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武术套路的对练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2204744发布日期:2022-11-16 04:1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武术套路的对练训练装置

1.本发明涉及武术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武术套路的对练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武术套路是以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训练多为两人以上进行,但为了方便训练,也会使用木人桩等器材进行练习。
3.但是目前市场上单人训练用的木人桩结构固定,在进行武术套路对练时,常会因手臂或腿部移动的路径固定,被木人桩伸出的部位所阻挡,难以配合训练,造成训练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武术套路的对练训练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木人桩结构固定,在进行武术套路对练时,常会因手臂或腿部移动的路径固定,被木人桩伸出的部位所阻挡,难以配合训练,造成训练不畅的问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6.招式训练组件,所述训练柱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气泵送入空气至顶训练管和滑管内部,推动滑管移动,进而改变底训练杆、顶训练管和替换杆的位置,模仿武术套路的手和脚部位置,而训练柱和顶训练管撞击时的冲击则传递至橡胶座和缓冲弹簧削弱;
7.脚法训练组件,所述收纳槽内抽出滑动板,转动定位螺杆固定,配重槽内放入配重防滑板,直至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均贴合地面,定位槽内放入拼接后的橡胶条;
8.保护辅助组件,所述送风扇抽出送风导管,启动送风扇送风,搬运时,背板靠近接地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持顶训练管,送风扇嵌入至送风导管内。
9.优选的,所述接地板顶面安装有招式训练组件,所述招式训练组件包括套管底座、转动座、驱动电机、橡胶座、训练柱、缓冲弹簧、支撑环、底训练杆、引导槽、电推杆、引导管、外管、海绵套、顶训练管、滑管、替换杆、密封环、复位弹簧、软管、气泵和管槽;
10.所述接地板顶面中部焊接有套管底座,所述套管底座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底端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所述转动座顶面镶嵌有橡胶座,所述橡胶座顶面粘接连接训练柱,所述训练柱底端圆周阵列点焊连接有缓冲弹簧,若干所述缓冲弹簧底端均连接于支撑环顶面;
11.所述训练柱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底训练杆,所述顶端中部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部底端安装有电推杆,所述引导槽内部滑动安装有引导管,所述训练柱外侧滑动套接有外管,所述电推杆伸出端顶端和引导管顶端均焊接连接外管内部顶端,所述外管外侧套接有海绵套,所述引导管外侧顶端对称贯穿安装有顶训练管,所述顶训练管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管,所述滑管处于顶训练管外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替换杆,所述滑管处于顶训练管内部一端粘接有密封环,所述顶训练管内部一端和滑管内部一端分别点焊连接复位弹簧
两端,所述顶训练管一端固定贯穿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顶端贯穿外管顶端连接气泵出气端,所述训练柱外侧对应软管处开设有管槽,所述接地板底端安装有脚法训练组件。
12.优选的,所述电推杆、驱动电机和气泵输入端分别和外部控制器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外部控制器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13.优选的,所述引导槽顶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引导管为六棱管,所述引导槽内壁贴合引导管外侧。
14.优选的,所述套管底座内部靠近转动座底端位置处均匀转动镶嵌有支撑珠,所述转动座纵截面为倒t型。
15.优选的,所述脚法训练组件包括收纳槽、滑动板、定位螺杆、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配重槽、配重防滑板、定位槽、底盘、橡胶条、对接片、对接槽和收纳盒;
