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9967发布日期:2022-12-02 21:1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产妇产前锻炼的技术领域,特别一种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


背景技术:

2.由于孕期食补以及怀孕后各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产妇身体在孕期内会产生体重增加以及腿部浮肿的问题,故产妇在产前需要进行散步走动等进行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对后期分娩有很大帮助。
3.由于路面高低不平以及产妇本身孕肚较大易造成身体失去平衡等原因,故产妇在散步过程中易发生摔倒的问题,轻者可能会导致身体出血引起产妇恐慌,重者可能会造成胎盘早剥导致先兆流产或早产,影响胎儿与产妇的生命健康。
4.由于产妇怀孕后体重增加,产妇体能消耗过大造成产妇很容易疲惫,故在产妇独自散步时需要随身携带板凳,造成产妇负重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产妇的负担,同时在产妇怀孕时手部也存在浮肿的问题,但是在散步过程中手部由于惯性与腿部保持交错前后往复摆动,故产妇手部肌肉不能进行有效锻炼,产妇手部浮肿问题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包括锻炼基座、锻炼机构以及座椅,所述的锻炼基座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锻炼机构以及座椅。
6.所述的锻炼机构包括锻炼机架、一号转轴、摇把、二号转轴、联动板、踏板、调节部、三号转轴、带轮、皮带以及联动齿轮,其中所述的锻炼基座上端面左侧安装有向右倾斜的锻炼机架,锻炼机架内部开设有调节槽,锻炼机架上自上而下通过轴承依次安装有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一号转轴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摇把,二号转轴前后两侧安装有中心对称的联动板,锻炼机架前侧的联动板前侧下方与锻炼机架后侧的联动板后侧上方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踏板,锻炼机架上且位于一号转轴下方开设有l型槽,l型槽与调节槽内部共同安装有调节部,调节部位于l型槽内部的部分通过轴承安装有三号转轴,二号转轴与三号转轴上分别安装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安装有皮带,一号转轴与三号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联动齿轮。
7.所述的座椅包括支撑腿、坐板以及靠板,其中所述的锻炼基座上端面设置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支撑腿,每组支撑腿左右对称滑动设置在锻炼基座上,四个支撑腿上共同安装有坐板,坐板上端面右侧通过弹簧铰链安装有靠板,锻炼基座上端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右侧前后两个支撑腿之间安装有驱动板,驱动板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右端与旋转电机输出轴左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的调节部包括调节块、固定块、支撑弹簧杆、滑动块、四号转轴以及联动弹簧杆,其中所述的l型槽水平段左侧左右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的调节块,调节块上端面均安装有支撑弹簧杆,l型槽竖直段滑动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支撑弹簧杆上端固定连
接,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共同安装有三号转轴,调节槽内部后端面左右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前端面通过轴承安装有四号转轴,四号转轴上也安装有带轮,且皮带经过四号转轴上的带轮左侧,滑动块左端面与调节槽左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联动弹簧杆。
9.优选的,所述的踏板上端面安装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弧形盖板内侧壁通过弹性件周向滑动设置有多个连动杆,连动杆下端通过铰链安装有弧形压板,踏板内部开设有与环形槽相配合的联动槽,踏板上端面滑动设置有t型结构的踩动板,且踩动板下端位于联动槽内部,踩动板竖直段上套设有与踏板相配合的伸缩弹簧,联动槽内部与环形槽内部共同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位于环形槽内部的部分与连动杆上侧固定连接,牵引绳位于联动槽内部的部分与踩动板下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靠板前后两侧下端通过安装有铰轴,铰轴相背侧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远离铰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圆柱,且前后两个限位圆柱分别滑动设置在坐板前后两侧,限位圆柱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坐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自左向右均匀分布的限位圆孔。
11.优选的,所述的坐板上端面与靠板左端面共同安装有靠垫,坐板前后两侧左端安装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上均安装有扶手,靠垫可以避免坐板与靠板过硬造成孕妇的不适感,提高孕妇在锻炼时的舒适性,扶手可以在孕妇手部休息时对孕妇手部起支撑作用,避免孕妇手部无处放置的问题,利于减缓孕妇的疲劳程度。
12.优选的,所述的摇把远离一号转轴的水平段转动安装有防滑套筒,防滑套筒可以减少孕妇手部与摇把之间的摩擦力,对孕妇手部起保护作用。
