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健身训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2.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因此办公健身器材、武术健身器材、太极健身器材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大,而现有的健身器材产品过于滞后,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潜在需求。
3.随着科学意识的提升,健身更讲究科学训练,科学训练主要体现在训练方法的科学、及训练器材的科学上。目前市面上,针对上肢的训练设备并不多,且大多属于纯粹的活动设备,并不能根据训练者的需要实现训练力量调整,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健身房使用的臂力器或对于个人使用较为简便的哑铃,而这些带有力量条件的上肢训练器材,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体积过大,导致整体笨重;2、使用时因为配件间的摩擦,噪音大;3、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者受伤;4、对场地要求高,设备成本高昂;
4.因此,本例旨在设计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且在使用时可对使用人员手臂进行保护的体育健身训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前后错开且彼此之间左右放置的连接座a及连接座b;
6.所述连接座a靠近右端的上侧端面上连接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的上端连接有手臂支撑座,所述手臂支撑座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护臂,所述手臂支撑座的前后侧端面内分别设置有缓冲槽,所述护臂的右侧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缓冲槽内且与所述缓冲槽内壁之间滑动连接的缓接块,所述缓接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缓冲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性块,所述护臂用于支撑抵接使用人员右臂;
7.所述连接座b内设置有压力室,所述压力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着牵引线;
8.所述线轮的后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连接于弹力组件上,所述压力室的前侧内壁设置有跳槽,所述线轮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穿过所述跳槽且与所述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转轴,所述跳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跳块,所述跳块左侧端面与所述跳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推弹簧,所述跳块与所述连接座b之间设置有卡位组件,所述跳槽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转动滑槽,所述跳块上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转动滑槽内滑动的转动滑块,所述转动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臂力器主体,所述臂力器主体内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后侧面
上固定设置有握把组件以便使用人员锻炼臂力,所述牵引线延伸穿过连通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弧形滑槽的联通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牵引块上;
9.使用时,使用人员蹲坐于所述连杆的前侧及所述连接座b的右侧,将手臂放置于所述护臂内进行支撑并向上抬拉起到锻炼上臂及小臂的作用。
10.可优选的: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除了右舵锻炼系统以外还包括左舵锻炼系统,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的所述左舵锻炼系统与右舵锻炼系统结构对称设置;
11.使用时,使用人员蹲坐于所述连杆的前侧及所述连接座b的右侧,将手臂放置于所述护臂内进行支撑并向上抬拉起到锻炼上臂及小臂的作用。
12.可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座a之间通过连接器c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套杆之间通过连接器b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接套杆与所述手臂支撑座之间通过连接器a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接器a及所述连接器b及所述连接器c结构相同;
13.所述连接器a包括彼此同轴连接且可相互转动的定连接转盘及活动连转接盘,所述定连接转盘内设置有环形阵列且开口向外的定卡口,所述活动连转接盘内设置有开口向外的活动卡口,所述活动卡口与所述定卡口相对一侧的内壁内均设置有藏销孔,通过锁定销对所述活动卡口与所述定卡口之间位置的限制可限定所述定连接转盘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的转动范围;
14.在所述连接器c中,所述连接座a与所述定连接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固定连接;
15.在所述连接器b中,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定连接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固定连接;
16.在所述连接器a中,所述连接套杆的上端与所述定连接转盘固定连接,诉搜狐手臂支撑座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固定连接;
17.通过调整所述活动卡口与所述定卡口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锁定销进行限制,可对所述定连接转盘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使得所述护臂保持以合适的角度及高度用于支撑使用人员的手臂。
18.可优选的:位于所述弧形滑槽右侧弧形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牵引块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固定块穿过的滑道,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可转动且用于支撑导向的所述牵引线的支撑滑轮;
19.所述压力室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牵引线在经过所述导向轮的导向后延伸穿入所述弧形滑槽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道的左侧内壁上。
20.可优选的:所述护臂由硅胶软垫制成,通过软质硅胶材质可增加使用人员手臂与所述护臂相抵时的舒适性。
21.可优选的:所述弹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压力室后侧内壁内且开口向后的负载腔,所述阻力转轴的后端延伸入所述负载腔内,位于所述负载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缺口槽;
