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7711发布日期:2022-08-20 02:5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预防保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突发疾病,其原因归咎于生活压力大导致的生活节奏紊乱,从而导致缺乏自我保健和锻炼;因此预防保健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预防保健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服用保健品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另一类为保健锻炼,保健锻炼在辅助保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预防保健器械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保证锻炼效果,因此,急需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健锻炼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锻炼效果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锻炼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抵抗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固接有靠板,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按摩盘,本体上设置有与按摩盘相配合的旋转槽;本体内设置有与按摩盘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本体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锻炼杆,第一锻炼杆位于本体两侧呈对称设置;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一锻炼杆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本体上转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本体内设置有与脚踏板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一锻炼机构、第二锻炼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实现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分别与第一旋转机构相连接。
5.进一步地:第一锻炼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分别与相对应的按摩盘同轴固接;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蜗杆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轮,第一调节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一半齿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半齿轮相配合的第一调控齿轮,第一调控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同轴固接有复位卷簧和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同时与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和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相啮合。
6.进一步地:第二锻炼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一对第一旋转柱,第一旋转柱分别与相对应的脚踏板固接;第一旋转柱上固接有第一旋转连杆,第一旋转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连杆,本体内固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滑块,第二旋转连杆均与第一活动滑块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滑块上固接有第一滑动连杆。
7.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同轴固接的第一升降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升降蜗杆相啮合的第一升降蜗轮,第一升降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三
升降连杆,第三升降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升降连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升降连杆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连杆,第一升降连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滑块,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连杆和第二旋转齿轮相配合的第一活动齿轮,第一活动齿轮同轴固接有固定滑柱,固定滑柱与第一升降滑块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齿轮,第一旋转齿轮通过花键与固定滑柱相连接;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功能齿轮,第一功能齿轮与按摩盘同轴固接。
9.进一步地:按摩盘上设置有多个按摩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1、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第一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对患者不同部位的锻炼,大大增强了锻炼效果。
11.2、本发明功能全面,实用性强;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一调节机构的设置有效实现了不同锻炼模式的切换,同时也实现了对患者的按摩;加快了患者的血液循环;大大提高了锻炼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13.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立体图。
14.图3为本发明第二锻炼机构立体图。
15.图4为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16.图5为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17.图6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机构立体图。
18.图中:1、本体,2、靠板,3、按摩盘,4、第一锻炼杆,5、脚踏板,6、第一旋转柱,7、第一旋转连杆,8、第二旋转连杆,9、第一活动滑块,10、第一固定块,11、第一滑动连杆,12、第一活动齿轮,13、第一升降滑块,14、第一连接块,15、第一升降连杆,16、第二升降连杆,17、第三升降连杆,18、第一升降蜗轮,19、第一升降蜗杆,20、第一旋转齿轮,21、第一功能齿轮,22、第二旋转齿轮,23、第一调控齿轮,24、第一半齿轮,25、第一调节蜗轮,26、第一调节蜗杆,27、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8、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9、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30、复位卷簧,31、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2、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3、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34、固定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一种预防保健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固接有靠板2,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按摩盘3,本体1上设置有与按摩盘3相配合的旋转槽;本体1内设置有与按摩盘3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锻炼杆4,第一锻炼杆4位于本体1两侧呈对称设置;本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锻炼杆4相配合的第一锻炼机构,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脚踏板5,本体1内设置有与脚踏板5相配合的第二锻炼机构;本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锻炼机构、第二锻炼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实现第一
锻炼机构和第二锻炼机构分别与第一旋转机构相连接。
