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2757151发布日期:2022-12-31 04:3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康复训练时,通过需要使用康复器材来对辅助患者进行锻炼;
3.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组成康复器械,通过康复器材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防止体重的增加,缩短伤愈后恢复锻炼所需的时间,通常在进行下肢训练时,使用训练下肢的器械,当需要训练上肢时,则需要使用训练上肢的器械,同时训练力度是固定的,不便于做到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
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单独的康复器材能够训练的项目较为单一,缺少能够对上肢和下肢一起训练的功能,不便于对训练力度进行调整,以及不便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使得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包括承载架和靠板,所述承载架一端的顶部固定有靠板,所述承载架的内侧装配有辅助行走机构,所述辅助行走机构用于辅助患者进行腿部锻炼,所述辅助行走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滚辊、第二滚辊和传送带,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承载架内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滚辊,所述承载架内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滚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承载架内侧与第一滚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辊与第二滚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
8.优选的,所述靠板的一侧装配有台板,所述靠板与台板之间装配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对台板的高度进行调整。
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竖向槽、丝杆、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立柱,所述靠板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靠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竖向槽,其中一个所述竖向槽内侧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丝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其中一个竖向槽与丝杆固定,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竖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台板底部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的顶部贴合,其中另一个所述竖向槽内侧
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竖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顶部通过合页与台板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台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外侧均固定有海绵套管。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按压板内侧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底部均与第一支撑臂固定,所述台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凸起位置对应的弧形插槽,所述凸起与弧形插槽间隙配合,所述按压板的顶部固定有拉手。
12.优选的,所述台板的内侧装配有上肢训练机构,所述上肢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锻炼,所述上肢训练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趣味提醒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台板的内侧装配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为上肢训练机构提供动力源,所述驱动组件的内侧装配有趣味提醒组件,所述趣味提醒组件用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所述驱动组件的内侧装配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患者的锻炼力度进行调节。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杆、传动柱、锥形凸轮、底杆、摆动臂、滚轮、固定柱和第二拉簧,所述台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有手轮,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台板固定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外侧装配有锥形凸轮和底杆,所述锥形凸轮与底杆固定,所述锥形凸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凸面,所述台板底部的两端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一端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均与锥形凸轮外侧贴合,所述摆动臂顶部的一端均装配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固定有一第二拉簧。
14.优选的,所述趣味提醒组件包括固定盒、条形通槽、导向杆、支撑板、矩形滑槽、推杆、加料管、配重块、导向斜面、下料口、螺纹套环、集料盒、智能称重器、控制器和语音提醒器,所述台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靠近台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摆动臂位置对应的条形通槽,所述摆动臂均与条形通槽间隙配合,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且位于固定盒内侧的位置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固定盒内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通过销钉与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一端的顶部均固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顶部均贯穿固定盒的顶部套接有橡胶帽,所述加料管的内侧均布放置有多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均与加料管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