13.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腿下端面均安装有滚轮,减少支撑腿与锻炼基座之间的磨损,可以提高支撑腿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前后两个所述的摇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二号转轴前后两侧,当孕妇手部不想锻炼时,将摇把拆下,避免摇把磕到孕妇肚子上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伤害。
15.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设计的锻炼机构与座椅中,孕妇可以坐在座椅上通过腿部踩动踏板可以对腿部进行锻炼,进而腿部踩动踏板过程中可以促进小腿肌肉收缩使得静脉血液返回心脏,从而可以减轻腿部浮肿,同时腿部踩动踏板过程中消耗能量从而可以起到减轻体重的效果,提高产妇身体素质,为产妇后期分娩做准备。
16.2.本发明设计的座椅中,旋转电机通过驱动板与螺杆相互配合可以对座椅与锻炼机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座椅与锻炼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座椅与锻炼机构之间可以适用于不同腿长的产妇进行产前腿部锻炼;当产妇需要休息时,将限位杆取出,进而使得限位圆柱与坐板分离,产妇可以按动靠板向右倾斜合适角度,保证产妇可以舒适的躺在座椅上。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1.图4是本发明主视图。
22.图5是本发明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23.图6是本发明锻炼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25.图8是本发明锻炼机构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左视图。
27.图10是本发明踏板与弧形盖板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自左向右看)。
28.图中:1、锻炼基座;2、锻炼机构;21、锻炼机架;211、调节槽;212、l型槽;22、一号转轴;23、摇把;231、防滑套筒;24、二号转轴;25、联动板;26、踏板;261、弧形盖板;262、环形槽;263、连动杆;264、联动槽;265、踩动板;266、伸缩弹簧;267、牵引绳;268、弧形压板;27、调节部;271、调节块;272、固定块;273、支撑弹簧杆;274、滑动块;275、四号转轴;276、联动弹簧杆;28、三号转轴;29、带轮;20、皮带;201、联动齿轮;3、座椅;31、支撑腿;311、滚轮;32、坐板;33、靠板;331、铰轴;332、调节板;333、限位圆柱;334、限位杆;335、限位孔;336、靠垫;337、扶手;34、旋转电机;35、驱动板;3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0.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包括锻炼基座1、锻炼机构2以及座椅3,所述的锻炼基座1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锻炼机构2以及座椅3。
31.参阅图1、图2、图6以及图9,所述的锻炼机构2包括锻炼机架21、一号转轴22、摇把23、二号转轴24、联动板25、踏板26、调节部27、三号转轴28、带轮29、皮带20以及联动齿轮201,其中所述的锻炼基座1上端面左侧安装有向右倾斜的锻炼机架21,锻炼机架21内部开设有调节槽211,锻炼机架21上自上而下通过轴承依次安装有一号转轴22与二号转轴24,一号转轴22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摇把23,二号转轴24前后两侧安装有中心对称的联动板25,锻炼机架21前侧的联动板25前侧下方与锻炼机架21后侧的联动板25后侧上方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踏板26,锻炼机架21上且位于一号转轴22下方开设有l型槽212,l型槽212与调节槽211内部共同安装有调节部27,调节部27位于l型槽212内部的部分通过轴承安装有三号转轴28,二号转轴24与三号转轴28上分别安装有带轮29,两个带轮29之间安装有皮带20,一号转轴22与三号转轴28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联动齿轮201。
32.参阅图2,所述的摇把23远离二号转轴24的水平段转动安装有防滑套筒231,防滑套筒231可以减少产妇手部与摇把23之间的摩擦力,对产妇手部起保护作用。
33.前后两个所述的摇把2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一号转轴22前后两侧,当产妇手部不想锻炼时,将摇把23拆下,避免摇把23磕到产妇肚子上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伤害。
34.参阅图7以及图8,所述的调节部27包括调节块271、固定块272、支撑弹簧杆273、滑动块274、四号转轴275以及联动弹簧杆276,其中所述的l型槽212水平段左侧左右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的调节块271,调节块271上端面均安装有支撑弹簧杆273,l型槽212竖直段滑动设置有固定块272,且固定块272与支撑弹簧杆273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块272之间通过轴承共同安装有三号转轴28,调节槽211内部后端面左右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74,滑动块274前端面通过轴承安装有四号转轴275,四号转轴275上也安装有带轮29,且皮带20经过四号转轴
275上的带轮29左侧,滑动块274左端面与调节槽211左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联动弹簧杆276。
35.参阅图10,所述的踏板26上端面安装有弧形盖板261,弧形盖板261内部开设有环形槽262,弧形盖板261内侧壁通过弹性件周向滑动设置有多个连动杆263,连动杆263下端通过铰链安装有弧形压板268,踏板26内部开设有与环形槽262相配合的联动槽264,踏板26上端面滑动设置有t型结构的踩动板265,且踩动板265下端位于联动槽264内部,踩动板265竖直段上套设有与踏板26相配合的伸缩弹簧266,联动槽264内部与环形槽262内部共同设置有牵引绳267,牵引绳267位于环形槽262内部的部分与连动杆263上侧固定连接,牵引绳267位于联动槽264内部的部分与踩动板265下端固定连接。