22.与所述负载腔配合的可滑动的设置有负载盘,所述负载盘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缺口槽之间相互卡接的转动限制块,所述负载盘内设置有扭力弹簧室,所述负载盘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阻力转轴滑动连接的套块,所述套块与所述阻力转轴前后
方向上滑动连接且无法发生相对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扭力弹簧室内固定设置有连接于所述套块与所述扭力弹簧室内壁之间的负载弹簧,通过所述负载弹簧可对所述阻力转轴的转动产生一定阻力,进而实现增加负载的作用,通过增加减少所述负载盘组件个数可调整锻炼臂力负载大小。
23.可优选的:所述卡位组件包括环形阵列的设置于所述跳槽后侧内壁内的卡槽,所述跳块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卡接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块,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可对所述臂力器主体的收纳及上摆模式之间进行更改固定;
24.所述转动滑块与所述连接座b之间设置有锁定销,通过所述锁定销可将所述转动滑块与所述连接座b之间的位置进行锁定。
25.可优选的:所述握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臂力器主体后侧端面上且与所述牵引块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握把,在使时使用人员通过抬拉所述活动握把实现对于手臂的锻炼;
26.所述臂力器主体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半环形的平衡握把,在锻炼时将另一侧手臂握在所述平衡握把上用于保持身体平衡。
27.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侧端面内设置有万向轮,通过所述万向轮可便于对所述支撑板及其部件进行搬运。
28.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护臂可对使用人员手臂进行支撑,进而在起到锻炼手臂力量的同时,对人体手臂姿势进行调整并支撑,在锻炼的同时减少骨骼的负载,避免受伤,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小巧,便于居家使用,再不需要使用时则可对其进行折叠减小占地面积,且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人员个人需求调整负载,适用范围较广,本装置内,通过牵引线作为牵引设备,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29.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3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所述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握把组件俯视方向上的截面图;
34.图5为连接器126a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护臂121及手臂支撑座118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37.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3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校体育健身训练系统,如附图1-附图6所示的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包括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前后错开且彼此之间左右放置的连接座a102及连接座b103;所述连接座a102靠近右端的
上侧端面上连接设置有连杆124,所述连杆124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套杆123,所述连接套杆123的上端连接有手臂支撑座118,所述手臂支撑座118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护臂121,所述手臂支撑座118的前后侧端面内分别设置有缓冲槽163,所述护臂121的右侧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缓冲槽163内且与所述缓冲槽163内壁之间滑动连接的缓接块161,所述缓接块161右侧端面与所述缓冲槽163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性块162,所述护臂121用于支撑抵接使用人员右臂;所述连接座b103内设置有压力室127,所述压力室12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线轮129,所述线轮129上缠绕着牵引线117;所述线轮129的后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力转轴128,所述阻力转轴128连接于弹力组件上,所述压力室127的前侧内壁设置有跳槽171,所述线轮129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穿过所述跳槽171且与所述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转轴107,所述跳槽17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跳块105,所述跳块105左侧端面与所述跳槽17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推弹簧141,所述跳块105与所述连接座b103之间设置有卡位组件,所述跳槽171后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外的转动滑槽106,所述跳块105上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转动滑槽106内滑动的转动滑块133,所述转动滑块13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臂力器主体111,所述臂力器主体111内设置有弧形滑槽114,所述弧形滑槽11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牵引块115,所述牵引块115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握把组件以便使用人员锻炼臂力,所述牵引线117延伸穿过连通所述压力室127与所述弧形滑槽114的联通孔132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牵引块115上;使用时,使用人员蹲坐于所述连杆124的前侧及所述连接座b103的右侧,将手臂放置于所述护臂121内进行支撑并向上抬拉起到锻炼上臂及小臂的作用。
39.有益的,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除了右舵锻炼系统以外还包括左舵锻炼系统,所述体育健身训练系统的所述左舵锻炼系统与右舵锻炼系统结构对称设置;使用时,使用人员蹲坐于所述连杆124的前侧及所述连接座b103的右侧,将手臂放置于所述护臂121内进行支撑并向上抬拉起到锻炼上臂及小臂的作用。