重块均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固定盒内侧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导向斜面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口,所述固定盒的底部且靠近下料口的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环,所述螺纹套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智能称重器,所述固定盒内侧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器和语音提醒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语音提醒器和智能称重器电性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盘、提拉板、第一螺纹杆、方形杆、面槽、第二螺纹杆、衔接柱和移动块,所述底杆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盘,所述锥形凸轮和底杆均与传动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台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有旋钮,所述提拉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顶部与台板固定,所述摆动臂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柱下方的位置均开设有面槽,两个所述面槽内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螺纹杆,所述摆动臂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与第二螺纹杆固定,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
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固定柱固定。
16.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包括以下步骤:
17.一、下肢锻炼模式:
18.s1:将台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辅助患者站在传送带上,接着将台板转动至水平状态;
19.s2:患者双手握住扶手;
20.s3:启动第一电机,使得传送带缓慢传动,患者在传送带上进行行走能力的恢复锻炼。
21.二、上肢锻炼模式:
22.s1:患者通过手轮转动转杆,使得锥形凸轮转动;
23.s2:滚轮沿着锥形凸轮外侧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摆动臂沿着互逆的方向转动;
24.s3:第二拉簧被固定柱拉伸产生形变,患者通过不断拉伸第二拉簧进行手臂力量的恢复锻炼;
25.三、趣味锻炼模式:
26.s1:在两个加料管内分别放入适量的配重块,通过控制器设定智能称重器的重量阈值;
27.s2:患者同时进行下肢和上肢的锻炼;
28.s3:每次当两个摆动臂沿着互逆的方向转动时,都通过下料口掉落两个配重块进入至集料盒内;
29.s4:当掉落至集料盒内的配重块的总重量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语音提醒器发出语音提醒,完成一次康复锻炼。
30.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技术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1.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2.1、本发明通过辅助行走机构和上肢训练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下肢和上肢的康复训练,提升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33.2、本发明通过上肢训练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可以对患者的训练力度进行调整,便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使得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承载架和靠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台板的翻折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按压板和弧形插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转杆和锥形凸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传动柱、锥形凸轮和底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固定盘和提拉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台板和摆动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第二螺纹杆和移动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4.图10为摆动臂和滚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5.图11为支撑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46.图12为固定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47.图中:1、承载架;2、靠板;3、第一电机;4、第一滚辊;5、第二滚辊;6、传送带;7、台板;8、第二电机;9、竖向槽;10、丝杆;11、第一支撑臂;12、第二支撑臂;13、立柱;14、扶手;15、按压板;16、第一拉簧;17、弧形插槽;18、拉手;19、转杆;20、传动柱;21、锥形凸轮;22、底杆;23、摆动臂;24、滚轮;25、固定柱;26、第二拉簧;27、固定盒;28、条形通槽;29、导向杆;30、支撑板;31、矩形滑槽;32、推杆;33、加料管;34、配重块;35、导向斜面;36、下料口;37、螺纹套环;38、集料盒;39、智能称重器;40、控制器;41、语音提醒器;42、固定盘;43、提拉板;44、第一螺纹杆;45、方形杆;46、面槽;47、第二螺纹杆;48、衔接柱;49、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9.实施例一:
50.参照图1-12,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包括承载架1和靠板2,承载架1一端的顶部固定有靠板2,承载架1的内侧装配有辅助行走机构,辅助行走机构用于辅助患者进行腿部锻炼,辅助行走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第一滚辊4、第二滚辊5和传送带6,承载架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为减速电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3可为内置变速箱的电机,能够对患者的行走速度进行控制,便于适应不同行走能力的患者,承载架1内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滚辊4,承载架1内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滚辊5,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承载架1内侧与第一滚辊4固定连接,第一滚辊4与第二滚辊5之间通过传送带6连接;