16.所述接地板底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对称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接地板顶面靠近滑动板处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螺杆,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底端粘接有第一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一端铰接有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顶面均匀开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内部活动镶嵌有配重防滑板,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顶面处于配重槽之间位置均匀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活动卡接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面活动卡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底端粘接有对接片,所述橡胶条顶面对应对接片处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接地板顶面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收纳盒。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橡胶板顶面高度为滑动板顶面高度的一半。
18.优选的,所述接地板一侧安装有保护辅助组件,所述保护辅助组件包括滑孔、滑杆、背板、上夹板、下夹板、防滑胶片、夹持螺杆、推板槽、推板、紧定螺钉、送风导管、进风孔、送风扇和限位条;
19.所述接地板端部对称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一端分别焊接连接于背板底部两端,所述背板靠近顶训练管上侧位置处铰接有上夹板,所述所述背板靠近顶训练管下侧位置处铰接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面均粘接有防滑胶片,所述上夹板一端转动安装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底端通过螺孔连接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顶面中部开设有推板槽,所述推板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顶面一端贯穿安装有紧定螺钉,所述背板对称焊接有送风导管,所述送风导管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进风孔,所述送风导管内部滑动安装有送风扇,所述送风扇顶端和底端对应进风孔处均焊接有限位条。
20.优选的,所述滑孔和滑杆接触面为光滑面,所述背板底端和接地板底端平齐,所述推板一端为贴合海绵套外侧的曲面。
21.优选的,所述送风扇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限位条远离送风扇一侧为和送风导管外侧对齐的曲面。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设置有招式训练组件,训练柱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气泵送入空气至顶训练管和滑管内部,推动滑管移动,进而改变底训练杆、顶训练管和替换杆的位置,按照固定的顺序移动,改变木人桩伸出的位置,可改变的位置多,从而更好的模仿武术套路的手和脚部位置,以便于配合练习人员进行训练,而训练柱和顶训练管撞击时的冲击则传递至橡胶
座和缓冲弹簧削弱,减轻噪音的同时,减小反作用力,减小对手部的损伤。
24.2、脚法训练组件,收纳槽内抽出滑动板,转动定位螺杆固定,配重槽内放入配重防滑板,使得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下移,直至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均贴合地面,使得装置摆放更加稳定,定位槽内放入拼接后的橡胶条,在腿部移动路径以外的位置摆放橡胶条,并改变橡胶条拼接数量,改变其长度,若腿部移动范围过大会触碰橡胶条,使其掉落,从而方便提醒训练人员。
25.3、保护辅助组件,送风扇抽出送风导管,启动送风扇送风,提高训练时的舒适性,搬运时,背板靠近接地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持顶训练管,防止训练柱摆动碰撞而损坏,送风扇嵌入至送风导管内,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方便进行运输。
26.综上,招式训练组件配合上肢训练,脚法训练组件配合下肢进行训练,两者即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以不同方式提高武术套路训练效果,保护辅助组件即可通过抽拉背板,和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配合,扩大支撑面,提高摆放的稳定性,也可收纳上述部件,减少占用空间,保护辅助组件保护搬运过程中的招式训练组件,防止其受损。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招式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橡胶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软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图4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脚法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图6的b区域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本发明保护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标号:1、接地板;
