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2497发布日期:2023-01-13 04:4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殊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特殊教育是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和措施对特殊的对象进行的教育。实施这类教育的机构一般有:盲人学校、聋人学校、肢残和畸形儿童学校、语言障碍儿童训练中心、森林学校、疗养学校、特殊学校、低能儿学校、工读学校、儿童感化院,以及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其中有一部分特殊学生因为天生缺陷导致四肢发育不健全,因此有一种针对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对其进行训练康复辅助。
3.目前现有的针对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大多都存在着无法适配身高不同的特殊学生进行训练康复,装置适用性较低;同时使用此类装置的学生大多数都存在着多种缺陷,很难保护自身,从而需要特别地对其身体进行保护,防止使用时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下肢训练机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螺纹外壁螺纹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面滑动连接在滑槽下壁,所述支撑块上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
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圆筒,所述升降圆筒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表面中部,所述升降圆筒空腔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壁滑动连接在升降圆筒空腔内壁一侧,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坐垫。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下肢训练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中部一侧,所述支撑柱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筒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负重辊,所述负重辊外壁上侧滑动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上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二螺杆螺纹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外壁滑动连接在升降圆筒空腔内壁一侧,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有靠背。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坐垫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调节螺母螺纹外壁螺纹连接在固定筒外壁上侧螺纹孔内壁。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转轴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侧所述连接板呈交错式设置。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连接板一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表面均设置有放置槽。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踏板上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绑带。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螺杆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地支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调节机构滑移,进行调节机构与下肢训练机构间距调节,通过第二螺杆在升降圆筒空腔底壁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的第一滑块在升降圆筒空腔内壁上下滑移,从而带动坐垫上下滑移,以达到调整坐垫高度的操作,实现了适配不同身高的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适用性提高。
2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放置槽可使脚部稳固的放置,同时固定绑带可对其脚部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下肢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时脚部从踏板上方脱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通过设置负重辊,以降低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同时设置摩擦块以对其增加摩擦力,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摩擦块与负重辊之间摩擦力,限制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实现了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时身体的保护。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剖视图;
26.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7.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8.图例说明:
29.1、底座;101、滑槽;2、第一螺杆;201、支撑块;3、调节机构;301、升降圆筒;302、第二螺杆;303、第一滑块;304、第二滑块;4、坐垫;401、扶手;402、靠背;5、下肢训练机构;501、支撑柱;502、固定筒;503、转轴;504、负重辊;505、摩擦块;506、调节螺母;507、连接板;6、踏板;601、放置槽;602、固定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下肢训练机构5,下肢训练机构5用于特殊儿童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设置有滑槽101,滑槽101一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第一螺杆2螺纹外壁螺纹连接有支撑块201,支撑块201底面滑动连接在滑槽101下壁,支撑块201上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3;
33.通过第一螺杆2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地支撑块201在滑槽101内滑动,从而带动调节机构3滑移,进行调节机构3与下肢训练机构5间距调节。
34.调节机构3包括升降圆筒301,升降圆筒301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201上表面中部,升降圆筒301空腔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302,第二螺杆302螺纹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03,第一滑块303外壁滑动连接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内壁一侧,第一滑块303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坐垫4。
35.通过第二螺杆302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底壁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的第一滑块303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内壁上下滑移,从而带动坐垫4上下滑移,以达到调整坐垫4高度的操作,实现了适配不同身高的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适用性提高。
36.下肢训练机构5包括支撑柱501,支撑柱501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中部一侧,支撑柱501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02,固定筒502内部设置有空腔,固定筒502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03,转轴503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负重辊504,负重辊504外壁上侧滑动连接有摩擦块505,摩擦块505上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506。
37.通过在下肢训练机构5中两踏板6之间转轴503中部设置负重辊504,以降低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同时在负重辊504一侧设置摩擦块505以对其增加摩擦力,通过调节螺母506调节摩擦块505与负重辊504之间摩擦力,限制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实现了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时身体的保护。
38.第二螺杆302螺纹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304,第二滑块304外壁滑动连接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内壁一侧,第二滑块304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有靠背402,坐垫4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401,扶手401用于使用者扶持,调节螺母506螺纹外壁螺纹连接在固定筒502外壁上侧螺纹孔内壁,转轴503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7,两侧连接板507呈交错式设置,连接板507一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踏板6,踏板6上表面均设置有放置槽601,踏板6上表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绑带602,通过在踏板6上设置放置槽601可使使用者脚部稳固的放置,同时踏板6上方设置有固定绑带602,可对其脚部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下肢训练机构5进行康复训练时脚部从踏板6上方脱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39.工作原理:特殊学生在使用此康复训练装置进行下肢训练时,首先通过第一螺杆2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地支撑块201在滑槽101内滑动,从而带动调节机构3滑移,进行调节
机构3与下肢训练机构5间距调节,调整到合适的间距之后,通过第二螺杆302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底壁转动,带动设置有螺纹孔的第一滑块303在升降圆筒301空腔内壁上下滑移,从而带动坐垫4上下滑移,以达到调整坐垫4高度的操作,实现了适配不同身高的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随后将脚部放置在下肢训练机构5两侧踏板6上方,通过在踏板6上设置放置槽601可使使用者脚部稳固的放置,同时踏板6上方设置有固定绑带602,可对其脚部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下肢训练机构5进行康复训练时脚部从踏板6上方脱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用下肢训练机构5时,通过在下肢训练机构5中两踏板6之间转轴503中部设置负重辊504,以降低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同时在负重辊504一侧设置摩擦块505以对其增加摩擦力,通过调节螺母506调节摩擦块505与负重辊504之间摩擦力,限制训练机构旋转速度,实现了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时身体的保护。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