51.靠板2的一侧装配有台板7,靠板2与台板7之间装配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对台板7的高度进行调整;
52.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8、竖向槽9、丝杆10、第一支撑臂11、第二支撑臂12和立柱13,靠板2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8,靠板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竖向槽9,其中一个竖向槽9内侧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丝杆10,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其中一个竖向槽9与丝杆10固定,丝杆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臂11,第一支撑臂11与竖向槽9滑动连接,台板7底部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11的顶部贴合,其中另一个竖向槽9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立柱13,立柱1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臂12,第二支撑臂12与竖向槽9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臂12的顶部通过合页与台板7转动连接,当需要对台板7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启动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丝杆10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支撑臂12沿着立柱13外侧向下移动,完成对台板7高度的调节;
53.台板7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扶手14,扶手14的外侧均固定有海绵套管,通过扶手14的设置,便于患者在进行下肢锻炼时,能够辅助患者进行站立,同时通过海绵套管的设置,使得患者在握着扶手14更加稳固和舒适;
54.第一支撑臂11的顶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按压板15,按压板1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按压板15内侧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一拉簧16,第一拉簧16的底部均与第一支撑臂11固定,台板7的一端开设有与凸起位置对应的弧形插槽17,凸起与弧形插槽17间隙配合,按压板15的顶部固定有拉手18,当需要辅助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时,通过拉手18拉动按压板15沿着销钉转动,使得凸起与弧形插槽17分离,之后将台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辅助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接着将台板7转动至水平状态,松开拉手18,第一拉簧16产生的弹力拉动按压板15转动,直至按压板15端部的凸起插入至弧形插槽17内,完成对台板7的限位固定;
55.台板7的内侧装配有上肢训练机构,上肢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锻炼,上肢训练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趣味提醒组件和调节组件,台板7的内侧装配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为上肢训练机构提供动力源,驱动组件的内侧装配有趣味提醒组件,趣味提醒组件用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驱动组件的内侧装配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对患者的锻炼力度进行调节;
56.驱动组件包括转杆19、传动柱20、锥形凸轮21、底杆22、摆动臂23、滚轮24、固定柱25和第二拉簧26,台板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顶部固定有手轮,转杆19的底部贯穿台板7固定有传动柱20,传动柱20的外侧装配有锥形凸轮21和底杆22,锥形凸轮21与底杆22固定,锥形凸轮2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凸面,台板7底部的两端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摆动臂23,摆动臂23的一端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滚轮24,滚轮24的外侧均与锥形凸轮21外侧贴合,摆动臂23顶部的一端均装配有固定柱25,两个固定柱25的外侧固定有一第二拉簧26,当需要对患者的上肢力量进行恢复锻炼时,患者通过手轮转动转杆19,使得传动柱20带动锥形凸轮21转动,使得锥形凸轮21两侧的弧形凸面逐渐靠近滚轮24,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柱25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拉簧26被拉伸产生形变,锻炼患者上肢的力量;
57.趣味提醒组件包括固定盒27、条形通槽28、导向杆29、支撑板30、矩形滑槽31、推杆32、加料管33、配重块34、导向斜面35、下料口36、螺纹套环37、集料盒38、智能称重器39、控制器40和语音提醒器41,台板7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27,固定盒27靠近台板7的一侧开设有与摆动臂23位置对应的条形通槽28,摆动臂23均与条形通槽28间隙配合,摆动臂23的一端且位于固定盒27内侧的位置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导向杆29,固定盒27内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30,支撑板30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31,矩形滑槽3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推杆32,推杆32的顶部通过销钉与导向杆29转动连接,支撑板30一端的顶部均固定有加料管33,加料管33的顶部均贯穿固定盒27的顶部套接有橡胶帽,加料管33的内侧均布放置有多个配重块34,配重块34均与加料管33内侧滑动连接,配重块34均与矩形滑槽31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板3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斜面35,固定盒27内侧的底部且位于两个导向斜面35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口36,固定盒27的底部且靠近下料口36的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环37,螺纹套环3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集料盒38,集料盒38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智能称重器39,固定盒27内侧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器40和语音提醒器41,控制器40通过导线与语音提醒器41和智能称重器39电性连接,当锥形凸轮21两侧的弧形凸面与滚轮24接触时,使得推杆32沿