38.2、招式训练组件;201、套管底座;202、转动座;203、驱动电机;204、橡胶座;205、训练柱;206、缓冲弹簧;207、支撑环;208、底训练杆;209、引导槽;210、电推杆;211、引导管;212、外管;213、海绵套;214、顶训练管;215、滑管;216、替换杆;217、密封环;218、复位弹簧;219、软管;220、气泵;221、管槽;
39.3、脚法训练组件;301、收纳槽;302、滑动板;303、定位螺杆;304、第一橡胶板;305、第二橡胶板;306、配重槽;307、配重防滑板;308、定位槽;309、底盘;310、橡胶条;311、对接片;312、对接槽;313、收纳盒;
40.4、保护辅助组件;401、滑孔;402、滑杆;403、背板;404、上夹板;405、下夹板;406、防滑胶片;407、夹持螺杆;408、推板槽;409、推板;410、紧定螺钉;411、送风导管;412、进风孔;413、送风扇;414、限位条;
41.5、支撑珠。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3.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武术套路的对练训练装置技术方案,包括:
44.招式训练组件2,训练柱205在驱动电机203的带动下转动,气泵220送入空气至顶训练管214和滑管215内部,推动滑管215移动,进而改变底训练杆208、顶训练管214和替换杆216的位置,模仿武术套路的手和脚部位置,而训练柱205和顶训练管214撞击时的冲击则传递至橡胶座204和缓冲弹簧206削弱;
45.脚法训练组件3,收纳槽301内抽出滑动板302,转动定位螺杆303固定,配重槽306内放入配重防滑板307,直至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均贴合地面,定位槽308内放入拼接后的橡胶条310;
46.保护辅助组件4,送风扇413抽出送风导管411,启动送风扇413送风,搬运时,背板403靠近接地板1,上夹板404和下夹板405夹持顶训练管214,送风扇413嵌入至送风导管411内。
47.如图2-5所示,接地板1顶面安装有招式训练组件2,招式训练组件2包括套管底座201、转动座202、驱动电机203、橡胶座204、训练柱205、缓冲弹簧206、支撑环207、底训练杆208、引导槽209、电推杆210、引导管211、外管212、海绵套213、顶训练管214、滑管215、替换杆216、密封环217、复位弹簧218、软管219、气泵220和管槽221;
48.接地板1顶面中部焊接有套管底座201,套管底座201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座202,套管底座201内部靠近转动座202底端位置处均匀转动镶嵌有支撑珠5,转动座202纵截面为倒t型,便于转动座202在套管底座201内转动,转动座202底端连接驱动电机203输出轴,转动座202顶面镶嵌有橡胶座204,橡胶座204顶面粘接连接训练柱205,训练柱205底端圆周阵列点焊连接有缓冲弹簧206,若干缓冲弹簧206底端均连接于支撑环207顶面;
49.训练柱205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底训练杆208,顶端中部开设有引导槽209,引导槽209内部底端安装有电推杆210,引导槽209内部滑动安装有引导管211,引导槽209顶面为正六边形,引导管211为六棱管,引导槽209内壁贴合引导管211外侧,防止引导管211在引导槽209内转动,训练柱205外侧滑动套接有外管212,电推杆210伸出端顶端和引导管211顶端均焊接连接外管212内部顶端,外管212外侧套接有海绵套213,引导管211外侧顶端对称贯穿安装有顶训练管214,顶训练管214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管215,滑管215处于顶训练管214外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替换杆216,滑管215处于顶训练管214内部一端粘接有密封环217,顶训练管214内部一端和滑管215内部一端分别点焊连接复位弹簧218两端,顶训练管214一端固定贯穿连接有软管219,软管219顶端贯穿外管212顶端连接气泵220出气端,电推杆210、驱动电机203和气泵220输入端分别和外部控制器输入端电性相连,外部控制器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便于控制电推杆210、驱动电机203和气泵220,训练柱205外侧对应软管219处开设有管槽221,接地板1底端安装有脚法训练组件3。
50.如图6-7所示,脚法训练组件3包括收纳槽301、滑动板302、定位螺杆303、第一橡胶板304、第二橡胶板305、配重槽306、配重防滑板307、定位槽308、底盘309、橡胶条310、对接片311、对接槽312和收纳盒313;
51.接地板1底端开设有收纳槽301,收纳槽301内部对称滑动安装有滑动板302,接地板1顶面靠近滑动板302处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螺杆303,两个滑动板302之间底端粘接有第一橡胶板304,第一橡胶板304一端铰接有第二橡胶板305,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尺寸相同,第一橡胶板304顶面高度为滑动板302顶面高度的一半,便于将第二橡胶板305对折后和第一橡胶板304一同放于收纳槽301内,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顶面均匀开设有配重槽306,配重槽306内部活动镶嵌有配重防滑板307,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顶面处于配重槽306之间位置均匀开设有定位槽308,定位槽308内部活动卡接有底盘309,底盘309顶面活动卡接有橡胶条310,橡胶条310底端粘接有对接片311,橡胶条310顶面对应对接片311处开设有对接槽312,接地板1顶面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收纳盒313。
