体螺纹拧接在升降块402的内部,该装置训练拉板301的拉伸行程也可自由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杆401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当转动调节杆 401时,调节杆401杆体螺纹带动升降块402上下移动改变使用位置,即改变了限位柱403与安装外壳201顶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该装置的最大拉伸行程,与调节柱202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对不同病情病况的患者进行专项拉伸运动恢复训练,训练效果好。
4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方法通过使用上述任一项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设备来实现力量训练,进而完成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训练需求,调节该装置的拉伸行程和训练强度,按下并转动调节柱202可调节训练强度,该装置处于复位状态时,定位齿轮2021在定位顶簧2022的作用下卡接在定位齿槽 2011的内部,从而此时调节柱202和控制齿盘303均无法转动,从而固定训练强度,当需要调节训练强度时,按下调节柱202,调节柱202带动定位齿轮2021下移脱出定位齿槽2011的内部,从而此时定位齿轮2021能够在调节柱202的带动下转动,当定位齿轮2021转动时能够带动控制齿盘303转动,控制齿盘303在转动时能够在控制柱302外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改变运动顶簧3022的初始压缩程度,即改变了该装置的训练强度,转动调节杆401可实现调节该装置的拉伸行程,调节完成后,患者坐到训练座椅103上,用手拉住训练拉板301,此时控制电动推杆102上升,训练座椅103在电动推杆102的作用下带动乘坐的患者同步上升,患者在上升时由于患者的双手拉住了训练拉板301,此时训练拉板 301同步上升,训练拉板301在运动顶簧3022提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患者上肢的拉伸训练,且当运动恢复机构3达到设定的训练行程后,限位柱403 被安装外壳201挤压下移,此时接触片4032不再与固定片4021接触,从而此时断开了电动推杆102的电源,此时患者持续拉住训练拉板301能够以恒定的力道进行拉伸训练,训练完成后松开训练拉板301,训练拉板301在运动顶簧3022的作用下自动向下复位,同时限位柱403也会在接触顶簧403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此时可通过控制装置继续控制电动推杆102下移复位即可。
4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