着矩形滑槽31内侧推动一个配重块34至导向斜面35的顶部上,并沿着导向斜面35外侧滑落至集料盒38内,接着患者继续转动手轮,锥形凸轮21两侧的弧形凸面逐渐与滚轮24远离,此时两个摆动臂23通过导向杆29拉动推杆32移动,使得推杆32沿着矩形滑槽31内侧移动一个配重块34的距离,进行复位,此时加料管33内侧的一个配重块34滑落至矩形滑槽31内侧;
58.调节组件包括固定盘42、提拉板43、第一螺纹杆44、方形杆45、面槽46、第二螺纹杆47、衔接柱48和移动块49,底杆22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盘42,锥形凸轮21和底杆22均与传动柱20滑动连接,固定盘4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提拉板43,提拉板4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4,第一螺纹杆44与台板7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44的顶部固定有旋钮,提拉板4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方形杆45,方形杆45的顶部与台板7固定,摆动臂23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柱25下方的位置均开设有面槽46,两个面槽46内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螺纹杆47,摆动臂23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衔接柱48,衔接柱48与第二螺纹杆47固定,第二螺纹杆47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9,移动块49与固定柱25固定,当需要对患者在锻炼上肢的力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旋钮转动第一螺纹杆44,使得提拉板43沿着方形杆45外侧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提拉板43推动固定盘42向下移动,即可实现固定盘42带动锥形凸轮21和底杆22沿着传动柱20外侧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滚轮24之间的距离增大,增加第二拉簧26的拉伸程度,进而能够增加患者转动手轮的阻力,同时通过衔接柱48转动第二螺纹杆47,使得移动块49沿着面槽46内侧移动,对两个固定柱2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一步可对患者转动手轮的阻力进行二次调节。
59.实施例二:
60.参照图1-12,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方法,适用于一种平衡康复训练器械,包括以下步骤:
61.一、下肢锻炼模式:
62.s1:将台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辅助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接着将台板7转动至水平状态;
63.s2:患者双手握住扶手14;
64.s3:启动第一电机3,使得传送带6缓慢传动,患者在传送带6上进行行走能力的恢复锻炼。
65.二、上肢锻炼模式:
66.s1:患者通过手轮转动转杆19,使得锥形凸轮21转动;
67.s2:滚轮24沿着锥形凸轮21外侧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摆动臂23沿着互逆的方向转动;
68.s3:第二拉簧26被固定柱25拉伸产生形变,患者通过不断拉伸第二拉簧26进行手臂力量的恢复锻炼;
69.三、趣味锻炼模式:
70.s1:在两个加料管33内分别放入适量的配重块34,通过控制器40设定智能称重器39的重量阈值;
71.s2:患者同时进行下肢和上肢的锻炼;
72.s3:每次当两个摆动臂23沿着互逆的方向转动时,都通过下料口36掉落两个配重块34进入至集料盒38内;
73.s4:当掉落至集料盒38内的配重块34的总重量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40控制语音提醒器41发出语音提醒,完成一次康复锻炼。
74.综合上述可知:
75.本发明针对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单独的康复器材能够训练的项目较为单一,缺少能够对上肢和下肢一起训练的功能,不便于对训练力度进行调整,以及不便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使得使用效果不够理想;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是:
76.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区域,之后将本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当需要对患者的行走能力进行恢复时,通过拉手18拉动按压板15沿着销钉转动,使得凸起与弧形插槽17分离,之后将台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辅助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并背靠靠板2,接着将台板7转动至水平状态,患者双手握住扶手14,并贴在台板7的一侧,进行辅助站立;
77.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滚辊4转动,使得传送带6缓慢传动,患者在传送带6上进行行走能力的恢复锻炼;
78.当需要对患者的上肢力量进行恢复锻炼时,在两个加料管33内分别放入适量的配重块34,通过控制器40设定智能称重器39的重量阈值,患者通过手轮转动转杆19,使得传动柱20带动锥形凸轮21转动,同时滚轮2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着锥形凸轮21外侧转动,当锥形凸轮21两侧的弧形凸面逐渐靠近滚轮24的过程中,两个摆动臂23沿着与台板7连接的销钉朝着互逆的方向转动,使得两个固定柱25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拉簧26被拉伸产生形变,为患者转动手轮提供阻力,锻炼患者上肢的力量,通过不断拉伸第二拉簧26进行手臂力量的恢复锻炼;
79.当锥形凸轮21两侧的弧形凸面与滚轮24接触时,此时两个摆动臂23通过导向杆29推动推杆32移动,使得推杆32沿着矩形滑槽31内侧推动一个配重块34的距离,此时一个配重块34被推动至导向斜面35上,并沿着导向斜面35外侧滑落至下料口36内,最终掉落至集料盒38内的智能称重器39上,当掉落至集料盒38内的配重块34的总重量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40控制语音提醒器41发出语音提醒,完成一次康复锻炼。
80.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必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81.1、本发明通过辅助行走机构和上肢训练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下肢和上肢的康复训练,提升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82.2、本发明通过上肢训练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可以对患者的训练力度进行调整,便于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提醒,使得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8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