52.如图8所示,接地板1一侧安装有保护辅助组件4,保护辅助组件4包括滑孔401、滑杆402、背板403、上夹板404、下夹板405、防滑胶片406、夹持螺杆407、推板槽408、推板409、紧定螺钉410、送风导管411、进风孔412、送风扇413和限位条414;
53.接地板1端部对称开设有滑孔401,滑孔401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402,两个滑杆402一端分别焊接连接于背板403底部两端,背板403靠近顶训练管214上侧位置处铰接有上夹板404,背板403靠近顶训练管214下侧位置处铰接有下夹板405,上夹板404和下夹板405相对的面均粘接有防滑胶片406,上夹板404一端转动安装有夹持螺杆407,夹持螺杆407底端通过螺孔连接下夹板405,上夹板404顶面中部开设有推板槽408,推板槽408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409,滑孔401和滑杆402接触面为光滑面,背板403底端和接地板1底端平齐,推板409一端为贴合海绵套213外侧的曲面,便于背板403接触地面支撑,使得推板409更稳定夹持固定外管212,推板409顶面一端贯穿安装有紧定螺钉410,背板403对称焊接有送风导管411,送风导管411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进风孔412,送风导管411内部滑动安装有送风扇413,送风扇413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限位条414远离送风扇413一侧为和送风导管411外侧对齐的曲面,便于送风扇413沿着送风导管411滑动,送风扇413顶端和底端对应进风孔412处均焊接有限位条414。
5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训练时,沿着收纳槽301拉动滑动板302,抽出第一橡胶板304,转动定位螺杆303,使得滑动板302下移并接触地面固定,随后转动第二橡胶板305接地,配重槽306内放入配重防滑板307,配重防滑板307均为铸铁材质,使得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在重压下而下移,直至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均贴合地面,使得装置摆放更加稳定,收纳盒313内取出底盘309和橡胶条310,两个对接片311嵌入对接槽312连接,拼接出不同长度的橡胶条310,定位槽308内放入拼接后的橡胶条310,在腿部移动路径以外的位置摆放橡胶条310,并改变橡胶条310拼接数量,改变其长度,转动夹持螺杆407,上夹板404和下夹板405不再夹持顶训练管214,滑杆402沿着滑孔401滑动,拉动背板403远离接地板1,沿着送风导管411抽出送风扇413,再替换滑管215端部的替换杆216,替换杆216换为直杆或直角杆,且替换杆216为木质,完成准备工作;
55.在训练时,腿部按照套路的脚法移动,碰撞底训练杆208,因腿部移动路径无橡胶条310,若腿部偏离训练路径,会触碰橡胶条310,使得对接片311脱离对接槽312,橡胶条310掉落,上肢则按照套路的招式移动,训练柱205在驱动电机203的带动下转动,气泵220送入空气至顶训练管214和滑管215内部,推动滑管215沿着顶训练管214移动,在气泵220停止送气时,在复位弹簧218的拉动作用下,滑管215回到原位,进而改变底训练杆208、顶训练管
214和替换杆216的位置,按照固定的顺序移动,改变木人桩伸出的位置,可改变的位置多,从而更好的模仿武术套路的手和脚部位置,以便于配合练习人员进行训练,而训练柱205和顶训练管214撞击时的冲击则传递至橡胶座204和缓冲弹簧206,橡胶座204和缓冲弹簧206形变,削弱冲击力,减轻噪音的同时,减小反作用力,减小对手部的损伤,训练的同时,送风扇413启动送风,提高训练的舒适性;
56.不训练时,背板403靠近接地板1,上夹板404和下夹板405夹持顶训练管214,防止训练柱205摆动碰撞而损坏,送风扇413嵌入至送风导管411内,限位条414沿着进风孔412滑动,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取出底盘309和橡胶条310放入收纳盒313,取出配重防滑板307,减轻重量,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对折,滑动板302放回收纳槽301,转动上夹板404和下夹板405,防滑胶片406夹持顶训练管214,转动夹持螺杆407固定顶训练管214,沿着推板槽408推动推板409,推板409夹持海绵套213外侧,防止训练柱205和顶训练管214移动,从而方便进行运输。
57.招式训练组件2配合上肢训练,脚法训练组件3配合下肢进行训练,两者即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以不同方式提高武术套路训练效果,保护辅助组件4即可通过抽拉背板403,和第一橡胶板304和第二橡胶板305配合,扩大支撑面,提高摆放的稳定性,也可收纳上述部件,减少占用空间,保护辅助组件4保护搬运过程中的招式训练组件2,防止其受损。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