20.如图1和2所示:当患者在操作本发明时,患者在坐于本体1上后,患者可通过第一锻炼机构实现对患者上肢进行锻炼;当患者踩动脚踏板5时,患者可通过第二锻炼机构实现对下肢的锻炼,因为第一调节和复位卷簧30的存在,无论患者通过哪种方式进行锻炼,都可带动第一旋转机构给患者进行按摩;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健锻炼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锻炼效果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锻炼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抵抗力。
21.第一锻炼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7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33,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7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33分别与相对应的按摩盘3同轴固接;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7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杆26,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蜗杆26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蜗轮25,第一调节蜗轮25同轴固接有第一半齿轮24,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半齿轮24相配合的第一调控齿轮23,第一调控齿轮23同轴固接有第二旋转齿轮22;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相啮合的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29,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29同轴固接有复位卷簧30和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2,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同时与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2和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2相啮合。
22.如图2、4和5所示:当患者转动按摩盘3时,按摩盘3转动可通过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7、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33带动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29、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2和复位卷簧30进行转动,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转动会通过第一调节蜗杆26带动第一调节蜗轮25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蜗轮25运动一定时间后会带动第一半齿轮24进行转动;第一半齿轮24转动会通过第一调控齿轮23带动第二旋转齿轮22进行转动。
23.第二锻炼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一对第一旋转柱6,第一旋转柱6分别与相对应的脚踏板5固接;第一旋转柱6上固接有第一旋转连杆7,第一旋转连杆7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连杆8,本体1内固接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固定块1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滑块9,第二旋转连杆8均与第一活动滑块9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滑块9上固接有第一滑动连杆11。
24.如图2和3所示:当患者往复踩动脚踏板5时,脚踏板5转动通过第一旋转柱6、第一旋转连杆7和第二旋转连杆8带动第一活动滑块9在第一固定块10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滑块9带动第一滑动连杆11进行滑动。
25.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同轴固接的第一升降蜗杆19,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升降蜗杆19相啮合的第一升降蜗轮18,第一升降蜗轮18同轴固接有第三升降连杆17,第三升降连杆17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升降连杆16,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升降连杆16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连杆15,第一升降连杆15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滑块13,本体1内设置有与第一升降滑块13相配合的滑槽;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连杆11和第二旋转齿轮22相配合的第一活动齿轮12,第一活动齿轮12同轴固接有固定滑柱34,固定滑柱34与第一升降滑块13转动连接。
26.如图4、5和6所示:在本发明静止时,患者运动第二锻炼机构时,第一滑动连杆11滑动从而会带动第一活动齿轮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机构运动;当患者运动第一锻炼机构时,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转动会通过第一升降蜗杆19和第一升降蜗轮18带动第三
升降连杆17进行转动,第三升降连杆17转动会通过第二升降连杆16和第一升降连杆15带动第一连接块14进行运动,第一连接块14运动会动第一升降滑块13滑动,在固定滑柱34的辅助下,第一活动齿轮12会与第二旋转齿轮22相啮合,然后第二旋转齿轮22会通过第一活动齿轮12带动第一旋转机构运动;当第一锻炼机构在复位卷簧30作用下复位时,第一活动齿轮12会重新与第一滑动连杆11相啮合。
27.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齿轮20,第一旋转齿轮20通过花键与固定滑柱34相连接;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旋转齿轮20相啮合的第一功能齿轮21,第一功能齿轮21与按摩盘3同轴固接。
28.如图2和4所示:第一活动齿轮12转动会通过花键带动第一旋转齿轮20进行转动;第一旋转齿轮20转动会通过第一功能齿轮21带动按摩盘3进行转动。
29.按摩盘3上设置有多个按摩球。
30.如图1和2所示:按摩球的设置实现了对患者的按摩。
3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如图1、2、4和6所示:当患者在操作本发明时,患者在坐于本体1上后,患者可通过第一锻炼机构实现对患者上肢进行锻炼;在此过程中;当患者转动按摩盘3时,按摩盘3转动可通过第一主动连接锥齿轮27、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和第二配合连接锥齿轮33带动第一配合连接锥齿轮29、第二从动连接锥齿轮32和复位卷簧30进行转动,第一从动连接锥齿轮28转动会通过第一调节蜗杆26带动第一调节蜗轮25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蜗轮25运动一定时间后会带动第一半齿轮24进行转动;第一半齿轮24转动会通过第一调控齿轮23带动第二旋转齿轮22进行转动;当患者踩动脚踏板5时,患者可通过第二锻炼机构实现对下肢的锻炼,当患者往复踩动脚踏板5时,脚踏板5转动通过第一旋转柱6、第一旋转连杆7和第二旋转连杆8带动第一活动滑块9在第一固定块10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滑块9带动第一滑动连杆11进行滑动;因为第一调节和复位卷簧30的存在,无论患者通过哪种方式进行锻炼,都可带动第一旋转机构给患者进行按摩;在本发明静止时,患者运动第二锻炼机构时,第一滑动连杆11滑动从而会带动第一活动齿轮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机构运动;当患者运动第一锻炼机构时,第二主动连接锥齿轮31转动会通过第一升降蜗杆19和第一升降蜗轮18带动第三升降连杆17进行转动,第三升降连杆17转动会通过第二升降连杆16和第一升降连杆15带动第一连接块14进行运动,第一连接块14运动会动第一升降滑块13滑动,在固定滑柱34的辅助下,第一活动齿轮12会与第二旋转齿轮22相啮合,然后第二旋转齿轮22会通过第一活动齿轮12带动第一旋转机构运动;当第一锻炼机构在复位卷簧30作用下复位时,第一活动齿轮12会重新与第一滑动连杆11相啮合;第一活动齿轮12转动会通过花键带动第一旋转齿轮20进行转动;第一旋转齿轮20转动会通过第一功能齿轮21带动按摩盘3进行转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健锻炼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锻炼效果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锻炼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抵抗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