36.参阅图2,所述的座椅3包括支撑腿31、坐板32以及靠板33,其中所述的锻炼基座1上端面设置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支撑腿31,每组支撑腿31左右对称滑动设置在锻炼基座1上,四个支撑腿31上共同安装有坐板32,坐板32上端面右侧通过弹簧铰链安装有靠板33,锻炼基座1上端面右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34,右侧前后两个支撑腿31之间安装有驱动板35,驱动板35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杆36,螺杆36右端与旋转电机34输出轴左端固定连接。
37.参阅图4以及图5,所述的支撑腿31下端面均安装有滚轮311,可以减少支撑腿31与锻炼基座1之间的磨损,提高支撑腿31的使用寿命。
38.参阅图3以及图4,所述的靠板33前后两侧下端通过安装有铰轴331,铰轴331相背侧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板332,调节板332远离铰轴331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圆柱333,且前后两个限位圆柱333分别滑动设置在坐板32前后两侧,限位圆柱333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334,坐板32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自左向右均匀分布的限位孔335。
39.具体工作时,产妇坐在座椅3上,启动旋转电机34通过螺杆36与驱动板35相互配合推动座椅3,产妇根据自己的腿长调节座椅3与锻炼机构2之间的距离,当座椅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产妇将自己的双脚分别放置在前后两个踏板26上,并使得自己的双脚放置在弧形盖板261内部,当双脚放置在踏板26上时脚底与踩动板265接触使得踩动板265下移,踩动板265下移过程中带动牵引绳267下移,牵引绳267下移过程中带动连动杆263下移,连动杆263移动过程中带动弧形压板268抵靠在脚背上,进而弧形压板268与踏板26相互配合可以对产妇双脚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产妇在踩动踏板26上时双脚从踏板26上脱落时腿部与锻炼基座1发生碰撞振动,对产妇和胎儿起保护作用,产妇再将双手放置在前后两个摇把23上,当产妇双手与双脚放置结束后,产妇踩动踏板26转动,踏板26周向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板25带动二号转轴24转动,二号转轴24转动过程中通过带轮29与皮带20相互配合带动三号转轴28转动,三号转轴28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齿轮201相互啮合带动一号转轴22转动,进而一号转轴22转动过程中带动前后两个摇把23转动,摇把23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手部进行锻炼,保证产妇手部与胳膊同时进行锻炼,其中伸缩弹簧杆266对踩动板265起复位作用。
40.当产妇双手想要休息时,此时拨动固定块272带动三号转轴28下移,当三号转轴28下移至l型槽212水平段时,推动调节块271带动固定块272与三号转轴28右移至l型槽212水平段内部,此时三号转轴28上的联动齿轮201与一号转轴22上的联动齿轮201相互脱离,故产妇踩动踏板26转动过程中一号转轴22不再转动,摇把23同步停止转动,故当产妇双手休息时摇把23不会转动,避免手部休息时摇把23空转易误伤产妇,对产妇起保护作用,其中三号转轴28上的带轮29通过滑动块274与联动弹簧杆276相互配合使得皮带20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支撑弹簧杆273可以保证在固定块272位于l型槽212竖直段时的稳定性,对固定块272
起支撑与复位作用。
41.当产妇需要休息时,将限位杆334取出,进而使得限位圆柱333与坐板32分离,产妇可以按动靠板33向右倾斜合适角度,再将限位杆334经过限位圆柱333插进限位孔335内部,进而坐板32与靠板33保持合适角度,使得产妇可以舒适的躺在座椅3上。
42.参阅图1,所述的坐板32上端面与靠板33左端面共同安装有靠垫336,坐板32前后两侧左端安装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上均安装有扶手337,靠垫336可以避免坐板32与靠板33过硬造成产妇的不适感,提高产妇在锻炼时的舒适性,扶手337可以在产妇手部休息时对产妇手部起支撑作用,避免产妇手部无处放置的问题,利于减缓产妇的疲劳程度。
43.采用上述产科产妇产前锻炼器在产妇产前锻炼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调节处理:产妇坐在座椅3上,旋转电机34启动通过螺杆36与驱动板35相互配合推动座椅3,产妇根据自己的腿长调节座椅3与锻炼机构2之间的距离。
44.第二步、放置手脚:当座椅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产妇将自己的双脚分别放置在前后两个踏板26上,并使得自己的双脚放置在弧形盖板261内部当双脚放置在踏板26上时脚底与踩动板265接触使得踩动板265下移,踩动板265下移过程中带动牵引绳267下移,牵引绳267下移过程中带动连动杆263下移,连动杆263移动过程中带动弧形压板268抵靠在脚背上,进而弧形压板268与踏板26相互配合可以对产妇双脚进行限位固定,产妇再将双手放置在前后两个摇把23上。
45.第三步、产妇锻炼:当产妇双手与双脚放置结束后,产妇踩动踏板26转动,踏板26周向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板25带动二号转轴24转动,二号转轴24转动过程中通过带轮29与皮带20相互配合带动三号转轴28转动,三号转轴28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齿轮201相互啮合带动一号转轴22转动,进而一号转轴22转动过程中带动前后两个摇把23转动,摇把23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手部进行锻炼,保证产妇手部与胳膊同时进行锻炼。
46.第四步、产妇休息:当产妇需要休息时,将限位杆334取出,进而使得限位圆柱333与坐板32分离,产妇可以按动靠板33向右倾斜合适角度,再将限位杆334经过限位圆柱333插进限位孔335内部,进而坐板32与靠板33保持合适角度,使得产妇可以舒适的躺在座椅3上。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