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

文档序号:32631022发布日期:2022-12-21 00:5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球训练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棒球和垒球运动已逐渐在我国青少年中流行开来,为了加强训练运动员的击球力度和准确性,训练人员通常需要借助辅助器械引导运动员进行反复练习,击球练习器即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棒球或垒球练习用辅助器械;该击球练习器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杆,在支撑杆的顶部放置棒球供击球员击打练习,但是该击球练习器体积较大,不可拆卸,占用收纳空间多,不利于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该击球练习器采用可拆卸结构,从而减少占用收纳空间,方便外出携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包括供训练人员手部握持的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可拆卸地设有可轴向伸缩的杆体,杆体远离握柄的一端穿设有棒球,棒球可沿杆体轴向滑动并通过自锁件锁紧固定。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外杆和套接在外杆内的内杆,外杆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卡孔,内杆沿外杆的内腔轴向伸缩,内杆上设有与外杆上的卡孔配合的弹球;当弹球与卡孔卡合,外杆和内杆相互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内杆的顶端可拆卸地设有防脱帽,通过防脱帽防止棒球脱离杆体。
9.进一步地,所述外杆为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杆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10.进一步地,所述握柄上设有护带,护带的上下两端与握柄的同一侧固定连接,护带的中部与握柄的侧面之间形成可供训练人员手部伸入并握持握柄的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握柄与杆体之间设有挡板,挡板采用海绵泡沫制作而成,挡板的直径大于握柄的直径。
12.进一步地,所述自锁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棒球内的锁环,锁环内螺纹连接有衬套,衬套具有可收缩的楔形口,通过转动棒球并带动锁环同时转动,衬套的楔形口收缩夹紧杆体,使棒球固定在杆体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握柄的底部还螺纹连接有底座,底座上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使击球练习器可竖直固定在地面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能够减少占用整体收纳空间,方便外出携带;
16.(2)本实用新型的杆体采用伸缩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占用整体收纳空间,而且能
够根据需要,调节杆体的长度,满足不同的训练目的需求;
17.(3)本实用新型的棒球通过自锁件与杆体连接,能够方便调节棒球在杆体的上位置。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图1为棒球击球练习器的握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棒球击球练习器的竖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棒球击球练习器的击打端的剖视图。
22.附图上的标记:1-握柄、2-杆体、2a-外杆、2b-内杆、3-棒球、4-防脱帽、5-护带、6-挡板、7-锁环、8-衬套、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球击球练习器,该击球练习器包括握柄1,握柄1的一端连接有杆体2,杆体2远离握柄1的一端为击打端并穿设有棒球3;使用时,训练人员手持握柄1,并使杆体2的击打端朝向击球员,击球员挥动棒球杆击打棒球3,训练人员可根据训练需要,通过调整握持角度和高度,从而训练击球员在不同角度和高度下的击球动作。
25.杆体2采用伸缩结构,包括外杆2a和套接在外杆2a内的内杆2b,外杆2a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卡孔,内杆2b沿外杆2a的内腔轴向伸缩,内杆2b上设有与外杆2a上的卡孔配合的弹球;使用时,通过拉伸以调整内杆2b的伸出长度,同时使弹球卡合在卡孔内以外杆2a和内杆2b相互固定,训练结束后,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使弹球与卡孔分离,内杆2b缩回外杆2a内,从而减少击球练习器的整体尺寸,方便外出携带。
26.其中,内杆2b为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的橡胶杆,内杆2b的顶端为击打端且螺纹连接有防脱帽4,从而防止棒球3脱离杆体;击打时,棒球3受到的冲击力传递至内杆2b上,内杆2b沿着受力方向相应弯曲变形,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内杆2b形成的弹力能够抵消大部分冲击力,主要起缓冲作用,减轻训练人员手部握持负担;而且当冲击力完全消减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内杆2b能够恢复原样以进行下一次的击打,从而能够反复进行击打训练;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内杆2b为橡胶杆,但内杆2b也可以由其它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高弹性塑料杆、玻璃纤维杆或碳纤维复合金属杆;内杆2b上的弹球与内杆2b一体成型;而外杆2a的下端与握柄1的上端螺纹连接,外杆2a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能够增加杆体1整体的刚性,避免内杆2b伸出较长后,使杆体1整体在非击打时产生较大幅度的弯曲变形。
27.握柄1上设有护带5,护带5的上下两端与握柄1的同一侧固定连接,护带5的中部与握柄1的侧面之间形成可供训练人员手部伸入并握持握柄1的空间;击打时,虽然大部分冲击力通过内杆2b形成的弹力抵消,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冲击力会沿着杆体1传递至握柄1上,训练人员需要进一步握紧握柄以抵消这部分的冲击力,此时,护带5与手背贴合,不但能够
向手部提供一部分的支撑力以协助握紧握柄1,而且能够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握柄1脱离手部;护带5可以采用弹性布料或弹性塑胶制作而成。
28.握柄1与外杆2a之间设有挡板6,挡板6采用海绵泡沫制作而成,挡板6的直径大于握柄1的直径以遮挡训练人员手部,避免被击打后的棒球4发生松动,并沿杆体1快速滑向握柄1而导致手部受伤,从而起到缓冲和隔档的作用。
29.参见图2,在握柄1的底部还螺纹连接有底座9,底座9上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使击球练习器能够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击球员也能够自行练习击球,练习完毕通过拆卸底座9,可以缩小击球练习器的整体收纳空间,便于外出携带。
30.参见图3,棒球4内开有径向贯穿的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锁环7,锁环7内螺纹连接有衬套8,衬套8具有可收缩的楔形口;使用时,杆体2穿设在衬套8内,顺时针转动棒球4,棒球4内的锁环7同时转动,衬套8的楔形口收缩夹紧杆体2,从而使棒球4固定在杆体2上;当需要调整棒球4在杆体2的位置时,逆时针转动棒球4,衬套8的楔形口扩展松开杆体2,从而使棒球4能够在杆体2上滑动以调节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它自锁件代替锁坏7和衬套8,以使棒球能够在杆体2上滑动调整位置并实现自锁固定。
3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