40.有益的,所述连杆124与所述连接座a102之间通过连接器126c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杆124与所述连接套杆123之间通过连接器126b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接套杆123与所述手臂支撑座118之间通过连接器126a实现转动连接及位置限制,所述连接器126a及所述连接器126b及所述连接器126c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器126a包括彼此同轴连接且可相互转动的定连接转盘155及活动连转接盘158,所述定连接转盘155内设置有环形阵列且开口向外的定卡口157,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内设置有开口向外的活动卡口166,所述活动卡口166与所述定卡口157相对一侧的内壁内均设置有藏销孔156,通过锁定销159对所述活动卡口166与所述定卡口157之间位置的限制可限定所述定连接转盘155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的转动范围;在所述连接器126c中,所述连接座a102与所述定连接转盘155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24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器126b中,所述连杆124的上端与所述定连接转盘15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杆123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器126a中,所述连接套杆123的上端与所述定连接转盘155固定连接,诉搜狐手臂支撑座118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固定连接;通过调整所述活动卡口166与所述定卡口157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锁定销159进行限制,可对所述定连接转盘155与所述活动连转接盘158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使得所述护臂121保持以合适的角度及高度用于支撑使用人员的手臂。
41.有益的,位于所述弧形滑槽114右侧弧形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12,所述牵引块115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固定块112穿过的滑道116,所述固定块112内设置有可转动且用于支撑导向的所述牵引线117的支撑滑轮113;所述压力室127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导向轮131,所述牵引线117在经过所述导向轮131的导向后延伸穿入所述弧形滑槽114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道116的左侧内壁上。
42.有益的,所述护臂121由硅胶软垫制成,通过软质硅胶材质可增加使用人员手臂与所述护臂121相抵时的舒适性。
43.有益的,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的所述弹力组件,所述弹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压力室127后侧内壁内且开口向后的负载腔151,所述阻力转轴128的后端延伸入所述负载腔151内,位于所述负载腔151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缺口槽144;与所述负载腔151配合的可滑动的设置有负载盘146,所述负载盘146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缺口槽144之间相互卡接的转动限制块145,所述负载盘146内设置有扭力弹簧室147,所述负载盘146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阻力转轴128滑动连接的套块148,所述套块148与所述阻力转轴128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且无法发生相对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扭力弹簧室147内固定设置有连接于所述套块148与所述扭力弹簧室147内壁之间的负载弹簧149,通过所述负载弹簧149可对所述阻力转轴128的转动产生一定阻力,进而实现增加负载的作用,通过增加减少所述负载盘146组件个数可调整锻炼臂力负载大小。
44.有益的,如附图3所示的所述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环形阵列的设置于所述跳槽171后侧内壁内的卡槽143,所述跳块105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卡接于所述卡槽143内的卡块142,通过所述卡块142与所述卡槽143可对所述臂力器主体111的收纳及上摆模式之间进行更改固定;所述转动滑块133与所述连接座b103之间设置有锁定销108,通过所述锁定销108可将所述转动滑块133与所述连接座b103之间的位置进行锁定。
45.有益的,所述握把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臂力器主体111后侧端面上且与所述牵引块115固定连接的隔板153,所述隔板153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握把154,在使时使用人员通过抬拉所述活动握把154实现对于手臂的锻炼;所述臂力器主体111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半环形的平衡握把152,在锻炼时将另一侧手臂握在所述平衡握把152上用于保持身体平衡。
46.有益的,所述支撑板101的下侧端面内设置有万向轮104,通过所述万向轮104可便于对所述支撑板101及其部件进行搬运。
47.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124与所述连接套杆123之间相互折叠放置于所述连接座a102的上侧端面上,同时,所述转动滑块133在所述转动滑槽106内最大限度向前摆转,此时,所述臂力器主体111处于向下摆转的状态且所述臂力器主体111的上端抵接于所述支撑板101的上侧端面上,通过所述锁定销108对转动滑块133及所述连接座b103位置进行锁定,此时可对所述锻炼系统进行搬运及存放。
48.在使用时,解除所述锁定销108对所述转动滑块133及所述连接座b103之间的锁定,并拉动所述跳块105及所述转动滑块133在所述跳槽171内克服所述顶推弹簧141的弹力向前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卡块142脱离出所述卡槽143外,此时,转动九十度并使得所述臂力器主体111立起,此时,撤去施加于所述臂力器主体111及所述转动滑块133上的力,在所述顶推弹簧14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所述跳块105向后侧移动并使得所述卡块142再次卡入相应
位置的所述卡槽143处,此时再通过所述锁定销108对所述转动滑块133及所述连接座b103位置进行锁定;
49.同时,调整所述连接座a102,所述连杆124,所述连接套杆123及所述手臂支撑座118之间的位置,同时,将适当数量的所述126装入所述负载腔151内使得所述阻力转轴128的转动产生一定的阻力;
50.此时,使用人员蹲立于所述连接座a102的前侧及所述连接座b103的右侧,将手臂放置于所述护臂121内,手握所述活动握把154进行抬拉即可完成对于手臂的锻炼,通过对手臂的支撑可大大降低锻炼时对比关节及手臂的伤害。
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护臂121可对使用人员手臂进行支撑,进而在起到锻炼手臂力量的同时,对人体手臂姿势进行调整并支撑,在锻炼的同时减少骨骼的负载,避免受伤,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小巧,便于居家使用,再不需要使用时则可对其进行折叠减小占地面积,且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人员个人需求调整负载,适用范围较广,本装置内,通过牵引线117作为牵引设备,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
52.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